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针对两水隧道工程斜井与正洞交叉口加固技术,首先对技术本身进行探讨,了解其实施原理,其次分析技术应用流程,以此为前提阐述加固技术在交叉口段正洞以及辅助通道两个项目中的应用,从而真正提高隧道施工安全稳定性。

  • 标签: 软岩隧道 交叉口 加固措施 施工方案
  • 简介:喀拉塔格南变质核杂位于东天山地区中天山古陆中,为大陆边缘型变质核杂构造,该核杂原为EW长椭圆形,后被断裂破坏现呈半圆形,变质核杂由内核、滑脱系、盖层三单元构成,内圈为内核,由喀拉塔格群片麻岩和同构造侵入体组成;中圈为滑脱系,由喀拉塔格群片麻岩、兴地塔格组片和长城系星星峡群变碎屑组成,发育叠瓦状剥离正断层,与内核之间为主剥离断裂;外圈为盖层,由下石炭统雅满苏组组成,喀拉塔格变质核杂构造时代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

  • 标签: 喀拉塔格 变质核杂岩 内核 滑脱系 盖层 剥离断裂
  • 简介:由于世界上一些著名的金矿产地多与绿带有密切联系,我国学者于绿带与金矿的关系给予高度重视,倾向性认为绿带是华熊地块金矿的矿源层。后期的构造作用、岩浆活动、热液作用使绿内的金活化、转移、成矿。而该地块广泛发育的孔达系与金矿的关系则长期被忽视。但包括华熊地块在内的中国四大金矿集中区(另为胶东地块、辽吉地块、隹木斯地块)均较好地发育孔达的事实表明孔达系与金矿床有联系。

  • 标签: 绿岩带 岩系 矿源层 热液作用 构造作用 岩浆活动
  • 简介:针对海上某油田奥陶系潜山特低渗碳酸盐油藏,储层物性差,常规DST测试无产能,又难以实施人工压裂或酸压措施的问题,从油藏储集空间特点出发,提出利用酸化作业在储层中建立酸蚀人工裂缝、沟通天然微细裂缝和孔隙、改善储层渗流条件等措施,提高油井产能。经实施2口井酸化作业,酸化后日产油均达100m^3左右,且产油量稳定。分析酸化施工曲线以及试井曲线特征,选用“井筒储存+无限导流+均质油藏+无限大地层”的试井模型进行拟合,得到井筒及储层物性的各项参数,表明酸化作业能够有效沟通储层中的天然微细裂缝和孔隙,起到人工压裂或酸压措施同样的增产效果,是提高此类特低渗碳酸盐油藏产能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碳酸盐岩油藏 特低渗储层 酸化 试井曲线 人工裂缝 增产效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矿井开采深度不断增加,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和新特点,其中岩石压力大,巷道位移量显著增大,巷道维护异常困难,给支护技术带来很大挑战,尤其是高应力情况下软巷道支护更是难上加难,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危害,严重影响了矿井正常生产和企业的经济发展,所以煤炭生产建设形势迫切要求对高应力软巷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 标签: 高应力 软岩巷道 支护技术
  • 简介:SaihRawl油田(阿曼)的Shuaiba石灰储层是一个几乎无断层的大面积低起伏构造。渗透率较低(1-10mD),受基质控制。储层含有约90×10^6m^3的轻质油(35°API),油柱高度一般为15-30m。油田的工业生产始于油田有效引进水平井技术后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早期,此时距它的发现已有二十年。如今,油田的面积注水开发中运用了每口井拥有7口分支井的多侧向注水技术。单井在储层中钻穿的裸眼总长度已达11km。迄今,钻穿的生产井的裸眼长度是166km,注水井的裸眼长度是107km。有着167口水平分支井,原油生产水平达到9000m^3/d(60000bbl/d)。原始开发井与其注水分支井之间的井距原先是250m,现已逐渐缩短为60m,但还是符合经济标准。在2000-2001年间,为找到短期和长期意义上的更长远的开发目标,油田回顾了自身的开发历史。在油田内,运用一系列的油藏管理新方法来预测储层对不同开发方案的反应效果。为检测这些开发方案和广泛收集数据,确定一块监测区,最后开展实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此次回顾制定了短期和中短期开发活动的投资组合方案,包括加密钻井至井距为40m和在现有的注水井间补钻注水分支井;还识别出油田冀部的开发地区的上盘(油柱下部的15m);以后将对鱼骨结构式的侧向钻井以及将水反注入现有生产井的措施进行试验,其间计划将波及优化方法,如封水法及再次增产措施法的目标定为采收率达到50%。

