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脑钠肽(BNP)检测对中年患者呼吸困难伴心力衰竭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6月本院急诊收治呼吸困难伴心力衰竭的中年患者(年龄40~60岁)90例,分为A1组(40~50岁)和A2组(50~60岁);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中年人(年龄40~60岁)90例,分为B1组(40~50岁)和B2组(50~60岁)。比较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诊收治呼吸困难伴心力衰竭的中年患者血清BNP水平显著高于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中年人,并且随着患者心力衰竭程度越严重脑钠肽BNP水平越高,且脑钠肽A2组高于A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2组与B1组脑钠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脑钠肽BNP检测对急诊早期发现中年人呼吸困难伴心力衰竭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急诊科医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利于病人的预后及转归。

  • 标签: 脑钠肽BNP 心力衰竭 中年人 呼吸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下新生儿撤机后呼吸困难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选择2018年11月至2021年8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撤机后呼吸困难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及治疗措施。结果研究期间共45例撤机后持续呼吸困难患儿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其中支气管黏膜炎16例(35.6%),外气道梗阻29例(64.4%)。29例外气道梗阻患儿中,声门下狭窄15例,11例为瘢痕增生引起,4例为痰痂形成引起;单纯喉软化6例,鼻腔狭窄2例,喉蹼2例,喉头水肿、声带麻痹、声带赘生物、气道痉挛各1例。16例支气管黏膜炎患儿经气道灌洗后供氧或无创呼吸支持治愈;11例声门下增生狭窄患儿中,9例经气管导管扩管治愈,2例经内镜介入治疗治愈;1例鼻腔膜狭窄、2例喉蹼、1例声带赘生物患儿经手术治疗均治愈;其余14例患儿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均好转/治愈出院。结论在严格把握撤机指征情况下,对撤机后存在呼吸困难的患儿,需考虑存在上气道及中心气道结构或功能异常等外因素引起的气道梗阻,尤其应重视插管后声门下狭窄的形成。

  • 标签: 支气管镜 婴儿,新生 呼吸困难
  • 简介:摘要Stanford分型中的A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心血管系统急危重症,若不及时诊治,死亡率极高。其中仅局限于主动脉根部的A型夹层极少报道,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极易误诊误治。该文报道1例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及晕厥的中年男性患者,诊断为主动脉根部局限性夹层,同时累及主动脉瓣与双侧冠状动脉开口导致大面积心肌梗死与左心室双瓣膜急性反流,进而继发急性左心衰与心原性休克,病情凶险;但因夹层撕裂范围局限,患者缺乏主动脉夹层相关典型症状与体征,床旁超声未见夹层征象,易误诊、漏诊。最终成功行急诊外科手术,随访状态良好。该病例诊治过程可为特殊类型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提供参考,减少误诊及漏诊。

  • 标签: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夹层 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肌梗死 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为肺癌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患者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痛苦。方法采用逆行颈外静脉配合半卧位穿刺留置输液。结果穿刺成功率100%,平均留置时间10天。结论采用逆行颈外静脉穿刺配合半卧位留置输液,可提高静脉利用率和患者的舒适度,减轻患者痛苦和护理人员劳动强度。

  • 标签: 颈外静脉 逆行穿刺 半卧位 留置针
  • 简介:患者,女性,19岁。因头晕头痛伴心悸1天入院。患者近1天来出现头晕头痛、心悸、恶心、四肢无力,无发热、抽搐、晕厥,神志清楚。既往有低血压病史。入院查体:T36℃,P86次/min,R19次/min,BP80/50mmHg,心律齐,未闻及杂音,双呼吸音清晰,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头颅CT未见异常。血常规:WBC8.0×10^9/L,N0.55,L0.45,

