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齐刺法结合雷火灸治疗退行膝关的,临床疗效,以期更好地推广应用于临床方法:将98例退行膝关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选取犊鼻、内膝眼、阳陵泉、血海、梁丘、足三里、阴陵泉、膝阳关,针刺40min后各穴进行雷火灸20min。对照组只针刺,不进行雷火灸。治疗每日1次,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两组均进行膝关功能评分、膝关僵硬程度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膝关功能评分总有效率为93.9%(46/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5/4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膝关僵硬程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齐刺法结合雷火灸治疗退行膝关临床有效,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为一种更佳的治疗选择。

  • 标签: 膝关节炎 齐刺法 雷火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腔注术治疗退行膝关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 10月至 2022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退行膝关患者 148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74例。对照组常规药物及关节腔注入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腔注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膝关疼痛程度、膝关活动功能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炎症因子、膝关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膝关活动功能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退行膝关患者采用中医腔注术治疗可更好控制炎症,减轻膝关疼痛和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中医腔注术术 退行性膝关节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比全膝关与单髁置换术治疗老年膝关骨关节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筛选我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膝关关节患者80例,运用电脑随机抽取方式将纳入的病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40例,观察组行单髁置换术治疗,对照组行全膝关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最终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更轻,术后直腿抬高与主动屈曲至90°用时明显缩短,术后方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者关节活动度及膝关功能恢复效果更佳(P<0.05)。结论:对老年膝关骨关节患者运用单髁置换术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其安全更高于全膝关置换术。

  • 标签: 膝关节骨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单髁置换术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对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研究选取我院接收的80例膝骨关节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醋酸泼尼松注射液膝关腔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玻璃酸钠膝关腔注射治疗。治疗结束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应用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后,与对照组(55.00%)相比较,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发生不良反应或明显并发症。结论利用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同时还具有很好的安全,此种疗法值得在临床上作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玻璃酸钠 膝骨关节炎 膝关节腔注射治疗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膝关骨关节中选取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不同治疗措施将我院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膝关骨关节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30)与实验组(n=30),将采取温针灸常规治疗干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予以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患者作为实验组,检验两组患者经不同措施干预后数据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临床检验之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病情严重指数、疼痛评分、临床总有效率与参照组数据对比具备显著差异且P<0.05,统计学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在治疗膝关骨关节中应用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可以提升治疗安全,且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温针灸 推拿 膝关节骨关节炎 疗效
  • 简介:摘要骨关节的疼痛可触发外周痛觉感受器,并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进行调节,导致中枢敏化。中枢敏化是膝关骨关节慢性疼痛的一个重要机制。降低中枢痛觉敏化可有效缓解膝关骨关节及全膝关置换术后的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就中枢敏化的概念、形成机制、临床特点和评估及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中枢敏化的认识和重视,从而给予患者有效治疗。

