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对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的影响并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目的回顾性调查血液科移植组89例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患者的并发症、住仓天数及成功率。结果移植成功率79%.(70/89),失败21%(19/89),患者住层流室时间均值35±6天。并发症45%(40/89)。ABO血型不符合11例,无1例发生溶血反应。结论恰当正常的规范化护理,能有效减少移植后并发症,有利于病人度过骨髓移植难关,顺利出仓。

  • 标签: 造血干细胞 移植 护理
  • 简介:提出了一种推测圆管流动中的气液物质组分的理论方法。通过建立圆管中充分发展管段的气液两相分层流对流传热模型,采用L-M方法对气相和液相流体的热参数分别进行非线性模拟和反算,利用反演的热参数求解气相和液相的组分,最后根据两相流动控制方程,推求出了圆管中两相流体存在浓度滑移时的总组分,为以后封闭系统中的物质组分实时监测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气液两相流 反问题 组分 浓度滑移
  • 简介:塔木察格盆地南贝尔油田构造条件复杂,孔隙结构特征差异性大,非均质性强,区内南屯组储集层流体性质识别难度较大,测井、录井解释符合率均不理想。为了探讨南贝尔油田南屯组储集层流体性质识别的有效方法,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马氏距离判别法引用到流体性质解释过程中,取该区22口探井、评价井已获试油验证的储集层流体10项参数的原始样本数据,以其通过降维得到的3个主成分作为判别因子,并求取经主成分计算后新样本的均值向量和样本协方差矩阵。在假设油层、干层、油水同层、水层4个不同类属总体的协方差矩阵相等的前提下,构建该区储集层流体性质的马氏距离判别模型,并依据判别函数值最大准则确定判别结果。应用结果表明: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马氏距离判别模型的回判准确率为93.33%,预测正确率约为80%,可为该油田南屯组储集层流体性质的识别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南贝尔油田 主成分分析 马氏距离 流体性质 判别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手术室感染患者病原学与手术室层流洁净空气质量分析及干预措施研究。方法:选取 2016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期间,我院共选择 130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选择的手术室为两个层流手术室,层流分类和面积相同。其中一间手术室手术 65例为干预组,另一间层流手术室手术 6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 6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手术室采用手术室传统质量及传统术后感染管理防控方法,干预组则通过对手术室进行感染控制策略来对术后感染及手术室质量实施防控。结果:手术后,所选 2组患者中,对照组共有 5例患者发生感染,其中切口感染 3例,占比 60%,切口感染率为 4.4%,其他部位感染 2例占比 40%,其他部位感染率为 2.9%,对照组总感染率为 7.4%。干预组共发生 2例术后感染,切口感染和其他部位感染各 1例,总感染率为 3.1%。 2组感染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切口感染率 2组相比较,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手术感染 空气质量 切口感染 细菌感染
  • 简介:目的比较3种不同消毒方法对无层流设备接台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将手术时间超过2h的90个手术间次随机分为3组,每组30间次,分别采用紫外线消毒方法、动态空气消毒器消毒方法和动态空气消毒器加含氯消毒剂消毒方法进行空气消毒,监测消毒前、消毒后(手术前)、术中2h空气的菌落数。结果消毒前3组菌落数均超标,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消毒前后3组菌落数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消毒后组问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术中2h时3组菌落数,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应用动态空气消毒器消毒手术室和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手术室物体表面和湿拖地面,消毒杀菌效果好,是无层流设备接台手术室空气消毒的理想方法。

  • 标签: 手术室 空气消毒 紫外线 动态空气消毒器 消毒剂
  • 简介:对超临界CO2在水平细微管内层流流动与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冷却和加热条件下,细微管(d<1.0mm)内有代表性的速度、温度剖面,以及Nusselt数随流体温度的变化.研究表明:超临界CO2在水平细微管内层流流动时,由于流体热物性随温度剧烈变化,浮升力的影响非常显著,加强了管内换热;且由于流体强变物性特点,只要流体和壁面存在温差,速度及无量纲温度分布就不断变化,充分发展流不可能达到.研究结果对超临界CO2高效紧凑式换热器的设计与优化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超临界CO2 层流流动 数值模拟 水平 NUSSELT数 无量纲温度分布
  • 简介:流体包裹体岩相学与显微测温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盆地中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T3x)致密砂岩储层存在早、晚2期流体包裹体。早期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较低,主要为80~100℃;晚期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较高,主要为120~140℃,成熟度较早期也较高。推断四川盆地中部致密砂岩储层的油气充注、运移经历了2个主要期次,早期发生于晚侏罗世,晚期发生于晚白垩世—古近纪初期,这与油气藏饱和压力得出的结果相符。

