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肺癌及大叶性肺炎鉴别诊断中应用CT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48例肺癌患者和52例大叶性肺炎患者,所选患者均行以CT扫描诊断,对两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经过CT扫描结果显示,两组单发病灶分布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从CT影像学特征来看,肺癌患者磨玻璃影环绕以及支气管充气征占比比大叶性肺炎患者低(P<0.05),肺癌患者的的囊状透亮影以及血管集束征占比比大叶性肺炎患者高(P<0.05),两组叶间裂特征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肺癌及大叶性肺炎鉴别诊断中应用CT诊断可以观察影像学特征方面的差异,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CT 肺癌 大叶性肺炎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肾脏囊性病变鉴别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价值。方法选取肾脏囊性病变患者30例,时间为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其均接受二维超声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其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肾脏囊性病变患者经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与实际确诊率相比,差异较小(P>0.05)。结论在肾脏囊性变患者疾病鉴别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取得较高的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肾脏囊性病变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诊断的乳腺肿块患者112例(187个乳腺肿块)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其中良性肿块99个,恶性肿块88个,判断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和超声征象特征。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性肿块准确率为88.89%(88/99),恶性肿块准确率92.05%(81/88);恶性肿瘤病灶形态不规则率、后方回声不衰减率、微钙化率、频率形态速生速降率及血流分级Ⅱ~Ⅲ级占比均高于良性肿瘤,P<0.05。结论针对乳腺良恶性肿块而言,早期鉴别诊断尤为关键,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较高,且征象特征鲜明,能够为后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肿块 良性 恶性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检查技术对女性子宫内特殊部位异位妊娠诊断分析及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到2017年10月我院62例疑似子宫内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进行子宫超声检查诊断,对比手术病理学结果,分析超声诊断对于子宫内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敏感度、准确率和特异性。结果超声检查诊断异位妊娠结果与手术病理学结果高度接近;经证实,超声诊断对患者异位妊娠特殊妊娠部位的鉴别诊断准确性较高。结论超声技术可较为准确的判断异位妊娠类型,在子宫内特殊部位异位妊娠诊断分析及鉴别诊断方面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为治疗提供较为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子宫内 异位妊娠 超声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规检验应用于常见贫血诊断与鉴别中的价值。方法资料选取100例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接受的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贫血类型进行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为缺铁性贫血患者,研究组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对比两组患者血常规检验的结果情况。结果研究组Hb、RBC、WBC、PLT、HCT、MCHC、MCV、RDW指标检测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诊断准确率98.00%与对照组的96.00%略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采血方法行血常规检查的检验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采用静脉采集血液行血常规检验的稳定性更高,更具临床价值。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孕妇贫血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超在乳腺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200例乳腺肿瘤患者,使用频率为5~10MHz的高频探头的彩超诊断仪器进行乳腺全面检查。所有患者通过观察血流、血流峰值、血管流速、频谱形态、动力学参数以及阻力指数,对其进行综合性的诊断分析和鉴别诊断。结果我院所收治的200例乳腺肿瘤患者当中,良性肿瘤136例,占总体的68%,恶性肿瘤64例,占总体的32%,其中,被误诊为恶性肿瘤的良性肿瘤患者10例。占总体的0.05%。结论运用彩超设备对乳腺肿瘤患者通过观察血流、血流峰值、血管流速、频谱形态、动力学参数以及阻力指数,以及二维声像图的变化指标,能够为乳腺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准确有效的科学依据,临床上具有推广使用价值,需要临床医师引起高度的重视。

  • 标签: 彩超 乳腺肿瘤 应用价值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彩超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1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组织学的检查结果将本组患者分为良性结节组和恶性结节组,每组55例。对患者的彩超检查结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彩超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二维超声声像图在肿瘤边界、回声、边缘、形态、有无钙化以及有无包膜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良性结节组比较,恶性结节组患者的II型以及III型血流信号显著升高,0型以及I型血流信号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结节组患者的PSV以及RI均显著低于恶性结节组,EDV显著高于恶性结节组(P<0.05)。结论彩超在诊断及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中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超 甲状腺结节 良性 恶性 鉴别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血尿是临床常见症状,普通的尿分析仪设备不能完全代替基础尿液显微镜检查,而且形态识别对鉴别肾源性与非肾源性血尿十分可靠。故而,笔者认为,尽管实验仪器不能更新、普及与推广,但作为基层医院临检工作者,必须练就扎实的常规基础操作能力。

