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筛查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患病情况,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全镇6803名农村适龄妇女免费采用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涂片检查、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涂片ⅡB97例,病检CIN17例,浸润癌1例。乳腺超声异常122人。结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预防和控制宫颈癌乳腺癌发生、发展,降低死亡率的最有效措施。

  • 标签: 宫颈癌 乳腺癌 筛查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12000名农村妇女的宫颈癌和乳腺癌的检查情况和结果分析。方法依照卫生部“两癌”检查法对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地区12000例妇女进行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统计,分析其“两癌”检查情况和筛查结果。结果“两癌”的检查情况逐年变好,已检查率和正常率有所提升,“两癌”的病变检查结果较多,但具有发展性,提前的预防干预尤为重要。结论“两癌”的检查工作需要进一步的推进,做好早期预防和治疗工作,减少农村妇女的发病率,提高其对“两癌”的了解程度。

  • 标签: 农村妇女 宫颈癌和乳腺癌 筛查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宫颈腺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后疗效,分析同步放化疗后仍有残留病灶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6年间收治的109例局部进展期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外照射临床靶体积处方剂量50.4 Gy分28次,内照射A点剂量30~36 Gy分5~7次。同步顺铂或紫杉醇周疗。放化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对部分缓解(PR)者进行挽救性治疗(手术和/或紫杉醇联合卡铂或顺铂化疗和/或放疗)。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结果中位随访时间48个月,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4.1%、58.5%。放化疗后72例(66.1%)患者达完全缓解,31例(28.4%)患者达PR。PR患者挽救性治疗后3年总生存、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3%、41%。放化疗后仅4例(3.7%)和2例(1.8%)患者出现>3级泌尿系和胃肠道不良反应。结论对于同步放化疗后仍有临床残余病灶的宫颈腺癌患者应积极采取挽救性治疗,以期更多的生存获益。

  • 标签: 宫颈腺癌/同步放化疗法 残余病灶/挽救性治疗 预后
  • 简介:1资料和方法患者,女性,37岁,既往月经规则,量中等,近3个月来经期延长,量较之前明显增多,血、尿及粪常规检查正常。专科检查示: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宫体中位,大小正常,质中,无压痛,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检查示:子宫大小形态正常,肌层回声均匀,内膜厚6mm,宫腔内见节育器距宫底部37mm,部分位于宫颈管内,宫颈前后径35mm,宫颈管内见45mm×22mm低回声,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示其内见较丰富的条形血流信号,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为0.60。双侧卵巢未见异常。超声诊断:宫颈管内低回声,考虑为肌瘤,息肉,其他。

  • 标签: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 宫颈管 超声误诊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隆起型 DOPPLER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16蛋白在子宫颈腺癌和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同时亦可指导临床上的部分早期病例是否需保留生育功能。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子宫颈腺癌和73例子宫内膜腺癌中p16、p53、ER及PR的表达情况。结果(1)p16在40例子宫颈腺癌中有37例(92.5%)呈弥漫阳性,在73例子宫内膜腺癌中28例(38.4%)呈灶性阳性。(2)在子宫颈腺癌中p53、ER、PR阳性表达各占20.0%、5.0%、7.5%,而在子宫内膜腺癌中p53有38.4%表达阳性,激素受体ER、PR在子宫内膜腺癌中分别有78.1%、71.2%表达。在子宫颈腺癌中p16蛋白呈弥漫性细胞核和细胞质阳性,而组织学形态与其相似的宫内膜腺癌中呈不规则灶性阳性,而且总体强度较弱。p16蛋白检测同时联合p53蛋白检测、激素受体ER、PR不但可鉴别子宫颈腺癌和子宫内膜腺癌,还可用于子宫浆液性腺癌和子宫内膜样腺癌鉴别诊断。结论对活检或诊刮子宫腺癌标本,选用p16蛋白检测可以作为一个辅助性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来鉴别子宫颈腺癌和子宫内膜腺癌

  • 标签: 子宫颈腺癌 子宫内膜腺癌 p16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提供同步放化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2005年至2009年我院共有152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接受治疗,根据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一组患者采取单纯放疗治疗,一组患者进行放化疗同步治疗,对比分析临床效果。结果临床中使用单纯放疗进行治疗,近期有效率为75.5%,同步放化疗患者的有效率为94.6%,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其临床结果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同步放化疗在临床中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具有比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有效率比较高。

  • 标签: 同步放化疗 单纯放疗 中晚期宫颈癌
  • 简介:目的研究容积旋转调强(VMAT)联合同期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晚期宫颈癌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VMAT联合同期化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适形强调放疗(IMRT)联合同期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治疗期间和治疗后毒性反应;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无瘤生存率、远处转移率及总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盆骨髓(PBM)、直肠及小肠外照剂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靶区剂量均匀性指数(HI)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1年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MAT联合同期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近期疗效与IMRT治疗方案相当,但安全性更高,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及预后。

