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3 个结果
  • 简介:<正>1.GeneralremarksAlthoughtheDharmadbatustava(DDhS)hasbeenascribedtoNagarjuna,1thisattributionhasbeenquestionedbyTSUKINOWA(1934)andSEYFORTRUEGG(1971:453-54)andrejectedbyLINDTNER(1982:10).2Judgingfromitscontent,whichshowssignificantinfluencefromthetatbagatagarbha-tradition,theauthoroftheDDhScannotbethesameasthatoftheMadhyamakakdrika.Anotherpossibleindicationforthenon-authenticityofthisworkisthefactthatwedonotfindanyIndiancommentariesonit.

  • 标签: 西藏自治区 烦恼 法身 如来 地藏 瑜伽
  • 简介:《六书略》为宋郑樵《通志二十略》之一,是一部讲解汉字形体构造的重要著作。中华书局1995年出版的《通志二十略》,是该书目前唯一的点校本。点校者王树民先生是古籍整理的行家,为点校该书倾注了巨大的精力———'计从一九八三年初选底本到现在,已有十年之久'(1)。他以乾隆十四年(1749)汪氏飞鸿堂为底本,'并参校了

  • 标签: 中华书局点校 举正 六书略
  • 简介:梁嘉彬的《广东十三行考》经历沧桑,终于在他的故乡,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再版面世。此刻,我想起仍存放在广州市图书馆广州文献室书橱里的一旧书。那就是民国26年,由当时的国立编译局出版发行的《广东十三行考》。书的扉页有梁嘉彬用墨笔书写的亲笔题字:上款“廷黻先生训正”,下款“梁嘉彬敬呈民国廿六年四月”。这应是梁嘉彬赠给业师蒋廷黻的书。

  • 标签: 蒋廷黻 旧书 广东人民出版社 市图书馆 出版发行 广州
  • 简介:<正>继《明清时代的饮茶生活》一书之后,吴智和教授新近又推出一力作——《明代的儒学教官》(以下简称《儒学教官》),已于一九九一年三月由台北学生书局出版发行。这本书的面世,不但为海峡两岸明史研究填补了空白,也必将推动明史学界同仁对这一领域的探讨与研究,从中寻求有益的借鉴。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余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显然是一个

  • 标签: 明代儒学 明史研究 封建社会 明清时代 史学界 台北
  • 简介:<正>白寿彝先生主编的多卷《中国史学史》第一册,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是白寿彝先生长期以来从事中国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与中国史学研究相结合的中国史学史的力作。全书共七册,计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近代前期、近代后期,论述了上迄传说时代,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三十余年的中国史学发展的历史。新出版的第一册,共包含两部分。第一部份,叙篇。第二部分,先秦时期的史学。

  • 标签: 魏晋南北朝 白寿彝 先秦时期 史学史研究 传说时代 中国史学史
  • 简介:<正>鸠摩罗什(Kumāarajiva,公元343年—413年),意译童寿,佛典四大译家中的第一位。他活动的时代,应属佛典汉译史的早期。但是他的若干译本却能经历一千五百年漫长时间的考验,始终为佛徒所喜受,成为他们诵习的标准经典和建立宗派的根本依据。不被他人乃至名家的重译所取代。他的译经实践,形成了佛典翻译史,以至中国翻译史上第一个公认的高潮。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后秦政权对于佛教的大力提倡,前此安世高、支娄迦谶、支谦、竺法护等人勤恳努力积累的丰富经验,围绕他,

  • 标签: 妙法莲华经 《大正藏》 方言 活译 鸠摩罗什 中国翻译史
  • 简介:新近搜集的《张天师发病书》《发病全书》是除敦煌吐鲁番文献外,为数不多保存至今的《发病书》资料。它们的发现促进了学界对中国古代《发病书》更为全面的了解,并与敦煌吐鲁番出土《发病书》写卷共同弥补了唐宋至明清以降《发病书》史料链条的缺失环节,有力证实了《发病书》确曾作为一类专门书籍在传统中国长期存在。敦煌吐鲁番出土《发病书》写卷并非西北某一地区所特有,而是该类文献在历史时期普遍流行背景下的区域缩影。为便于学界利用新发现的《发病书》资料,将经过整理的相关释文予以公布。

