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3 个结果
  • 简介:模型构造的方法是以Logistic方程描述生长量,假设采伐量为常量且等于生长量时,推导出折迭突变模型.此模型有助于管理层制定管理决策,防止森林消亡.该文又通过曲线采伐模型及Logistic生长模型推导出尖角突变模型,这个模型给出了采伐将导致突变发生的敏感区域,而且通过模型的滞后性使人们清楚地意识到森林一旦遭受破坏,再想恢复需入更大的力量

  • 标签: 突变理论 生长模型 采伐
  • 简介:针对北京地区气候条件的特殊性,筛选绿色期长,越夏表现好的冷季型草坪草品种。草地早熟禾的品种差异性很大,其中新哥来德、午夜、奖品等是不错的品种;高羊茅的品种之间没有非常明显的差别,但猎狗V和耐日晒的绿色期相对较长一些;多年生黑麦草的品种中,顶峰和博士返青早、枯黄晚,对病害的抵抗力比较强,而百客来的表现却要差一些。

  • 标签: 草地早熟禾 多年生黑麦草品种 品种间 高羊茅 北京地区 绿色期
  • 简介:乌鲁木齐市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属荒漠植被区,降雨量极少,生态环境比较脆弱。随着西部大开发和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市绿化事业有了突飞猛进发展,但同时,我市每年都有上万亩的林木资源发生严重的病虫害。这些病虫害主要有春尺蠖、杨梦尼夜蛾、蚜虫、红蜘蛛、介壳虫、温室白粉虱、榆树小蠹虫、白粉病、腐烂病、锈病等以及外地传入的一些新的病虫害种类,病虫灾害在有些地方连年不断,造成林木资源的损失和园林景观的损失。据统计,我市园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已由80年代初的几百亩上升到2005年的5万亩左右。随着我市造林面积的扩大,引进外来树种进行造林的面积也在扩大,大量的新的虫害种类在增加。同时原有的病虫害种类也有蔓延之趋势。

  • 标签: 林木病虫害 生物控制技术 病虫害种类 应用 防治 林木资源
  • 简介:诸暨市共有香榧古树群188个,面积1147.9hm2,有香榧古树40356株.调查发现并确认了规模最大、最古老的香榧古树群,同时也发现了树种组成复杂的、原生性较强的榧树群落.

  • 标签: 诸暨市 香榧 古树群 资源调查 树种组成 原生性
  • 简介:采用样地调查方法,研究中山市城郊两种次生植被类型的物种组成和群落学特征.分析表明,人工促进恢复措施对于群落结构和林木个体生长速度有多方面的影响.马尾松、桉树、相思类在群落中的重要值已从纯林的重要地位退居于地带性乡土树种枫香、红锥、山杜英之后的次要地位,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植物多样性指数有较大提高,森林群落的稳定性也得到增加.

  • 标签: 中山市 城市森林 次生植被 群落学研
  • 简介:本文研究了如何运用计算机技术三维制模、采用覆膜砂造型、优化合金材料和利用计算机来控制打箱时间等新工艺来生产磨盘。结果证明:利用计算机技术能减少制模时间,提高产品的适应度;同时精密成形能减少磨盘的废品率;优化合金材料和控制好打箱时间来消除淬火热处理阶段。与传统的工艺相比采用这些改进措施,磨盘的制造工艺有增强韧性、提高铸件精度、消除热处理阶段和提高生产效益等几方面的优点。图5表4参6。

  • 标签: 磨盘 制模 精密成形 金属熔炼
  • 简介:简述森林生态市的发展历程与内涵,进而阐述金华市建设森林生态市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建设森林生态市的相关对策.

  • 标签: 城市林业 森林生态市 对策
  • 简介:1960年3月,汕头专署批准成立"汕头专区林业科学研究所",设在梅县国营广东省梅南林场等地,有试验地面积1000公顷以上,职工1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人。1963年4月,为了便于指导整个汕头专区的林业科技工作,该所迁址汕头市区(?)石,并改称为"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汕头分所",有试验地20多公顷。1965年8月,与梅县分地区后,迁址汕头地区东山湖农场,改称"汕头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有试验地80多公顷。1969年秋,迁址饶平县三饶公社国营广东省韩江林场,有试验地70公顷。1985年6月,我所总部

  • 标签: 林业科学研究 汕头市 广东省 科技工作 专业技术人员 试验
  • 简介:本文将山海关林场的油松-槲树林划分为5种类型,并对各种类型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年龄结构、胸径结构、树高结构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槲树幼树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油松幼树只存在于郁闭度不超过0.7的油松林分中,其分布格局偏离聚集分布。油松和槲树混交时,次要树种林木常呈聚集分布,优势树种林木呈随机分布。以年龄结构表示的林木发生过程显示,油松先发生,槲树后发生,但有时两树种的年龄结构是隔离的,有时是略有重叠的。油松的树高和胸径结构呈山形分布,槲树往往呈倒J形,这表示了两树种在演替中的地位。

