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呼吸反复感染发生的病因进行分析,同时探讨其治疗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5例小儿呼吸反复感染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病因和治疗措施。结果经过治疗所有患儿均痊愈。其病因主要包括有气候因素、哮喘病史、胎儿期受惊吓以及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等。结论在小儿呼吸反复感染中,其主要是因为其护理不当、营养不良以及免疫系统低下有关,因此实行对症治疗,即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小儿呼吸道 反复感染 病因 治疗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于健康人群上消化疾病有关影响因素的特征分析。方法收集了2011年12月—2012年12月之间2000例健康人群的胃镜体检结果,分别对于这些健康人群的性别、年龄、服用抗炎药物的历史和饮酒吸烟史、消化疾病的感染、饮食上的生活习惯等进行分析统计。结果2000例健康人群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大约为31,其中40~50岁人群所占比例最大,大约占总人群的一半以上。在本次统计检测中,发现的消化疾病1840例。对于造成这些症状的原因分析,其中饮酒吸烟者所占比例为69.7%,抗炎药物的服用者所占比例27.7%,不良饮食习惯者所占比例为85.69%。结论饮酒吸烟史、抗炎药物的服用史、不良的饮食习惯等这些因素造成消化疾病的发生率高,应该重视对于健康人群的定期的胃镜检查,有利于减少消化疾病的产生。

  • 标签: 疾病预防 健康体检人群 上消化道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呼吸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化疗前后实施强化呼吸护理及心理护理,内容包括化疗前、后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有效咳嗽排痰方法的训练及湿化呼吸,协助排痰;合理病房管理与感染患者的有效隔离,观察疗效,总结经验。结果实施呼吸护理期间,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合并呼吸感染的病例有所减少,同时重症感染的患者减少。结论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呼吸护理可以显著提高化疗患者临床护理质量,有助于白血病的治疗及患者的康复治疗。

  • 标签: 白血病 化疗呼吸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儿反复呼吸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抽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反复呼吸感染患儿共66例,给予营养支持及抗感染治疗。结果经过治疗,61例患儿病情好转(92.42%),4例患儿的咳嗽、流涕、鼻塞症状有所缓解,1例患儿临床症状未见缓解。结论小儿反复呼吸感染对小儿的生长发育有较大的不利影响,而且病程较长,临床上缺乏特殊的治疗手段。应当从调节和提高小儿的机体免疫力、补充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抗菌药物角度入手,采取积极、主动措施,防止并治疗小儿反复呼吸感染。

  • 标签: 反复呼吸道感染 小儿 相关因素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无呼吸症状肺结核的认识。方法对4例无呼吸症状肺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患者中1例以腹痛腹泻起病;1例以发热头痛起病;1例以贫血起病;1例以发热胸痛起病。X线、CT检查均提示结核样改变,PPD试验阳性,痰检均查到结核杆菌。抗结核治疗效果明显。结论早期行肺部X线、CT检查,PPD试验及痰查抗酸杆菌均有助于早期诊断与治疗。

  • 标签: 肺结核 不典型表现 误诊 病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有呼吸反复感染的患者实施免疫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6例患有呼吸反复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按社区获得性肺炎予抗感染、化痰及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免疫调节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表现消失时间、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接受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任何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免疫治疗对患有呼吸反复感染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免疫治疗 呼吸道反复感染 成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患者上消化粘膜损伤的发生情况。方法统计了96例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胃镜检查了解食道、胃、十二指肠损伤情况。结果96例病例中,男59例,女40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9.1±2.4岁。服药时间在一个月就出现上消化症状的患者有5例,占5.21%;6个月以上出现症状的患者最多,为61例,占63.54%,随服药时间延长而发生上消化症状的比例也随之增高。结论长期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可增加患者上消化粘膜损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 标签: 阿司匹林 上消化道 粘膜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内镜对于治疗上消化异物诊治工作的意义,为后期上消化异物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前提依据。方法对我院接受治疗的47例上消化异物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紧急外科手术或自然排出,而治疗组患者则采用内镜诊治,对两组患者上消化异物取出的成功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过内镜诊治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最大限度的改善了上消化异物患者的生命健康质量状况。结论临床实践证明,对于上消化异物患者采用内镜诊治的成功率高,相对于传统的临床诊治工作更容易被患者所接收,有效的控制了患者的并发症产生情况,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上消化道异物 内镜诊治工作 临床效果分析 并发症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消化应激性溃疡合并高血压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我们接收的52例消化应激性溃疡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以及临床护理后的康复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我们对接收的52例消化应激性溃疡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后,患者是否能得到良好的护理,是消化应激性溃疡合并高血压患者康复的关键。结论消化应激性溃疡合并高血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消化应激性溃疡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康复与良好的护理是分不开的,同时积极的护理也是消化应激性溃疡合并高血压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并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消化道应激性溃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输卵管绝育术后腹壁窦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对17例经腹输卵管绝育术后腹壁窦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者术前均诊断正确,术后13例病理证实有手术线结残留。均予手术彻底切除,随访无复发。结论异物存留是导致切口感染反复发作并形成异物肉芽肿及窦的主要愿因,彻底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正确处理切口感染、操作规范是预防的关键。

