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4 个结果
  • 作者: 王加乐1余海洋2
  • 学科: 天文地球 > 工程地质学
  • 创建时间:2019-11-19
  • 出处:《工程管理前沿》 2019年第16期
  • 机构:摘要:市政工程对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发展水平的作用不容忽视,但其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是需要重视的。将环保型施工措施科学合理地应用于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能够减少工程周围的环境污染程度,有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文章主要对环保型施工的概念进行了解析,分析了现下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环保型施工措施的具体应用方式提出了几点建议。市政工程的建设在一方面加快了城市的发展速度,为城市带来了繁荣。但繁荣的背后是市政工程建设造成的一系列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对空气质量、水资源和土壤质量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因此,环保型施工的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将环保型施工理念引入市政工程里,把环境保护纳入工程建设的日程中,最大程度地降低工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助于城市的持续繁荣和健康发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 标签:
  • 简介:加拿大伯弗-麦肯基盆地是加拿大北部的一个主要含油气盆地。盆地内下第三系驯鹿组砂岩是主要含油层位之一。驯鹿组为一套由泥岩、粉砂岩、硅岩和少量砾岩及煤层组成的向上变粗的三角洲沉积。根据该组岩石的沉积特征及组合特征,可以划分出前三角洲沉积、

  • 标签: 成岩作用 砂岩体 三角洲沉积 含油气盆地 主要含油层位 下第三系
  • 简介:为了研究阿拉巴马州侏罗系风成诺夫利组(NorphletFormation)早期颗粒包壳及其对深部储层物性的影响,我们开发了基于过程的模型,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其他陆相的常规及致密气藏的勘探与开发。诺夫利组是一套主要的含气储层,埋深为6645m,温度为215℃,其中成分接近、具交错层理的风成砂岩储层物性相差很大,有的是优质储层,而有的是劣质储层。研究结果表明,在沉积之后不久形成的颗粒包壳是造成深部诺夫利组孔隙度差异高达20%、渗透率差异高达200md的原因。我们在诺夫利组沙丘砂中共识别出了3类颗粒包壳,它们形成于浅层地下水系统的不同部位,并且对深部储层物性具有不同的影响。在沙丘下陷到浅层超咸地下水中的地方,形成有成岩绿泥石包壳,它们保存了很高的深部孔隙度(20%)和渗透率(200md)。而在有周期性淡水注入的稳定沙丘的渗流带,形成有连续的切向伊利石包壳,这类颗粒包壳保存了比较高的深层孔隙度(高达15%),但渗透率却较差(小于1md),这种现象与后期高温成岩伊利石的连锁形成有关。在颗粒因风力搬运而遭受磨蚀的活动沙丘中,形成有不连续的颗粒包壳,这类包壳出现在深部致密层中,石英胶结物普遍存在,孔隙度比较低(小于8%),渗透率也较低(小于1md)。这些认识与60口井的资料相结合,用于绘制整个莫比尔海湾地区致密层和多孔层的预测性等厚图,这些图件可用于布井、地质建模和油田开发。

  • 标签: 储层物性 模型预测 成岩过程 侏罗系 墨西哥湾 地下水系统
  • 简介:摘要:濮城油田沙一下油藏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经过四十年的开发,主力层水淹严重,剩余油分布零散,综合含水达到98.5%以上;经过长期的强注强采,油藏渗透率增大、优势通道明显,层内形成高渗层带,造成注入水低效循环,水驱效果变差。面对废弃油藏,通过实施,精细地下流场分析,结合油水井措施,精细注采调整的管理,有效的完善注采井网,提高注入水水驱效率,提升注水开发水平,实现增产稳产的目的。

  • 标签: 剩余油分布 优势通道 高渗层带 渗流场重构 精细注采调整
  • 简介:【 摘要】 通过对广西博白县东桃矿区外围(旺地区)开展水系沉积物测量和地质测量等工作,总结了该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岩性、矿化等特征。根据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并对主要异常进行解释评价,结合东桃等矿区的地质特征,对有利地段进行找矿预测,认为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 标签: 松旺地区 地球化学特征 找矿预测
  • 简介:贵州桐梓坎剖面中、下三叠统发育齐全,化石丰富,出露良好,是研究上扬子地区海相地层的理想剖面之一。根据地层划分与对比,将其分为下三叠统夜郎组、茅草铺组和中三叠统关岭组。该剖面以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为主,其中碳酸盐岩占67%,在夜郎组、茅草铺组和关岭组均有分布;碎屑岩占24%,主要分布于夜郎组。研究表明,坎剖面中、下三叠统是一套多旋回沉积,其中夜郎组包括2个海进海退旋回,属于潮坪、开阔台地和浅滩沉积环境;茅草铺组包括3个海进海退旋回,属于开阔台地和局限台地沉积环境;关岭组总体上为海退沉积,属于局限台地和潮坪沉积环境。在沉积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坎剖面中、下三叠统的沉积模式,即潮坪-局限台地-浅滩-开阔台地沉积模式。

