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医务社工专项模式与驻点模式对烧伤患儿家属的影响。方法:将85例患儿家属按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分为专项模式组20例和驻点模式组65例,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医患关系总体认知评分、对医务人员人文素质满意度、住院期间医疗信息支持满意度、住院期间医疗专业服务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务社工驻点模式比专项模式更能提高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水平,提高烧伤患儿家属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

  • 标签: 医务社会 专项模式 驻点模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某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专项整治前(2011年1-6月)Ⅰ类切口手术68例及专项整治后(2011年7-12月)87例,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由专项整治前的100%下降至专项整治后的26.44%;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率也明显上升。结论通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及临床药师的积极干预,该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下降,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明显提高。

  • 标签: 抗菌药物 合理性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实施专项整治前后清洁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探讨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分别抽取南京某医院2010年5-12月(专项整治前)、2012年5-12月(第一阶段)以及2013年1-8月(第二阶段)的疝气、甲状腺、乳腺三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共540份,分析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和用药情况。结果通过专项整治,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对照组的95.56%降至第一阶段的20.56%,第二阶段使用率降至11.67%(P<0.05);选药不合理率由对照组的76.74%减至第一阶段的5.41%,第二阶段用药不合理率减至0%(P<0.05)。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明显改善。结论专项整治的开展有助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达到提高医疗质量,降低资源浪费的目的。

  • 标签: 清洁切口手术 围术期 专项整治 抗菌药物
  • 简介:目的:通过从医院管理层面对比分析2011与2012年某院抗菌药物使用和管理情况,为巩固专项整治活动成果提出可持续管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与2012年该院全院和各科室住院患者抗茵药物使用率(AUR)和抗茵药物使用强度(AUD)进行统计、对比及分析;并对该院抗茵药物的品规数、分级管理和销售金额占比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2年该院全院住院患者AUR和AUD较2011年(57.06%和46.96DDD)均降低近10个百分点(45.54%和36.08DDD),均低于卫生部规定的指标。2012年该院多个f临床科室的抗菌药物指标较2011年有所降低,抗菌药物的品规数和分级管理结构更加合理化,进一步降低了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比。结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可持续的管理措施将经一步巩固专项整治成果。

  • 标签: 抗菌药物 专项整治 效果分析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治疗中实施专项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就诊于我院的数名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中,有 86 例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平均分 2 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专项护理,对比患者结局。 结果:较之护理前,护理后两组 FEV1/预计值均上升,观察组 FEV1/预计值更高( P< 0.05)。护理后比护理前 FEV1/FVC水平更高,观察组 FEV1/FVC水平偏高( P< 0.05) 。结论:给予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专项护理,能快速改善其肺部功能。

  • 标签: 肺部感染性疾病 专项护理 肺部功能
  • 简介:9月份以来,滕州市卫生防疫站根据国家、省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有关要求,集中精力,狠抓重点,成效明显。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9月5日,专门召开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动员会,下发了《滕州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成立了由黄孝全站长任组长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

  • 标签: 专项整治行动 市卫生防疫站 食品安全 滕州市 整治工作 产品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1年1月-2012年6月抗菌药物专项整治过程中我院抗菌药物的实际应用情况及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的执行情况。方法对专项整治前(2011年1-6月)、整治中(2011年7-12月)、整治后(2012年1-6月),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AntibioticsUseDensity.AUD)、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和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使用抗菌药物平均天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比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一年的整治,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和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明显下降;住院患儿微生物标本送检率显著提高;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结论一年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在我院已取得初步成效,提高了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 标签: 抗菌药物 专项整治 合理使用 AUD
  • 简介:摘要目的自2012年,我院开始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通过整治,药物使用情况有所改变,本文对药物使用情况做出统计及分析。方法以我院2012年以来的患者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专项整治前后的门诊病人、急诊病人、住院病人做出统计分析,比较其使用抗菌药物的频率以及计量,研究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比率等数据。结果通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降低,大部分指标已达卫生部规定标准。结论通过专项整治,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更加合理,但是今后对于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管理需增强。

  • 标签: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 用药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门诊内科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2011年1~9月)及整治后(2012年1~9月)的门诊内科处方各6000张作比较,对抗菌药物在干预前后的使用、联用、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前的门诊内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8.40%,干预后下降到16.60%,下降了31.80%;不合理用药由干预前的23.03%下降到干预后的12.95%,下降了10.08%。结论我院抗菌药物在干预前使用率偏高,干预后大大降低;体现了干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标签: 抗菌药物 门诊 合理用药 分析 干预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社会也在不断的进步,而在新时期做好干部档案的管理以及专项审核工作尤为重要,通过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可以让干部的任用更加科学。目前我国干部人事档案的专项审核工作仍然面临一些问题,特别是工作人员的意识以及能力的考察尤为不足,所以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利用科学的方式提升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水平极其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新时期下做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的实践方式。

