学科分类
/ 15
2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计划免疫预防儿童传染病的效果与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于该疾控中心进行计划免疫预防传染病的儿童共100例,儿童均小于6岁,将其设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计划免疫预防传染病的儿童共100例,儿童均小于6岁,将其设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儿童计划免疫预防传染病的效果,并制定相应的干预对策。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小于6岁儿童常见的感染病有麻疹、乙型肝炎和流行性腮腺炎等,且观察组患儿的传染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广大疾病预防医务工作者要加强对儿童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对儿童预防接种工作,避免传染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免疫预防 儿童传染病 效果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ICU插管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后对降低其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我院ICU病房收治的置管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及护理工作评分。结果观察组的非计划性拔管率(2.70%)显著比对照组(16.22%)低,观察组的健康宣教、护理服务态度、护患之间沟通及护理服务执行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对ICU插管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后可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且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分,有推广意义。

  • 标签: ICU 集束化护理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实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任选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前来我院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72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对比两组患者对避孕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患者日后主动避孕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对避孕知识的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且患者日后主动采取避孕措施的患者研究组多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距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选择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实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其疗效显著,可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人工流产手术 避孕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出院计划模式在脑卒中医院-社区-家庭连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7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干预组85人,对照组85人,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以出院计划模式为指导的连续性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的NIHSS评分、Bathel指数、HPLPII评分及GSES评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计划模式在脑卒中医院-社区-家庭连续性护理中,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出院计划模式 脑卒中 医院-社区-家庭 连续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高压氧治疗过程,患者发生非计划拔管的相关因素和预防护理对策。方法对2010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高压氧治疗的留置多管道危重病人130例,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危险因素的评估,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到安全有效地治疗。结果130例患者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无发生非计划拔管不良事件。结论加强对患者的发生非计划拔管的危险因素的评估,严格执行护理流程,有效地避免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发生非计划拔管的发生。

  • 标签: 非计划拔管 高压氧治疗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总结75例老年痴呆鼻饲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存在原因主要有精神症状、胃管固定过松、脱衣、双手约束过松、翻身、胃管堵塞。护理对策为对患者进行评估,妥善固定胃管,及时查找及处理发生问题原因,避免发生后果。

  • 标签: 老年痴呆 鼻饲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结石安全有效的外科术式。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30天内非计划返院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年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电子病历记录,提取信息包括患者的基本资料,手术经过及术后结果。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和Student'st检验分析结果的差异。结果共纳入663例患者。女性497例(75.0%),男性166例(25.0%)。年龄中位数为47岁和BMI中位数为23.6。所有患者的ASA评分均为I或Ⅱ。患者因有症状胆囊结石行手术的为595例,其他病因包括反复发作的非结石性胆囊炎和胆囊息肉。手术时间中位数为57分钟。其中8例(1.2%)需要中转开腹。术后非计划返院59例(9%),主要原因包括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过度疼痛及恶心、呕吐。手术时间是预测非计划返院的显著指标(P<0.001)。这些患者的住院时间中位数为2天。8例患者需要再手术治疗。结论减少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管及预防术后疼痛、恶心、呕吐的措施可能会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30天内非计划返院率。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结石,并发症
  • 简介:摘要应用质量管理体系,以行风评议活动为契机,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提升以育龄群众为中心的优质计划生育服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住院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180人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其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观察组中,3人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占总数的3.3%,对照组中,10人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占总数的11.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性。结论引发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有很多,医护人员应做好相应防范措施,从而减少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 标签: 住院患者 非计划性拔管 原因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计划在阑尾炎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从本院中抽出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期间220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将这些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11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而给予观察组患者以制定护理技术的常规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皆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阑尾炎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计划,既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也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效果,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和意义。

  • 标签: 护理计划 阑尾炎患者 围术期
  • 简介: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计划生育政策也发生了变化,作为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首要环节的宣传教育工作也应做出相应的改变。新形势下计划生育的难点在基层,重点在基层,关键在基层。本文结合基层计划生育宣传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新时期基层人口计生宣传工作的对策,以期促进基层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稳定健康发展。

  • 标签: 基层计划生育 宣传工作 问题分析 对策研究
  • 简介:摘要在党中央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应当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开展实地的调查研究,管理好、服务好流动人口,是基层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一大课题,对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计划外生育,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流动人口 计划生育 流动人口管理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计划性剖宫产产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7月的112例计划性剖宫产产妇采用抽签法进行平均分为两组,命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对其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及传统护理方式进行健康教育,通过产妇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判别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剖宫产手术知识的掌握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计划性剖宫产产妇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式,有利于强化产妇对健康知识的掌握,从而有利于剖宫产顺利实施,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计划性剖宫产产妇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邓小平的南巡,改革开放30多年来,深圳在党中央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引下,在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深圳现已成为常住人口逾千万人的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特大型国际大都市。作为一座经济高速发展移民城市,仅仅进行罚款、教育等计划生育措施已经不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这样的情况下,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末端医院的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本文从医院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作用和主要手段作为出发点,重点分析医院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作用。

  • 标签: 医院 重要性 流动人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降低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把关率”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实施及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较活动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降低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

  • 标签: 住院患者 静脉留置针 品管圈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降低ICU患者非计划拔管。方法回顾性分析前三年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原因,针对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培训后组织实施。结果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后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了ICU护士风险防范意识,保证了患者安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护理质量 持续改进 ICU患者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疫苗(HepB)纳入计划免疫管理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5月前后在我院体检的人员600例资料,对乙肝检查相关数据指标进行统计并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差异性。结果实行计划免疫管理之后,人员HbsAg阳性率为3.3%,单独抗-HBs阳性率为40.0%,抗-HBs阳性率为14.0%,总抗-HBs阳性率为51.7%,单独抗-HBc阳性率为8.3%,数据与管理工作实行之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疫苗(HepB)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 标签: 乙肝疫苗 计划免疫管理 HbsAg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操作,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观察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神经外科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神经外科 非计划性拔管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