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3 个结果
  • 简介:基于现代社会的问题与危机,莫斯回溯古式社会的交换形式——“总体呈献体系”。找到了疗治现代社会病症的药方——社会的“总体性”构建——由德性自觉、经济理性和制度强力彼此交融而成的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并视之为引领社会进步和光明的根本指南。但各种多变而混乱的社会事实表明莫斯的现代旨趣呈现的是一种鸟托邦式的美妙幻想。

  • 标签: 总体性 制度 社会构建
  • 简介:辛亥革命以来,中国政党制度的性质、内容与形式几度更替,对中国政治发展道路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近代资产阶级多党制和议会制,肇始近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曲折探索;国民党一党专政,促使近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在徘徊倒退中进行革命性扬弃;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绽放现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曙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新篇章。

  • 标签: 政党制度更替 中国政治发展道路 多党合作制度
  • 简介:民族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各国在处理民族问题上认识不同、理念不同,处理民族问题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制度之一。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从最初提出的“联邦制”①到后来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⑦,进而使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体现了我党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定决心。

  • 标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问题 基本制度 世界性 联邦制 法制化
  • 简介:东魏迁都邺城,学术文化中心转移,北魏太和以来积累的文明成果萃集邺下,为东魏北齐史官制度的发展与《魏书》编纂提供了良好条件,并由此形成了史馆修史与大臣监修制度。大臣监修与史馆修史二者一体,史馆是一专门修史机构,似在宫禁集书省与起居省内,已不同于北魏秘书省之"史阁"。大臣监修改变了北魏以来秘书监、丞典领国史的传统,入馆修史加兼著作,脱离了秘书著作系统。著作从秘书省游离出来,与集注起居形成更加密切的关系。东魏北齐沿承北魏,置集书省和起居省,北魏以守尚书典注起居,东魏北齐以散骑常侍等侍官监领或撰修起居注。史馆修史与起居集注,造就了《魏书》、《齐书》、《齐纪》等史书。东魏北齐史官制度变化的依据为礼制的修订,唐代礼多因循北齐,故其史馆修史制度亦上承北齐。

  • 标签: 东魏 北齐 史官制度 史馆 官修史书
  • 简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民自愿参加,由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并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为了更加有效地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西宁市政府应积极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科学高效的筹资机制、运行机制、监督机制和规范机制。

  • 标签: 西宁市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政府职能
  • 简介:保甲制度是我国古老的一种基层制度,对此进行研究的也不乏其人。在清代有徐栋所辑《保甲书》,20世纪30到40年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研究、谈论保甲制度的高潮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保甲制度的研究比较长时间受到冷落,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才陆续有专门的文章发表,可喜的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其研究出现了由完全否定到部分肯定,新资料得到发掘和运用,研究范围和视角得到拓展等新趋势。但就目前来讲,民国时期保甲制度需要研究的问题还很多。

  • 标签: 保甲制度 研究 趋势
  • 简介:自治机关要素的关键问题,是自治机关的人员组成原则。干部民族化是自治机关民族化的核心和关键,是政治民主和社会公平价值的体现。新时期新阶段,对干部民族化现实运作的近距离观察,是为了分析现行制度不良运作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以便做出更好更符合理性的制度设计,以期为干部民族化的有效运作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选择。

  • 标签: 自治机关 干部民族化 制度安排 实践运作
  • 简介:在中国古代政治意识中,军功赏赐是激励战斗力的法宝。军功赏赐需要及时、准确,如此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一个王朝需要拥有严明的军功赏赐制度。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年)尚书左丞卢同检查吏部勋书与中兵奏案,发现“窃冒军功”现象严重,接连两次上书,指出军功赏赐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改进建议,两封上书包含了一个完整的军功赏赐程序。

  • 标签: 北魏后期 军功 制度 上书 政治意识 战斗力
  • 简介:宋代职官制度颇为复杂。它虽然在形式上承袭了唐代后期和五代后周的旧制,实际上陆续作了一些重要的改革。从宋太祖开始,用设官分职、分割各级长官事权的办法,削弱了各级长官的权力,将

  • 标签: 官制改革 唐代后期 寄禄官 诸司使 职官制度 职事官
  • 简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是有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江泽民同志讲:“这四句话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缺一不可,不能只强调某一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必须全面、准确地领会和贯彻。”本文认为,在这四个方面中,产权明晰是有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条件,权责明确是其内在要求,政企分开是其关键因素,管理科学是其核心内容。一、产权明晰:有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性特征明晰产权关系的首要任务是界定所有权与产权的内涵。根据《民法通则》第七十一条规定: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产权则是出资者向企业注入资本金,对形成的经营性资产所拥有的财产权利,它是一种特指的财产权。产权是相对于财产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而言,三者都是一种财产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中财产所有权是从财产的归属意义上来讲的;企业法人财产权是从支配意义上来讲的,是企业法人对投资者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和企业在经营期间负债形成的财产的独立支配权。

