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以亨氏马尾藻(S.henslowianum)为原料,提取分离纯化后的岩藻聚糖硫酸酯组分SPF3,采用β-葡聚糖酶对其进行可控酶降解,并分别就加酶量、反应温度、酶解时间对岩藻聚糖硫酸酯降解的影响进行考察,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SPF3进行酶法降解,得到最佳降解工艺为加酶量0.03%,反应温度50℃,酶解时间1h,pH值6.0,多糖质量浓度1mg/mL。通过对降解前后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总糖、硫酸、相对分子质量进行分析,表明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岩藻聚糖硫酸酯多糖分子量降低。

  • 标签: 亨氏马尾藻 岩藻聚糖硫酸酯 可控酶降解 分子量
  • 简介:采用苯酚一硫酸法,以葡萄糖为对照品,于波长490nm处测其吸光度,测定总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葡萄糖质量浓度为0.02-0.14mg/mL,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曲线:Y=5.2018X-0.0024,R2=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0.55%,RSD=1.70%,测得的总多糖平均质量浓度为0.874mg/mL。

  • 标签: 玉米须保健饮料 苯酚-硫酸法 多糖含量测定
  • 简介:以精制后的广东虫草菌丝体多糖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实验,对苯酚-硫酸法测定广东虫草菌丝体精制多糖含量的显色条件进行优选,并对该法的精密度、稳定性、加样回收率,以及多糖液中色素、蛋白质的干扰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简便灵敏,准确性高,稳定性好,测定结果可靠,且不受色素及蛋白质的影响。用苯酚-硫酸法在最佳显色条件下测得的广东虫草菌丝体多糖含量为10.52%。

  • 标签: 广东虫草 苯酚-硫酸法 多糖
  • 简介:优化了应用离子色谱检测巴厘菠萝果实糖分组成与含量的方法,经优化的测定分析条件为:Carb0PacPAl(2×250mm)分离柱,淋洗液40mmol/LNaOH溶液,流速0.25mL·min^-1,柱温30℃;用该方法对经果蜡处理的巴厘菠萝果实贮藏期间的糖分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有效分离与测定。结果表明,果蜡处理组与对照组菠萝果实的糖分都是以蔗糖为主,其次为葡萄糖和果糖;贮藏期间,处理与对照组果实主要的3种糖含量均呈不断下降趋势.但果蜡处理组果实的葡萄糖和蔗糖含量总体上明显高于对照.表明果蜡处理对保持菠萝采后品质有一定作用。

  • 标签: 离子色谱 菠萝 果蜡 贮藏
  • 简介:离子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广谱灭菌技术,具有快速、安全、简便、全面、有效地灭杀多种病原菌的特点,在食品加工、医药卫生等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综述了等离子体灭菌的影响因素、机理及应用现状,阐述了等离子体杀菌技术研究与发展的重点方向。

  • 标签: 等离子体 杀菌 食品
  • 简介:以大连虾蛄为原料,从肌肉及消化腺中提取消化酶(蛋白酶和淀粉酶),研究其酶学特性。结果表明,大连虾蛄肌肉中蛋白酶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8,反应激活剂为Mg2+、Ca2+和Mn2+,抑制剂为Pb2+、Cu2+、Zn2+、Fe2+;消化腺中蛋白酶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为6,EDTA对其有抑制作用,反应激活剂为Ca2+和Mn2+,抑制剂为Pb2+、Mg2+、Cu2+、Zn2+、Fe2+;大连虾蛄肌肉中淀粉酶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7,反应激活剂为Mn2+,在浓度为20mmol/L时,激活作用最大,抑制剂为Pb2+、Mg2+、Ca2+、Cu2+、Zn2+和Fe2+;消化腺中淀粉酶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7,EDTA对消化腺淀粉酶有抑制作用,反应激活剂为Mn2+和高浓度Ca2+,抑制剂为Pb2+、Mg2+、Cu2+、Zn2+、Fe2+。

  • 标签: 大连虾蛄 蛋白酶 淀粉酶 相对活性 温度 PH
  • 简介:以Cr6+的清除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不同时间、温度、配比条件下的生物炭吸附性能,优化玉米秸秆与甘蔗渣生物炭的制备过程.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生物炭的吸附性能,单因素试验是研究炭化时间、炭化温度、生物炭配比对生物炭吸附性能的影响.正交试验是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取比较优异的试验条件进行L9(34)的正交试验,通过分析比较得出最佳试验条件.单因素试验发现,混合生物炭对Cr6+的清除率在炭化时间1.5h,炭化温度500℃,生物炭配比0.50∶0.50时达到最高;正交试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发现,炭化时间对Cr6+的吸附性能影响比较显著,而炭化温度、生物炭配比对Cr6+的吸附性能影响不显著,最佳吸附条件为炭化时间2.0h,炭化温度450℃,生物炭配比0.50∶0.50,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混合生物炭对Cr6+的清除率可达88.74%.

  • 标签: 玉米秸秆 甘蔗渣 六价铬离子 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