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NPWT)在食管癌手术吻合口瘘中应用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2012年7月1日至2017年7月1日19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采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持续吸引,同时给予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做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促进康复。结果该组无死亡病例。愈合时间(从发现吻合口瘘采用经鼻-瘘口引流外接特定负压治疗开始至经造影证实瘘口愈合时间)为(18.26±8.38)d,与之前单纯经鼻-瘘口引流治疗吻合口瘘愈合时间(38.46±23.47)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NPWT通过改变引流路径实现通畅引流,引流抽吸作用使瘘腔处于负压状态,护理工作中要保持各个管道妥善固定,保证鼻-瘘口引流管负压引流有效性以及加强患者营养支持、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NPWT使瘘口愈合时间缩短。

  • 标签: 食管肿瘤 引流术 吻合口瘘 负压伤口疗法 护理
  • 简介:总结了30例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护理经验。制定护理流程,按照“一对一”方式实施疼痛护理,减轻了患者顾虑,提高了癌痛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

  • 标签: 盐酸羟考酮 癌性疼痛 护理
  • 简介:目的:体外研究胰腺癌细胞株p1,p2,p3,p4,p7Survivin、Bcl-2p53蛋白表达情况,顺铂、中药得力生对胰腺癌细胞株细胞增殖凋亡作用,研究细胞毒性药物与中药对胰腺癌细胞联合作用,以及相关蛋白表达对上述作用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检测上述蛋白在细胞中表达;MTT方法检测细胞增殖;TUNEL原位检测细胞凋亡。结果:5种细胞株中均有不同程度Survivinp53蛋白表达,均无Bcl-2表达。Survivin在p1、p3表达最强,在p2表达最弱;p3主要表达在细胞浆,其余4种细胞均表达在细胞核及细胞浆;p53在p2p4细胞中表达率最高,为60%,但是在p2细胞中表达较弱。顺铂、中药得力生对胰腺癌细胞株细胞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且有协同趋势;Survivinp53表达程度与顺铂对胰腺癌细胞增殖作用呈一定反向关系;顺铂中药得力生诱导下均检测到凋亡细胞。结论:Survivinp53表达可能调节胰腺癌细胞对顺铂药物敏感性;中西医结合治疗胰腺癌可能具有很好应用前景。

  • 标签: 胰腺癌 SURVIVIN 得力生
  • 简介:目的:探讨CA125,CA19—9联合检测诊断宫颈腺癌临床意义。方法:32例经病理证实为宫颈腺癌患者于入院时手术后4周进行CA125,CA19—9联合检测。结果:宫颈腺癌患者血清CA125CA19—9含量及阳性率明显升高。CA125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92.6%;CA19—9敏感性为46.9%,特异性为96.3%。CA125CA19—9联合检测敏感性提高至81.3%,特异性没有明显下降。结论:CA125联合检测CA19—9可明显提高诊断灵敏度,对诊断宫颈腺癌预后估测有一定价值。

  • 标签: CA125 CA19-9 宫颈腺癌
  • 简介:目的:观察奥氮平对肿瘤相关性抑郁及焦虑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105例伴恶性肿瘤相关性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安慰、鼓励、帮助、同情及换位思考等心理支持治疗,而治疗组给予奥氮平(10mg/d,连用4周)。引入国际通用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开发制定生活质量核心问卷30个条目(EORTCQLQ-C30)量表,观察奥氮平对肿瘤相关性抑郁及焦虑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结果: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躯体(83.14±14.86)、情绪功能领域(67.74±21.86),恶心呕吐(20.24±17.40)、疼痛(18.30±19.66)、失眠症状领域(27.09±18.86),总体生活质量领域(64.74±21.98)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氮平可改善肿瘤相关性抑郁、焦虑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方便,毒副作用小,患者可耐受。

