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企业并购融资存在的问题(一)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渠道狭窄是制约我国并购交易发展的瓶颈之一。目前较常用的并购融资渠道有企业自有资金、银行信贷、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发行有价证券等,正规渠道融资大部分是通过银行信贷实现的。但我国《贷款通则》明确规定,除国家规定的情况外,银行信贷不能用于股权性质的投资,因此一般情况下利用银行信贷实现并购,仅仅局限于通过购买资产达到控制目标公司的目的。

  • 标签: 企业并购 融资机制 银行信贷 融资渠道 金融机构贷款 《贷款通则》
  • 简介:4月24日消息,贝克·麦坚时律师事务所最新发布的跨境并购指数报告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投资者公布了共计1238宗跨境并购交易,交易额达到3312亿美元,与2016年第四季度相比,交易数量减少23%。其中,英国脱欧、西班牙及意大利等南欧国家经济不稳定以及一系列备受争议的选举,对欧盟地区的并购活动造成冲击。今年第一季度,以欧盟地区为目标的交易仅占全球跨区域并购交易额的17%,远低于2009年以来的平均水平35%。

  • 标签: 并购指数 欧盟地区 跨区域 并购交易 律师事务所 2009年
  • 简介:企业购并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内外都非常重视的议题,可说是企业经营的一种策略。国内外的购并风潮也是一波接一波,而成功的购并是需要企业采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各个环节相互配合,才能达到企业购并期望的“综效”。所谓购并就法律上的涵义而言,即是收购(Acqujsition)和合并(Merger)两种财务活动的合称,包含跨

  • 标签: 企业 并购 人力资源 员工 人才流失问题
  • 简介:企业并购的步伐已快到了令人目眩的程度,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没有丝毫放缓的迹象。然而,科尔尼公司的研究表明,50%的并购是不成功的,并未能创造股东价值。尽管兼并和收购看起来混乱无序,但分析表明,这些趋势并非偶然。

  • 标签: 企业并购 行业集中 市场竞争 股票价格
  • 简介:业内有一种说法,叫做“赢家的厄运”,即企业并购产生的股东价值主要由被收购方获得,而非收购方。此言不虚,因为一般来说收购方要将并购产生的全部价值(相当于并购宣布之前被收购企业市场价值10%~35%的溢价)支付给被收购企业。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还有待查明。

  • 标签: 企业并购 协同效应 并购效益 股东价值 企业体制
  • 简介:自从优莎纳5月宣布将要进军中国之后,中国直销业界纷纷猜测优莎纳将怎样利用其宣称的“半年到两年时间”来跨过中国直销行业的门槛。短短三个月后的8月18日,优莎纳CEO戴夫·华斯通过公司的FACEB00K,向外界发放了一则收购消息,再次令业界震惊,引发议论如潮。

  • 标签: 并购 直销行业 中国 直销业 CEO 公司
  • 简介:并购是企业增强竞争力颇为有效的一种方式。比如,先灵葆雅收购了荷兰的欧加农,以提高其在大分子产品上的研发能力,并丰富了产品线;伯灵顿北方铁路与圣达菲太平洋的合并则实现了基于规模的运营效率。但是,大量研究表明,通过并购来实现股东价值可持续性增长的可能性只有50%。我们认为造成该问题非常关键但又经常被忽略的一个原因是:产品复杂性的增加,也就是两家公司合并了他们的产品、服务,

  • 标签: 复杂性管理 并购 公司合并 产品复杂性 产品线 研发能力
  • 简介:文章通过分析企业在兼并和收购方面的各种财务问题,探讨在这些财务问题中的困难,如收购财务支付困难、价值评估方面困难及企业融资困难等,并找到应对这些问题的具体办法。

  • 标签: 财务并购 财务管理 价值评估
  • 简介:本文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探讨了现代企业在并购过程中的文化整合问题,分析了企业迸发购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文化冲突,提出三种文化整合模式及企业在文化整合过程中应注意的策略。

