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核磁共振陀螺是目前世界上体积最小的导航级陀螺。由于核磁共振陀螺通过探测原子核的宏观磁化在静磁场中的进动频率来测量载体的角速度,为获得高精度与大动态范围,需要确保静磁场的稳定性,防止外部磁场的干扰,所以必须对核磁共振陀螺进行磁屏蔽。从核磁共振陀螺磁屏蔽原理出发,通过数学计算和计算机仿真,分析和研究了多层磁屏蔽罩结构参数对磁屏蔽系数的影响,并对核磁共振陀螺磁屏罩进行了优化设计。设计的多层磁屏蔽罩磁屏蔽系数达到了106,满足核磁共振陀螺的使用需求。该工作为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整体设计和制造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 标签: 核磁共振陀螺仪 多层磁屏蔽 优化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肝脏核磁共振检查过程中的护理手段效果及改进对策。方法通过对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肝脏核磁共振检查患者50例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手段对其检查中的影响。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患者在核磁共振中呈现出较为平稳的情绪,能够积极配合检查,50例患者中有42例在检查中情绪平静,过程平稳,8例患者虽然情绪稍有波动,但很快稳定,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干预满意度达到94.8%。结论在肝脏核磁共振检查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起到平稳患者情绪,保障检查顺利进行的效果,因而值得在肝脏核磁共振中加以推广。

  • 标签: 肝脏 核磁共振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健康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这也要求医疗设备要更加先进、不断更新和完善,而核磁共振设备作为一种先进的检验设备应运而生,它主要用于医学方面的临床检测,检验的精确度比较高,技术手段也比较先进。但是由于核磁共振设备的购置以及日常维修费用比较昂贵,就有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本文将从核磁共振设备日常维修及维护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的措施,从而保证设备的高效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 标签: 核磁共振设备 维修 维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 臂丛神经损伤的核磁共振诊断分析 。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3 月期间治疗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 86 例,并对 86 例患者的核磁共振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臂丛神经损伤后 MRI 的表现特征和核磁共振的诊断价值。 结果: 经过诊断后,臂丛神经前段损伤表现为神经根离断或消失、迂曲或增粗,且有神经根袖形态异常,诊断阳性率为 83.58% ;臂丛神经前段损伤表现为神经干增粗,邻近结构出现紊乱和水肿,诊断阳性率为 88.65% 。 结论: 对于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进行诊断时,核磁共振影像技术能够清晰的看到神经的损伤状况、提高诊断的阳性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臂丛神经损伤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核磁共振检查中止的原因,并研究对其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治疗期间行核磁共振检查中止的患者50例,分析核磁共振检查中止的原因,并研究对其的护理对策。结果分析患者核磁共振检查中止的原因,患者本身因素占48.0%,对核磁共振检查认识不足的因素有32.0%,环境因素占20.0%。其中患者本身因素占有比例最大。结论对于核磁共振检查中止的患者,针对性采取护理措施有其必要性,消除患者中止检查的原因,对减少中止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核磁共振检查 中止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臂丛神经损伤是一种在临床上常见的病症,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核磁共振神经成像在臂丛神经方运用为临床诊断重要依据。方法回顾性的选取我院自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间的患者48例,进行分析研究。主要研究在临床上肩关节上举和外展受限以及肘关节屈曲受限;腕关节肌力不同程度减弱等临床表现。结果在我院自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间收治的48例患者中,进行分析研究。其中肩关节上举和外展受限患者10例,肘关节屈曲受限患者10例,腕关节肌力不同程度减弱患者较多为28例。一般分为上臂丛损伤、下臂丛损伤和全臂丛损伤。目前通用的按臂丛损伤的机制与损伤部位作出以下分类开放性臂丛损伤、闭合性臂丛损伤;锁骨上臂丛损伤、神经节以上臂丛损伤、神经节以下臂丛损伤、锁骨下臂丛损伤;放射性臂丛损伤及产瘫。结论临床的臂丛神经受到损伤时,主要的确诊手段依靠核磁共振影像技术。对于肩关节上举和外展受限以及肘关节屈曲受限;腕关节肌力不同程度减弱等症状性臂丛神经损伤有着非常可靠、安全的效果。

  • 标签: 核磁 共振 影像 诊断 臂丛 神经 损伤 浅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核磁共振在卵巢肿瘤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50名2012年7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卵巢肿瘤患者,对其MRI(磁共振成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前,50名患者的MRI病变定位均和治疗结果一致,其中有40名良性肿瘤患者诊断和核磁共振相吻合,10名恶性肿瘤患者的核磁共振诊断正确,其诊断病变范围基本与手术结果一致。结论核磁共振可以准确的显示患者卵巢肿瘤的具体形态、大小以及侵及范围,对肿瘤良恶性及定性诊断极为有利,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核磁共振 卵巢肿瘤 征象特点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核磁共振检查中的护理效果,以此提高小儿疾病的诊断率。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间收治的167例行核磁共振检查的患者,对以上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具体包括药物护理、心理护理、个性化护理等,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在对这167例患儿采取整体护理措施之后,这些患儿都顺利进行核磁共振检查,获得得图像清晰无伪影,病灶也显示得比较清楚,获得得图像为医生的下一步诊断提供了合理的依据。结论在对小儿患者采取整体护理措施之后,患儿比较容易配合医院的临床检查,这样就可以提高影像的质量,进一步提升了疾病的诊断率。

  • 标签: 小儿患者 核磁共振 药物护理 护理效果 图像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核磁共振技术和方法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在肌肉疲劳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成果,有必要对此进行总结回顾,推动肌肉疲劳的综合立体研究,并应用于人体运动训练.

  • 标签: 核磁共振(NMR) 肌肉 疲劳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方式在儿童核磁共振检查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来我院接受核磁共振检查的儿童病患12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GE公司生产的超导磁共振成像扫描设备,对儿童病患进行检查,依照接受检查部位的不同,时间在15.5~30min不等。针对儿童的年龄,对其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对4岁以上儿童注射镇定药物,护士主要利用综合干预的方式,令其配合检查,对于4岁以下的病患,医护人员要对其使用镇定剂。对所有病患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工作。结果所有病患均完成检查,图像清晰,无阴影出现,从医学影像资料中均能发现病灶。结论利用有效护理方式,能够增加患儿的配合核磁共振检查程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核磁共振 心理护理 药物护理 特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