  • 标签: 干部人事档案 专项审核工作 主要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皮肤护理管理专项对伤口造口失禁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5月--2020年3月收治的伤口造口失禁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皮肤管理方式进行护理。结束后,应用统计学对两种护理方案的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后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论 对伤口造口失禁的患者采用皮肤管理方式进行护理,能有效控制患者伤口造口失禁并发症发生,加快患者伤口愈合,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伤口 造口 失禁 皮肤护理管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导管专项管理组在住院患者导管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2019年3月—2019年8月我院住院患者应用常规导管管理措施,2019年9月—2020年2月建立导管专项管理组,比较导管专项管理组实施前48例患者和导管专项管理组实施后48例患者导管护理质量管理效果、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结果:2019年9月—2020年2月实施后有导管脱落风险评估(97.92%)、告知住院患者导管护理注意事项以及置管注意事项(93.75%)、导管固定牢固、标示清晰(85.42%)质量相比2019年3月—2019年8月实施前质量有显著的提升,实施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从实施前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从19.23%下降到6.82%,P

  • 标签: 导管护理质量管理 导管专项管理组 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治疗中采用专业护理模式后取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到2020年5月在我院住院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分组,实验组展开专项护理干预,对比组展开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数据对比无意义,P>0.05。展开分组干预后,实验组PaO2与PaCO2的数据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专项护理模式的应用,能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专项护理模式 肺部感染性疾病 血气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耳鸣患者实施基于人文关怀的专项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21年2月-2022年1月期间,选取本院诊治的耳鸣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对患者分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为对照组,5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人文关怀的专项护理干预的患者为观察组,55例,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以及睡眠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在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耳鸣 基于人文关怀的专项护理干预 睡眠质量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肠癌患者行姑息性手术之后实施切口并发症专项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58例大肠癌手术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一般性护理,观察组针对术后切口并发症专项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主要以切口并发症为主,包括切口裂开、切口感染、吻合口瘘等指标。结果:经过对比,明显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切口并发症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0.05)。结论:针对大肠癌姑息性手术患者采取切口并发症专项护理,有助于降低切口感染的概率,有效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切口裂开或吻合口瘘发生的可能性,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大肠癌 切口感染 并发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窗口药师服务礼仪专项培训在医院门诊药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1年6月门诊药房的28名药师为研究对象。2020年7月~12月对药师实施常规管理,为实施服务礼仪专项培训前;2021年1月~6月在门诊药房实施服务礼仪专项培训。观察门诊药房窗口药师实施服务礼仪专项培训前后药师服务礼仪考核知识和实践操作评分、以及患者对药师礼仪服务满意度得分情况的差异。结果 实施后门诊药房窗口药师的服务礼仪考核知识和实际操作得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门诊药房窗口药师在药师形象、窗口接待、沟通技巧、服务态度、用药交代和药品咨询方面的礼仪服务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窗口药师服务礼仪专项培训在医院门诊药房中的应用成效显著,可以有效提升门诊药房药师的服务礼仪技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窗口药师 门诊药房 服务礼仪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专项护理联合人性化操作对剖腹产术后产妇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1月本院68例剖腹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专项护理联合人性化操作),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SDS评分、SAS评分方面,观察组干预后较对照组低(P

  • 标签: 剖腹产 人性化操作 专项护理
  • 简介:【摘要】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的病案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21年版)其中指标二十六知情同意书规范签署率,作为病案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进行监测,抽样检查某三甲医院病历书写中的知情同意书规范签署率。

  • 标签: 知情同意书 规范 签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CU患者护理工作开展中应用专项护理干预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凝血指标的影响分析。方法:本探究主要采取分组比较的方法,选取120例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在本院ICU病房接受护理治疗的重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均分两组,组别设置为:对照组n=6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以及观察组n=60例(实施专项护理干预),两组均干预两周后,对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和炎性指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肿胀及疼痛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专项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各项凝血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率、下肢肿胀及疼痛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病房患者护理工作中,开展专项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凝血功能,减少患者炎症反应、肿胀及疼痛,有效的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专项护理 重症监护 下肢深静脉血栓 凝血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