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鼻内镜下慢性鼻窦炎患者中,对减轻其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鼻内镜下慢性鼻窦炎患者,纳入时间起始于2021年1月,终止于2022年2月,共计纳入60例样本,用数字奇偶法进行分组处理,参照组(30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验组(30例)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组间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两组于护理后,实验组与参照组相比,心理状态各项评分明显较低,差异明显(P<0.05)。在满意度方面,实验组也参照组要优,差异明显(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鼻内镜下慢性鼻窦炎患者可获得理想效果,可减轻患者恐惧、紧张以及焦虑的心理,对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满意度有促进作用。

  • 标签: 鼻内镜 慢性鼻窦炎 综合护理干预 负性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轻链(AL)型淀粉样变性患者的心脏磁共振(CMR)形态学和功能参数特征,以及相关参数对于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8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97例AL型淀粉样变性患者的资料,其中男56例,女41例,年龄36~71(54±8)岁。患者均接受CMR检查。根据患者临床结局,将患者分为存活组(76例)和死亡组(21例),分析比较两组间临床基线和CMR参数的差异。使用平滑曲线拟合分析形态学和功能参数与细胞外间质容积分数(ECV)之间的关联,利用Cox回归模型探讨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参数。结果平滑曲线拟合分析提示左心室整体功能指数(LVGFI)、心肌收缩分数(MCF)、每搏输出量指数(SVI)随着ECV的升高而降低[β值(95%CI)分别为-0.566(-0.685~-0.446)、-1.201(-1.424~-0.977)、-0.149(-0.293~-0.004);均P<0.05]。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舒张期最大左心室壁厚度(LVGPWT)随着ECV的升高而增大[β值(95%CI)分别为1.440(1.142~1.739)、0.190(0.147~0.233);均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仅在较高淀粉样蛋白负荷时才开始出现下降趋势(β=-0.460,95%CI:-0.639~-0.280;P<0.001)。中位随访时间39个月(范围2~64个月),随访期间死亡21例。患者1、3、5年Kaplan-Meier曲线估计的生存率分别为92.8%、78.7%、77.1%。MCF<39%(HR=10.266,95%CI:4.093~25.747)和LVGFI<26%(HR=9.267,95%CI:3.705~23.178)在校正其余对死亡有预测意义的磁共振参数后是影响AL型淀粉样变性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01)。结论CMR多种形态学和功能参数随着ECV升高而变化,MCF<39%和LVGFI<26%为影响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放射学 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 心脏磁共振 预后 队列研究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桌面推演教学方法应用在CSSD(消毒供应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复用器械管理培训中教学效果,为今后提升CSSD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下复用器械处理应急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15名消毒供应室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利用PPT授课、教学案例和道具套装,为其开展桌面推演教学;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学员对整个教学过程和环节设置等评价较高,整个过程参与度很高。结论 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复用器械管理桌面推演教学方法,可塑造CSSD护士实战思维,以决策能力为核心,提升CSSD护士综合素质。

  • 标签:     CSSD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复用器械管理 桌面推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性手术中采用亚甲蓝示踪对于手术切除的效果及患者预后的影响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队列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实施手术治疗的1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4例采用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亚甲蓝标记手术(标记组),另外76例采用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对照组)。分析2组患者的术中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3年累积生存率差异。结果标记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分别为(64.9±7.8)和(66.0±8.3)岁(P=0.389),男性分别占61.9%(52例)和55.3%(42例)(P=0.394);标记组手术时间为(218.5±19.6)min,短于对照组的(230.1±17.4)min(P<0.001)。标记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平均直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标记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总数、清扫D1淋巴结总数、清扫D2淋巴结总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标记组手术并发症率为11.9%(10例),低于对照组的25.0%(19例)(P=0.032);标记组3年累积生存率为61.9%,与对照组的52.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6,P=0.065)。结论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性手术中采用亚甲蓝示踪有利于减少手术时间、提高淋巴结清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 标签: 腹腔镜 胃肿瘤 胃癌D2根治性术 亚甲蓝 预后
