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裂伤,尤其是Ⅱ以上会阴裂伤发生的原因,处理原则,缝合方式,愈后分析,临床预防措施等。方法2003年至2012年10年间在本院足月分娩的1345例产妇发生的59例Ⅱ及Ⅱ以上会阴裂伤,予以分类,对其发生,处理,预防等一一讨论分析。结论会阴裂伤重在预防,一旦发生,及时正确处理,将损伤降至最低。

  • 标签: 会阴裂伤 足月分娩 原因 缝合 愈后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务人员满意和患者满意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7年7—11月对全国102家三级公立医院的满意调查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回归模型分析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探索医务人员满意对患者满意的影响。结果医务人员满意对患者满意产生了显著影响(P<0.01),医务人员满意每提高1个单位,会带来患者感知质量20.9个百分点的变化,并且这种影响在患者感知质量的完全中介作用下发生。结论医务人员会通过其与患者接触时的情绪、为患者提供的服务让患者产生不同的就医体验,并就此形成不同的满意评价。因此,要提高患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还应该着力提升医务人员内部的满意水平。

  • 标签: 卫生服务管理 医务人员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 感知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体检者依从及护理满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6年 198名体检者作为研究组,体检过程中接受细节护理, 2015年 176名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体检依从、体检用时和体检周期、体检知识掌握以及体检护理满意。结果:研究组体检依从良好率为 95.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7.27%( P< 0.05),体检用时及体检周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体检知识掌握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体检护理满意 96.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0.11%( P< 0.05)。结论:细节护理能提高体检者的依从、体检知识掌握以及体检护理满意,缩短体检用时和体检周期,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细节护理依从度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研究护理体检中客户满意与忠诚的关系。通过对护理体检服务的分析,介绍了客户满意和忠诚在护理体检中的重要性。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客户满意与忠诚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护理体检服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客户满意和忠诚可以增强护理体检服务的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 标签: 护理体检 客户满意度 忠诚度 竞争优势 可持续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自限性癫痫(selflimited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 SeLECTS)是儿童最常见特发性局灶性癫痫,与静息状态大脑网络连接时空变化有关,本研究采用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s-fMRI)的二值化中心(degree centrality, DC)和加权DC分析方法分析SeLECTS患者静息状态下大脑功能网络的改变,从而探讨SeLECTS潜在神经生物学机制。材料与方法对26例临床诊断为SeLECTS的患者(SeLECTS组)和26名健康自愿者(对照组)采集rs-fMRI图像。采用基于体素脑功能网络DC法处理数据,获取二值化的DC值和加权的DC值,比较2组内及组间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SeLECTS组与对照组的组内二值化的DC值和加权的DC值空间分布均存在广泛的相似性。与对照组相比,SeLECTS组在双侧枕中回、距状回和右侧梭状回的二值化的DC值增加,而在右侧颞下回和左侧小脑、小脑脚、顶上小叶的二值化的DC值下降;SeLECTS组在双侧距状回、枕中回和右侧梭状回的加权的DC值增加,而在右侧颞下回和左侧顶下小叶、小脑、小脑脚以及楔前叶的加权的DC值下降。此外,相关分析发现距状回二值化的DC值和加权的DC值与病程呈正相关(r=0.712,r=0.700,P<0.001),而顶上小叶的二值化的DC值和加权的DC值与病程呈负相关(r=-0.680,r=-0.717,P<0.001)。结论本研究表明枢纽节点的选择性和特异性破坏,特别是高度连接的脑区配置异常的功能网络节点可能与SeLECTS的发病机制有关。

  • 标签: 癫痫 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自限性癫痫 磁共振成像 脑功能网络 度中心度
  • 简介:目的建立联合应用免疫磁化分选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循环肿瘤细胞的方法,并探讨定量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肿瘤细胞的临床意义.方法体外培养结肠癌HCT-116细胞,与5ml健康人外周静脉血混合,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后的标本分为免疫磁珠富集组(A组)和非富集组(B组),比较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其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的表达水平.抽取22例初治的结直肠癌患者和22例健康人外周静脉血,标本分为免疫磁珠富集组(C组)和非富集组(D组),健康者标本设为E组,比较三组hTERT-mRNA的表达水平,并探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A组hTERT-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例结直肠癌患者中,C组hTERT-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D组(P<0.05).结直肠癌患者C组hTERT-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E组(P<0.05).结直肠癌患者hTERT-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和肿瘤浸润深度无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淋巴结有无转移和TNM分期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联合应用免疫磁化分选技术和RT-PCR的检测方法,通过测定hTERT-mRNA表达水平可定量检测外周血肿瘤细胞,检测灵敏优于单纯RT-PCR检测方法.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hTERT-mRNA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显著相关.

