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IPCC2014综合报告指出亚热带地区降雨将会减少,这会对亚热带地区森林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产生怎样的影响引起极大关注。以福建省三明市格氏栲自然保护区内200年生米槠天然林为研究对象,于2012年在实验样地布设原位隔离降雨实验,共设置隔离30%降雨、隔离60%降雨和对照3种处理。2017年4月对不同处理进行土壤采样,研究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对隔离降雨的响应。结果表明:隔离降雨(30%和60%)显著降低了0~10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SOC)、可溶性有机碳(DOC)、可溶性有机氮(DON)、总氮(TN)和土壤水分含量(SWC);但对10~20cm土层影响较小。隔离30%降雨处理0~10cm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含量分别比隔离60%降雨处理增加了20.73%和15.71%;10~20cm土层土壤中各处理之间MBC含量及MBN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冗余分析(RDA)表明:TN和MBC是促使0~10cm土层酶活性发生变异的主要因素,其解释度分别为43%和16.5%;10~20cm土层土壤酶活性变异的主要因素是MBC,其解释度是58.1%。2个隔离降雨处理均增加0~10cm土层土壤多酚氧化酶(PHO)、过氧化物酶(PEO)和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活性,却降低了10~20cm层土壤多酚氧化酶(PHO)和酸性磷酸酶(ACP)的酶活性。

  • 标签: 米槠天然林 隔离降雨 土壤微生物 酶活性
  • 简介:生物岩的原始定义指底栖微生物主导形成的沉积体或岩石体。笔者对该概念进行了扩充,认为微生物岩除了包括叠层石、凝块石、纹层石、核形石、均一石之外,还应该包括微生物骨架岩、微生物粘结岩、非钙化浮游或漂浮微生物形成的模铸岩、矿化浮游或漂浮微生物形成的颗粒岩和泥粒岩。P-T界线地层微生物岩的特征是具有由较粗矿物晶体(主要是方解石,其次是白云石)组成的斑点状、树枝状、网状结构的灰岩。这3种结构分别称为斑点状体、树枝状体、网状体,在露头上呈暗色,在薄片中呈浅色,一般由无定形的亮晶充填体和其间的微亮晶组成。亮晶充填体是指无定形的孔洞被不同成岩期形成的矿物充填形成的结构体,因成岩作用各异,造成不同层位、不同地点的亮晶充填体内部的矿物类型和充填顺序存在差异;所有的亮晶充填体都不具有壁,故不是钙化化石。通过形态、大小和生态比较,以及形成演化分析,认为亮晶充填体的前身是漂浮蓝细菌微囊菌,胶鞘是微囊菌形成模铸化石的关键因素。亮晶充填体是表层水漂浮生活的微囊菌沉入海底后,被泥晶沉积物掩埋或者被早期海底胶结物胶结,在泥晶沉积物半固结或固结之后腐烂留下的孔洞被后期成岩作用形成的矿物充填形成的。P-T界线地层微生物岩段顶部遭受成岩作用程度高,树枝状体和网状体中的亮晶充填体的轮廓基本都被破坏,变成微亮晶和亮晶,以前被学者解释为凝块石;但斑点状体、树枝状体、网状体是成岩流体沿着亮晶充填体或其他化石丰富的地方运移形成较粗的晶体而造成的,并不符合凝块石的定义。同时,少数学者把树枝状体本身当成底栖生物,也是没有充分认识树枝状体的矿物组成而做的解释。该微生物岩段含有钙化的小球状化石和同心层状化石,但它们不是组成微生物岩的主体。

  • 标签: 微生物岩 凝块石 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 蓝细菌 微囊菌
  • 简介:凝析气藏相平衡过程发生于地下多孔介质中,其相平衡过程和常规PVT筒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对多孔介质中凝析油气相平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国内外在多孔介质中,凝析油气相平衡的物理模拟技术和理论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认为,目前还没有能准确地测试凝析油气混合物,在真实岩心中的相态变化的物理模拟技术.在相平衡计算模型方面,考虑气固吸附、毛细凝聚、毛管力影响的相平衡模型已较成熟,凝析油与多孔介质吸附的相平衡计算模型还有待发展.目前国外尽管在多孔介质对凝析油气相平衡的影响上仍有争议,但由于该研究直接关系到凝析油气相平衡测试方法和理论、渗流理论及试井解释方法的发展,仍有必要对该课题进行深入而严密的研究.

