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玻璃棒法按摩睑板腺与常规疗法联合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8/2017-06我院收治MGD患者130例220眼,根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其中给予常规治疗即1g/L氟米龙滴眼液联合自行热敷患者设为对照组(65例112眼),给予圆头玻璃棒按摩睑板腺联合常规疗法患者设为联合组(65例108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睑缘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和眼压情况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OSDI评分、BUT、S|t、CFS评分、睑缘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眼压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wk后,联合组患者OSDI、CFS、睑缘及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UT和S|t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眼压均有所升高,但均≤21mmHg,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wk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6%(100/1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88/1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棒法按摩睑板腺与常规疗法联合治疗MGD能够有效改善眼表症状和睑板腺分泌功能,促进泪液分泌,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 标签: 玻璃棒 常规疗法 睑板腺功能障碍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单侧内直肌截除术治疗儿童残余性和复发性外斜视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其在不同外斜视类型及不同初次手术方式应用差异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9-01/2013-02在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行单侧内直肌截除术治疗残余性和复发性外斜视连续性病例48例48眼,观察术后第Id,6wk以及末次随访(术后6~32mo)时患儿眼位、眼位非共同性、融合功能及立体视锐度情况。结果:术后第Id手术正位率为83%(40/48),欠矫率为4%(2/48),过矫率为13%(6/48);术后第6wk手术正位率为81%(39/48),欠矫率为13%(6/48),过矫率为6%(3/48);末次随访时正位率为75%(36/48),欠矫率为25%(12/48),无1例过矫。不同初次手术方式和不同外斜视类型患儿末次随访时手术正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68、0.50)。术后所有病例均未出现眼球运动非共同性和眼球外转受限。结论:单侧内直肌截除术是治疗儿童残余性和复发性外斜视安全有效术式,其在不同外斜视类型及不同初次手术方式应用疗效无差异。

  • 标签: 单侧内直肌截除术 外斜视 复发性手术
  • 简介:目的比较双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植入AcrySofReSTOR与ATLISAtri839MP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10L)术后视觉质量。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收集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24例(48跟),行超声乳化术,12例(24眼)植入AcrysofReSTOR为对照组,12例(24眼)植入ATLISAtri839MP为实验组,术后3月测量其裸眼远、中及近视力,最佳矫正远、中及近视力,离焦曲线,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评价患者术后脱镜情况及患者对全程视力满意度。结果植入ATLISAtri839MP患者中距离视力高于植入AcrySofReSTOR(P〈0.05),而远、近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焦曲线显示两组第一峰位均在附加OD处;第二峰位对照组位于附加-3.0D,实验组位于-1.5D至-3.0D之间,此段呈现平台期。两组患者在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查问卷中,实验组脱镜率及中距离视力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均可获得良好远近视力,ATLISAtri839MP人工晶状体能够获得更好中距离视力及较高患者满意度,具有更为理想全程视力。

  • 标签: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中距离视力 离焦曲线
  • 简介:目的:针对较大翼状胬肉,采用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全角膜羊膜覆盖术,或胬肉切除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配戴绷带型角膜接触镜进行治疗,观察两种方法临床效果。方法:将侵及瞳孔区较大翼状胬肉40眼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全角膜羊膜覆盖术(羊膜组),另一组行胬肉切除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配戴绷带型角膜接触镜(绷带镜组),每组各20眼。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术后第l、3d,1、3wk眼部舒适程度和角膜愈合情况与随访复发情况等。结果:平均手术时间:羊膜组为61.4±5.2min,绷带镜组为34.5±2.7min,绷带镜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眼部舒适度在术后第Id无明显差异,但在术后第3d和术后lwk,绷带镜组患者眼部舒适度明显优于羊膜组(P<0.01),至术后3wk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wk时两组患者角膜愈合率评分分别为0.85±0.18分和1.15±0.18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羊膜组有1眼胬肉复发。结论:在侵及角膜较大翼状胬肉治疗中,胬肉切除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联合全角膜羊膜覆盖或术后配戴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均有助于缓解眼部不适症状和促进角膜创面修复,使用绷带型角膜接触镜患者更舒适,治疗更便捷。

  • 标签: 较大翼状胬肉 羊膜覆盖 角膜绷带镜
  • 简介:目的探讨氟米龙滴眼液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收治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基质型)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局部及全身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1g/L氟米龙滴眼液。将两组临床疗效、眼压、治疗时间及复发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局部及全身抗病毒治疗基础上加用氟米龙滴眼液对于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基质型)是一种有效、安全方法,可以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复发率。

  • 标签: 氟米龙滴眼液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疼痛评分、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80例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80眼),依据护理方法将这些患者分�

  • 标签: 合并青光眼 干预老年 并发症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月—520177月我院难治性青光眼患者74例(74眼),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37例(37眼)。观察组行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统计对比两组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49%(32/较对8637)照组59.46%(22/37)高,且并发症发生率18.92%(7/37)较对照组40.54%(15/3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应用于难治性青光眼治疗中,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难治性青光眼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82例103眼,均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500(AOD500)、房角开放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明显较术前改善(P〈0.05);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眼压明显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眼压分别为(15.43±1.55)mmHg和(15.50±1.60)mmHg,高于术后3个月眼压(P〈0.05),但明显低于术前(P〈0.05);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ACD和AOD500明显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房角关闭情况明显较术前改善(P〈0.05),其中术后12个月房角开放眼数达28眼,占27.18%;术后未出现人工晶体夹持、黄斑囊样水肿、角膜失代偿等并发症。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有较好效果,能改善患者视力、降低眼压、开放房角。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辅助23G玻璃体切割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优质护理。方法通过对28例28眼采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辅助玻璃体切割治疗糖尿病患者并发视网膜增殖期病变存在主要护理问题,针对患者治疗各阶段,责任护士提供全程、连续、系统优质护理服务,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结果24眼一次性手术复位成功(85.7%)术后三个月取出硅油,其中有4例伴有晶状体混浊同时行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4例硅油填充下仍然存在下方局限性视网膜增殖,术后三个月取出硅油再次切割增殖膜然后注入C3F8气体填充,随访至气体完全吸收,视网膜复位。结论对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辅助23G玻璃体切割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病人及家属满意度,提升患者康复效果,是手术取得成功关键因素。

  • 标签: 玻璃体切割 雷珠单抗 视网膜病变 优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