  • 标签: 宫颈癌 容积旋转调强(VMAT) 适形强调放疗(IMRT) 化疗 无瘤生存率 远处转移率
  • 简介:宫颈癌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是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但仍有部分患者治疗失败。近年来以铂类和非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单独或联合方案及分子靶向药物逐渐被用于宫颈癌的同步放化疗。本文对局部晚期宫颈癌不同药物及方案同步放化疗的研究和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宫颈癌 局部晚期 同步放化疗 药物 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温化痰饮法对痰湿型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治疗的80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把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吉西他滨实施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前提下,采用以温化痰饮法而立的苓桂术甘汤实施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其中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0%,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5.0%,治疗组患者的临治疗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应用温化痰饮法对痰湿型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治疗,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改善患者的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温化痰饮法 痰湿型晚期宫颈癌 吉西他滨 苓桂术甘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中晚期宫颈癌放化疗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于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并设为实验样本,实验样本的纳入量为60例,参照随机分组法将这6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做分组处理,其中常规组收治的30例患者采用常规放化疗护理干预,研究组收治的30例患者在常规放化疗护理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干预,之后将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以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等指标设定为评价标准。结果:护理依从性的结果对比中,研究组总依从率较高(P<0.05);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的结果对比中,研究组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来说,应在放化疗护理中增加健康教育干预,这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护理依从性,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中晚期宫颈癌 放化疗护理 健康教育 应用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四位。淋巴结转移是其最主要的转移方式,也是宫颈癌的重要独立预后不良因素。考虑到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漏诊率较高,及宫颈癌治疗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导致的治疗失败率较高,近年来有临床医生将预防性延伸野放疗应用于ⅢB及Ⅲc1宫颈癌患者的治疗中。本文就预防性延伸野放疗应用于ⅢB及Ⅲc1期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及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 标签: 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 预防性延伸野放疗 预后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同步放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70例Ⅰb2期及Ⅱa2期宫颈癌患者行PVB或TP或TC方案化疗结合腔内后装放疗后再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观察宫颈局部肿瘤变化及同步放化疗毒副反应,分析术前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7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分别为14例和45例,总有效率为84.3%。3年局部复发率为31.3%,3年远处转移率为25.4%,3年总生存率为79.1%。毒副反应发生情况,骨髓抑制30.0%(21/70),周围神经毒性10.0%(7/70),胃肠道反应80.0%(56/70),肌肉关节痛12.9%(9/70),脱发87.1%(61/70)。手术平均出血量410mL,手术平均时间160min。术后输尿管尿瘘2例,尿潴留12例,盆腔淋巴囊肿合并感染1例,均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同步放化疗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毒副反应可耐受,不影响后续的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轻微,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宫颈癌 局部晚期 同步放化疗 后装放疗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耐受性。方法将86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行手术切除治疗,研究组手术前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的化疗方案,对照组术前则选用5-FU联合顺铂的化疗方案,3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化疗1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及耐受性。结果研究组患者化疗后总有效率为69.8%(30/43),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74.4%(32/43),对照组患者化疗后总有效率为48.8%(21/43),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100%(43/43),两组化疗后疗效及耐受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的化疗方案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具有十分确切的疗效,且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使用推广。

  • 标签: 紫杉醇 顺铂 化疗 局部晚期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晚期宫颈癌放化疗患者的健康教育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胃肠道反应、放射性皮炎以及骨髓抑制反应等同步放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与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在中晚期宫颈癌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护理 中晚期 宫颈癌 放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应用IMRT(强度被调节的放射放疗)放疗与普通放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64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施普通放疗治疗)、观察组(实施IMRT放疗治疗),各32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毒副作用发生率以及治疗1年内的远处转移率、复发率。结果:经放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发生毒副作用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5.63%

  • 标签: IMRT放疗 普通放疗 局部晚期宫颈癌 临床效果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ax、Bcl-2蛋白在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47例LACC组织中化疗前Bax、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47例LACC中,NACT有效率为72.3%,CR为14.9%。②化疗前,Bax及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3%、36.2%。临床有效及无效病例中,Bax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7%、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4%、4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肿瘤低分化患者中Bax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高中分化患者,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而在年龄、病灶大小、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Bcl-2表达在各临床病理参数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紫杉醇+顺铂静脉化疗对LACC有效,Bax蛋白异常表达与宫颈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可作为预测和判定NACT疗效的指标。

  • 标签: 宫颈肿瘤 化疗 细胞凋亡 Bcl-2蛋白 Bax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局部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7例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接受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现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结果①局部肿瘤体积治疗后显著下降,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以外,所有患者阴道充血显著减轻,宫旁组织逐步变软,间隙增宽。②通过疗效评价,127例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化疗后完全缓解13例(10.24%)、部分缓解90例(70.87%)、无变化24例(18.89%)、进展0例(0.00%),治疗总有效率为81.11%。③化疗后,121例患者接受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手术率达到95.28%。④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脱发、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等,经WHO药物不良反应分级,上述不良反应程度分级均未超过Ⅰ度。结论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局部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确切,具有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轻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紫杉醇 卡铂 局部中晚期宫颈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58例中晚期宫颈癌住院患者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简称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认为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重视行为指导及术前准备;术中做好心理疏导和护理配合;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和健康教育指导,使患者得到全面的护理,提高了患者对手术的适应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提示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及其相应的护理措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法。

  • 标签: 宫颈癌 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