  • 标签: 奥氮平 肿瘤 抑郁 焦虑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IPHC)治疗晚期卵巢上皮性肿瘤(OET)疗效及对预后影响。方法收集90例晚期OET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卵巢癌细胞减灭术。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2)观察组(n=48),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静脉化疗,观察组患者术后接受静脉化疗IPHC。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各次(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化疗后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治疗后腹腔积液控制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清CA125水平均于化疗后逐渐降低,时间组别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术前第4次化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A125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次、第2次第3次化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A12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3级以上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不全、周围神经损伤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腔积液控制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43.8%,高于对照组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HC对晚期OET患者腹腔积液控制满意,可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且不增加化疗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热灌注化疗 卵巢上皮性肿瘤 疗效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p63TTF-1蛋白在肺癌不同组织类型中表达特点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6例原发性肺癌组织中p63TTF-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p63在肺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100%(47/47),而在其他组织类型肺癌中基本不表达。TTF-1在肺小细胞癌肺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14/15)93.5%(43/46),而在鳞癌中未见表达。结论:p63可作为肺鳞状上皮源性肿瘤标记物,是判断鳞癌可靠指标。TTF-1可作为肺小细胞癌、腺癌特异性标记。联合检测p63TTF-1对肺癌不同组织类型诊断、鉴别诊断具有较高实用价值,尤其可作为鉴别分化差鳞癌、腺癌小细胞癌指标。

  • 标签: 肺肿瘤 P63 TTF-1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CD133、富含半胱氨酸酸性分泌蛋白(SPARC)AT丰富结构域1A(ARID1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0例胃癌组织中CD133、SPARCARID1A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CD133、SPARCARIDI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7%(24/90)、72.2%(65/90)30.0%(27/90)。3种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均无关,与TNM分期有关(P<0.05)。ARID1A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相关(P<0.05);CD133表达与分化程度、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肿瘤原发部位有关(P<0.05);SPARC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脉管侵犯有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术后辅助化疗周期、ARID1ASPARC表达是影响患者无病生存期(DFS)独立因素,而TNM分期、术后辅助化疗周期及CD133表达是影响总生存期(OS)独立预后因素。CD133阳性表达者中位DFSOS分别为12个月17个月,阴性表达者分别为41个月55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ARC高表达者中位DFSOS分别为41个月54个月,高于低表达者10个月25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RID1A阳性表达者中位DFSOS未达,阴性表达者分别为20个月37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133、SPARC、ARID1A可能在胃癌发生、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其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有助于判断预后,为胃癌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胃癌 CD133 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MGMThMLT1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与病人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癌组织分级、ERPR受体及5年生存率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乳腺癌组织中MGMThMLT1蛋白表达。结果40例乳腺癌组织中MGMT表达阴性9例(22.5%),hMLT1表达阴性12例(30%)。对照组良性乳腺疾病组织均表达MGMThMLT1。癌组织同时不表达MGMThMLT1乳腺癌病人有7例(17.5%),其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同时表达MGMThMLT126例乳腺癌病人(69.0%)(P<0.05)。MGMThMLT1在乳腺癌组织表达与病人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癌组织分级激素受体状态等临床指标均无关(P均>0.05)。结论MGMThML腺疾病组织均有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有22.5%30.0%不表达。二种DNA修复基因表达阴性乳腺癌病人预后较差,提示联合检测MGMThMLT1两种DNA修复基因可作为判断乳癌预后指标.

  • 标签: 乳腺癌 MGMT hMLT1 预后
  • 简介:目的丹阳是胃食管肿瘤发病率死亡率较高县级市,对30a以上人群开展上消化道肿瘤普查,是为了及早发现治疗胃、食管早期肿瘤,提高治愈率。方法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提供上消化道肿瘤筛查三级法:即人群上消化道隐血试验初筛一级普查、隐血试验阳性者胃镜二级精查、镜下可疑病灶病理检查三级确诊。结果全市完成普查227290人,初筛阳性42245人,阳性率18.59%,,阳性人员参加胃镜检查26073人,镜检率61.72%,病理确诊食管肿瘤患者237人、癌前病变患者496人,现场调查及术后证实多数病人为早期肿瘤。结论采用上消化道肿瘤筛查三级法对30a以上重点人群开展胃食管早期肿瘤普查是可行

  • 标签: 2003年 丹阳市 食管 肿瘤 普查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过表达凋亡抑制基因c-FLIPS重组腺病毒对人肺腺癌细胞增殖凋亡作用。方法:构建过表达凋亡抑制c-FLIPs重组腺病毒Ad5c-FLIPs,感染人肺腺癌细胞Calu-3。Real-timePCR检测感染前后c-FLIPs、CaSpaSe-8,CaSpase-1。Bcl-2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感染Ad5c-FLIPs后人肺腺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成功构建过表达c-FLIPs重组腺病毒Ad5c-FLIPs,real-timePCR检测凋亡抑制基因c-FLIPs在Calu-3细胞株高表达,过表达c-FLIPs基因,凋亡相关基因Capae-8、CaSpae-1。Bcl-2表达明显降低。MTT法检测感染前后细胞增殖情况发现,过表达c-FLIPs基因可诱导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经PI染色后Calu-3细胞株,对照组腺病毒感染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5.17±9.68)%(10.97±1.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凋亡抑制基因c-FLIPS可明显诱导人肺腺癌细胞增殖并抑制凋亡。