  • 简介:摘要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由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合并症多,跨区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受限,使其成为一个高度脆弱的群体。因此,有必要了解MHD患者发生COVID-19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情况。透析诊所公司(DCI)是美国一家非盈利性透析提供商,在29个州拥有约260家透析中心,15 000例MHD患者。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20年2至6月在DCI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人口学资料、透析特征、居住环境、合并症情况、虚弱(使用轮椅或需要协助)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显示,研究纳入的7 948例MHD患者中438例(5.5%)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其中,男性、黑人、中心透析(与家庭透析相比)、在城市诊所治疗、居住在聚集环境中及较多的合并症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有关。居住在聚集环境中的患者发生COVID-19的风险为居住在非聚集环境患者的17倍(OR=17.10,95%CI:13.51~21.54)。在438例发生COVID-19的MHD患者中,死亡109例(24.9%)。年龄大、心脏病和虚弱与死亡率相关。由此得出结论:COVID-19在接受MHD的患者尤其是居住在聚集环境中的患者中发生风险较高,且MHD患者发生COVID-19后病死率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服药依从性现状,分析人口学、疾病相关因素、健康心理控制源及社会支持对患者内分泌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为临床制定提高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194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服药依从性量表,对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服药依从性、健康心理控制源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见下面内容。结论乳腺癌患者经过内分泌治疗后会出现骨质含量减少、肝脏及内脏脂肪含量增加,定量监测上述参数变化,有助于患者的健康体重管理。

  • 标签: 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服药依从性 健康心理 社会支持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C-X-C趋化因子受体5(CXCR5)+CD8+ T细胞比例和血浆C-X-C基序趋化因子13(CXCL13)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血液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35例SA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接受过药物治疗,将患者分为2组:(1)初治SAA组:18例,患者未接受过药物治疗;其中男9例,女9例,年龄51(18~76)岁;(2)缓解期SAA组:17例,指经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联合环孢素A(CsA)免疫抑制治疗后,脱离成分血输注的患者;其中男7例,女10例,年龄46(16~70)岁。另外选取20名健康对照者,其中男8名,女12名,年龄45(15~72)岁。收集SAA患者外周血及骨髓标本,同时收集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及骨髓标本中CXCR5+CD8+ T细胞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中CXCL13表达水平。CXCR5+CD8+ T细胞比例与CXCL13表达水平的相关性以及二者与血液学指标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初治SAA组骨髓CXCR5+CD8+ T细胞比例为(4.9±2.9)%,高于缓解期SAA组的(2.7±1.5)%(t=2.34,P=0.027)。初治SAA组、缓解期SAA组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XCR5+CD8+ T细胞比例分别为(8.4±4.2)%、(3.8±2.3)%、(2.6±2.0)%,初治SAA组外周血CXCR5+CD8+ T细胞比例高于缓解期SAA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5)。初治SAA组血浆CXCL13表达水平为(97.2±46.8)ng/L,高于缓解期SAA组的(54.9±20.9)ng/L和健康对照组的(47.6±17.3)ng/L(均P<0.05)。SAA患者外周血CXCR5+CD8+ T细胞比例与CXCL1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45,P<0.001)。SAA患者外周血CXCR5+CD8+ T细胞比例与白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网织红细胞百分比、网织红细胞绝对值、骨髓粒系百分比、骨髓红系百分比、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均呈负相关(r=-0.556、-0.392、-0.617、-0.615、-0.395、-0.543、-0.432、-0.484、-0.523,均P<0.05),与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和骨髓淋系百分比均呈正相关(r=0.593、0.556,均P<0.05)。