  • 标签: 流体包裹体 致密砂岩储层 须家河组 三叠纪 四川盆地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层流洁净手术室干预的管理措施立项,探析精细化管理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应用效果。方法:基于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为期限,基于其中2020年10月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进行分组,实施精细化管理前收录100例手术室器械为干预前,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收录的100例手术室器械为干预后,对比管理质量、管理效率以及手术室清洁质量等内容。结果:干预前手术室器械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器械管理合格率等数据较之干预后同项数据,数据差异显著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对手术室医疗器械及环境质量的相关检测数据与干预后对手术室医疗器械及环境质量的相关检测数据存在显著的组间数据差异,软件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实施中,精细化护理措施的临床实施能够更好优化手术室状态,严格要求手术室医疗器械的医疗质量,更好的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层流洁净 手术室管理 应用经验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以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图书馆基层流动服务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文献和案例的分析,探讨了该模式的实施与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图书馆基层流动服务模式具有较高的效率和便利性,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本文旨在提供给图书馆管理者和从业人员一种新的服务模式,以推动图书馆的发展和提高用户满意度。

  • 标签: 移动互联网技术 图书馆 基层流动服务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层流手术间感染率控制中应用预防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0月,手术室手术患者120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感染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控制手术室层流手术间感染率,具有明显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感染数量,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 标签: 手术室层流手术间 预防性护理 效果
  • 简介:储集层流体解释评价一直是油气勘探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以黄河口凹陷的二级构造带中东部走滑带、中部走滑带、西南斜坡带共计76口井的录井资料为基础,以统计学的判别分析为切入点,分别利用Fisher线性判别方法和核Fisher非线性判别方法对研究区的储集层流体进行识别,其应用效果证实核Fisher判别分析法在黄河口凹陷流体识别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经反复分析验证可知,基于核Fisher判别分析方法的符合率均达85%以上,证明基于核Fisher判别分析方法利用常规气测录井资料识别储集层含油性是可行的,对于油水层快速识别评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其他区块的储集层流体识别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 标签: 黄河口凹陷 流体识别 核FISHER判别 FISHER判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化疗后,在骨髓抑制期住层流床期间护理对策观察。方法:选取我院 2019-2021年间收治的90位恶性血液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与通例组各45人,探究两组患者运用不同护理管理方式后恢复效果分析。结果:观察组相比于通例组患者就医期间发生感染率更低(P

  • 标签: []恶性血液病 化疗 骨髓抑制期 住层流床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患者层流床的居住环境和提供相应护理,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本次研究样本来自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接诊的处于骨髓抑制期的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随机筛选60例作为研究样本,其中30例对照组患者在普通病房内给予护理干预,另外30例实验组患者在层流床内给予相应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化疗期间指标和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继发感染情况、发热情况,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表明住层流床的实验组患者化疗期间的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和 SD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恶性血液病 骨髓抑制期 层流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住层流床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择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40例化疗后骨髓抑制期住层流床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当作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各20例,对照组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以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感染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的发热持续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减少继发感染率,加速恢复进度,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恶性血液病 化疗 骨髓抑制期 层流床 护理
  • 简介:摘要:油气井水平井修井过程中的地层流体动态行为对修井效果和油气井生产状况产生显著影响。为了提高修井作业效率和保护水平井的安全性,本论文对油气井水平井修井过程中的地层流体动态特性进行了模拟和分析。借助相关计算模型和修井参数,模拟了修井过程中各阶段的地层流体动态行为,并通过实地操作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修井过程中的井压控制、地层压裂和井口产液等环节,都会对地层流体动态行为形成显著影响且其影响的大小和方向与修井过程和条件密切相关。该研究结果能为油气井水平井的修井作业提供重要的地层流体动力学参数参考,并帮助井场人员更好地理解并控制井下地层流体动态行为,从而提高修井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