  • 标签: 凋亡抑制基因c-FLIPs 人肺腺癌细胞 细胞增殖 凋亡
  • 简介:目的:探讨全身PET/CT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治疗选择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1月17日~2007年1月17日86例病理确诊NSCLC患者PET/CT资料并留取血清样本备用。比较PET/CT、胸部CT、支气管镜活检及经皮肺穿刺切割活检4种不同方法对NSCLC诊断敏感性;分析SUV值(standardizeduptakevalue)延迟相SUV对NSCLC诊断价值;比较PET/CT与常规检查TNM分期在淋巴结远处转移中检出率检出分布上差异。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试剂盒测定血清VEGF-C浓度辅助胸部CT评价N分期。结果:入组研究NSCLC患者86例,男性67例,女性19例;腺癌41例、鳞癌37例、混合型腺癌5例及大细胞癌3例。PET/CT胸部CT、支气管镜活检、经皮肺穿切割活检术对NSCLC患者肺部原发病变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0.89%(78/86)、76.47%(60/86)、80%(36/45)90%(45/50),PET/CT与胸部CT在诊断敏感性上差异显著(P=0.02)。86例NSCLC患者PET/CT初始相SUV均值为8.27±4.90,其中46例患者延迟相SUV均值为8.35±5.29,高于其初始相SUV均值7.62±4.50(P=0.003)。PET/CT对N1、N2、N3分别检出10、24、26例,合计检出率为69.77%(60/86);胸部CT/VEGF-C分别检出9、29、6例,合计53.88%(46/86),PET/CT组与CT/VEGF-C组在阳性检出率淋巴结分布上差异均非常显著(P=0.006P=0.004)。本组PET/CT诊断Ⅳ期肺癌38例,与常规检查组诊断29例,两组在阳性发现率上无显著差异(P=0.211),在分布上两组差异也不显著(P=0.712)。结论:PET/CT对NSCLC原发肿瘤诊断敏感性显著优于胸部CT,延迟相SUV值对SUV初始值诊断NSCLC有重要参考价值。PET/CT对NSCLCTNM分期比常规检查分期可能对治疗帮助更大。

  • 标签: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Logistic回归ROC曲线评价CEA、CA19-9AFP三种肿瘤标志物对大肠癌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100例大肠癌患者进行血清CEA、CA19-9AFP检测,并与100例大肠良性疾病患者进行对比分析.以Logistic回归筛选相关指标,建立回归方程,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除AFP外,大肠癌患者CA19-9CEA水平明显高于大肠良性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UCCEA〉AUCCA19-9〉AUCAFP.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为:Y=1/[1+EXP(3.250-0.224X1-0.057X2)],新变量YAUC高于三种单一肿瘤标记物AUC.结论联合检测CEACA19-9可提高大肠癌诊断率,运用Logistic回归ROC曲线综合分析可提高大肠癌诊断准确性.

