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执行中央政府的节能减碳目标责任制和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地方政府被纳入到全球气候治理的多层次体系。中国在气候治理中采取的压力型体制深化了全球治理的多层次特征,但也存在效率的损失。地方政府参与气候治理的角色更多意义上是中央政府的政策执行者而非全球多层治理中的主体行动者。应重视中国地方政府在气候治理中所做的贡献,并正视中国地方政府在气候治理中面临的挑战,科学推进节能减碳目标责任制和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以气候治理为契机推动地方经济转型。

  • 标签: 地方政府 气候治理 全球治理
  • 简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十六大的灵魂.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十六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地位和意义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如同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它们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八十多年历程中,解决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三大历史性课题,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成功结合的经验总结.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 三个代表 邓小平理论
  • 简介:作者首先指出了现代性的两个主要特征,即经济增长万能论和现代完全自主的个人概念,接着探讨了生态后现代主义对于中国现代化的意义。

  • 标签: 现代性 生态后现代主义 生态社会
  • 简介: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与西方民族及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同的独特的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毛泽东、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之娴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吸吮的营养.他们对传统民族文化精华的掌握和对中华民族智慧的心领神会,使他们的社会主义思想不但表现出了中国特色,以特殊的方式弘扬着中国文化的精神,而且能够自然地把握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理想在中国的实现.

  • 标签: 社会主义理想 中华民族 邓小平 精华 毛泽东 社会主义思想
  • 简介:在《矛盾论》中,毛泽东阐述了矛盾“普遍性”的两层含义,第一是矛盾的存在具有绝对性,第二是任何矛盾运动同其它矛盾运动形式相比都具有相同点和不同点,即普遍性和特殊性。在第二层含义中,“普遍性”只是一个用来阐述矛盾“特殊性”的认识论的概念,这意味着毛泽东的矛盾论中蕴含着对建立在黑格尔哲学基础之上的欧洲资本主义现代性及其话语体系的批判。在处理矛盾的特殊性问题时,毛泽东又提出了矛盾的不平衡性理论,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在中国现代化实践的过程中初步建构了中国独特、独立的现代性话语体系。毛泽东的现代性话语体系中包含社会主义、第三世界和民族因素三个方面的内容。

  • 标签: 毛泽东 矛盾特殊性 现代性 话语体系
  • 简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必须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到底在哪里,这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我们认为,不论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看,还是从领袖人物重要论述及党的重要文献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都应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起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
  • 简介:邓小平担任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期间,是他一生中接触和亲自处理民族问题最集中最频繁的时期。在主政西南近三年的时间中,他对民族工作尤为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西南民族地区的发展,主要包括:努力消除民族隔阂,实现民族团结;积极协助解放西藏,实现祖国大陆统一;创造性地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努力消除匪患,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奠定巩固的基础;稳妥而慎重地推进土地改革,解放民族地区的生产力。这些民族工作使得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巩固了新生政权,为西南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以后解决民族问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标签: 邓小平 少数民族 西南地区
  • 简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研究的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性,凸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从历史、理论和现实的结合,揭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昭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时代意义。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特色 理论创新
  • 简介: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自我调适、自我革新甚至自我纠错的能力,在意识形态方面同样如此。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以来,面对现代化和时代的诸多挑战,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上不断地自我调适,以便能够与时俱进。具体来讲,面对市场经济逻辑、民主政治逻辑和风险社会逻辑等挑战,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上逐步实现自我调适与变迁,从而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性与合法性。

  • 标签: 意识形态 自我调适 中国共产党
  • 简介: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是西方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窗口。这门学科的兴起以美国哈佛大学东亚中心的成立为标志,以费正清、史华慈、麦克法夸尔等几代学人为代表。纵观其学术史,海外对中国共产党相关问题的研究和教学,不但有了相对庞大和稳定的专业队伍、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和教学内容,而且取得了具有较大学术和社会影响的丰硕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具有学科特色的研究方法,并已发展成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 标签: 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 费正清中心 交叉学科
  • 简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角度深入研究邓小平党的作风建设思想,是一个较为独特的视角。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邓小平有很多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马克思主义实践家,邓小平一直将作风建设与探索、确立、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密结合并加以谋划推进。转变思想作风,树立并践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是在实践中成功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思想前提。继承和弘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是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严肃纪律作风,加强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是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保障。

  • 标签: 邓小平 作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简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有其自身的运行轨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明显带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适应的特征。它始终和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富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社会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具体地说,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具有以下特点:作为一种普通的西方思想被引入近代中国:作为意识形态指导思想在中国得到传播发展;作为社会变革的实践理论在中国传播;在中国的传播颇具中国化倾向。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传播 中国化
  • 简介:近年来,学术界掀起了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研究热潮,研究的论题广泛,包括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价值、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内涵及构成要素、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面临的困境、实施策略、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构建个案影响分析研究等。通过梳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以期反映当前研究概况,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和建设提供借鉴。

  • 标签: 中国特色 对外话语体系 构建 研究述评
  • 简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研究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实现我国政党关系的长期和谐稳定,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标签: 政党制度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 民主党派
  • 简介:<正>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相结合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然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相结合.并不只是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精英文化传统相结合.而且还包括与中国民间文化传统相结合。在这方面.毛泽东作出了可贵的探索。毛泽东强调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中国的山沟里可以出马克思主义.包含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间文化传统相结合的内容。只是这些内容,因其没有那么

  • 标签: 毛泽东选集 民间文化传统 马克思主义政党 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民粹主义
  • 简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发展观上的重大突破,是我党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的新型发展观,它为21世纪中国发展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战略性、前瞻性的思想指导。

  • 标签: 21世纪中国 科学发展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现代化 十六届三中全会 中央领导集体
  • 简介: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基本国情决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由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合乎逻辑的必然结果。中国近代以来两大历史任务的内在统一决定两条特色道路的自然承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新模式和伟大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客观反映,符合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

  • 标签: 道路 国情 任务 规律
  • 简介:经过40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呈现出成熟的道路形态,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以独特的发展方式为世人瞩目,独特的发展理念为世人称赞,独特的发展经验为世人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现实国情为立足点,以实事求是为思想指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以改革实践为动力,以创新发展为突破,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思路;以全面发展为原则,以持续发展为保障,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形态。

  • 标签: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价值
  • 简介:本文首先指出了中国现代化的困境,接着探讨了第一次启蒙的局限,即对自己的帝国主义态度,对传统的虚无主义姿态,对科学的盲目崇拜,对理性的过分迷信,对自由的单向度理解。最后,作者认为有必要在反思第一次启蒙的基础上开展第二次启蒙,并概括了第二次启蒙的理论取向。

  • 标签: 现代化 后现代化 启蒙 第二次启蒙
  • 简介:全球化以前历史时期的人类社会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或者说闭关自守的状态。因为,在全球化以前的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们的生产只能在狭隘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进行,各民族、国家的社会分工和内部交往也都没有充分发展起来,这种状况使得各民族、国家之间只能处于彼此隔绝的状态中。

  • 标签: 对外开放政策 中国 全球化 经济政策 先进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