  • 标签: 地层流体动态特性 水平井修井 井压控制 地层压裂 修井作业效率
  • 简介:1全球变暖,可持续发展和地质封存一千年伊始,行星地球颗面临着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即:在不远的将来,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作用之间的强烈冲突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人们对来自对环境造成的人为威胁的预警意识越来越增强,特别是在预见未来发达国家实施的成熟的废弃物标准方案时。起源于工业革命的现代经济体制是以煤、石油等提供的大量的相对廉价的能源为基础的。

  • 标签: 水-岩相互作用 封存 二氧化碳 地质 油气层 开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种皮肤消毒剂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溶液与0.5%碘伏消毒液对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CVC)维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层流病房接受治疗的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试验组采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皮肤消毒剂维护CVC,对照组采用0.5%碘伏消毒液维护CVC。每周换药1次,连续维护3周,根据导管处伤口情况换药,并记录每次换药原因及每次换药所需时间,分析2组患者的导管维护时间、换药原因、换药间隔天数及导管伤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皮肤待干时间和护士换药时间分别为(0.62 ± 0.10)、(11.67 ± 0.33)分钟,对照组分别为(1.97 ± 0.18)、(14.48 ± 0.33)分钟,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3.044、57.296,P<0.01),2组在换药间隔天数、CVC导管伤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与0.5%碘伏消毒液在免疫功能低下患者CVC导管维护中均有良好的皮肤消毒效果,并且使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的皮肤待干时间更短、护士换药时间更短,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 标签: 葡萄糖酸氯己定醇 碘伏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中心静脉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层流手术室术中手术器械在不同时间段的细菌污染状况,对其手术器械污染与暴露时间的长短进行研究以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0例三级手术患者术中使用的器械在不同时间段的细菌污染情况作为本次实验对象。根据手术状况的差异,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个不同的小组,a组患者整个手术中无菌台上的手术器械完全在空气中暴露,b组患者整个手术中无菌台上的手术器械用棉布进行覆盖,c组患者整个手术中无菌台上的手术器械用无纺布进行覆盖。分别在术前、术中2、3、4、5小时五个不同时间段的手术器械进行样本抽查,并对其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其培养的效果进行研究及分析。结果经过细菌培养比较后得知,a组手术器械合格为407例(90.44%),b组手术器械合格为433例(96.22%),c组手术器械合格为446例(99.11%),c组手术器械的合格率明显高于b组与a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实验表明,术中手术器械污染的严重程度与暴露时间的长短及覆盖材料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因此在术中应对其器械进行妥善的安置,避免过度暴露造成器械污染。

  • 标签: 层流手术室 手术器械 细菌污染 对比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各类层流标准手术间的麻醉机细菌培养结果对应用消毒机必要性的认定。方法:(1)对手术室的百级、千级、万级、正负压切换、放射线防护手术间进行空气和物体表面细菌培养;(2)在上述各手术间的麻醉机的呼吸回路接口及气体出口应用棉拭子采样法进行标本采集做物体表面培养,观察计算菌落数。在麻醉机的呼吸回路接口及气体出口连接人工呼吸器,应用室内空气吹张麻醉机,采样平板置于恒温箱培养48h后观察计算菌落数。结果:各级手术间的空气及物体表面细菌培养均为阴性,而麻醉机的空气和物体表面均有致病菌生长。结论:各类层流标准的手术间不能保证麻醉机的空气及内表面细菌培养达标,使用消毒机处理麻醉机应常态化。

  • 标签: 层流手术间 麻醉机 细菌培养 消毒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住层流床的意义。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把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安置在层流床的30例为实验组,安置在普通病床的3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无差异,并密切监测体温及病情,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结果实验组患者感染相关并发症例数、发热持续时间、使用抗生素天数及住院天数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住层流床能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抗生素使用时间,缩短住院时间,改善就医情绪。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层流床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