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在制作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时,经常要用到雨量、高温、干旱分布、地质灾害等各种需要填充的气象要素图形,这些图形除了要准确之外,对美观的要求还特别高,相同要素图形的填充颜色最好还要有一致性,便于观众形成一个直观的印象。制作这些图形通常是用非编系统自带的绘图工具,用非编制作方法比较简单易学,可以直接应用到非编系统中。但是这样制作的图形,准确性不是很好,只能大致表示该要素的分布情况;另外在省界处,由于省界本身曲折多变,特别是海岸线更是复杂,时间及制作工具的限制,画线时不可能画得那么细,填充出来的图形也就不能与省界很好的吻合,美观上自然也要差一些(如图1)。

  • 标签: 《天气预报》 制作工具 PHOTOSHOP 填充颜色 节目 非编系统
  • 简介:根据历史资料分析,绍兴市7—9月出现的暴雨—大暴雨大多由台风、台风倒槽或东风波等东向影响系统造成,统称为“东向暴雨”。此类暴雨往往来势较猛,加之海上资料缺乏,给分析预报带来很大困难,目前对这类暴雨的预报能力仍比较低。日本数值预报对大量级降水具有较强的预报能力,在梅汛期大—暴雨预报中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根据

  • 标签: 暴雨预报 东风波 数值预报 预报能力 历史资料分析 锋区
  • 简介:众所周知,象信息的数据量是相当庞大的,而气象上要依靠大量的气象象来进行气象预报。例如,一幅天气云图象就要512×512=256K(字节)的存储空间,每天要处理大量这样的象,如果不进行压缩而直接进行存储和传输是非常费时的。尤其在气象网站的建设中,大数据量的象信息会给服务器的存储器的存储容量、通信干线信道的带宽以及服务器的处理速度增加极大的压力。

  • 标签: 图象转换 气象预报 网站建设 GIF 应用 图象信息
  • 简介:前言面雨量是在一定面积上或流域内的平均降水量,是水文气象中一个重要的参考量。作为水文模式的初值,面雨量估算值的准确与否不仅关系到水库流量以及洪水预测的准确性,还关系到流域内水库的设计与计划、水资源平衡分析、地下水补给评估、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气候状况估计等等。目前有关面雨量的绘制通常除了手工绘制外,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面雨量的绘制更为简单快捷,但是由于所采用的插值方法的不同,面雨量的绘制结果也千差万别。

  • 标签: 插值方法 雨量图 应用 水资源平衡分析 城市排水系统 水库流量
  • 简介:利用地面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调查结果,分析观测场四周障碍物分布变动情况,对于选取能见度目标物有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运用Googleearth、GPS、数码照相、visio2003软件等技术手段配合制作出新的能见度目标物分布,有助于提高台站能见度观测业务质量。

  • 标签: 气象站 探测环境 能见度 目标物 应用
  • 简介:通过对2008年2月初发生的义乌雨凇天气过程进行分析,认为雨凇加降雪的反复交替冻结,易造成难以估计的重大损失;义乌雨凇在隆冬季节的1月下旬前后居多,且有较大降水过程并伴有较强偏北风的环境中;该次雨凇过程是在较强的拉尼娜事件、异常稳定的欧亚中高纬度阻塞高压与偏强的副热带高压、南支槽的异常活跃与700hPa逆温层的长时间异常偏强、充沛而深厚的水汽层等天气背景下发生的。在探空T—lnp图上有趋强的逆温层且最强出现在800hPa层次附近,气温可达到2~3℃是冰粒或雪花融化成雨滴,在该暖层以下的低层有较厚冷空气温度达到-4℃左右,是保持过冷雨滴而形成雨凇的物理机制。雨凇过程结束时,探空迹线表现为逆温层升高并趋向消失,同时500hPa以上的高层开始变干且变干层次逐渐降低。

  • 标签: 雨凇 天气背景 T—lnp图 征状
  • 简介:对2007年做出的各项气候预测进行了回顾,汛期预报中预测的西北大部、淮河流域和福建3块多雨区基本正确,它们都是根据地气的基本原理预测得到。月降水预报取得平均70.5分的好成绩,这得益于地气系统的活动规律较单纯;年度预报则基本上失败了,这是因为2008年1月我国发生了6.9级强震,破坏了地气系统的正常运行规律,使预报准确率大为降低。最后还对2008年8月的月降水预测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地气图 气候预测 地气环流(地下气象)
  • 简介:由于受测站西南方山脉阻挡,雷达天线仰角为0.5度的常规PPI扫描难以探测到新安江流域回波高度在10km左右的梅雨暴雨回,而3km等高面回波则能清楚地反映此类暴雨回波的活动过程,其在梅雨暴雨的监测,预报中有重要意义,3km等高面回波能有效地过滤地物回波和超折射回波。

  • 标签: 713雷达 3km等高面 回波图 浙江气象台 暴雨回波 梅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