  • 标签: 中枢敏化 慢性疼痛 骨关节炎,膝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关节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60例膝关骨关节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1~2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6%。结论骨关节发病当是肝肾亏虚为本,夹风寒湿入侵所形成的痹痿兼证。在治法上西药止痛,中药治本。补肾、健脾、柔肝、祛邪都是骨关节的合理治法。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疼痛诱发试验对早期膝关骨关节(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数据来源于2018年杭州社区KOA健康管理项目,共纳入1 816例符合标准的病例。根据KOA患病情况及程度,分为未患KOA(正常人群组530例),患KOA且Kellgren-Lawrence(KL)分期≤Ⅱ(早期组534例),患KOA且KL>Ⅱ(中晚期组752例)。将启动、蹲起、上下楼梯和做家务4项运动纳入诱发试验,统计指标包括年龄、性别、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先进行相关分析,根据结果绘制接受者操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并给出相应最佳临界值。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校正年龄、性别两项混杂因素,校正后平衡检验P>0.05。通过Kappa分析评价运动疼痛诱发试验和X线片诊断早期膝骨关节的一致。结果正常人群组、早期组、中晚期组年龄分别为(67.39±7.43)岁、(67.41±9.52)岁、(71.55±9.87)岁,三组性别的分布为男238例,女292例;男209例,女325例;男357例,女395例。正常人群组与早期组在年龄和性别分布上没有异质(P>0.05),早期组与中晚期组在年龄和性别分布上有异质(t=-0.034,P<0.05;χ2=8.80,P<0.05)。正常组、早期组、中晚期组启动痛VAS评分为0.16±0.37、2.70±1.69、3.68±2.10,蹲起痛VAS评分为0.42±0.49、2.88±1.44、4.01±2.08,上下楼梯痛VAS评分为0.47±0.50、2.87±1.38、3.82±1.98,做家务痛VAS评分为0.14±0.35、2.15±1.40、3.45±2.09,最严重疼痛VAS评分为0.51±0.50、3.59±1.48、4.68±2.01。正常人群组和早期组在上述疼痛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1;t=-37.25;t=-37.66;t=-32.07;t=-45.41;P<0.05);在校正年龄和性别前,早期组中晚期组在上述疼痛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3;t=-10.84;t=-9.56;t=-12.52;t=-10.64;P<0.05),校正年龄、性别后两者间启动疼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人群组和早期组ROC曲线结果显示最严重疼痛的AUC值最高,为0.98,最佳临界值为1分。校正混杂因素后早期组和中晚期组的ROC曲线结果显示最严重疼痛的AUC值最高,为0.72,最佳临界值为4分;由于早期组和中晚期组之间ROC曲线的AUC值偏低,使用获得的运动疼痛诱发试验诊断方法与X线片诊断方法对早期和中晚期患者进行一致检验,Kappa值0.41(P<0.05)。结论运动疼痛诱发试验中最严重的疼痛评分>1分并且≤4分可初步诊断早期KOA,对鉴别正常人群和早期KOA患者的价值高并且近似于X线片检查;对区分早期和中晚期KOA患者的价值中等,与KL分期的一致中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需完善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 标签: 早期诊断 骨关节炎,膝 横断面研究 对比研究 关节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膝关骨关节患者应用温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到2017年7月期间接诊的106例膝关骨关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行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行温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0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温针灸治疗膝关骨关节治疗效果更为明显,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且针灸治疗更安全,对人体伤害小,可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骨关节炎 温针灸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综合康复护理在膝关骨关节患者中的护理价值进行详细分析。方法 对本院2019年5月-2020年12月间收治的150位膝关骨关节患者进行研究,将150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甲组为研究组,乙组为参照组)甲组接受综合康复护理,乙组运用常规康复护理。结果 甲组和乙组在护理满意度、治疗有效率情况和护理干预前后膝关骨关节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33%在影像学上有不同程度的膝关骨关节改变,这一数据正在随人口老龄化和肥胖人群的增加而不断增长。膝关骨关节的自我管理康复越来越受到各国医护工作者的重视,正逐渐成为治疗膝关骨关节的重要环节。综合的自我管理康复方案,对患者有减少疼痛,改善运动功能的作用。安全,有效,低成本的自我管理康复方案,将为膝关骨关节的防治带来重要的变化。本文对膝关骨关节自我管理康复方案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骨关节炎 自我管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康复护理在膝关骨关节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膝关骨关节患者88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低于对照组,膝关功能评分(HS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应用于膝关骨关节护理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情况及膝关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康复护理 膝关节 关节炎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将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膝关骨关节患者,研究其对膝关骨关节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通过与患者的沟通,本研究选择了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膝关骨关节患者,采用随机选组的方式分为两组,一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为观察组;另一组运用临床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两组膝关骨关节患者各为50例。结果:经过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引用统计学计算,差异性较大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明显发现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更加有效地缓解膝关骨关节患者的临床症状,更好地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此措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荐使用。

  • 标签: 综合康复护理 膝关节 骨关节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给予膝关骨关节患者综合康复治疗,分析该方法的临床疗效。  方法 随机抽取60名病例,全部为膝关骨关节患者,抽取时间为2021年1月到2022年2月,随机均分,各30例,A组使用中医推拿,B组使用综合康复治疗,探究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 结果 B组治疗效果优于A组(P<0.05)。  结论 在针对膝关骨关节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 标签: 综合康复治疗 膝关节骨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像(MRI)在膝关骨关节影像诊断的效果。方法:随机挑选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间,来院检查的96名疑似膝骨关节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MRI、CT及关节镜检验,以关节镜检验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MRI、CT及两者联合检验的应用价值。结果:全体受试者之中,96名患者确诊为膝骨关节80例。经CT与MRI诊断,CT的敏感性、特异性与准确为86.25%、75%、84.00%,MRI为87.5%、75%、85.00%,两者联合方式为96.25%、90.00%、95.00%,两者联合方式均高于单项检查,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讨论:将MRI、CT联合作为膝骨关节的诊断参考,可以显著提高诊断的精准度,帮助医生对患者病情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膝关节骨关节炎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温针穿刺治疗膝关关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膝关关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9)和对照组(n=59)。观察组给予温针穿刺术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视觉模拟评分疼痛评分、膝关评分、西安大略大学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指数及主观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膝关评分和主观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温针穿刺 临床有效率 膝关节评分 主观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