  • 标签: 结直肠癌 循环肿瘤细胞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免疫磁化分选技术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预见性护理程序应用于脑出血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脑出血患者根据入院先后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对照组实施护理,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对研究组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住院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研究组护理前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的评分为(8.72±1.13)分,低于对照组的(13.08±1.26)分(P<0.05),住院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08%,低于对照组的12.50%。结论预见性护理程序应用于脑出血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期间风险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利于患者疾病早日康复。

  • 标签: 脑出血 预见性护理程序 神经功能 风险事件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7-0142-02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甲状腺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甲状腺肿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33例患者采用颈淋巴穿刺细胞学检查,观察组33例患者进行甲状腺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将两组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评估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对甲状腺肿瘤诊断均有一定效果,采取甲状腺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各项指标准确率明显优于采取颈淋巴穿刺细胞学检查的各项指标准确率.结论甲状腺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诊断甲状腺肿瘤有效果明显,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关键词甲状腺针穿刺细胞学;甲状腺肿瘤;颈淋巴穿刺细胞学;价值评析中图分类号R5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618-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胃镜直视下食管支架植入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方法和优势。方法23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在超胃镜直视下植入食管支架。结果23例患者均成功植入食管支架,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进食情况。结论超胃镜直视下行食管支架植入术安全、准确。

  • 标签: 超细胃镜 食管支架 晚期食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感染后闭塞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从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我调查的感染后闭塞性支气管炎儿童患者中选出15例,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胸腔影像学检查结果、肺部功能、CT检查情况、转归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5例患者均具有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为主,患者的发病时间从4周至18周不等,平均病程为(11.27±2.18)周。患者的双侧肺叶均具有湿罗音和喘鸣音,并伴有呼吸急促症状,在X线检查下有2例患者肺部呈磨玻璃斑块阴影,在CT下具有阴影的共有14例,其中支气管比增厚共5例。患者均表现为阻塞性支气管功能障碍,14例患者血氧分压明显降低。患者均采用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无效,应用激素进行治疗,其中8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显著,6例患者明显缓解,1例患者无疗效。结论通常情况下感染后闭塞性支气管炎患者均会出现慢性肺炎病症,并且双侧肺部具有喘鸣音,采用气管舒张剂已经无法有效治疗,肺通气功能发生严重障碍,可以使用激素进行治疗。

  • 标签: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感染后 临床特征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针穿刺(US-FNA)对浅表结构异常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舟山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浅表结构异常淋巴结行手术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均于术前接受高频超声与US-FNA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高频超声与US-FNA诊断敏感、特异、准确。结果术后病理显示,恶性79例,良性11例;高频超声诊断敏感为75.95%,特异为81.82%,准确为76.67%,阳性预测值为96.77%,阴性预测值为32.14%,Kappa值为0.35;US-FNA诊断敏感为88.61%,特异为81.82%,准确为87.78%,阳性预测值为97.22%,阴性预测值为50.00%,Kappa值为0.55;与高频超声诊断结果相比,US-FNA诊断敏感更高(P < 0.05)。结论采用US-FNA对浅表结构异常淋巴结进行诊断,US-FNA诊断效能优于高频超声,可提高诊断敏感,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 标签: 淋巴结 超声检查 穿刺术 活组织检查,细针 病理学 诊断 敏感性与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气颗粒物(PM2.5)影响巨核细胞成熟以及分化为血小板的关键毒性组分。方法将PM2.5有机组分(O-PM2.5)、金属组分(M-PM2.5)和水溶性组分(WS-PM2.5)使用实际大气环境占比浓度和各组分相同浓度两种暴露浓度处理人巨核细胞。采用CCK-8实验检测巨核细胞存活,利用CellTiter-Blue、明场形态观察、流式细胞术、麦胚凝集素(WGA)染色等方法评价巨核细胞形态大小、DNA倍体化、分化表面因子表达和血小板生成等巨核细胞成熟及分化的关键指标。结果PM2.5金属组分和有机组分处理巨核细胞后,细胞出现生长滞后,同时伴随着细胞体积增大、DNA倍体化发生、髓系特异性分子CD33表达减少以及巨核细胞成熟相关抗原CD41a表达增加。WGA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M2.5金属组分和有机组分暴露组细胞形成的芽状突起增多。水溶性组分对巨噬细胞成熟分化过程无影响。结论PM2.5金属组分和有机组分为促进巨核细胞成熟和分化的关键毒性组分。