  • 标签: 贵州 松坎剖面 中、下三叠统 岩石特征 沉积环境 沉积模式
  • 简介:在阿拉斯普鲁德霍湾油田实施了气顶注水地表微重力监测。这种监测技术对气顶注水动态的监测而言是必不可少的。钻大量的监测井来监测水的运移将是不经济的。矿场监测表明,与注入水置换气体有关的密度变化容易通过高分辨率地面重力测量而检测出来。

  • 标签: 普鲁德霍湾油田 气项注水 四维微重力监测 密度变化 地面重力测量
  • 简介:进行多年的室内研究表明,注较低矿化度水(约低于5000ppm)能够提高采收率。虽然采油机理还不确定,但是看来似乎与在碱驱中发现的机理相似。最近矿场试验的成功使人们对低矿化度水驱EOR的油田规模应用进行了认真的评价。

  • 标签: 低矿化度 采油机理 EOR 阿拉斯加 水驱 北坡
  • 简介:阿拉斯中南部的库克湾盆地是一个弧前盆地,其巨大的第三系煤沉积中含有丰富的甲烷,表明它有巨大的煤层气资源。煤层出现在中新世一渐新世Kenai群河道沉积中,厚度0.6~15m,气体含量1.6~7.8cm^3/g。业已证实,这些煤可能是该盆地常规砂岩气藏超过8万亿ft^3天然气产量的来源。库克湾的煤主要分成两组:(1)Tyonek组中的烟煤含有大量热成因甲烷,只分布在盆地东北部(马塔努斯卡山谷)和别处的深层位中;(2)在Tyonek组和上覆的Beluga组地层中的亚烟煤,其埋深浅(<1524m),含有大量生物成因甲烷,分布于盆地中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由岩心和经过修正的岩屑解吸分析得知,烟煤平均气体含量为7.2cm^3/g,亚烟煤为2.5cm^3/g。两种煤级样品的等温线图表明烟煤为甲烷所饱和,而沿盆地中西部侵蚀边缘分布深度较浅的亚烟煤局部不饱和。初步预测库克湾盆地天然气地质储量为140万亿ft^3。

  • 标签: 阿拉斯加中南部地区 库克湾盆地 煤层气 天然气资源 地质构造 地层
  • 简介:摘要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形式。同时,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对传统建筑分散、材料能源消耗相对较大、环境影响相对较为严重等问题,进行了有效的改善。从相应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处理操作中来看,预制装配式施工模式虽然能够具备理想的应用优势,但是其作为一种新型施工工艺,在很多方面依然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问题,整体施工工艺尚不成熟,表现出了较多的质量缺陷问题,需要逐步优化完善。

  • 标签: 预制 装配式 施工技术 应用
  • 简介:通过在依尔地区中—上石炭统太勒古拉组发现的外来岩块,查清了该区泥盆纪和石炭纪化石共生的原因,为确定该地区地层时代提供了佐证,并对研究本区石炭系的形成环境及区域构造演化等均将有新的启示.

  • 标签: 西准噶尔 加依尔山 石炭系 外来岩块
  • 简介: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速度逐步加快,所遇到的深基坑工程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这对支护结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支护结构是施工过程中临时用来支挡的结构,但是其非常重要,选型、计算、施工方式等都关系到施工的安全和工期,对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很大的影响。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始终是施工企业难以处理的难题,如果不经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非常容易影响施工质量和安全。本文先对软土地基深基坑工程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结合应用钻孔灌注桩钢混内支撑围护结构的具体工程,讨论该技术的应用要点和注意事项,最后分析该技术的优势,希望为广大施工企业提供施工思路,促使软土地基深基坑施工技术取得更好的发展。

  • 标签: 深基坑 软土地区 钻孔灌注桩 水平内支撑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化工生产技术与安全生产水平都有所提高,生产技术贯穿安全生产的整个过程,而技术工艺优势保护安全生产顺利进行的基础保障。文章主要结合化工生产的实际情况对生产技术与安全生产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探讨化工生产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问题及解决措施。

  • 标签: 化工生产 生产安全 技术管理 化工安全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化工生产技术与安全生产水平都有所提高,生产技术贯穿安全生产的整个过程,而技术工艺优势保护安全生产顺利进行的基础保障。文章主要结合化工生产的实际情况对生产技术与安全生产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探讨化工生产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问题及解决措施。

  • 标签: 化工生产 生产安全 技术管理 化工安全
  • 简介:摘要电力生产应该通过变电站的工作来完成,所以在电力生产当中对于变电站运维现场所开展的作业,通过一定的安全防护以及监控技术是不可或缺的落实对策,可以给变电运行维护现场带来更可靠的安全保证。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正在引发电力行业技术的变革。为国家电网企业创造更多运维价值,本文对数据可视化在变电运维工作中方法进行探讨。

  • 标签: 数据可视化 变电运维 信息系统 数据资产
  • 简介:摘要电力生产应该通过变电站的工作来完成,所以在电力生产当中对于变电站运维现场所开展的作业,通过一定的安全防护以及监控技术是不可或缺的落实对策,可以给变电运行维护现场带来更可靠的安全保证。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正在引发电力行业技术的变革。为国家电网企业创造更多运维价值,本文对数据可视化在变电运维工作中方法进行探讨。

  • 标签: 数据可视化 变电运维 信息系统 数据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