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黄疸,西医称为体征之一,中医则认为是独立的一个病证。早在“素问,六元纪大论》中就提到,“湿热相薄……民病黄疸”,概括地说明了黄疸的病因病理,并涉及到足以影响黄疸发生的自然环境,气候变化的特点和相关的因素。诸如潮湿多雨的季节和地区,易于聚湿生热,或饮食不节(不洁),过度饮酒茶,易于蕴湿,或暴怒气郁,七情所伤,肝气郁滞失于疏泄,横逆犯脾,湿热蕴蓄,即所谓“气郁则湿郁,湿郁则热郁”。湿热相薄即可发生黄疸。

  • 标签: 临证体会 古典医籍 肝病 治疗 肝气郁滞 病因病理
  • 简介:在药物的代谢过程中,可能由于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的作用,对肝脏造成损害;也可能因机体对有关药物的特异性反应而导致肝损害[1].近年来,随着新药开发和应用的速度加快,以及患者就医率的提高,药物性肝病的发生率也日益增加.本文总结了解放军88医院1998年4月~2003年4月收治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加深临床医生及药师对药物性肝病病因和预防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肝损害 肝病 药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新药的不断开发以及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再加上国人对一些感冒药、中草药、保健药、减肥药等非处方药的随意性、自主性使用,致药物性肝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加,药物性肝病(Drug—inducedliverdisease—DILD)亦愈来愈引起临床医师的警惕与重视。作者对本院1997年10月~200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3例药物性肝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致病药物、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以增加临床医师尤其是非消化医师对此病的认识,尽量做到及早诊断、治疗及预防。

  • 标签: 药物性肝病 临床分析 临床医师 LIVER 非处方药 肝病患者
  • 简介:循证医学(Euidence-BasedMediciun)的观念产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其核心思想是临床医疗实践行为应以现有的、可获得的最佳科学研究证据为依据,将最适宜的诊断方法、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和最准确的预后估计用于病人的服务,它注重临床实践,要求每一治疗均建基于大量严格的科学论证、讲求疗效与效益统一。中医学临床的灵魂是辨证论治,“证”是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的本质概括,但“证”的内涵主要集中在四诊资料,同时存在个人判断的偏差。特证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中医临床中积极引入特证医学的思路与观点,进行中医临床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对中医的辩证论治能提供更客观的证据,并将给中医临床科研赋以新的思维,为中医学的现代化研究,以及中医药走向世界展现一个广阔的前景。

  • 标签: 循证医学 肝病 临床应用 中医药疗法 辩证论治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和免疫球蛋白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等。该组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如未及时干预,可快速进展至肝硬化、肝衰竭,甚至死亡。加强自身免疫性肝病研究的重要性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的干预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对降低我国慢病负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肝炎,自身免疫性 自身免疫性肝病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其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相似,但患者无过量饮酒史,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21世纪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亦是我国愈来愈重视的慢性肝病问题。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有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患婴采用营养治疗方法,探究该方法的有效性。方法:从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期间入住本院肝病接受治疗的患有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所有婴儿中,使用统计学方法随机选择其中的76人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患婴。将这些样本患婴均分成2个小组,普通组患婴接受医院常规化的退黄利胆保肝针对性治疗,奶粉选择普通型奶粉。营养组患婴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肠内营养性治疗,采用半要素饮食,即奶粉中添加中链脂肪酸成分。

  • 标签: 胆汁淤积性肝病 婴儿 营养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80例患有药物性肝病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分析,了解药物性肝病的发生原因以及临床表现,并面向大众进行推广,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我院收录治疗的80例药物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诊断过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一段时间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中肝细胞损害型患者44例,其中的6例肝穿刺病理上有5例表现为肝细胞肿胀,1例有明显脂肪变。胆汁郁积型21例,其中2例肝穿刺均证实有肝内胆汁郁积现象。混合型15例,兼具上述两者特征。结论药物相互作用可以通过影响药物的蛋白结合率,或通过影响药物从肾脏、胆道排泄,或通过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再分布,或通过影响肝肾血流等因素起作用,作用途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肝病患者 临床表现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文关怀在肝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肝病治疗的60例患者,将他们按照随机分类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病患者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更好的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对肝病护理具有很大的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人文关怀 肝病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肝病患者,采取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80例患者,分观察、常规组,实施基础、人文关怀护理。记录效果。结果 对比肝功能指标,观察组较优,p<0.05。结论 肝病患者,采取人文关怀护理,临床价值高。

  • 标签: 人文关怀 肝病 肝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对肝病患者实施护理期间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方法:90例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1日入本院肝病者选入研究,患者接受诊疗期间给予其临床护理服务,汇总护理中所遇问题,制定处理措施进行干预,分析效果。结果:护理中常见问题汇总,以患者存在负性情绪、疾病认知不足、护理依从性差等问题发生率较高,制定处理措施后对患者进行干预,干预后,患者情绪、疾病认知、护理依从性等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肝病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患者个人情绪普遍较差,且存在疾病认知不足、依从性差等情况,因此需要制定处理措施对其进行干预,以改善患者诊疗期间身心状态,促进临床护理工作能够有序开展。

  • 标签: 肝病护理 常见问题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检验诊断。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8月本院150例免疫性肝病患者,所有受检者均接受自身抗体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自身免疫性肝炎组自身免疫抗体阳性检出率为52.73%,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自身抗体阳性检出率为48.42%,两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自身抗体检测在免疫性肝病诊断中应用效果明显,其能够将疾病类型、症状等反映出来,更好的划分肝病类型,值得采纳。

  • 标签: 自身抗体 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
  • 简介:【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其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相似,但患者无过量饮酒史,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21世纪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亦是我国愈来愈重视的慢性肝病问题。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超声诊断血吸虫肝病的应用价值展开探讨,并作简要阐述。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入我院治疗的20例血吸虫肝病患者作为本次探讨的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超声诊断方式完成诊断,观察患者肝、胆、脾、脏情况,最终完成超声诊断血吸虫肝病的应用价值探讨。结果:本次参与实验的所有血吸虫患者中典型病例12例,其中6例患者伴有门静脉扩张、腹水及肝胆脾脏肿大,不典型患者8例,均伴有门静脉扩张,以上所有血吸虫患者肝脏特征均出现改变,且呈地图样,病情严重情况与肝脏内回声粗细、强弱、病变情况有直接联系。结论:综上所述,在实际诊断过程中,我们发现超声诊断是诊断血吸虫肝病最有效的方式,超声诊断具有直观性、无创伤性、可重复性、可操作性、简单实用等多种优点,能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机制,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诊断  诊断 血吸虫肝病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