  • 标签: 颗粒物 巨核细胞 血小板 细颗粒物 毒性组分
  • 简介:摘要非小细胞肺癌是原发性肺癌的主要类型,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到晚期,以基因变异为治疗依据的靶向治疗给这类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的客观缓解率和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经支气管镜针穿刺、淋巴结转移的针穿刺及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的针穿刺为基因检测顺利完成提供了另一途径,实践证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透明变梁状肿瘤(HTT)的针穿刺细胞病理学特征。方法对5例HTT的临床、超声和针穿刺细胞学形态进行观察,其中1例制备细胞蜡块,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2例使用即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结果5例患者中女性4例,男性1例,发病年龄25~48岁。针穿刺细胞涂片中可见肿瘤细胞呈放射状、梁状或巢状结构,肿瘤细胞与红染的玻璃样物质混杂。部分细胞胞质呈丝状,偶见黄色小体,细胞核圆形、卵圆形或梭形,可见多量核沟和核内假包涵体。1例细胞蜡块显示肿瘤细胞呈梁状结构,与玻璃样物质混合,细胞特征与涂片类似。Ki-67(MIB-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肿瘤细胞呈特征性的膜质着色。2例使用即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均未发现BRAF V600E基因突变。结论HTT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肿瘤,细胞形态与其他甲状腺肿瘤有重叠,在针穿刺细胞病理诊断中非常容易被误诊。正确诊断的关键在于提高对该肿瘤的细胞病理形态的认识,制备细胞蜡块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作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闭塞性支气管炎是与小气道炎症性损伤相关的慢性气流阻塞综合征,是一种不可逆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赵坤教授认为,本病多为阳虚为本、痰瘀为标之本虚标实证;治疗上强调分期论治初期,首倡先期论治;中期,化痰祛瘀为法;后期,扶阳固本为要,临证多能验效.

  • 标签: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麻黄附子细辛汤 扶阳固本 儿童
  • 简介:摘要近年来,内镜超声引导下针穿刺抽吸/活检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biopsy,EUS-FNA/B)在我国广泛开展,成为消化道及邻近器官病变诊治的重要手段。随着EUS-FNA/B技术与理念的不断发展,如何规范化和标准化开展EUS-FNA/B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指南在现有国内外相关指南的基础上,对近年来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更新,针对EUS-FNA/B的临床指征、操作技术、标本处理、围手术期管理、学习与培训等方面,以问答的形式提出了21个临床关注的问题和37条推荐意见,以期指导EUS-FNA/B的规范化应用。

  • 标签: 腔内超声检查 活组织检查,细针 细针抽吸术 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圆藤的三萜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三萜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圆藤的藤部乙醇提出物中分得6个结晶,经测定理化常数和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表木栓醇,蜂蜜酸,棕榈酸,硬脂酸,白桦脂酸及胡萝卜甙。结论表木栓醇,蜂蜜酸,棕榈酸,硬脂酸,白桦脂酸及胡萝卜甙是圆藤藤部的乙醇提取物。

  • 标签: 细圆藤 三萜类 化学成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电子支气管镜在气管支气管结核精准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南京市第二医院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经常规支气管镜未诊断但经超支气管镜诊断的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33例作为病例组,对同期入院的经常规支气管镜诊断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以相同年龄、性别为配对原则随机选择6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病原学检出率及直视观察气管支气管病变阳性率。并对病例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表现、气管镜下表现及治疗转归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0~4级支气管镜下表现符合气管支气管结核镜下诊断标准,病例组不符合,但病例组5~10级支气管镜下表现符合该病镜下诊断标准。病例组病原学检出率(75.76%,25/33)与对照组(78.79%,52/6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7,P>0.05)。病例组患者以咳嗽(90.91%,30/33)、咳痰(60.61%,20/33)为常见临床症状;结节影(84.85%,28/33)为常见影像表现;Ⅳ型(瘢痕狭窄型)(51.52%,17/33)为常见气管镜下分型;病变好发部位:上叶尖后段>背段>舌段/中叶>基底段。结论超支气管镜检查可提高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病变诊断阳性率,但不能提高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病原学检测阳性率。若影像学符合气管支气管结核常见表现,但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无明显异常,可换用超支气管镜检查,提高气管支气管结核的检出率。

  • 标签: 支气管镜 超细电子支气管镜 气管支气管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