  • 标签: 尿红细胞形态检验 肾源性血尿 非肾源性血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规X线、多层螺旋CT对鉴别诊断肺结核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与我院传染科收治的5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对鉴别诊断肺结核,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X线诊断肺结核。观察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的准确性和隐藏病灶、病灶分布情况。结果观察组采用多层螺旋CT对鉴别诊断肺结核,诊断的准确性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X线,观察组的病灶显示率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肺结核患者通过多层螺旋CT对鉴别诊断肺结核及肺结核病灶分布效果更好,准确性高,与常规X线相比较,临床的诊断价值更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常规X线 多层螺旋CT 鉴别诊断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在乳腺分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50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与5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所有患者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检查资料,比较两种疾病在超声检查结果方面的差异。结果纤维腺瘤在囊性检出率和边缘分叶状方面均明显低于分叶状肿瘤(P<0.05);且在内部回声均匀以及血流信号少检出率明显高于分叶状肿瘤(P<0.05),两者在内部钙化灶检出率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检查在乳腺分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是在部分指标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需要结合多种观察指标进行判断。

  • 标签: 超声 乳腺分叶状肿瘤 纤维腺瘤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胸部孤立性纤维瘤患者良恶性诊断中应用CT所取得的临床价值,分析CT在胸部孤立性纤维瘤中诊断效果,望能为胸部孤立性纤维瘤的良恶性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在2016年05月01日至2018年05月15日我院进行检查的胸部孤立性纤维瘤(SFT)患者中盲选10例纳入本次研究,患者均为经过病理检查证实,其中良性占7例,恶性共3例,对患者CT检查表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恶性患者SFT最大径优于良性患者,组间的数据存有明显差异(P<0.05)。良性患者ROC曲线分析中,良恶性SFT最大径为0.7245,以9.3作为良恶性最大为其界值,良恶性诊断敏感度为60.0%,特异性为89..0%,阳性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3.7920,0.4926。结论胸部孤立性纤维瘤患者进行良恶性诊断时应用CT进行诊断,有一定的特征性,若当最大径超过9.3厘米,不均匀强化,周围出现侵犯,则有助于进行SFT良恶性的评估,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CT 诊断 胸部孤立性纤维瘤 应用价值良恶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R、X线片诊断鉴别隐匿性骨折比较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6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24例隐匿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采用DR诊断取得了较好效果。结果隐匿性骨折采用X线、DR诊断情况见表1,DR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检出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隐匿性骨折患者采用DR拍片较X线片对应的检出率更高,有利于早期指导患者进行规范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功能。

  • 标签: DR X线片诊断 隐匿性骨折 比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93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为观察A组,71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为观察B组,9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三组受试对象进行血常规检测。结果观察A组、B组Hb、RBC、RDW、MCV、MCH、MVC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A组MCH低于B组,MCV、MVCV、RDW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55%、72.81%、78.82%,地中海贫血的分别为90.14%、70.80%、75.08%。结论血液检验各指标可为贫血的诊断、分型提供依据,有助于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标签: 血液检验 地中海贫血 缺铁性贫血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CT联合MRI增强扫描鉴别诊断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110例胰腺疾病患者MRI及MSCT增强扫描资料,其中慢性胰腺炎55例,胰腺癌55例,分析联合使用诊断胰腺癌的效果。结果联合应用MRI及MSCT比较单独使用MRI、MSCT,其准确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MRI及MSC联合诊断鉴别胰腺疾病,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MRI MSC 慢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身体健康,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随着中药在健康养生中大受欢迎,市场需求量日益增长,大量的假药流入市场,为了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以防买到中药伪冒品。在购买中药时,对中药饮片的真伪鉴别尤为重要。火试法和水试法是鉴别中药的传统经验鉴别法,两种鉴别法各有特点。本文根据自身多年的从业经验并结合广泛的社会调查研究,就水试法和火试法在中药饮片鉴别中的应用,望能提供借鉴。

