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氯胺酮性膀胱的诊断及其运用麻醉下水扩手术疗法及其药物和膀胱灌注综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2008-2011年收治氯胺酮相关性膀胱共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平均(25±6)岁。从患者的吸毒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其尿动力学检查对该病做出了正确的诊断,治疗上采取了以麻醉状态下膀胱水压扩张为主,并同时使用2%碳酸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针剂进行膀胱灌注,术后继续口服托特罗定缓释片等综合治疗。结果10例(90.9%)术后病理检测均提示膀胱内黏膜慢性炎症性改变。平均随访(8±4)个月,患者下尿路症状(LUTS)明显改善,膀胱容量平均(240±60)mL,残余尿量(10±5)mL,最大尿流率(Qmax)(14.5±2.8)mL/s。结论麻醉状态下水扩张能显著地增加膀胱容量,配合膀胱灌注治疗和口服托特罗定缓释片等综合治疗,可有效治疗氯胺酮性膀胱

  • 标签: 氯胺酮 膀胱炎 诊断 治疗 水扩疗法
  • 简介:左氧氟沙星和a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联合用药是目前治疗细菌性和非细菌性前列腺的常用方法。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联合用药时,a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对急性细菌性前列腺模型大鼠各组织中左氧氟沙星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将96只急性细菌性前列腺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坦索罗辛和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单用左氧氟沙星组),每组48只,分别在给药后o.125、0.25、0.5、1、2、4、85n12h每个时间点处死6只大鼠,采集两组动物的血液、肝脏、肾脏和前列腺制作组织匀浆,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各组织中左氧氟沙星的药物浓度,3p97软件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中血浆、肝脏和肾脏组织中左氧氟沙星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包括半衰期(t1/2)、达峰时间(tpeak)、清除率(CL)、最大药物浓度(Cmax)和曲线下面积(AUC0-12),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前列腺组织中,坦索罗辛明显提高了左氧氟沙星的最大药物浓度(Cmax)、延长了药物半衰期(t1/2),且降低了药物清除率(CL)(P〈0.05)。因此,该研究结果表明联合用药时坦索罗辛可能增强左氧氟沙星在治疗细菌性前列腺时的疗效,而对其在肝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大鼠 前列腺炎 抗生素药代动力学 a1肾上腺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