  • 标签: 现代企业制度 系统分析 基本特征 国有企业 企业法人财产权 出资者
  • 简介:《洛阳市志·农业志》出版了,这是洛阳市在方志编篡建设上取得的又一重要成就。以长达438页的篇幅,客观全面地论述和介绍一个城市古往今来农业演变发展各个方面的情况,在我国中等城市已出版的地方志中还为仅见。洛阳市史志办对该卷作了这样的介绍:全志设概述、自然条件、土地所有制、农业区划、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水利、移民、乡镇企业、农业机具、烟草、扶贫开发、科研和机构15个部分。上迄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

  • 标签: 方志编篡 地方志 新石器时代 史志 洛阳市 篇幅
  • 简介: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文献的深入解读,对准噶尔汗国统治天山南路时期赋税征收制度两个问题作了进一步探讨。首先通过穆斯林文献与汉文史料比堪,对准噶尔统治者在天山南路征收赋税的数额问题进行了辨析,其次,认为清代汉文文献中所载准噶尔汗国在喀什噶尔征收粮赋数额有误,并进行了考证。

  • 标签: 准噶尔汗国 赋税制度 统治者 天山 汉文文献 考辨
  • 简介:《清朝金瓶掣签制度及其历史意义》一文,在《中国藏学》1995年第3期发表,之后于2000年5月获得首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汉文学术论文类三等奖。这篇论文是我和陈庆英、周炜共同撰写的,得到奖励,我们都很高兴。

  • 标签: 历史意义 制度 清朝 藏学研究 论文类 中国
  • 简介:本文通过对日据时代台湾和朝鲜警察制度及其特征、警察与地方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警察对基层社会渗透能力的比较研究,来更具体地评价两地“殖民现代性”形成程度,而且尝试重新研讨解释殖民地朝鲜历史的几个理论架构(包括殖民剥削论、殖民现代化论以及殖民现代性论)。本文特别考虑以下三点:第一,对台湾和朝鲜警察制度比较分析,以利凸显两地警察制度形成过程与其特征;第二,将殖民地台湾这个“参照对象”置于围绕朝鲜“殖民现代性”而展开的争论中,以助更客观地观察朝鲜的“殖民现代性”;第三,为此,用计量方式来集中分析有关警察数量与力量,以做笔者主张的依据。

  • 标签: 台湾地区 朝鲜 “殖民现代性” 警察辅助机关 地方社会规 训权力
  • 简介:龚荫先生的《中国土司制度史》是目前学术界一部较全面的关于土司研究著作,其内容涉及各地区土司承袭情况,史料运用广泛。笔者查阅《清实录》中土司承袭史料时,发现该书中亦有一些土司的世系中有遗漏,及承袭时间与《清实录》不一致。故以《清实录》为依据,进行拾遗补阙。

  • 标签: 清代 土司 世系 《清实录》
  • 简介: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教育家汤显祖在徐闻倡建的贵生书院对当地普及文化教育、培养人才产生了积极影响。书院现存有《院规条》碑、《五夫子宾兴条例芳名》碑、《贵生书院官田》碑等,为我们研究清代书院教育制度提供了详细资料。

  • 标签: 古碑 贵生书院 汤显祖 教育制度
  • 简介:满洲入关后率先恢复了科举制度,为清王朝的确立和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科举制度使满洲统治者渐得民心,构建和扩大了新政权的社会根基。清代科举制度是理学化最彻底的时期,成为清王朝借助程朱理学实行思想统制的重要工具,统一和钳制士民思想。而作为清代科举的重要部分,八旗科举不但促进了满汉之间的交流,冲破了满洲统治者设置的民族藩篱,而且使八旗子弟与汉族士人形成共同的思想文化观念,促进了满汉之间的相互认同。

  • 标签: 清王朝 科举制度 思想统制 满汉关系
  • 简介:母系社会,中国北方满-通古斯语族~(1)盛行渔猎经济,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晚期出现畜牧业及行业分工,生产关系表现为"集体"形式;父系社会,满-通古斯语族渔猎、畜牧业与农业经济并存,进入铜、铁、石并用时代,并萌生了私有制;阶级社会,满-通古斯语族经济形式由以渔猎为主转向农业,养殖的动物成为劳动的重要帮手,社会分工更加细化,私有制确立。

  • 标签: 神话 中国北方满-通古斯语族 经济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