  • 标签: 低渗透碳酸盐岩油藏 多侧向 注水开发 侧向井 分支井
  • 简介:本文重点研究了大别山潜山,牌楼地区榴辉P-T-t轨迹,探讨了大别山地区榴辉成因,认为榴辉主要是碱性玄武,少部分洋脊拉斑玄武岩浆早期结晶分异堆晶及部分钙质沉积。它们在华北与杨子板块碰撞时(260±30Ma),地壳向下俯冲到40-60km处,温度550°-830°C,压力1.1-2.1GPa的条件下形成的。在构造抬升过程中,榴辉产生了角闪岩相、绿片岩相退变质作用,角闪岩相温压条件:460°-570℃,0.4-0.7GPa。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流体包体成分主要为NaCl-H_2O,H_2O,NaCl-CO_2-H_2O体系,变质作用过程从早至晚由氧化向还原环境转化。熔融包体的发现表明:榴辉形成具有局部深熔作用。从榴辉产状、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本地区榴辉不是一种成因,同时具有B类、C类榴辉特征。

  • 标签: P-T-T轨迹 榴辉岩成因 大别山
  • 简介:东帕米尔"层控碳酸型"铁铜金矿,形成于中元古代裂谷构造环境,产于中深变质相与中浅变质相转换部位,塔昔达坂群底部.矿床属海底喷流(含火山喷流)沉积成因,为菱铁矿和细碎屑-碳酸盐夹少量火山岩的沉积建造.铁铜金矿显示出上铁锰下铜金的元素垂向分带,构成新疆一个有希望的成矿区域.

  • 标签: 碳酸岩 金矿 成矿区 垂向分带 海底喷流 沉积建造
  • 简介:摘要:工程切坡活动几乎是所有建设工程必不可少的环节,其差异之处多是切坡高度及放坡坡率不同。工程切坡活动中引发质边坡失稳变形的模式多种多样,通过地层性、层理及节理面、切坡规划等多因素组合,客观分析导致质边坡变形的主控因素及破坏后果,才能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科学的处置方案,保证质边坡的稳定,从而确保工程建设及使用的安全。

  • 标签: 工程切坡活动,岩质边坡,变形模式
  • 简介:摘要: JY184井位于四川平桥区块,是涪陵页岩气田二期产建平桥区块部署的重点开发井,通过对该井射孔工艺和压裂分段方式以及试气制度优化,高效完成了 19段压裂试气施工任务,压后增产效果明显。

  • 标签: 页岩气 开发井 分段 增产效果
  • 简介:摘要:组织复杂地质条件下巷道的快速施工 ,这对于缓解矿井采掘关系紧张 , 维持矿井的稳产、高效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作者自己的经验总结 , 首先分析了复杂地质条件下巷快速掘进的难点,然后提出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巷快速掘进技术。

  • 标签: 复杂地质 岩巷 掘进 技术
  • 简介:摘要: 为了提高煤矿资源的产量,保证煤矿开采可以安全、有序地开展,则需要对深井高地压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煤矿掘进支护技术予以持续地研究和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矿掘进支护技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应用,对促进我国煤矿开采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锚索作为新型的支护材料成为支护的首选,在煤矿各作业地点被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支护效果和经济效益。 

  • 标签: 锚索支护 原理 技术
  • 简介:大洋玄武地壳是地球上最大的含水层,是大量地下微生物生态系统的潜在家园,迄今,这些系统中的大部分仍未进行特征描述,而它们可用于与地外地下生物圈进行类比。胡安·德富卡海岭(IuandeFucaRidge)东侧沉积盖层之下3.5Ma古老的玄武地壳内,循环的基底流体温度适中(~65℃)、溶解氧和硝酸盐的浓度低到难以测量,而高浓度硫酸盐则被视为这个地下环境中主要的电子受体。本研究以两种重要的电子供体-甲烷和氢气-的供应和潜在来源为对象,研究海床下生物圈。通过与综合大洋钻探项目(IODP)CORK系统中从基底深处延伸至海床上出口的管线采集了完整基底流体样本。在2010年开展IODP327项目时安装了两套新的CORK,即1362A和1362B,并于2011年和2013年进行了取样。这两套新的CORK性能优于原来的装置,装有镀层套管和聚四氟乙烯输送管线,可减少套管材料与环境之间的反应。通过原有的CORK装置还对钻孔1301A进行了取样。基底流体富含氢气(0.05~1.8μmol/kg),表明大洋玄武含水层支持氢驱动的新陈代谢。基底流体还含有大量的甲烷(5~32μmol/kg),表明甲烷是海床下玄武生物圈的营养供体。三个钻孔的流体样本甲烷的δ13C值介于-22.5~58‰之间,而δ2H值则介于-316~57‰之间。甲烷的同位素组成和烃的分子组成表明,取决于取样地点和时间的不同,基底流体中的甲烷既有生物成因也有厌氧成因的。CORK1301A流体样本中甲烷δ2H值较迄今所有其他海相环境中样本的值都高,而这一点用生物成因甲烷部分微生物氧化反应可以很好的进行解释。总之,我们的研究表明甲烷和氢气持续支持了深部生物圈的繁殖,而在大洋基底中甲烷即是微生物的产物也可能是其消耗物。