SAA患者外周血中CXCL13表达水平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网织红细胞百分比、网织红细胞绝对值、骨髓红系百分比呈负相关(r=-0.447、-0.446、-0.498、-0.407、-0.456,均P<0.05),与骨髓淋系百分比呈正相关(r=0.384,P<0.05)。结论SAA患者CXCR5⁺CD8⁺ T细胞比例及血浆CXCL13表达水平增高。外周血CXCR5+CD8+ T细胞比例与CXCL1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二者均与多项血液学指标具有相关性,可能在SAA免疫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贫血,再生障碍性 C-X-C趋化因子受体5 C-X-C基序趋化因子13 横断面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中心通常使用标准透析液温度(如36.5 ℃)为所有患者提供维持性血液透析,而使用低温透析液(如36.0 ℃或更低)是否可降低心血管相关死亡或住院风险尚不清楚。该研究是在加拿大安大略省血液透析中心进行的一项务实、双臂、平行、注册、开放标签、整群随机的优效性试验(MyTEMP)。研究纳入84个可以提供特定干预措施的血液透析中心,每个中心每周至少向15例患者提供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采用协变量约束随机化将84个中心分为两组,一组(42个中心)使用个性化冷却器透析液(护士将透析液温度设定为低于每例患者透析前测量体温0.5~0.9 ℃,推荐的最低透析液温度为35.5 ℃),另一组(42个中心)使用标准温度透析液(均为36.5 ℃)。在4年的试验期间,主要终点事件为心血管相关死亡或因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入院,由不知晓试验或中心分组的医疗编码员记录在省级数据库中。4年试验期间为15 413例患者提供了约430万次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低温透析液组平均透析液温度为35.8 ℃,标准温度组为36.4 ℃。8 000例低温透析组患者中1 711例(21.4%)发生了主要终点事件,7 413例标准温度组患者中1 658例(22.4%)发生了主要终点事件(HR=1.00,96%CI:0.89~1.11,P=0.93)。低温透析液组平均收缩压下降26.6 mmHg,标准温度组下降27.1 mmHg(平均差值-0.5 mmHg,99%CI:-1.4~0.4,P=0.14)。由此得出结论:与标准温度透析液相比,在血液透析中心提供的个性化低温透析液并没有显著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该研究对低温透析液的日益普及提出了质疑,未来的试验中应进一步明确低温透析液在特定患者群体中的风险和益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PMC)治疗三叉神经痛术中球囊容积与患者Meckel′s腔体积的相关性以及压迫系数(即球囊容积/Meckel′s腔体积比值)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全身麻醉下行PMC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72例,其中男28例,女44例,年龄(62±11)岁。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行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测量Meckel′s腔体积,在术中记录球囊容积,并计算压迫系数。在术前(T0)以及术后1 d(T1)、1个月(T2)、3个月(T3)、6个月(T4)通过门诊或电话等方式进行随访,记录并比较各时间点巴罗神经病学研究所疼痛量表(BNI-P)评分、巴罗神经病学研究所面部麻木(BNI-N)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患者不同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A组(n=48):患者疼痛未复发,且面部麻木程度轻;B组(n=19):患者疼痛未复发,但面部麻木严重;C组(n=5):患者疼痛复发。比较3组患者球囊容积、Meckel′s腔体积、压迫系数的差异,各组患者球囊容积与Meckel′s腔体积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PMC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率为93.1%(67/72)。T0~T4时间点,患者BNI-P评分M(Q1,Q3)分别为4.5(4.0,5.0)、1.0(1.0,1.0)、1.0(1.0,1.0)、1.0(1.0,1.0)和1.0(1.0,1.0)分,BNI-N评分M(Q1,Q3)分别为1.0(1.0,1.0)、4.0(3.0,4.0)、3.0(3.0,4.0)、3.0(2.0,4.0)和2.0(2.0,3.0)分;与T0时比较,患者在T1~T4时BNI-P评分降低(均P<0.05),BNI-N评分增高(均P<0.05)。在总人群、A组、B组和C组中,患者球囊容积分别为(0.65±0.15)、(0.67±0.15)、(0.59±0.15)、(0.67±0.17)c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Meckel′s腔体积分别为(0.42±0.12)、(0.44±0.11)、(0.32±0.07)、(0.57±0.11)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球囊容积与Meckel′s腔体积均呈线性正相关(r=0.852、0.924、0.937、0.969,均P<0.05)。A、B、C组患者压迫系数分别为(1.54±0.14)、(1.84±0.18)、(1.18±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中未出现死亡、复视、动静脉瘘、脑脊液漏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PMC治疗三叉神经痛术中球囊容积与患者Meckel′s腔体积呈线性正相关,不同预后患者的压迫系数不同,压迫系数可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 Meckel′s腔 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