  • 标签: 油松 槲树 种群结构 空间分布格局 年龄 胸径
  • 简介: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鉴定分析23块标准地基础数据,采用Fisher准则下的多元线性判别函数的计算方法,对湿地松植株感病指数与土壤属性因子进行判别分析和相关分析,并对其结果进行探讨论证.通过施肥效应试验检验,结果表明:湿地松叶部病害(主要是褐斑病和赤枯病)与土壤养分条件的多元线性判别函数公式可以预测湿地松是否感病及感病程度,R值越大,感病越轻;湿地松叶部病害的关键土壤因子是K%含量及全N/全K比值大小,病害感病指数与全K%含量呈负相关,与全N/全K比值呈正相关;施用钾肥对抑制病菌生长发育、减轻病害有一定效果,而施用氮肥过多,会导致病害加剧.

  • 标签: 湿地松 病害 土壤养分 褐斑病 赤枯病 落针病
  • 简介:为开发利用太行山野生花木资源,引进20种植物进行观察及栽培繁育试验,共筛选出3种植物应用于园林绿地中,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及环境效益。

  • 标签: 风景园林 野生花木 太行山
  • 简介:青皮竹(BamdusTexlilisMclure)用途广泛,是华南地区的重要经济资源。我县是中国竹子之乡之一,有青皮竹种植面积约为108万亩,占全县各种竹类面积80%左右,年产量约30万吨,是我县农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大量竹制品运销欧美及东南亚国家。以造纸业为龙头企业等项目更为我县重视,因此对竹子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建设山区经济强县,具有较高价值。

  • 标签: 格氏线虫 中国 技术 象虫 防治 品系
  • 简介:1987年至1994年,在拜泉县的薪炭林场和国营苗圃进行了薪炭林灌木柳2年与3年短期轮伐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研究结果初报如下。1.试验研究方法采取小区域试验与面上调查,单因子与多因素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薪炭林场设置试验地0.67亩,苗圃设置试验地2亩,开展研究工作。薪炭林灌木柳品种主要是松江柳、短序松江柳、蒙古柳。试验地的立地条件、林龄、灌木柳丛品种、技术措施、经营方式薪炭林场的试验地,分别2和3年生轮伐期各划分4个小区,按小区进行生长量和地径实

  • 标签: 灌木柳 薪炭林 经营利用 短轮伐期 短期轮伐 年轮
  • 简介:该文分析了山西西南部黄土区主要造林树种水分供耗关系.应用水量平衡法和波文比-能量平衡法,研究得出刺槐和油松林地土壤蒸发、蒸腾、林冠截留蒸发的季节变化规律,耗水各分量的比较关系.耗水各分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林木蒸腾量为552%~637%,林地土壤蒸发量为123%~246%,林冠截留量为148%~291%.林分耗水量夏季大于春季和秋季,4~6月耗水量大于供水量.生长季蒸腾、土壤蒸发、林冠截留、径流量的总量占降雨量的比例分别为:刺槐548%~108%,146%~216%,19%~25%;油松454%~1137%,224%~265%,15%~23%;草地50%~682%,40%~60%,21%~35%

  • 标签: 林分耗水 蒸散 水量平衡 防护林
  • 简介:对河北、河南、山东、甘肃的4块毛白杨无性系测定林中约100个无性系进行了木材基本密度的测定,对木材基本密度在地点和无性系间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毛白杨无性系的木材基本密度平均值为0.4363g/cm3,木材基本密度在地点和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木材基本密度的无性系重复力为0.82~0.91,属于受遗传控制较强的材性性状.对生长和材性的相关研究表明,木材基本密度与生长性状(包括胸径、树高和材积)一般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但不同地点上表现为不同的正或负的相关关系

  • 标签: 毛白杨 木材基本密度 遗传变异
  • 简介:林木经营与野生动物管理在造林树种选择、古树与枯木的处理、采伐运输方式、采伐迹地更新、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方面存在着尖锐的矛盾,文章论述了这些矛盾的引发原因及解决途径。

  • 标签: 林木经营 野生动物管理 自然保护区
  • 简介:在福建杉木中心产区搜集实生林标准地资料,模拟调查因子与年龄的关系曲线,同时结合林分直径分布规律,编制出福建省杉木中心产区实生林标准收获表。

  • 标签: 杉木实生林 标准收获表 编制
  • 简介:一、问题的提出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可持续发展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而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主体的森林,因其涉及了环境与发展的所有问题而更加受到重视,目前国际社会都在探索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道路.由加拿大发起的'国际示范林网络(internationalmodelforestry)'就是一个代表.示范林是指以林业为主产业之一的、具有一定工作尺度的基地,它必须是能够充分反映一个地理区域内资源价值的范围.

  • 标签: 参与性方法 示范林项目 运用 经济效益 采伐量 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