  • 标签: 综合大洋钻探 地下生物圈 玄武岩 溶解氧 甲烷 氢气
  • 简介:色尔特能地区蛇纹、辉长岩、玄武及其凝灰岩共生,组成蛇绿建造,其超镁铁成分接近中国二辉橄榄平均值,F/M8.03~9.74,ΣREE1.26×10-6~4.69×10-6,辉长岩低Si,高Mg,低K,低Rb,Sr,K2O0.17%~0.29%,Rb2.41×10-6~3.41×10-6,Sr82×10-6~163×10-6.玄武在主成分F1-F2-F3图、Ti-Y图上均落在洋中脊玄武区.辉长岩和玄武微量元素MORB标准化曲线图均为接近MORB的近水平曲线,表明色尔特能蛇绿与新疆黄山型含铜镍镁铁-超镁铁杂有本质区别.色尔特能蛇绿与东恰特尕力蛇绿、康南蛇绿一起组成卡塔尤鲁蛇绿带,为石炭纪北天山洋的残迹,是觉罗塔格构造带与其北哈尔里克-依连哈比尔尕构造带的缝合线.

  • 标签: 康古尔塔格 蛇绿岩 镁铁-超镁铁岩 洋中脊 缝合线
  • 简介:大陆裂谷是大陆内部的拉张地带,与地幔软流圈的隆升有关。大规模玄武岩浆侵位是大陆裂谷发展的重要特征。新生代大陆裂谷玄武(CRB)的时空分布表明,CRB绝大部分出现在更新世,暗示更新世可能是全球拉张最明显的时期。大数据研究表明,CRB与洋岛玄武(OIB)、大陆溢流玄武(CFB)的地球化学特征虽然存在一些差别,但总体上类似。与CFB和OIB相比,CRB的LILE和LREE更加富集,可能与岩浆混染程度较高及部分熔融程度较低有关。与OIB相比,虽然它们都是深源的,但是,CRB的源区深度可能略浅一些,而混染程度略高一些。

  • 标签: 大陆裂谷玄武岩 大陆溢流玄武岩 洋岛玄武岩 大数据 源区 混染作用
  • 简介:【摘要】考虑到很多水电站帷幕灌浆在大坝基岩层状倾倒变形发育条件下进行,地质环境特殊,若没有做好相应的技术处理就会导致绕坝渗漏问题。针对特殊地质断层以及多条破损带对关键结果的影响,相关技术人员可通过蓄水后补强灌浆予以处理,降低坝基渗流量,最后满足相关设计处理要求。

  • 标签: 大坝基岩层 状倾倒岩体 补强灌浆研究
  • 简介: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中生代铁铜成矿带,成矿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沿近东西向的大陆深断裂或裂谷分布,我们称该带的岩浆为扬子岩浆带。安徽沿江地区处在扬子岩浆带的中段,岩石类型齐全,构造面貌比较清楚,最有代表性,是研究该带特点的一个窗口。我们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扼要报导如下。

  • 标签: 扬子岩浆岩带 特点 安徽
  • 简介:摘要: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监控量测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为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的设计方案制定与施工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指导,而且在促进高速公路速调施工的安全、质量和效益提升方面,也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在对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监控量测的必要性分析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对监控量测在高速公路软隧道施工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监控量测技术 软岩隧道 施工 应用 研究
  • 简介:摘要:盾构施工中,全断面硬地层的掘进存在刀具磨损严重、更换频繁、管片易破损等问题,严重影响工程成本,制约工程质量。基于此,本文详细探讨了全断面硬条件下的盾构掘进与管理。

  • 标签: 全断面 硬岩 盾构 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