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定》框架下的农业补贴,在我国主要是指国内支持。本文通过分析《农业协定》的相关规定和我国的立法现状,结合我国农业补贴现状对立法的需求,总结欧盟改革和美国立法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提出以下完善立法的建议:(1)采取制定一部农业补贴综合立法,辅以配套条例和细则的分层立法模式;(2)综合立法应以规定长期目标为目的,其规定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配套立法以实现短期目标为目的,其具体实施方案应便于修订。文章同时对若干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 标签: 《农业协议》 农业补贴 国内支持
  • 简介:为了积极开展对WTO法律制度的研究,中国法学会于2001年8月28日至30日在北京发起召开了世界贸易组织法律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成立大会.来自全国有关高等院校、法学研究机构、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的100多位法学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围绕"世界贸易组织法律制度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面对入世的法律对策"这一主题进行了讨论.

  • 标签: 中国法学会 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 成立大会 入世 透明度 法制建设
  • 简介:<正>拜读《学术季刊》1988年第3期上刊登的尤俊意同志的论文《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律思考》(以下简称《思考》),受到不少启发。但对该文中提出的几个基本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特提出商榷意见如下:一、关于我国当前法学研究是否仍处于“幼稚”阶段问题关于我国“法学幼稚”的评价,最初见之于七届人大会议上历史学家戴逸对于理论界现状的批评,作为人民代表在人大讨论时的发言,针贬时弊,指出理论界与改革、开放有脱节的毛病,诸如哲学贫困、经济学混乱、史学危机、法学幼稚等等。这些直观、整体的评价未必全部正确,仍容辨析与争议,但对法学界现状的概括是比较中背的,甚

  • 标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法律思考 法学理论 法律文化 法治社会 商榷意见
  • 简介:西方的法律大同观念由来已久,它经历了自然法、万民法、世界法、法律全球化几个发展阶段.而在这些不同阶段,西方人对法律大同的具体理解是有差异的,这些概念记载了其中的异趣,也反映了他们在这个问题认识上的曲折过程.研究这些概念,探索法律全球化观念的思想渊源,这于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其涵义,显然是不无意义的.

  • 标签: 自然法 万民法 世界法 法律全球化 历史渊源
  • 简介:<正>三、美国证券法域外管辖权的形成美国联邦证券法的基础,是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而反欺诈行为条例则是证券法的利剑。美国法院在使用证券法的域外管辖权时,首先检讨可谓的“立法意图”(legislativeintent)。然而,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在域外管辖权上並未作任

  • 标签: 域外管辖权 美国证券法 证券市场 司法管辖权 法院判例 国际化
  • 简介:<正>《法学》1983年第四、五期连载了李光灿同志为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而写的长篇文章《马克思主义与刑法学》。编辑部在按语中把它作为马克思主义刑法学的重要论文郑重地向广大读者推荐。但是,当我认真读了该文之后,对其中一些理论观点是否真正符合马克思主义却不禁产生了疑问。特提出来与李光灿同志商榷。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刑法学 马克思恩格斯 犯罪 社会秩序 施蒂纳
  • 简介:尊敬的罗豪才副主席,尊敬的江平教授、潘汉典教授、王泽鉴教授,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为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的成立举行庆祝仪式。中国政法大学成立比较法学研究院不仅是中国政法大学的一件大事,不仅是比较法学院全体师生员工感到欢欣鼓舞的事,而且是中国法学界的一件大事。

  • 标签: 比较法学 研究院 成立大会 中国政法大学 致辞 院长
  • 简介:一百年前,美国宪法史名家、彼时刚晋升普林斯顿大学麦考密克讲座教授不久的爱德华·考(EdwardS.Corwin)在《密歇根法律评论》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与司法审查原则》(下简称《马伯里案与司法审查》)。④这篇论文在英美学界注重考据、写作战线往往拉得过长以至一成书之风甚浓的学术氛围下,算不得大论文。论文讨论的议题也只有一个,非常集中,即违宪审查的法律基础。考发表此文时,正值其学术上升期。“司法审查之确立及基础”这一问题,对这位宪法及政治学家来说,是他观察、理解并阐释其对美国宪法和宪制认识的必须迈过的一级台阶,同时,也是他早期宪法研究着力甚深的关键性问题。

  • 标签: 马伯里诉麦迪逊案 司法审查原则 爱德华 美国宪法 解读 普林斯顿大学
  • 简介:李继华、冯铁金等编注的《李大钊轶辑注与研究》一书,对曾经发表过李大钊文章的报刊进行了重点搜索,对那些没有署名,或虽有署名却难以确定作者的文稿进行深入辨析,考证出部分文章应该为李大钊所作;同时收录其他学者发现的李大钊轶,一并汇集于《辑注与研究》之中。该书的主要特点有:广泛搜集,力求完备;搜考结合,结构完整;创新与存疑并重。

  • 标签: 李大钊轶文 编注 研究
  • 简介:<正>由于我的阶級觉悟不高,敌我界限不清,对阶級性和党性最强烈的法律科学尚認識不足,因而在我担任的刑事訴訟課程教学中,不但积极地主張和宣揚过“有利被告”的謬論,而且在1957年第二期“法学”上还写了一篇“試論刑事訴訟中的被告人”的文章。这篇文章的基本思想是錯誤的。它給社会上、实踐工作和学生都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 标签: 劳动人民 刑事被告人 社会集团 地主 基本思想 社会主义
  • 简介:在"组组通"项目框架下以村组为考察对象,以湘政办发(2017)65号为例,考察了法治化治理视野中地方规范性文件对精准扶贫产生的效用及面临的困境,就地方规范性文件对覆盖村组和未覆盖村组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地方规范性文件对精准扶贫有明显的治理效用,契合了保障人权的价值取向,节约了制度成本,规制了精准扶贫的识别和推进,为解决扶贫过程中的争议问题提供了行政裁决依据,为政府信息公开提供了正当性事由。但地方规范性文件治理效果在覆盖村组和未覆盖村组之间具有明显拉大贫富差距的效应,对未纳入村组的影响尤甚,产生了所谓"争当贫困村组"现象,精准扶贫陷入教条主义倾向,扶贫的公平性、精准性与预期目的相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扶贫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亟需探索精准扶贫法治化治理难题的破解之道。

  • 标签: 精准扶贫 地方规范性文件 争当贫困村组现象 法治化治理 对策
  • 简介:就研究方法之一的词义解释方法距离揭示经济法本质甚远且存在着方法论上的局限。将经济法描述为“与经济相关的法律”并不能洞穿经济法的本质。在经济法研究中,将国家与市场视为主客体关系的思维范式与单向度的管制思维均需抑制,“立体型”与“交互式”才是国家与市场关系的真实反映,管制不能统领经济法的全部方法与机制。经济法是调整公共经济关系之法,其有别于调整私人经济关系的市民法。经济法的本质是公共经济法,但公共既可能是一种福利,也可能是一种危险,对公共的规制是经济法的主要任务。

  • 标签: 经济法 公共经济法 经济法本质
  • 简介:不久前,受《法律学习与研究》编辑部之托,我访问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副教授、北京人文函授大学法律系主任杨大老师。杨老师在我国婚姻法学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他主编了全国高等学校法学试用教材《婚姻法教程》、《婚姻法教学大纲》、《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

  • 标签: 婚姻法学 杨大文 婚姻家庭法 法律系 中国人民大学 新婚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