  • 标签: 刺五加注射液 血压升高 呼吸困难
  • 作者: 刘桂英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资州医院四川内江641200)【中图分类号】R3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01-01从临床工作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对危重症患者的肺部状况进行评估,还需要对患者进行转移处理,进入到放射科进行CT影像检查,就算是进行床旁X线检查,其也需要进行一个相对繁琐的环境,这能够有效实现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将转运风险进行减少。随着近些年的发展推进,国内外对于床边超声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床旁超声会受到其直播,准确,快捷等因素的影响,能够将患者的病情和病因进行反应,将其数据的分析时间进行缩短,加强临床判断的准确性,这在国外发展中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ICU和麻醉,急诊等科室,对患者进行监测和评估。但是在国内,只有少数医院作为床旁超声进行危重症管理。本研究将以此为主要内容,做出相关分析报告如下。1肺脏超声在呼吸困难中的鉴别意义在以往的临床发展过程中,患者一旦出现突然性的呼吸困难,则需要医生给予患者快速的鉴别工作,而其中的心力衰竭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是导致患者出现气促的主要原因,但是却需要临床对这两种原因进行鉴别和分析,从而保证治疗工作的有效性。就重症医学科的医生来说,他们会受到患者年龄较高,临床症状较为复杂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在促进医生快速诊断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从以往的临床经验来看,其对肺脏疾病等展开诊断工作,通常为集束式,其中主要包括体格检查,病史确定和各项辅助检查等。我们在对其展开分析时,其体格检查和病史的特异性相对较低。而胸片象征对等则与放射科的医生水平存在较大联系,同时,促进检查工作的推进,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基础,通常难以在患者发作期间实现。就B型脑钠肽来说,其能够被有效应用在心源性呼吸困难中,但是,通常需要一个小时能够得出检测结果,因此,其通常被当做验证诊断工作中。在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需要医生快速准确的对患者目前的肺部情况进行了解,对其肺水肿,胸腔积液和气胸等问题进行诊断,但是对这些进行判断,难以通过CT或是X线进行判定。根据相关数据结果显示,不同的病理情况,其对应的肺脏超声声像和放射学影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其中表明肺脏超声能够对肺泡间质综合征进行诊断,就这种声像学来说,其改变会在不同的病理学下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但是,很多人也认为,超声难以通过气体肺脏,使得其肺脏超声难以被认可,并且得不到重视。但是后来,却在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检测对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将328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组(急性心衰组)176例及非心衰组152例,比较两组患者初入院时的NT-proBNP水平,评价其对急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急性心衰组及非心衰组NT-proBNP浓度分别为3184.4±1638.3pg/mL和388.6±154.7pg/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以NT-proBNP≥1500pg/mL为心力衰竭阳性诊断1,诊断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灵敏度为92.0%,特异性为90.1%,阳性预测值为91.5%,阴性预测值为90.7%,诊断效率达91.2%。结论急诊常规检测NT-proBNP有利于对急性呼吸困难患者做出快速诊断,有助于鉴别急性呼吸困难是否为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

  • 标签: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急性呼吸困难 心力衰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百草枯(paraquat, PQ)中毒早期存在呼吸困难的患者应用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igh flow nasal cannulae, HFNC),评估此治疗措施对急性PQ中毒患者早期呼吸困难的改善情况。方法前瞻研究,纳入2017年5月1日至2018年5月1日因急性PQ中毒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的患者。纳入标准:急性PQ中毒伴呼吸困难的患者,并符合以下条件:呼吸困难呼吸频率(respiration rate, RR) >25次/min或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O2, PCO2)<32 mmHg(1 mmHg=0.133 kPa)。记录HFNC应用前及应用后15 min、30 min及1、2、4、6、12、24 h的RR、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 SPO2)、心率(heart rate, 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记录应用前、应用后6 h、24 h的血气结果。比较患者应用HFNC前后的RR、SPO2、HR、MAP、PCO2、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2, PO2)、pH以及动脉血乳酸(lactic acid, Lac)的改善情况。组间差异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有50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经随访28 d,存活26例,死亡2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特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自诉服毒量、入院首次尿PQ浓度定量、Lac、PaCO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生化检查结果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HFNC可以明显降低所有患者各时间点的RR和HR,应用后6 h的PaCO2明显升高,36 mmHg(34,38)mmHg vs 30 mmHg(27,32)mmHg,P<0.05。而MAP、SPO2、PO2、pH以及Lac在应用HFNC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比较生存组与死亡组在应用HFNC前后的RR及HR变化,发现生存组在应用HFNC后RR和HR比死亡组降低的更为明显,生存组患者应用HFNC的最大流速明显低于死亡组,35 L/min(25,40) L/min vs 55 L/min(50,60) L/min,P<0.01。结论HFNC可以明显降低急性PQ中毒伴呼吸困难患者早期的RR和HR,通过降低患者自身耗氧量对中毒后患者的相对或绝对低氧状态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 标签: 百草枯 中毒 呼吸窘迫 高流量鼻导管吸氧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在小儿肺炎合并呼吸困难类型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396例小儿肺炎中确诊为心源性呼吸困难40例,非心源性呼吸困难39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40例作为对照组。对3组均进行血清NT-proBNP检测,观察3组血清NT-proBNP水平,分析心源性呼吸困难患儿血NT-proBNP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间的相关。结果小儿肺炎合并心源性呼吸困难组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源性呼吸困难组患儿血清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697,P〈0.05)。结论NT-proBNP可作为鉴别小儿心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困难的客观指标,其方法简单、迅速。