  • 标签: 火试法 水试法 中药饮片 真伪鉴别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鉴别肝硬化结节与微小肝癌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肝病治疗的患者9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患者病情进行鉴别,筛选出15例微小肝癌结节与30例肝硬化结节患者进行比较,全部病例均经AFP,CT,MRI检查,结果与超声诊断相符。结果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鉴别肝硬化结节与微小肝癌患者,可辨别两者的区别,早期发现和诊断小肝癌对于确定临床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存率有着重要的作用。肝硬化结节患者彩超检查呈肝内弥漫性分布的低回声结节,结节周边为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的网格状增高回声,回声较细较为整齐,周边及内部无或少血流信号,少数可检出静脉频谱;微小肝癌的直径小于2cm,多为单发,癌结节的数目较少,病灶多呈现圆形或类圆形,且大多病灶内部为均匀低回声,周边伴有声晕,后方回声增强,大多数癌结节周边及内部可引出动脉血流。结论彩超声技术对肝硬化结节与微小肝癌患者进行鉴别,可以尽早发现和诊断微小肝癌,而且彩超检查为无创性检查,重复性强,操作也比较简单,不会给患者带来二次痛苦。?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肝硬化结节 微小肝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中接受CT诊断的效果,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总结归纳,分析CT诊断的价值。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共100例开展研究分析,对患者的临床CT诊断情况进行探讨。结果全部患者中的症状分成两类,一类是急性水肿型胰腺炎,还有一种就是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共有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40例,占总数的40%,有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60例,占总数的60%。全部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都不相同,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的周脂肪层比较模糊,胰胆管会有扩张的情况出现;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的胰腺内形状不同,有些是点状,有些是大片状。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接受CT诊断能够对病情确定提供较大的帮助,是临床非常重要的检查方式,但需要做好鉴别诊断。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CT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脑肿瘤卒中与脑出血的 CT诊断及鉴别诊断效果。 方法: 本次研究共选取 41 例脑肿瘤卒中患者的 CT 诊断资料进行分析,收取病历时间始于 2015 年 5 月,至 2016 年 5 月为止。采取螺旋 CT 对患者进行常规平扫,分析 CT 诊断脑肿瘤卒中的病理特征。 结果: 全部病例均伴随明显的出血灶病症,高密度、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共 41 例病例,发现肿瘤者共 18 例,特征如下:边缘清晰,呈团结状、团块状,或不规则形态, CT 值比血肿稍微低,但是比脑灰质略高,经增强扫描可发现脑肿瘤组织表现为不同程度强化。发现肿瘤周围水肿者共 22 例,形态不规则,或者显示未指状,低密度。 结论: 在 CT 诊断脑肿瘤卒中和常规脑卒中时,应当对非常规出血的部位予以重视,观察血肿形态、周围组织结构等特征,建议采取其他检查方式予以辅助,从而减少误诊漏诊。

  • 标签: 脑肿瘤卒中 脑出血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CT 诊断法和 X 射线诊断法在鉴别肺癌与良性肿瘤方面的效果。 方法: 选取 2016 年 6 月— 2017 年 9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已经经病理学确诊的 126 例肺癌与良性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征求其同意后,将患者分为实验组 A 与实验组 B ,每组患者 63 例。实验组 A 组的人员利用 CT 诊断法重新进行肺癌与恶性肿瘤的检测。实验 B 组利用 X 射线诊断法,重新进行肺癌与恶性肿瘤的检测。以诊断准确率和敏感度及特异度两个评价标准平价两种方法的实际效果。 结果: 实验组 A 肺癌方面和肿瘤方面的诊断率均显著高于实验组。实验组 A 在敏感度和特异度方面均优于实验组 B 。上述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 CT 诊断法在鉴别肺癌与良性肿瘤时不管在诊断准确率、漏诊率和误诊率方面都优于 X 射线检测,因此 CT 诊断法较 X 射线检测法更加适合用于肺癌与良性肿瘤方面的检测。

  • 标签: CT 诊断法 X 射线检测法 肺癌 良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CT及MRI检查诊断鉴别鞍区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行回顾性调查法,随机选取53例我院自2010年9月份至2018年2月份收治的鞍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各病例均进行CT与MRI检查,对比观察两组影像图像的特征并统计其检出率与准确率。结果CT与MRI的检出率分别为94.32%(50/53)、100%(53/53),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准确率分别为84.91%(45/53)、92.45%(49/53),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鞍区肿瘤的检查方法中,MRI相较于CT具有更高的检出率与准确率,而CT对钙化的显示上则更具优势,临床应用中应结合两者图像进行综合分析。

  • 标签: CT 核磁共振 影像诊断 鞍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