  • 标签: 并购企业 文化整合 企业并购 企业文化
  • 简介:摘要并购是企业外部成长战略中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企业成长最快的方式,企业围绕并购可以实现范围成长和规模成长;我国影视企业应积极通过并购增强自己的实力,不断成长壮大;以华谊兄弟和橙天娱乐为例,对并购在影视企业成长中的作用加以说明。

  • 标签: 企业成长 资产重组 并购
  • 简介:在企业并购的过程中,对并购目标资产的定价是整个并购的核心环节。在这一点上,不同的定价主体从各自的角度出发,选择不同的价值类型和目标市场,最终得出的结论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差异。在雪津啤酒的并购案例中,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和作用方式得到充分体现。通过对这一案例的深入分析和系统总结,可以较为具体和有效的说明价值类型和细分市场这两个因素对企业价值评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为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参考。

  • 标签: 并购溢价 雪津啤酒 企业并购过程 企业价值评估 定价主体 价值类型
  • 简介:摘要企业并购作为企业扩张的重要手段之一,历史由来已久。财务风险是并购过程中的主要风险,本文主要对企业并购过程中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防范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措施,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标签: 企业并购 财务风险 防范
  • 简介:在当前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为实现规模经营,增强企业国际间竞争力,许多国际大企业都乐于投身轰轰烈烈的购并浪潮,以便在全球市场中占有更多的份额。尤其中国加入WTO指日可待,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企业只有通过强强联合才能迅速提高竞争力,迎接国际大企业的挑战,否则将被淘汰出局。这就要求我国企业顺应世界

  • 标签: 企业并购 经营整合 人事整合 制度整合
  • 简介:2005年8月,方正集团总裁魏新发表了这篇题为《警惕国际化并购陷阱》的文章。当时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并购道路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联想并购IBMPC、TCL并购汤姆逊CRT、中海油收购尤尼科被美国政府杯葛。以魏新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企业家将战略从外攻转为内治。

  • 标签: 国际化 并购 中国企业 方正集团 美国政府 CRT
  • 简介:企业并购对其财务框架会发生重大影响,相应带来财务风险:最佳资本结构的偏离,造成企业价值下降,财务风险高涨;杠杆效应使负债的财务杠杆效益和财务风险都相应放大;股利和债息政策也随负债的变化而变化。同时,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融资风险和流动风险贯穿企业并购的始终。因此,在并购的过程中,应认真分析并有效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

  • 标签: 企业并购 财务风险 资本结构 防范措施
  • 简介:日前.中国证监会有关人士提出,要通过立法和监管积极创造条件,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两方面着手、使并购重组走出以绩差上市公司为中心.以价值转移和再分配为主要方式的死胡同.形成以实质性资产重组为主,以产业整合勾特征的战略性并购重组的新格局。我国交购重组是体制因素驱动型,立法和监管对开购重组的影响重大立法和监管应当鼓励和引导并购交易创造价值,让市场参与者有平等的舞台进行竞争,为证券市场大量历史遗留难题的解决剖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在立法和监管的模式上.已于去年12月1日正式生效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采取了极具中国特色的要约制度的设计,与美、英收购立法模式有根本性的区别,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和鼓励了上市公司实质性并购重组。“积极鼓励”和“程序公正”是对收购立法和监管中的两大基本原则.在《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中,从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规定了采用全面要约收购方式;同时,为了降低全面要约方式的成长,鼓励上市公司收购.扩大了自动豁免和经批准取得豁免的范围.创造性地将要约中上市交易股份和非上市交易股份区别对待、分别定价、以降低强制性全面要约收购方式的成本。这位人士认为.平购重组目前已经超越新股发行市场.成为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最主要环节。自1999年以来每年约有1/3的上市公司进行并购重组.平均1家上市公司每4年面貌就要更新:单以2002年为例、当年新股发行70家,而年度内公开披露的上市公司控制权生生转移的股权收购数量达122家,主营业务发生变化的重大重组数量为44家,大量的并购重组为上市公司创造了巨大价值,使上市公司财务指标有所改善,为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起到重大作用,但他同时

  • 标签: 立法模式 要约制度 生效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 实质性 程序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