  • 标签: 肺炎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呼吸困难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对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以及地塞米松在治疗小儿急性喉炎合并呼吸困难之中的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将我院于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所接治的 80 例小儿急性喉炎合并呼吸困难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 40 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在小儿急性喉炎合并呼吸困难的治疗之中,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同时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布地奈德 地塞米松 急性喉炎 呼吸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抗心力衰竭治疗在心力衰竭易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0例心衰合并弯曲呼吸困难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68.57%(P

  • 标签: 标准化 抗心力衰竭治疗 心衰,弯腰 呼吸困难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对间质性肺炎患者生存质量及呼吸困难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4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50例间质性肺炎患者采取随机分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各25例,研究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三个月后的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分、呼吸困难程度评分情况。结果:干预三月后,研究组WHOQOL-100评分、呼吸困难程度评分与参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间质性肺炎 生存质量 呼吸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舒缓护理与急诊护理结合在严重创伤呼吸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入院的88例严重创伤呼吸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进行观察。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诊护理措施,实施常规气道管理、呼吸机辅助通气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了舒缓护理措施,如音乐疗法、按摩放松等。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评分、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心率、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入组时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在舒缓护理的干预下,呼吸困难程度评分、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心率、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缓护理与急诊护理结合在严重创伤呼吸困难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心率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因此,在急诊护理中加入舒缓护理措施,对于提高严重创伤呼吸困难患者的护理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舒缓护理 急诊护理 严重创伤呼吸困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基于肺部超声联合血液指标的鉴别诊断模型,评估该模型在急性呼吸困难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呼吸内二科、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收治的151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依据出院最终诊断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90例)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61例),采用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筛选出心源性呼吸困难的最强相关因素,使用R语言构建Nomogram诊断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结果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心功能不全史以及超声彗尾征、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水平为鉴别急性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最为显著的特征。基于4个变量构建Nomogram诊断模型,经Bootstrap法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C-index值为0.839,模型区分度良好。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85,校准曲线拟合良好,临床决策曲线显示,Nomogram诊断模型可为患者带来10%~78%的临床净获益。结论基于肺部超声和血液指标的鉴别诊断模型对于急性呼吸困难患者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效能,可为下一步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 标签: 呼吸困难,急性 诊断,鉴别 肺部超声 血液指标 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 B型钠尿肽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和 COPD引起呼吸困难中的鉴别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取 2014年 1月 -2016年 12月医院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45例和 COPD患者 35例,设为观察组,取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 8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双抗体夹心法对 2组血浆中 B型钠尿肽水平( BNP)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 2患者 LVEF水平进行检查,分析 B型钠尿肽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和 COPD引起呼吸困难中的鉴别效果。结果:观察组 B型钠尿肽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 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BNP水平,高于 COPD患者( P<0.0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LVEF水平,低于 COPD患者( P<0.05)。结论:采用 B型钠尿肽水平有助于慢性心力衰竭和 COPD引起呼吸困难的鉴别,联合 LVEF能提高鉴别准确率,指导临床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B型钠尿肽 慢性心力衰竭 COPD 呼吸困难 鉴别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浆脑钠肽前体 N-末端片段对心衰和呼吸困难的诊断价值 。 方法:收取 我院50 例心衰和呼吸困难 患者作为观察组 ,再选取 5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收取 时间在2015 年 10 月 2 日 直至 2017 年 1 月 20 日 ,对两组受检者的血浆脑钠肽前体 N-末端片段进行分析 。结果:观察组心衰和呼吸困难 患者血浆脑钠肽前体N-末端片段( 4685.15 ±2910.90 )pg/ml 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血浆脑钠肽前体 N-末端片段 (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