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度量并比较了各种不同产业、不同地区、不同隶属关系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效率,发现企业效率在不同产业、地区不同隶属企业之间,各年的效率差异明显表现出缩小的趋势。在比较产业之间的相对效率时发现,竞争的市场结构导致较高的企业效率,而垄断的市场则产生了较低的效率。在考察地区间效率差异时发现,高效率并非完全与高市场化地区具有相一致的趋势,而是趋向于具有资源分配优先权的地区。

  • 标签: 企业效率 经济转轨 外生决定因素
  • 简介:忽视能源消耗"坏"产出会扭曲对企业经济绩效社会福利变化的估计,有碍于城市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将能源投入变量SO2、CO2两种"坏"产出变量加入环境效率环境生产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中,采用全局参比的SBM方法Luenberger指数方法测算中国286个城市2002-2011年间能源环境双重约束下的环境效率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无效率来源.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在这一时期存在清晰的绿色转型轨迹,转折点为2006年;节能减排是中国城市绿色转型的主要推手,但资本无效率恶化减缓了城市绿色转型的步伐;东部地区城市大城市在中国城市绿色转型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动效应;政府科技投入、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工业专业化和服务业专业化等是推动中国城市绿色转型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绿色转型 城市经济 环境效率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
  • 简介:本文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中的C^2R模型对我国31个省区2010年服务业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省区服务业投入产出效率存在提升空间,影响服务业综合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是规模效率;服务业投入产出无效省区大部分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辽宁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规模效率则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提高辽宁服务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建议。

  • 标签: 服务业 投入产出效率 DEA
  • 简介:以中国2000-2012年29个省城能源数据为样本,通过Moran’sI指数,发现中国省域能源效率变化存在集聚与空间差异格局两种情况;Kernel密度估计结果表明中国省城能源效率差距不断加大、高低能源效率俱乐部之间的差距趋于深化;从中国省域能源效率分布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估计结果可知,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平均气温对中国省域能源效率存在正向推动作用,资源禀赋水平、政府干预度与中国省域能源效率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市场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能源价格对中国省域能源效率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 标签: 能源效率 影响因素 空间计量模型
  • 简介:煤电矛盾的根源是价格双轨制地区生产不对称性,纵向兼并能有效解决现阶段煤电矛盾,但一体化是否有反竞争效应却值得商榷。本文通过纵向兼并交易的博弈模型,研究电力竞价上网背景下,存在上下游纵向兼并的煤电交易行为均衡路径及其效率,认为煤电纵向兼并的竞争效应与反竞争效应并存,但如果煤炭可现货交易,竞争效应大于反竞争效应。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标签: 煤电兼并 竞争效应 共谋效应 转换成本 竞价上网
  • 简介:生产率差异是比较优势的重要来源,而契约执行效率又是决定行业生产率的制度因素之一。本文利用中国省区28个行业数据检验了契约执行效率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契约执行效率高的地区更倾向于专业化生产出口契约密集度较高、物质资产专用性较强人力资产专用性较弱的产品。在控制比较优势的其他影响因素及变量内生性之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本文进一步指出,企业的一体化程度差异是解释上述结论的关键因素。

  • 标签: 契约执行效率 资产专用性 出口绩效
  • 简介: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导致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法人股不能在股票市场流通.2001年以后.监管部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实现股票市场的“全流通”。但遭到了市场的强烈反对,于是暂停了该项工作。但一段时间以来,理论界对解决“全流通”的呼声日见高涨。认为“全流通”能够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其立论依据主要在如下三个方面:1)从理论角度看.全流通之后上市公司股权高度分散,中小股东就可以通过“以手投票”来发挥股东的监督功能.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通过恶意收购.炒掉不称职的经理人员.从而提高治理效率:2)从实证的角度看.美国公司股权高度分散.公司治理效率居世界前列.因此股权分散有利于提高公司治理效率,3)股权分置使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不一致.大股东只关心“圈钱”.而不关心股价的涨跌,致使中小股东损失惨重。只要实现全流通就可以使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趋于一致.上述问题就可解决。

  • 标签: 上市公司 中国 股票市场 公司治理效率 股票全流通 股权结构
  • 简介:当前我国社会创新资源使用效率偏低,粗放型创新发展模式亟需转变。基于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利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考察社会研发资本存量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1)社会研发资本存量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存在一定程度的负向影响,这在非国有企业中尤为显著;(2)市场化水平减轻了上述负向影响,但这种调节作用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中;(3)社会研发资本存量对创新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有负向影响,但对前者影响更大。政府应加快科技政策调整市场化改革,引导各创新主体减少社会创新资源的粗放投入低效积累,同时进一步提高存量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

