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分析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硬计算和软计算方法在研究中的应用,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和优缺点。本文认为硬计算方法得益于其较强的原生性和理论支撑,应用相对成熟,不足是方法本身过于模式化,难以适应高度非线性以及庞大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系统,系统性不强;软计算方法比前者具有更好的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但尚在完善阶段,其步骤繁琐,操作复杂。基于此,本文主要关注两种方法的研究现状、方法原理等,剖析两种方法的差异性和优缺点,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有所启示。

  • 标签: 教育经济 硬计算方法 软计算方法 比较
  • 简介:一、引言皖江城市带是我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所以对皖江城市带在经济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努力程度进行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要素生产(TFP)正是衡量一个区域为了摆脱贫困、落后和发展经济在一定时期里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努力程度的指标。因此,本文选择皖江城市带作为研究对象,在构建皖江城市带各城市面板数据的基础上,首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方法测算了皖江城市带曼奎斯特(Malmquist)生产指数,用以表示全要素生产,并对皖江城市带全要素生产增长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揭示出各市之间全要素生产增长的差异。在完成全要素生产分解以后,用分解出来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经济增长趋同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

  • 标签: 全要素生产率 皖江城市带 收敛性分析 区域发展规划 数据包络分析 努力程度
  • 简介:随着炼油、石化和聚合物生产商越来越多地使用催化剂用来降低能源消耗和提高产与过程选择性,催化剂生产商的效益也得以提升。催化剂生产商正在投资扩产及开发新产品,以满足用户对节能技术需求和对合成气转化为燃料与化学品需求的不断高涨。

  • 标签: 催化剂 高产率 需求增长 低能耗 驱动 生产商
  • 简介:美国和加拿大学者谈环境保护与生产增长黄晏编写美国和加拿大学者罗伯特·雷佩托、戴尔·罗思曼、保尔·费恩和邓肯·奥斯丁在美国《挑战》杂志1997年第1-2月号上发表了题为《环境保护确实降低了生产增长吗?》的文章(1997年4月9日出版的法国《经济问...

  • 标签: 计算生产率 计算方法 生产率增长 加拿大 排放物 经济增长率
  • 简介: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义务教育的普及,广大劳动者的文化教育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随着现代社会知识经济特征的日益凸显,使人力资本或教育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也证明,近20多年来,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逐步提高,已成为现代经济持续增长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因此,单纯的劳动者数量并不构成各部门经济产出的限制性因素,只有受过一定教育和培训的劳动者才是经济产出的制约因素.统计数据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增长速度约为3%左右,但从各级教育层次看,它们的发展却很不平衡.

  • 标签: 中国 三级教育 经济增长 贡献率 差异分析 教育经济学
  • 简介: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的最终消费并未受到明显影响,主要表现为今年前三季度,在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过程中,最终消费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中国经济增长 最终消费 贡献率 金融危机 拉动
  • 简介:本文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指数法,利用1998~2014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畜牧业全要素生产增长进行测算,并从全国、六大畜牧业生产区域和31个省市自治区三个层面分析了全要素生产在畜牧业增长中的贡献效应。得出如下结论:从全国的角度看畜牧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来自于畜牧业要素投入的增加;从区域层面和省际角度看,全要素生产对畜牧业产出增长的贡献份额表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从与畜牧业增长相对应角度看,全要素生产贡献较高的地区和省份并不必然是畜牧业产出增长较快的区域。

  • 标签: 全要素生产率 畜牧业 贡献份额 区域差异
  • 简介:以广东化州市为例,当前的化州市处于GDP每年基本两位数的快速增长时期。但是。调查发现处于经济特征以高耗能、资源输出型为主导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用电量的急速增长税收、工业增加值的增加明显不成比例,这也是很多欠发达城市发展中出现的普遍现象。试从税收的角度纵向、横向分析找到化州市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高耗能经济、资源输出型经济值得重视的普遍问题及相应的合理建议,对于改善高耗能产业发展现状,建立节能型社会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工业用电 高耗能 经济发展 税收 政府决策
  • 简介:2010年财政收入首次逾8万亿元据财政部发布的消息,2010年1月至12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83080亿元.比2009年增加14562亿元.增长21.3%。这是中国财政收入首次超过8万亿元大关。其中,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73202亿元.增长23%:非税收收入9878亿元.增长9.8%。

  • 标签: 非税收收入 2010年 财政收入 2009年 财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