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精细化健康教育管理模式。方法本文研究中涉及2016—2018年我中心收治的各类患者136人,采用随机分组法,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68人和参照组68人,观察组采用精细化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参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管理模式。观察患者的复诊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从结果看出,T1时刻复诊总人数观察组显著少于参照组,T2时刻所有患者均按时复诊,T1及T2时刻我中心复诊人数观察组显著高于参照组,T0时刻,观察组护理满意度88.2%,参照组护理满意度76.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健康教育管理模式适用于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 标签: 妇幼保健 精细化 健康教育 护理管理 PDCA
  • 简介:摘要计划生育实施多年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了进一步夯实计划生育工作成效,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促进人口素质的提升,尤其是随着二胎政策的试点和放宽,传统的宣教理念显然已经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作为计生宣教工作人员,加强对宣教理念的创新就显得十分必要。因而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首先分析了新时期背景下的创新计生宣教理念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如何了创新计生宣教理念的几点浅见;最后对全文进行了简单的总结。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之间的交流,以不断强化计生工作的成效。

  • 标签: 计生工作 宣教理念 创新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米索前列醇在妇产科及计划生育领域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问题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诊的100例患者,平均分成口服组与阴道组,每组50例,按照给药途径的不同及给药要量的不同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最后结果表明口服组与阴道组的流产成功率分别为100%和98%,平均流产时间分别为6.4±3.0小时和6.3±2.0小时。结论米索前列醇使用时应严格掌握药物的适用范围和禁忌症,有助于更安全的使用。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妇产科 计划生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计划性肝叶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的预防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胆道一科收治的7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计划性肝切除术后3例发生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精心治疗与护理好转出院。结论肝功能衰竭是肝门部胆管癌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没有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整个治疗中预防更为重要。我们通过术前积极有计划的评估与准备,术后早期发现,及时有效的处理,使大部分患者未发生肝功能衰竭,而已发生肝功能衰竭的患者大部分好转出院,收到满意的效果。

  • 标签: 肝门部胆管癌 肝功能衰竭 预防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ICU患者在行机械通气时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对策。方法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接收治的ICU患者中随机性抽取50例机械通气时非计划性拔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结果ICU患者在行机械通气时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主要是患者不良心理反应、身体约束不合理、患者体位该改变、气管漏气或破裂、气管导管固定不合理等。结论护理人员要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交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患者使用适量的镇痛剂、约束患者肢体,并妥善处理好机械通气导管的相关问题。

  • 标签: 机械通气 非计划性拔管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重症监护病房)气管插管病人接受药物镇静结合预见性护理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2月本院ICU接收并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38例病人,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纳入预见组、常规组,各69例。常规组施予药物镇静结合常规护理,预见组施予药物镇静结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预见组非计划性拔管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ICU气管插管病人运用药物镇静结合预见性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能显著减少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并缩短ICU住院时间,使护理满意率得以提升。

  • 标签: ICU 气管插管 预见性护理 药物镇静 非计划性拔管 积极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降低胃肠外科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68例胃肠外科住院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94%VS11.76%),差异显著,P<0.O5。结论对于胃肠外科住院接受胃肠减压管插管的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值得应用。

  • 标签: 常规护理干预 集束化护理干预 胃肠外科住院 非计划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预防食道癌术后患者高危时段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食道癌患者80例进行分析,80例患者可分为两组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在两组患者的高危阶段评估导管滑脱的风险正确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高位时段的导管滑脱风险的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非计划拔管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食道癌患者高危时段采取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正确率,降低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后非计划性拔管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食道癌 高危时段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时段保护性约束对ICU预防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3年4月入住我院ICU病房的留置胃管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分时段腕带式或者手套式保护性约束,对照组则在留置胃管期间持续采用腕带式或者手套式约束方式,观察两组留置胃管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结果采用分时段保护性约束与持续性约束对于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分时段保护性约束不但可以有效预防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减少局部皮肤损伤,而且尊重了患者的意愿、维护了患者的尊严,真正体现了人性化、舒适化护理;因此,在ICU实行分时段保护性约束是人性化的、可行的、有效的。

  • 标签: 分时段 保护性约束 胃管 非计划性拔管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导管护理风险评估在肝胆外科术后患者胃管非计划性拔管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到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肝胆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导管护理风险评估,对比两组胃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为3.5%(1/32),低于对照组的25.0%(8/32),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胆外科术后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导管护理风险评估可有效降低胃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导管护理风险评估 肝胆外科 手术 胃管 非计划性拔管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重症医学科(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性不良反应,降低非计划拔管率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ICU收治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双盲法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CVC相关不良反应率、非计划拔管率。结果在CVC相关不良反应率及非计划拔管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降低CVC相关不良反应率,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护理效果显著,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ICU CVC 循证护理 非计划拔管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防范非计划性拔管评估表在防范食管癌患者胃管、营养管脱落中的应用。方法将我课收治的8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管道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的管道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自制防范非计划性拔管评估表,主要是从患者的方面的因素、家属方面的因素、护士方面的因素及其它特殊因素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管道脱落的危险因素,并采取防范措施。结果自制防范非计划性拔管评估表的应用,明显降低了食管癌患者胃管、营养管的脱落率,减轻患者再插管的痛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拔管评估表 食管癌 胃管 营养管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早期心脏康复计划对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0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同时强化早期心脏康复计划,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在临床护理满意率、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以及总评分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心脏康复计划有助于提高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临床服务质量,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心脏康复计划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在100例初产妇足月妊娠计划分娩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抽取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足月妊娠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给予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辅助分娩,设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有阴道分娩指征的100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给予缩宫素辅助分娩,比较两组患者的第一产程、阴道分娩率、阴道助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产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有效率为98%,阴道分娩成功率为80%,第一产程时间平均为(5.1±0.5)h,对照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有效率为87%,阴道分娩成功率为65%,第一产程时间平均为(8.2±0.7)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阴道助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产后并发症方面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对促宫颈成熟有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能够明显缩短第一产程,同时无明显不良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 标签: 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 足月妊娠 初产妇 计划分娩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