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城市的发展,各国城市化速度加快,用水量也在不断增长,水资源严重短缺。雨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园林绿化用水量较大,而现在大部分雨水被白白的流走了,为了节约水资源,对雨水进行收集再利用十分必要,本文对园林雨水回用措施进行论述。

  • 标签: 水资源 短缺 雨水回用 园林 意义 方法
  • 简介:从屋顶绿化的去除污染、削减屋面雨水径流量、储存雨水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屋顶绿化对城市雨水回用的作用,同时介绍了小区居住环境屋顶绿化雨水回用系统的设计实例,认为屋顶绿化为城市雨水回用开辟了一条生态的、可行的途径。

  • 标签: 屋顶绿化 雨水回用 设计
  • 简介:通过对奉贤非洲菊栽培现状的野外调查和取样分析,研究了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盐分的累积及离子组成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出现酸化和次生盐渍化趋势,土壤的酸化主要和NO3-的累积有关;除HCO3^-、k^+外,Cl^-、SO4^2-、NO3-,Na^+、Mg^2+、Ca^2+均有不同程度的累积,且这六种离子间的相关性较好;土壤中盐分阴离子以NO3^-为主,阳离子以Ca^2+为主,对全盐量与各种离子做逐步回归.得到模型:y(全盐量)=0.291+5.295Ca^2+2.177NO3^-,且差异极显著。

  • 标签: 非洲菊 设施土壤 盐分累积 离子组成
  • 简介:以三江平原典型湿地毛果苔草群落为研究对象,在2007年5月至2008年9月研究了毛果苔草植物地上和地下部生物量季节动态以及养分(氮、碳、磷)特征。结果表明:毛果苔草地上生物量随着植物的生长符合二次函数模型,地下生物量随着植物的生长符合指数增长模型。毛果苔草地上、地下部分有机碳含量随植物生长均呈显著正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983和0.746。地上、地下有机碳累积量随着植物生长的变化趋势与其生物量的变化是一致的,随着植物的生长符合二次函数模型。毛果苔草地上、地下部分总氮含量和积累量随着植物的生长分别符合指数递增模型。毛果苔草磷含量随着植物的生长分别符合二次函数模型,但是磷累积量随着植物的生长分别符合线性增长模型。植物生长季毛果苔草植物体碳/氮的大小与其总氮含量呈反比关系,碳/磷的大小与其总磷含量呈反比关系,研究表明氮含量是毛果苔草生长过程中的限制性养分。

  • 标签: 毛果苔草 养分累积 三江平原 季节变化
  • 简介:在我国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部分城市的硬质铺装面积增多,生态绿地面积减少,造成平时缺水、雨季内涝的现象。而西北地区由于水资源短缺,因此将有限的雨水进行收集与利用,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城市发展服务。本文主要就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等方面进行简单的探讨与分析。

  • 标签: 西北地区 雨水 收集 利用
  • 简介:城市园林绿地中的雨水利用可以缓解城市水资源与园林绿地之间的供需矛盾,降低养护成本,同时兼有减缓洪涝灾害、补充地下水、控制径流污染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多重意义,是非常必要且切实可行的。本文通过对北极寺公园雨水利用的研究和探索,为其它园林绿地的雨水利用提供了范例和参考。

  • 标签: 城市园林绿地 雨水利用 研究探索
  • 简介:研究了武汉市常见的园林植物的冠层雨水截留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截留能力各有不同,供试植物中圆柏、枇杷、雪松、江南桤木、桂花的冠层雨水截留能力较强,而苦楝、杜英的冠层雨水截留能力最弱;针叶植物较阔叶植物雨水截留能力更强,且常绿针叶植物的较强雨水截留能力在常绿植物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常绿植物较落叶植物雨水截留能力更强,且常绿阔叶植物的较强雨水截留能力在阔叶植物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将供试的24种植物按3个截留等级,得出武汉市常见园林植物冠层雨水截留能力排序;并对上述结论展开了讨论。

  • 标签: 海绵城市 常见园林植物 冠层雨水截留能力 武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