  • 标签: 发病书 敦煌吐鲁番文献 整理研究
  • 简介:京都大學附屬圖書館藏《周禮疏》是流傳於今的唯一的《周禮》單疏,其底本刊刻在宋室南渡之後,有可能是南宋國子監。接觸過這一鈔的學者對該書的價值認定都非常高。日藏舊鈔《周禮疏》揭示了《周禮》一書由單疏到經注疏釋文合刻本的文本轉變過程,保存了賈公彦《周禮疏》的原貌。在確認賈公彦非奉敕作疏,探索賈公彦疏所據經、注文的文字面貌,據以訂正傳世版本的)誤,爲各本文字分歧提供早期的判斷佐證等方面,具有極爲重要的學術價值。

  • 标签: 《周禮》 單疏鈔本 底本 學術價值
  • 简介: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宋镇豪主编的大型甲骨学商史专著——《商代史》,由下述11卷组成,即卷一、《商代史论纲》(宋镇豪主笔),第二卷、《〈殷本纪〉订补与商史人物征》(韩江苏、江林昌著),第三卷、《商族起源与先商社会变迁》(王震中著),第四卷、《商代国家与社会》(王宇信、徐义华著),第五卷、《商代都邑》(王震中著),第六卷、《商代经济与科技》(杨升南、马季凡著),第七卷、《商代社会生活与礼俗》(宋镇豪著),第八卷、《商代宗教祭祀》(常玉芝著),第

  • 标签: 商史研究 成果史 甲骨学商史
  • 简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同胞的姓氏全都是从大陆带过去的。大陆使用的姓氏约有4000多个,台湾只育1800多万人口,姓氏的数量当然没有大陆那样多。但大陆绝大多数常用姓氏(大姓)在台湾都可找到,只是一些稀有的姓氏(稀姓)不易查见。日本占领时期,台湾大学教授富田芳郎曾根据1930年台湾人口普查资料,经抽样统计,在21003户中,计有193姓。1954年,据台湾有关部门调查的结果表明,台湾共有768姓,其中单姓764,复姓4。另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主任傅瑞德和台湾学者陈绍馨合著的《台湾人口姓氏分布》介绍,台湾的姓氏共有1027种。在台湾同胞

  • 标签: 海峡两岸 宗亲会 人口普查资料 学系主任 田芳 瑞德
  • 简介:卷论述公元906年至公元1276年的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继续向前发展时期的历史,也是中国各民族又一次重新组合时期的历史。汉族地区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海贸易的畅通,边疆民族地区封建化的加深,都是前所未有的。在学术文化方面,文、史、哲、理均有巨著,...

  • 标签: 辽宋夏金 中国通史 中国科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维吾尔族 历史系
  • 简介:《左傅》文公五年,鲁臧文仲听税六国与蓼国皆被楚国所减,欺日:“皋陶、庭坚不祀,忽诸!德之不建,民之燕援,哀哉!”①对于“不祀忽诸”四字的理解,学界分歧颇多。杜预《集解》云:“蓼与六皆皋陶后也。伤二国之君不能建德结援大国,忽然而亡。”

  • 标签: “之”字 “不” 考辨 讹误 世本 皋陶
  • 简介:康熙三十九年(1700)三月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满文题,是关于皇帝邀请五世班禅额尔德尼去北京朝见和传法的事情,皇帝认为这对教化非常必要,班禅则因自己尚未出痘,拒绝前往,于是造成误会。后来由于和硕特与准噶尔在西藏青海地区引起各种动乱,此事就被搁下。这是仓央嘉措作为达赖喇嘛在西藏地区短暂政治生涯的一件记录,显示他在朝廷和西北地区政治上的作用。

  • 标签: 达赖喇嘛 班禅额尔德尼 召见 第司·桑结嘉措
  • 简介:看一部校点整理的古籍有没有价值、是否值得一读,通常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衡量。一是看原书内容如何,二是看原作者如何,三是看整理者如何,四是看整理出来的新本子如何。最近读三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鲁通甫集》整理,①感觉无论从上述哪一点来看,都可圈可点。

