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全面了解病人全身情况,做好术前宣教、术前评估,指导术前功能锻炼方法,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给予精心护理,重视术后功能康复锻炼。结果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有效实施功能锻炼,保证了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和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直接前路是理想的髋关节微创手术入路,特征是通过神经肌肉间隙显露髋关节。与其他入路相比,直接前路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术后疼痛轻、功能恢复快和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然而,直接前路髋关节置换存在明显的学习曲线和较高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将患者体位由经典的仰卧位转换为侧卧位,旨在秉承直接前路的优点且克服仰卧位直接前路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侧显露困难的难题。侧卧位时髋关节后伸、外旋和内收程度较仰卧位明显增加,可以更加安全有效地完成股骨髓腔扩髓和股骨假体的精确植入。侧卧位直接前路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视角与熟知的后方入路一样,术者无需改变髋臼侧操作习惯。熟悉直接前路解剖和理解技术难点是直接前路髋关节置换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均衡双下肢长度的临床意义和手术设计.方法回顾分析2000~2004年获得随访的单侧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例48例,采用骨水泥型假体12髋,混合型假体36髋,术前双下肢等长30例(含股骨颈骨折患者),10例患肢长度短缩10~2.0cm,6例短缩2.0~4.0cm,2例短缩4.0~6.0cm.通过术前肢体长度测量及X片测量制定手术方案,选择假体、预估颈长和截骨平面;术中正确磨削髋臼,寻找最佳旋转中心,结合透视及特殊试验修正截骨平面,调节假体颈长,达到均衡双下肢长度的目的.结果全部病例采用Harris评分,优30例,良12例,中4例,差2例.术前等长30例中术后出现5例手术侧延长1.0~2.0cm,1例延长2.5cm.术前不等长的18例中,术后恢复等长10例,6例手术侧延长1.0~2.0cm,2例术前重度短缩的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病人术后仍然短缩2.0~3.0cm.术后肢体等长35例Harris评分平均92.3分,术后肢体不等长13例Harris评分平均88.6分.结论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设计.手术技巧以及假体设计等诸多因素影响下肢长度,术后肢体不等长降低了患者的满意度.应重视术前测量及术中综合评价方法的运用,重视软组织平衡技术和肢长调节,掌握置换术中均衡下肢长度的手术技术,进一步改善手术效果.

  • 标签: 髋关节 置换 下肢长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45例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对全部患者实施围术期的干预护理措施,就护理干预实施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其中包括自理能力、心理功能、关节功能等)进行评定,以评价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结果经过积极的干预护理后,本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较护理干预实施前有了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这对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前后早期进行科学功能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制定一整套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功能训练程序,掌握训练进度,采取尽早开始、循序渐进、个别对待、随时调整、持之以恒的原则。

  • 标签: 全款关节置换术 功能训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报告了2例双侧髋关节同期置换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两名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20天、21天,术后7~10天扶双拐行走。手术前后做好各种并发症的预防,遵循个性化护理原则进行康复指导,及辅以关节被动活动训练(CPM)和下肢气压治疗仪的合理运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双侧髋关节同期置换术后护理 关节被动活动训练
  • 简介:摘要当髋关节因疾病导致破坏,出现关节疼痛、活动障碍,并严重影响日常活动及生活质量而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就需要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如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所致的髋关节损害,疼痛及功能丧失等均可以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但随之而来的并发症、翻修等问题使医护人员面临挑战,手术前后的循证护理对如何避免手术并发症和手术翻修有重要意义,能有效地恢复关节功能,解除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人工关节 髋关节置换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0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14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4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恢复正常行走能力,且行走时无疼痛,有1例患者恢复较慢,行走能力虽恢复,但行走后有疼痛,髋关节置换术的优良率为92.9%。14例患者,仅有1例在术后住院期间发生切口感染,其余均无并发症,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1%。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术前及术后采用优质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卧床患肢制动,活动受限,致使血液黏稠度增高,使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机会明显增加,是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方法我们对收治的60例患者施行髋关节置换术,对术后DVT形成采取了积极的预防及护理。结果本组60例患者,患肢肿胀、疼痛消失,皮肤颜色转为正常,患者功能良好;无一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效果满意,无1例发生肺栓塞。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预防护理,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有效地预防了下肢深静脉薛栓形成。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后 DVT 预防及护理Bone after total hip replacement and care for DVT preventio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期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总结30例65-87岁髋关节疾患的老年人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结果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配合医生顺利,安全的完成手术任务,使病人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患者 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之间64例在我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实验观察,随机分为应用组与对照组,应用组使用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对照组使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中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手术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状。结果应用组的手术时间、患者预后以及术中的出血量、心率、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情况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应用组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状,对照组有5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状,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方法对髋关节置换病人而言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康复指导 全髋关节置换术 有效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68例病人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将病人按照不同疾病分为陈旧骨折、新鲜骨折、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和股骨颈肿瘤五个类别。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Harris评分对比和并发症发生率的统计。结果五组病人术后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前。相较差异较大(P<0.05)。新鲜骨折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陈旧骨折为26.67%,股骨头坏死为20.00%,骨性关节炎为27.27%,肿瘤为30.00%。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骨折、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和股骨颈肿瘤等关节疾病可以起到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并发症 疗效
  • 简介:髋关节置换术是改善病废关节功能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但由于此类病人年龄较大、基础疾病多、身体状况差,术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因此,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非常重要,我科从2002年引进髋关节置换术,把围手术期护理列为工作重点。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护理 精心护理 关节功能 病人年龄 身体状况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室护理效果。方法: 本次选择了我院在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9 月收入与治疗的 7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这些患者随机与平均分配了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 35 例患者。对两组患 者 实施了护理方式,对照组:应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方法。观察组 : 应用手术室护理配合法。 通过观察 两组 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并发症 情况 、护理效果 ,得出 研究 结论。结果:①观察组 的护理满意度为 9 1.43% ,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 71.49% 。 (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②观察组患者的 并发症发病率 为 5.72% ,对照组患者的 并发症发病率 为 28.57 % 。(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③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跳频率、呼吸频率分别为 72.5±2.3 、 20.1±2.1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心跳频率、呼吸频率分别为 82.3±2.5 、 18.2±1.7 。 (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手术室护理配合法 更加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接收的68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护理 常规护理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08年2月-2009年9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9例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评价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全部49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无术后感染及其他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基本恢复行走能力,日常生活可以自理。结论科学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