  • 标签: 多孔介质 研究现状 凝析油气体系 平衡规律 平衡计算模型 气相平衡
  • 简介:本文通过对漳州开发区7号山体硐室大爆破振动速度、加速度的测试及数据的初步分析,阐述了爆破地震波衰减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引入平均衰减指数的概念,对开发区当地以后众多的大、中型爆破抗震的安全设计提供有益的依据。

  • 标签: 大爆破 爆破地震波 衰减规律 平均衰减指数
  • 简介:摘要: 青海东昆仑清水河地区位于西域板块南缘活动带和华南板块结合部位,属于祁秦缝合系的昆仑缝合带。区内由昆北、昆中及昆南三条进东西向到北西西向平行展布的区域深大断裂,构成东昆仑复杂的构造格局。该区矿产资源丰富, 蕴藏着大量多金属矿床,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文中对青海东昆仑清水河地区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矿床成因,旨在为接下来的地质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多金属矿 成因分析 矿床特征
  • 简介:研究了台州湾海域海水和表层沉积物中15种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水平,评价了表层沉积物对多环芳烃的富集规律,探讨其可能来源。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浓度范围为85.4~167.6ng/g,平均值为138.62ng/g,总多环芳烃的最大值是椒江码头。表层沉积物中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和六环多环芳烃占总多环芳烃的百分含量平均值分别为7.8%,42.1%,33.3%,9.6%和7.2%,三环多环芳烃的含量最高;表层沉积物对多环芳烃的富集系数为532.7~1068.9,平均值为807.5,单组分菲的富集系数最高为122.7,最小的是苯并(a)芘为2.7:台州湾表层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燃煤污染,部分来源于石油烃类物质的直接污染。

  • 标签: 台州湾 表层沉积物 多环芳烃(PAHs) 浓度水平
  • 简介:摘要:节能已成为当前建筑业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之一。无论在建筑的规划、设计、新建、改造等方面,都要贯彻建筑节能标准,采用节能技术和产品,有效控制能耗,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本文主要从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出发,探讨了建筑节能设计的具体思路。

  • 标签: 建筑节能 节能设计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大力发展生物科学技术,生物科学技术的使用在越来越多的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环保工程企业对生物科学技术的使用,将进一步缓解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以及土地污染等现象。但环保工程企业在开展这项工作的同时,需要具体把握不同生态环境污染的形成原因,科学选择和运用生物科学技术。环保工程企业还要把握不同生物技术的内容和特点,站在基因技术、细胞技术、酶技术以及微生物技术等角度,正确理清生物技术的内涵所在。本文主要分析生物技术在环保工程中的应用。