  • 标签: 输卵管结扎 腹壁窦道 异物肉芽肿
  • 简介:摘要目的用烧伤湿润膏治疗消化化学烧伤10例。方法每次口服10-20g烧伤湿润膏,每两小时服用一次。口腔烧伤早期,先用大量清水漱口,一般持续10分钟左右,至口腔PH值为中性或者接近中性为止。结果10例患者全部治愈,平均愈合时间20天,3个月后行胃镜检查未见瘢痕及功能障碍,半年后随访均未发生食道狭窄。结论烧伤湿润膏对治疗消化化学烧伤比传统药物更有效。

  • 标签: 烧伤湿润膏 消化道 化学烧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末梢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的联合检测对儿童上呼吸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方法对本院门诊728例上呼吸感染性疾病患儿同时进行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检测,观察末梢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阳性率。结果C-反应蛋白CRP阳性率为36.8%,白细胞WBC阳性率为34.69%,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阳性率为38.4%。同时统计末梢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其中两项(或者两项以上)阳性率,分别为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阳性率为19.8%,末梢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阳性率为16.5%,C-反应蛋白CRP、中细粒细胞百分比N%阳性率为24.7%,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阳性率为24.2%。结论上呼吸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末梢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的阳性率呈一定的相关性,以两项以上的阳性指标对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对疾病早期鉴别诊断,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末梢血C-反应蛋白(CRP) 白细胞(WBC) 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 儿童 感染性疾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殖支原体感染培养法及其药敏鉴定在治疗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00例检查者在我院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鉴定,并对阳性患者进行药敏鉴定及其分析。结论培养法对治疗效果起到更大的作用。

  • 标签: 支原体 药敏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上呼吸感染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有效措施。方法采用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68例急性上呼吸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阐述性分析。结果68例患者经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后,65例患者痊愈出院,3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结论上呼吸感染患者的治愈重点是护理吐痰、咳嗽及用药和生活上的健康护理,可以促建患者的康复治疗重点。

  • 标签: 急性 呼吸道感染 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了解我院泌尿生殖系统炎症患者中解脲支原体(Uu)和人形支原体(Mh)的分离情况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情况。方法采用解脲支原体和人形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对标本进行检测。结果1462例患者标本中支原体阳性率42.00%,药敏试验结果支原体对美满霉素敏感率最高,对氧氟沙星耐药率最高。结论加强对患者的知识宣教的同时也应加强监测对支原体的检出和药敏试验分析,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敏感的抗菌药物防止耐药性的产生。

  • 标签: 支原体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诊断婴幼儿消化穿孔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婴幼儿消化穿孔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X线和CT进行检查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X线检查气腹患儿13例,比例32.5%;CT结果38例,比例95%,CT检查效果较好;原发病诊断上CT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清晰观察到患儿症状表现。结论CT诊断能够为婴幼儿消化穿孔临床诊断提供有效辅助,气腹和原发病检出率高,便于临床实施针对性治疗。

  • 标签: 婴幼儿 消化道穿孔 CT检查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