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报告一例动脉瘤患者并发神经源肺水肿的抢救护理过程。护理的重点是氧疗的护理,颅高压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输液管理和基础护理。该患者抢救成功,平稳转出NICU至普通病房择期手术后康复出院。

  • 标签: 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 动脉瘤 护理
  • 简介:我院应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成功抢救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昏迷病人,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成功抢救 抢救重症 替代疗法成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诊抢救室中采用安全留置针对降低护士针刺伤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安全型留置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穿刺普通型留置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发生针刺伤以及脱针的机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进行急诊抢救过程中采用安全型留置针,能显著降低护士针刺伤的机率,对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急诊抢救 安全型留置针 护士针刺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胃管补液对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的疗效。方法对46例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患者随机分为鼻饲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鼻饲组采用鼻饲温开水联合静脉输入0.6%盐水及胰岛素,对照组单纯静脉补液治疗,所获数据经t和X2检验。结果鼻饲组有24例中有22例血浆渗透压降至320mmol/L以下,对照组22例有10例血浆有效渗透压降至320mmol/L以下,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鼻饲组温开水联合静脉输入0.6%盐水及胰岛素是抢救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的有效措施,能显著降低病死率。

  • 标签: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鼻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急救的时机和疾病预后的相关。方法选择在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其中68例患者为工作时间出现症状并进行急救的患者,设为观察组,32例患者为休息时间出现症状并进行急救的患者,设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人数,其中Ⅰ型呼吸衰竭患者有67例,占67%,II型呼吸衰竭患者有33例,占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患者死亡率的相关因素包括pH值、PaO2值、PaCO2值;而跟患者住院时间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吸烟史、血液中乳酸含量。结论呼吸衰竭患者的住院时间、死亡率与进入急诊抢救室的时机无明显相关

  • 标签: 呼吸衰竭 急诊抢救室 时机 预后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观察急诊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之际应用呼吸阶梯 治疗的实际治疗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在 2018年 4月至 2020年 3月期间内接收的 急危重症患者中抽选 153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并将其在 mod函数分组中分为 77例 Z组以及 76例 X组, Z组患者行传统呼吸支持抢救治疗方案, X组患者行呼吸阶梯治疗方案,对比后续的疗效结果并分析、总结本次研究。结果:从最终治疗结果中可以看到, X组患者在复苏体位中的患者例数显然高于 Z组,其中差异明显、 P=0.0376,统计学意义具备成立条件;而在行气管切开等患者例数中 X组显然低于 Z组,对比中差异明显、 P=0.0472,统计学意义具备成立条件。结论:对急危重症患者在急诊抢救时,应当尽快行呼吸阶梯治疗,可显著增加患者复苏率、促进患者预后恢复效果得到有效增长,故可以在急诊科急诊抢救中得到普及与推广。

  • 标签: 急危重症 急诊抢救 呼吸阶梯性治疗 预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抢救室急性呼吸困难患者应用针对护理的效果。方法: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0例急诊抢救室呼吸困难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35例)行针对护理,比较两组血气状况及健康状况。结果:针对护理后研究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及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H值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血氧状况,提高其健康水平。

  • 标签: 急性呼吸困难 针对性护理 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有效。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之间本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6例,以双盲法进行分组,参比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试验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护理后的相关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结果: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后,试验组的相关时间短于参比组(P<0.05);试验组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参比组(P<0.05)。结论:在对研究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缩短患者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急性非创伤胸痛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症状,见于多种疾病。针对非创伤胸痛要分析其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以及护理措施。引起急性非创伤胸痛的常见疾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主动脉夹层等。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尽早确认病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急性非创伤胸痛发病危机,对于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让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有效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保障。如何通过有效的抢救手段来挽救患者生命,如何提高诊断的准确,提高抢救效果成为医院急诊科重点关注的内容。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有效缩短抢救时间,让患者尽早开始接受治疗,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更高。在接受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患者抢救效果明显提升,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急诊护理 非创伤性胸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性非创伤胸痛患者抢救中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实际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于急诊科纳入60例急性非创伤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病症情况危急,需及时对其进行抢救治疗。为达成研究目的将以对照研究的形式实施,并且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了两组,即常规组、护理组,前者继续应用常规急诊护理措施,后者则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分析其具体应用效果。结果:对两种急诊护理措施的抢救效果均进行了分析,其中护理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与此同时,护理组抢救时间、治疗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也相对更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非创伤胸痛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抢救效率和抢救效果。

  • 标签: 急性非创伤性胸痛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抢救效果 抢救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哮喘伴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安全。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患者展开研究,均为重症哮喘伴呼吸衰竭,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命名为参比组(41例,采用急诊常规治疗)和实验组(41例,采用急诊抢救治疗)。比较两组生命体征指标、生命体征稳定时间。结果:经统计分析后可见实验组治疗后心率、二氧化碳分压指标值和参比组相比明显更低,血氧分压和参比组比较则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生命体征稳定时间明显短于参比组,P<0.05。结论:重症哮喘伴呼吸衰竭的急诊治疗中采用机械通气辅助抢救治疗对快速恢复患者生命体征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哮喘 呼吸衰竭 急诊抢救治疗 生命体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非创伤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抢救急性非创伤胸痛患者107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照组实施常规抢救。比较两组救治时间、抢救效果与家属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抢救时间、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家属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非创伤胸痛患者抢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缩短了救治时间,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更高。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 急性非创伤性胸痛 抢救时间 治疗时间 住院时间 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急性非创伤胸痛患者抢救中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非创伤胸痛患者为观察对象,对这60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在对比前展开分组,分组方式为奇偶数法,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患者,前者使用常规急诊护理,后者使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通过对两组患者抢救基本情况对比来了解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起到的效果。结果: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观察组患者诊治速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下对急性非创伤胸痛患者进行抢救能够提升抢救效率以及成功率,也能降低多种不良问题发生,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非创伤性胸痛 抢救效果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后对急性非创伤胸痛患者的抢救效果。方法:针对我院接受的64例急性非创伤胸痛患者进行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研究,于2020.12-2021.12期间收集患者基础资料,应用数字表法随机法分组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优化急诊流程,对比两组急性非创伤胸痛患者的诊治时间及不良事件出现率等指标。结果:经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抢救诊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出现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急性非创伤胸痛患者实施抢救时,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有利于提升临床效果,缩短抢救时间,降低不良事件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非创伤性胸痛 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非创伤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方便选取2021年3月~2022年7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88例急性非创伤胸痛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随机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记录抢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抢救成功率、病死率、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死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抢救急诊非创伤胸痛患者时给予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干预,可更好的控制不良事件发生可能,提升抢救成功率,改善护患关系。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非创伤性 胸痛患者 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与探讨实施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在危重患者急性左心衰抢救中影响。方法:本次随机抽取我院66例急性左心衰危重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时间为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采用分组对照方式,就66例急性左心衰危重患者根据随机抽样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3例患者,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模式,实施常规治疗的33例命名为参照组,实施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模式的33例命名为研讨组,分析研究两组急性左心衰危重患者实施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模式后的临床生命体征指标、治疗有效率以及抢救成功率。结果:研讨组的急性左心衰危重患者经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模式干预后,治疗效果显著,其中研讨组抢救成功率较高,临床生命体征指标评分优势,P<0.05,有研究价值。结论:急性左心衰危重患者通过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模式的有效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治疗有效率以及抢救成功率,值得运用。

  • 标签: 血液净化 急性左心衰 危重患者 连续性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