  • 标签: 研发资本存量 市场化改革 技术创新效率 资源错配 资源共享
  • 简介:在国民经济发展总量中,物流业与制造业均占有重要份额,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制造业能给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机会,物流业的发展又可以带动制造业经济效益的增长。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水平是经济发展走向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此以辽宁省为例,选取2008-2015年期间的物流业与制造业的相关数据,利用规模报酬可变的BCC模型,对辽宁省物流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联动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并测算联动效率,旨在提出如何使辽宁省的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效率向更高水平发展的若干建议。

  • 标签: 物流业 制造业 BCC模型 联动发展
  • 简介:选取农业从业人口、农机化产能、最低收购价化肥投入四个指标作为输入,以种植面积、农民人均收入粮食亩产量三个指标为输出变量建立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曼奎斯特指数评价模型,并以安徽、湖北、江苏为研究对象,进行模型运行与分析。

  • 标签: 最低价 曼奎斯特指数 影响
  • 简介:本文研究了服务业FDI对下游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首先分析了服务业FDI作用于下游制造业生产效率的理论机制,然后利用2005-2014年中国制造业15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服务业FDI的流入对我国下游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当期服务业FDI并不会促进下游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但其滞后一期的提升效果则非常显著;从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项来看,服务业FDI主要是通过促进制造业技术进步,从而促进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

  • 标签: 服务业FDI 制造业 生产效率 技术外溢
  • 简介:中国的私营企业普遍采用的是家族企业组织形式.不仅如此,其他类型的企业中家族企业也大量存在.家族企业制度是否合理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对家族企业的效率评价,人们更是众说纷纭.本文就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做了理论上的探讨,指出家族企业存在有其合理的因素,但也有其妨碍效率提高的一面.家族企业本身的发展有其自己的生命周期.

  • 标签: 家族企业 治理结构 管理效率 评价 人际关系 制度环境
  • 简介: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统一关系,把对立统一关系割裂为简单的对立关系是在效率与公平关系认识上错误的方法论,错误认识不仅妨碍采取措施解决社会问题,而且渗入体制安排,成为体制性问题,进而阻滞体制改革的深入。因此,从方法论上纠正这种错误认识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效率 公平 认识 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
  • 简介:基于DEA模型,建立城市化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静态上,选取2000、2004、2008年西部11省份的截面数据为样本进行城市化效率测算,结果显示,云南、青海、内蒙、新疆一直为DEA有效,西北6省城市化效率高于西南5省;动态上,选取2000—2008年西部11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西部11省城市化效率主要受到技术制约,整体上呈下降趋势,西北6省城市化效率也高于西南5省。

  • 标签: 西部11省 城市化效率 DEA MALMQUIST指数
  • 简介:根据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9个经济投入、产出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测算出2012年至2016年5年间,安徽省16个地级市每年的经济发展效率。在此基础之上,结合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经济投资等条件,提出促进各市经济发展的建议。

  • 标签: 安徽省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投入-产出分析 经济发展效率
  • 简介: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通过对工商、建设两家大型商业银行其它八家中小银行支持中小企业信贷效率的实证分析,发现大型商业银行比中小商业银行更适合对中小企业贷款。大型商业银行应转变经营理念,拓展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加强金融技术创新,人员培养;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组织效率

  • 标签: 中小企业 大型商业银行 DEA效率
  • 简介:采用DEA的计量方法对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科技园区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内蒙古科技园区科技创新效率在全国范围内较为领先,但在西部省区的比较当中并不占据优势.同时,本文指出内蒙古科技园区目前在财政投入、企业自身以及科技金融方面存在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建立健全内蒙古科技金融体系、科技服务体系以及科技人才培养等建议.

  • 标签: 科技园区 内蒙古 DEA 科技创新 效率评价
  • 简介:准确测度创新效率是客观评价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基础。通过把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开发技术成果转化两个阶段,运用Hicks-Moorsteen指数方法测度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1997—2010年间,由于技术效率的明显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在技术开发阶段为6.63%,而技术进步则起着阻碍作用;中国高技术产业在技术成果转化阶段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20.75%,主要是因为技术水平以及技术效率的提高。根据以上结论,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为改善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在政策制定时应充分考虑两个阶段的内在差异。

  • 标签: 高技术产业 创新效率 技术开发阶段 技术成果转化阶段 Hicks-Moorsteen指数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工商管理策略在提高水利资源效率方面的作用。水利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提高水利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分析影响水利资源效率的因素,包括技术、组织管理和政策法规等等。重点讨论工商管理策略,水资源管理的战略规划、创新和技术应用、合作与伙伴关系、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通过实证研究,对工商管理策略在水利资源效率提升中的应用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商管理策略对于提高水利资源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结论对于进一步促进水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工商管理策略 提高水利资源效率 研究
  • 简介:摘要:在施工材料、人员工资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施工企业成本出现了居高不下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施工企业经营效益。作为施工中不可缺的周转材料的管控也尤为重要,本文对周转材料利用效率施工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并从人员素质、制定周转材料使用计划、制定周转材料使用制度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周转材料利用效率的具体措施。

  • 标签: 周转材料 施工成本 材料回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