  • 标签: 大肠癌 癌胚抗原 甲胎蛋白 CA19-9 ROC曲线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回顾性分析64排多层螺旋CT(multi-sliceCT,MSCT)检测胃癌病灶能力和在术前肿瘤分期中作用。方法对10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胃癌患者CT平扫双期增强扫描资料进行分析,评价轴位CT图像、多平面重组(muhiplanarreconstruction,MPR)MPR结合CT胃镜(CTgastroseo-PY,CTG)检出胃癌病灶准确率以及轴位CT图像MPR对胃癌T分期准确率。结果轴位CT图像、MPRMPR结合CTG检测胃癌病灶准确率分别为84.76%、91.43%95.24%,轴位CT图像与MPR以及MPR与MPR结合CTG之间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轴位CT与MPR结合CTG检出胃癌病灶准确率有显著性差异(X^2=6.40,P〈0.05)。轴位CT图像与MPR对胃癌肿瘤分期准确率分别为76.40%87.50%,两者有显著性差异(X^2=3.88,P〈0.05)。结论与轴位CT图像相比,MPR结合CTG显著提高胃癌病灶检出率,MPR可明显提高胃癌肿瘤分期准确率。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胃癌 分期
  • 简介:目的了解环氧化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情况及相互关系。方法甲状腺乳头状癌癌旁组织COX-2MMP-2表达采用SP免疫组化分析。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COX-2MMP-2阳性表达率为81.7%(49/60)73.3%(44/60),20例癌旁正常滤泡上皮COX-2MMP-2阳性表达率为5.0%(1/20)25.0%(5/20),两者阳性表达率均以甲状腺乳头状癌中为高(P<0.01)。COX-2MMP-2在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P<0.01)。COX-2阳性表达强度与MMP-2阳性表达强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COX-2MMP-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表达密切相关,两者高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提示COX-2MMP-2可作为临床诊断指标化学治疗靶点。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COX-2 MMP-2 基质金属蛋白酶-2 环氧化酶-2 基因表达
  • 简介: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端粒酶PCNA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量子点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芯片中端粒酶PCN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非癌变乳腺组织相比,端粒酶PCNA蛋白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其中端粒酶阳性表达率与高病理分级(x2=4.419,P=-0.041)、高TNM分期(x2=6.4315,P=-0.012)均呈显著正相关,并与淋巴结转移也呈正相关(x2=7.783,P=-0.005)。PCNA表达在病理分级Ⅲ级组明显高于Ⅰ~Ⅱ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x2=10.606,P=0.001);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未转移组(x2=71636,P=-0.006)。而且在乳腺癌中端粒酶PC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性(r=0.368,P=-0.002)。结论端粒酶与PCNA蛋白表达与乳腺癌进展相关,且二者有协同作用。

  • 标签: 乳腺癌 端粒酶 增殖细胞核抗原 量子点 免疫荧光
  • 简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目前最为常见脊柱退变性疾病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现代生活方式改变,其发病率不断增加并趋向于年轻化。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进步,内镜系统如腹腔镜关节镜作为外科疾病治疗手段得到广泛应用。90年代,脊柱内镜技术微创手术逐步发展,脊柱内镜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已成为现实并逐渐成熟。Kambin等提出首先提出可经椎间孔部位安全三角区域置入内镜行腰椎间盘切除神经减压手术。1997年,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治疗 椎间孔 脊柱退变性疾病 内镜技术 现代生活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S100A8、S100A9在子宫颈鳞癌及正常宫颈组织中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从mRNA及蛋白水平检测32例子宫颈鳞癌1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S100A8、S100A9表达,及与不同临床病理参数关系。结果:子宫颈鳞癌组织中,S100A8、S100A9在mRNA及蛋白水平上均低表达(P<0.05),其中,低分化肿瘤表达明显低于高、中分化肿瘤(P<0.05)。结论:S100A8、S100A9在子宫颈鳞癌组织中低表达,且可能与鳞状细胞分化程度相关。提示S100A8、S100A9低表达可能与子宫颈鳞癌发生发展有关系。

  • 标签: 宫颈肿瘤 鳞癌 S100A8 S100A9 RT-PCR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ras及rab作用因子1(RIN1)蛋白在卵巢癌细胞表达水平及定位,并探讨其在卵巢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法检测RIN1蛋白在人正常卵巢上皮细胞及卵巢癌细胞株OVCAR3、SKOV3HO8910中表达水平及定位;检测其在17例卵巢正常组织91例卵巢肿瘤组织中表达并分析其与卵巢癌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关系。结果RIN1蛋白在卵巢癌细胞OVCAR3、SKOV3HO8910中相对表达量(0.3641±0.0614、0.6454±0.08350.7925±0.1491)高于人正常卵巢上皮细胞(0.0679±0.0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主要分布于卵巢癌细胞胞浆中。RIN1蛋白在37例良性卵巢肿瘤、10例交界性卵巢肿瘤及44例恶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456±0.1870、0.5587±0.21380.7236±0.2232,均高于其在17例卵巢正常组织中表达水平(0.1284±0.09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RIN1蛋白表达随卵巢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RIN1蛋白表达随卵巢癌手术、病理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演进而增加。结论RIN1蛋白在卵巢癌细胞中高表达且定位于胞浆中;RIN1蛋白高表达与卵巢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可作为卵巢癌早期诊断一个新肿瘤标志物,并有望成为卵巢癌治疗新靶点。

  • 标签: ras及rab作用因子1 卵巢肿瘤 免疫印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