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骨骼肌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抗体(MuSK-Ab)滴度与重症肌无力(MG)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联。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诊断的骨骼肌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抗体阳性重症肌无力(MuSK-MG)病例进行临床研究。共入组33例MuSK-MG,按照入组时是否曾接受免疫治疗分组,按照美国重症肌无力协会(MGFA)分型对初治(未经过任何免疫性治疗)患者进一步分组。28例患者接受了随访,随访结束时按照MGFA工作组的干预后状态(PIS)进行分组。25例患者接受了免疫治疗,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单用激素组(17例)和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IS)组(8例)。检验MGFA各组、PIS各组之间的抗体差异用Kruskal-Wallis法,检验治疗前后和不同治疗方式之间的抗体差异用Mann-Whitney U法。结果入组的MuSK-MG中男11例,女22例,发病年龄48(18,73)岁,初治16例,经治(已用过至少1次糖皮质激素或IS治疗)17例,在初治患者中不同MGFA分型的抗体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初治者在随访结束时 MuSK-Ab滴度显著低于入组时(中位数0.87比1.20, P=0.01)。24例(85.7%)达到了良好预后(PIS-PR/MM),1例(3.6%)达到改善(PIS-I),3例(10.7%)病情加重(PIS-W),各组之间MuSK-Ab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不同治疗组之间MuSK-Ab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结论在初治患者当中,MuSK-Ab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相符,免疫治疗可使抗体滴度下降。抗体的变化与激素用量相关,与预后分级不符。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抗体 骨骼肌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1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肺内转移淋巴结解剖部位与疾病复发风险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二科并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38例N1期NSCLC患者资料,男79例,女59例,年龄26~81(59±10)岁。分别依据以肺内淋巴结的解剖部位定义的改良N1分期方案及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第八版肺癌N1站淋巴结分期方案进行分期,其中改良N1站淋巴结分期分为肺门组(第10、11组,mN1b)(36例)及肺内组(第12~14组,mN1a)(102例)。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复发风险及生存分析,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的方法比较两种分期方法在无病生存期(DFS)及总生存期(OS)的差异,评估两者对具有不同疾病复发和生存风险的患者进行分期的有效性。结果根据改良N1站淋巴结分期,其亚组间(mN1a组比mN1b组)5年DFS及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9.5%比35.7%、81.2%比56.0%,均P<0.05),而根据AJCC第八版肺癌N1站淋巴结分期方案,其亚组间DFS及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期提示改良N1分期对于DFS(HR=1.814,95%CI:1.005~3.275)及OS(HR=3.919,95%CI:1.918~8.009)均为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第八版肺癌N1站淋巴结分期方案并非DFS(HR=1.360,95%CI:0.767~2.412)及OS(HR=1.620,95%CI:0.839~3.131)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结论依据N1期NSCLC患者肺内转移淋巴结的解剖部位定义的改良N1站淋巴结分期方案可以有效预测疾病复发风险及预后,且优于AJCC第八版N1站淋巴结分期方案。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病理学N1 TNM分期 改良N1分期
  • 简介:摘要预后营养指数(PNI)是一项同时包含清蛋白和淋巴细胞的免疫-营养学指标。使用PNI对患者进行术前营养和免疫状况的调查,进而预测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预后及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文章总结了PNI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营养评价 预后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预后护理随访指导对提高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215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随访干预组以及对照组,干预组给予系统的预后护理随访指导,一定时间后观察两组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左室末径以及射血分数等。结果干预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预后护理随访指导有利于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症 护理 心脏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58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孕妇及胎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新生儿产后1min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孕妇及胎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产后1min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降低孕妇及新生儿并发症,改善母婴预后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护理干预 预后
  • 简介:891033一例DDV中毒患儿抢救的护理/王薇∥天津医学院学报.-1988,12(3).-76~78抢救:立即清除胃肠毒物,用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至洗出液无明显有机磷药味且清亮为止。清水洗肠,促进毒物排泄。准确及时注入解毒药;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并保持其通畅,头偏向一侧,做好气管插管准备。给氧气吸入。观察与护理:及时准确测量BP、R及心率,1次/h并记录

  • 标签: 小儿疾病 洗出液 碳酸氢钠溶液 氧气吸入 呼吸道分泌物 解毒药
  • 简介:神经不通是因为神经有病,如果有病神经不通,病茎是神经不通

  • 标签: 疾病结构 结构理论
  • 简介:摘要中医自古将疾病分为三个阶段,专家目前将属于小病阶段、欲病之病的这个阶段称为“亚疾病”阶段,这是一个新观点、新理论。对于注重当今生活质量的大众,此概念的提出,有着极大的社会意义,从而能真正实现人们预防疾病、远离疾病的目的,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健康和谐。

  • 标签: 亚疾病 中医 调理 社会意义
  • 简介:炎症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病理过程,可发生于各个组织和器官。日常生活中以感染性炎症居多,它是人体抵御外界有害病菌侵袭产生的防御反应。研究表明,炎症可发展为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

  • 标签: 感染性炎症 疾病 病理过程 防御反应
  • 简介:《黄帝内经》经脉篇中说,经络可以控制人体一切功能,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的作用。

  • 标签: 经络 健康 疾病 《黄帝内经》
  • 简介:~~

  • 标签: 疾病
  • 简介:一般来说,不论怎么睡,舒服最重要,可这种说法只适合于身体健康的人,那些有特殊疾病的人则要针对自己的病情,选择不同的睡姿。

  • 标签: 特殊疾病 睡姿 身体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营养与人体疾病发生的紧密关系。方法随机抽取150份病例作问卷调查及体检并分析。结果我院大多数病人都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一般为营养缺乏和营养不均衡,因营养失衡而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率较正常为高。结论膳食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平衡膳食对正常人来说是促进健康的根本保证,对患者来说是改善代谢、消除病因的营养支持,是缩短病程,进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本文探讨的是营养对疾病的重要性。

  • 标签: 营养 疾病 营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