  • 标签: 整理 古籍 三秦出版社 细读 辑校 原作者
  • 简介:仓修良新著《方志学通论》(增订),全面展现了著者的方志学研究体系,对于当前方志学科建设的深化推进,具有重要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指导意义。通过解读这部方志学科的经典之作,从方志发展史的建构、章学诚方志理论评析、方志批评学研究、胡乔木方志理论以及治学应有的态度和精神五个方面,总结和阐述了该书的重要学术价值。

  • 标签: 仓修良 方志学通论 地方志 学科体系
  • 简介:《四库全书》所收《玉台新咏》出自纪昀家藏,向称宋。学术界亦以宋目之,实则是一个错误。本文通过比勘,认为原纪昀家藏然后入献内府的这部号称宋的《玉台新咏》,实为明末赵均覆宋,而且是赵氏覆宋的补版后印本,在赵氏中属于较差的版本。至于补版后印的时间,则在清初就已发生。本文还提出,纪昀既以家藏赵氏误为宋陈玉父本,其托名其父纪容舒所撰《玉台新咏考异》所说的宋,其实不是宋,亦是赵均覆宋,故凡在《考异》中称“宋”者,大多与赵特征符合,而不合陈玉父本,这一点是我们利用《玉台新咏考异》时一定要注意的。

  • 标签: 玉台新咏 四库全书 陈玉父 赵均 覆宋本
  • 简介:<正>三、六朝、隋、唐部分在中国历史中,六朝和隋唐时代应该划归哪个时期,是至今仍在继续探索尚待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日本的争论,正像崛敏一(1)等人所指出的那样,就是:或把这个时代看成是和秦汉时代同样都是古代专制体制,或者认为这个时代是扬弃了古代专制体制之后所形成的中世贵族制社会,这两种意见目前依旧平行存在,但是从近几年来的研究工作中可以看出,持有重视社会基层结构的变化的中世贵族制说者自不待言,即便坚持古代说者如尾形勇、金子修一(2),以及甚至对个别人身统治论也持否定态度的渡边信一郎(3),他们

  • 标签: 中国历史 日本学者 专制体制 贵族 说者 秦汉时代
  • 简介:清朝政府将其在蒙古地区推行的政治制度和法律曾经转移施行于其他民族,以满足其对这些民族地区管理的需要。本文汉译的两份满文题反映出,清政府不仅在哈密、吐鲁番推行了扎萨克制度,而且施行过蒙古法律,在派驻理藩院理事司员于哈密、吐鲁番期间,曾经依据蒙古律审理回人(维吾尔人)刑事案件。

  • 标签: 刑事案件 吐鲁番 哈密 文题 审理 清代
  • 简介:博物馆是一个面向全社会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公众是博物馆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在博物馆长达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公众的地位是被动、消极的。然而,当代博物馆观众的需要正从内容的满意、理性的满足上升到对形式的满意、感性的满足。博物馆要充分发挥其社会作用,就必须坚持"以人为"的服务理念。

  • 标签: 博物馆 观众角色 以人为本
  • 简介:<正>五、明、清部分1.概观在研究明、清史方面,这五年间开展了极为丰富多彩的活动,从中国运来了大量的档案等等各种史料和研究文献,与中国进行的研究人员的交流也很频繁,还举办了“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1980年在天津)、“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纪念学术讨论会”(1981年在东京和武汉)之类的大规模学术活动。在此期间还接连出版了很多宏篇巨著,首先,有关前近代的有:奥崎裕司对浙江嘉善乡绅地主袁氏进行的社会思想史式的研究(1),川胜守对里甲制、张居正的丈量策、根据从一条鞭法到顺庄法的赋役改革来考察明清国家统治结构的研究(2),沟口雄三从研究李卓吾开始,进而追寻前近代思想在中国的发展过程的研究(3),滨岛敦俊从水利、均田均役、农村共同体等方面找出江南白莲教的活动,并寻求它与抗租活动相关连的研究(4),岩间一雄的把里甲制、地主制也包括在内的思想史研究(5),它们都是和小山正明、重田德在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所倡导并做过的即把中国的封建制以其本身固

  • 标签: 太平天国 辛亥革命 国际学术讨论会 研究人员 里甲制 统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