  • 标签: 生物技术 环保工程 具体运用
  • 简介: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加强,林业发展、林区建设正得到大力提倡,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林业病虫害现象严重,林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本文阐述了林业病虫害防治现状,分析了青海省林业病虫害现象严重的原因,提出了生物防治措施,以期为林业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林业病虫害 ; 发生原因 ; 生物防治技术 ; 管理措施    近几年,青海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推进林业发展,以求通过此种方法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营造适宜人们居住的环境。然而,林业病虫害情况不容乐观,严重影响青海省林业发展。     1 林业病虫害防治现状     1.1 病虫害灾情不容乐观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的病虫害种类超过 8000 种。这些病虫害分布范围广,主要分布在森林、湿地、沙漠等生态系统。林业病虫害的发生条件、发展条件和传播条件都与气候密切相关。只要一出现灾害天气,林业病虫害就会迅速达到成灾条件,并急速蔓延。研究发现,病虫害成灾的几率与天气情况有着直接的关系,而我国天气变化多端,病虫害致灾成灾的几率显著提升。     1.2 病虫害蔓延速度加快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贸易活动不断增多,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也急剧上升。据不完全统计,外来生物有害人侵批次已逾 100 万次,人侵并造成严重危害的林业有害虫类就有 35 种。     2 青海省林业病虫害现象严重的原因     2.1 种植树木种类单一,造林环境较差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生态系统遭受破坏严重。由于青海省林地浇水条件受限,树木生长情况较差,导致树木对病虫害抵御能力较差,林业遭受病虫害现象严重。能适应青海省生长环境的树木较少,因而当地树木种类单一,林区结构单调 " ,不完善的生态环境为各种害虫创造了良好的生长及繁衍环境。一且出现林业病虫害,短时间内便会形成大面积蔓延。     2.2 重造林轻管理,防治技术落后    部分林业部门缺乏管理意识,只重视造林,而忽视造林后的管理与养护工作,导致林业病虫害发生严重,久治不见效。特别是干旱时期,林区浇水条件有限,林中杂草丛生,病虫害的防控工作难度加大。由于林业部门不具备有效的病虫害预警机制,导致病虫害防治工作时常陷人被动状态。另外,青海省林业部在病虫害的防治與管理上起步较晚,也没有针对病虫害的防治与管理设立专业部门,未引进专业人士,未投入资金完善相应的设备设施,未开展相关防治技术的研究工作,进而导致现阶段青海省病虫害防治技术与管理非常落后。     3 生物防治措施     3.1 利用微生物防治    常见的用于病虫害生物防治的微生物有真菌、细菌、病毒和能分泌抗生物质的抗生菌。如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用以苏云金杆菌为主的各种药剂防治多种林业病虫害,用病毒粗提液防治蜀柏毒娥松毛虫等。     3.2 利用寄生性天敌防治    使用寄生性天敌的生物防治技术,其主要方式是将有害虫类的天敌寄生在有害虫类的幼虫或蛹中,使其天敌通过对有害虫类本身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行自身的繁殖,再寄生到更多的有害虫类体中,以此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如松毛虫等虫害的天敌是赤眼蜂和寄生蝇,利用这 2 种寄生物进行松毛虫等虫害的防治叫,其效果非常明显。     3.3 利用捕食性天敌防治    主要在林区喂养一些能捕食有害虫类的鸟类,或能捕食鼠类的脊椎动物和捕食性节肢动物,以防治病虫鼠害。常见的鸟类有山雀、啄木鸟等,这一部分鸟类以捕食处于不同生长状态的有害虫类为主。猫头鹰、蛇等以捕食鼠类为主,可注意保护和利用这些动物防治鼠患。     3.4 加强对病虫害生物防治的监督力度    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工作是一场持久战,所耗费的时间长。因此,林业部门不仅要加强对病虫害生物防治的监督力度,也要保证其监督工作具有持续性。但就当前情况来看,青海省林业部门并没有做好对病虫害生物防治的监督工作。大部分 . 工作人员在进行监督时,工作多停留于表面。当前,青海省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并不成熟,如果在起初阶段就以敷衍的态度进行,则会导致这种新兴的病虫害防治技术难以开展,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因此,针对以上情况,青海省林业部 ] 一定要保证监督工作到位、到点,要保证监管的持续性,并将该项工作纳人监管人员的绩效考核中,促使监管人员重视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     3.5 做好重点防治    对于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利用,除了要保证监管力度及监管的持续性以外,还要加大生物培养方面的工作力度,做好重点防治工作 ; 要结合灾害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生物防治技术,减缓因生物防治病虫害所起效果较慢而带来的副作用。     3.6 改变认知,引起重视    在林业病虫害的频发期、高发期,各级林业部门和树木种植户要高度重视,结合病虫害发生情况,快速采取措施④进行有效防治。同时,林业部 ] 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宣传工作,让群众认识到林业病虫害的危害和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有效性,使群众积极参与到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营造全社会护林 . 爱林的良好氛围。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林业发展过程中,病虫害是制约林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不仅严重影响林业发展的质量,还会降低林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而利用生物技术进行林业病虫害防治,具有持久性,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防治技术。     5 参考文献     [1] 赵亮 . 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与管理分析 [J]. 科学技术创新, 2016 ( 30 ): 281.     [2] 吕美臣 . 新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具体应用 [J]. 农民致富之友, 2016 ( 1 ): 229.     [3] 卜力强 . 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J]. 上海农业科技, 2016< ( 1 ): 138-139.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带来的一系列的污染问题,无论是工业生产活动还是农业生产活动都会或多或少的对环境资源带来一些影响,而环保工程就是要对这些污染问题进行解决。在环保工程建设得到了数十年的发展之后到了今天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体系,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到环保工程建设当中去,生物技术的应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立足于环保工程的角度,通过对相关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环保工程中生物技术的具体应用。

