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血糖达标后改用预混胰岛素维持降糖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经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血糖控制达标的初诊T2DM住院患者62例,分为观察组(32例)、标准组(30例)。标准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餐时门胰岛素皮下注射降糖治疗,观察组给予门胰岛素50注射液早、晚各一次皮下注射降糖治疗。两组患者均同时给予二甲双胍0.5克每日三次口服。随访1年,每3个月门诊复查1次,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情况,缓解率,β细胞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HbA1c、BMI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OMA-IR均低于治疗前,HOMA-β均高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过程中,两组在糖尿病缓解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诊断T2DM住院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出院时改用门胰岛素50注射液皮下注射对改善胰岛功能的效果与基础胰岛素联合餐时胰岛素皮下注射相当,并可减少患者胰岛素注射次数,提高患者依从性。门胰岛素50可作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维持用药的选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美托洛尔联合门氨酸钾镁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方法选取本社区心律失常患者64例(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随机分为美托洛尔治疗的对照组(32例)与美托洛尔联合门氨酸钾镁治疗的观察组(32例),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给予心律失常患者美托洛尔联合门氨酸钾镁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 标签: 美托洛尔 门冬氨酸钾镁 心律失常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门胰岛素30和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一年间我院收治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应用门胰岛素30进行治疗)与对照组(应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治疗)各34例,采用每日早晚皮下注射门胰岛素30与人胰岛素30R,进行为期12周的观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早餐后2h、晚餐后2h、睡前2200血糖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2次/d注射门胰岛素30较人胰岛素30R对餐后2h血糖控制更有效,减少低血糖风险,为患者提供更灵活的用餐时间。

  • 标签: 门冬胰岛素30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胰岛素、维生素D(高剂量)联用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甲状旁腺激素胰岛素敏感性、母婴结局影响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本次研究观察对象为2017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电脑随机抽取6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0名患者采用门胰岛素、维生素D(高剂量)联用的方法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维生素D和门胰岛素来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治疗时间为6周。观察记录治疗期间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水平变化、甲状旁腺激素指标水平、胰岛素敏感性指标水平、患者孕期内血糖和母婴并发症状况,并做好对比分析工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维生素D水平变化、甲状旁腺激素指标水平、胰岛素敏感性指标水平方面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孕期低血糖和母婴并发症情况也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门胰岛素、维生素D(高剂量)联用有利于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甲状旁腺激素胰岛素敏感性情况,母婴并发症发病率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维生素D(高剂量) 门冬胰岛素 甲状旁腺激素胰岛素敏感性 母婴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应用门胰岛素30注射液(诺和锐30)与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比较分析两种治疗效果对患者血糖起到的控制效果。方法从2017年1月开始到2018年9月结束,在我院选取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将门胰岛素30注射液应用于观察组患者中,将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比较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血糖控制水平、HbA1c水平以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显著较优,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应用门胰岛素30注射液的治疗效果显著,更好的改善了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