  • 标签: 环保工程 生物技术 具体应用
  • 简介:摘要在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带来的一系列的污染问题,无论是工业生产活动还是农业生产活动都会或多或少的对环境资源带来一些影响,而环保工程就是要对这些污染问题进行解决。在环保工程建设得到了数十年的发展之后到了今天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体系,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到环保工程建设当中去,生物技术的应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立足于环保工程的角度,通过对相关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环保工程中生物技术的具体应用。

  • 标签: 环保工程 生物技术 具体应用
  • 简介:摘要:在日常生活、工农业及高科技领域,表面活性剂得到广泛应用。他们是工业上最重要的助剂。大部分表面活性剂是由石油化工产品合成的,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由于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许多表面活性剂不降解、难降解或降解周期长,逐渐受到限制。生物表面活性剂是 20世纪 70年代末出现的一种新型生物工程材料,是国际生物工程界的研究热点。它不仅具有优良的化学性能,而且对人畜无毒,对环境无污染。其不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可被生物快速降解。与此同时,它的生产过程也是一个环境净化、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的过程,引起了人们对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极大关注,并使其成为绿色表面活性剂发展的重要方向。

  • 标签: 生物表面活性剂 应用
  • 简介:摘要:根据扬子江药业纯化水制备系统污染案例,阐述纯化水制备系统污染的处理策略

  • 标签: 纯化水 微生物 加药 碱洗
  • 简介:摘要: 当代社会,工业的快速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实施环保工程成为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为了有效治理环境污染,避免二次污染,人们要将生物技术广泛地应用在环保工程中。本文首先论述了生物技术在环保工程中应用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了环保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生物技术在环保工程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 标签: 环保工程 生物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大力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已成为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为了响应国家的环保政策,落实燃煤锅炉替代工作,某企业于2018年2月对一台在用燃煤链条炉排液相有机热载体锅炉进行了燃用生物质颗粒的改造并取得成功。

  • 标签: 燃煤锅炉 生物质改造 策略
  • 简介:摘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制造着各种各样的垃圾,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提升,生活垃圾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多,如何对这些生活垃圾更高效的处理变得越来越重要。机械生物预处理技术作为处理生活垃圾的重要手段一直在工艺上不断发展。笔者就一些优化方向和途径展开讨论。

  • 标签: 生活垃圾 机械生物预处理 工艺 优化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价值理念的引导,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高。我国很多企业都积极坚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论指导,各行业百舸争流,一片向荣。很多企业积极开展绿色工程技术的研究。目前,固体垃圾、工业废水、有毒气体的污染已经成为了环境治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环保工程中运用生物技术,不仅能增强环保效益,而且还能有效地改善整个社会的生态环境,推动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试着对生物技术在环保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 标签: 环保工程 生物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污染 物排放量也快速增长,这无形之中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这种影响在大气污染方面的体现更为直观。因此,人们要不断地将新技术应用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提升污染防治效果。基于此,本文对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以及环保工程中生物技术应用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 标签: 环境监测 大气污染治理 作用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