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6 个结果
  • 简介:以宋祁校语、三刘校语为代表的《汉书》宋人校语,自清代始,即有学者怀疑其真伪。事实上,庆元本等《汉书》刻本所附宋人校语,已经编辑整理,原貌有别,故引後人真伪之辩。本文以其中占据主体部分之宋祁校语、三刘校语为考察对象,除庆元本之外,参考蔡琪本、汪文盛本以及“景佑本”批校,对照分析其中宋人校语之差异,探讨宋祁、三刘校语之原貌及其附入版刻《汉书》时发生之转变,推论宋人校语层累形成的过程,提出对宋人校语演变情况比较合理的解释。

  • 标签: 汉书 宋人校语 宋祁 三刘
  • 简介:异端和大众虔敬运动困扰着12、13世纪的西欧基督教会。它们纷纷挑战教会权威,宣称平信徒也分有赦罪的权力,由此引发神学界有关赦罪有效性的争论。本文以托马斯·阿奎那的赦罪观念为例,展示经院神学家对教会权威的理解。在阿奎那看来,教会持有的'钥匙的权力',其本质是施予恩典的权力。面对人类罪的现实,他认为正义的律法需由爱的恩典作为补充,才有可能建立更加和谐的社会秩序。因此,权威主体内在的神圣性是其效力长久的根本保证。

  • 标签: 托马斯·阿奎那赦罪 罪赎 观念核心
  • 简介:红色旅游是指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广安市广安区是邓小平的故乡。作为革命老区.主要红色旅游资源为邓小平活动遗址及其他革命遗址27处。

  • 标签: 革命纪念地 遗址保护 广安区 广安市 旅游发展 红色旅游资源
  • 简介:有清一代,格鲁派喇嘛的祭司地位深刻影响后人对清代皇权形态的理解,尤其在元代皇权形态的比较时,便产生了更多的争论。乾隆四十五年,六世班禅前来承德朝觐,乾隆皇帝模仿后藏的扎什伦布寺修建了承德的须弥福寿之庙,围绕这一寺院的妙高庄严殿顶的八条金龙,产生了一个意涵丰富的传说,本文综合运用历史神话学方法,详细分析了这一传说的内在结构文化意涵,并以此为基础比较了元清两代的祭司皇权关系模式的差异。

  • 标签: 铸造 献祭 王权 祭司 格鲁派
  • 简介:红楼残曲绕云霄,不在午桥在六桥。小册戋戋天赐我,可堪引梦到潇潇。从地图上看京都,可以发现在其中心偏左一点有一个纵贯全市的Y字形,这是京都最著名的三条河流。源自西北的是贺茂川,源自东北的是高野川,两条宽大的河流快到京都御苑的时候汇而为一,就是鸭川。这三条河及其沿岸都是京都有名的风景点,每年四月,这里便成为京都最胜的赏樱之地。

  • 标签: 书堂 《石头记》 三条 匋斋 有正书局 周汝昌先生
  • 简介:达米安刺杀案是18世纪中期法国一起昙花一现的事件。尽管事件本身并未直接造成重大的政治后果,但却在公众舆论当中激起了强烈的反响,且由于旧制度下缺乏公开透明的信息机制,案件审判期间阴谋论甚嚣尘上。国王和耶稣会士是舆论抨击主要的对象,尤其是后者,被普遍认为是谋杀案背后的主使。1750年代初法国激烈的宗教和财税争论,是这种思想氛围生成的重要原由。

  • 标签: 达米安事件 舆论传播机制 政治论争
  • 简介:丁明俊教授等几位学者共同完成的《西北伊斯兰教社会组织形态研究》一书于2013年7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丁明俊教授2007年成功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中国伊斯兰教社会构成及组织形态研究”的最终成果。该书有选择性的对哲合忍耶宣化岗拱北组织经济运行、虎夫耶北庄门宦的教权演变、嘎德林耶大拱北门宦历史及组织特征、伊赫瓦尼“海乙制”组织、西道堂“大家庭”组织方式、民国时期回族社团组织、现当代各级伊斯兰教协会、清真寺、拱北在国家面临重大自然灾害面前组织动员回族穆斯林向灾区同胞捐款捐物方面发挥的作用进行考察研究。

  • 标签: 社会组织形态 中国伊斯兰教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西北 国家社科基金 回族穆斯林
  • 简介:明人删削《文选》李善注和五臣注,并加己意增述而成明代《文选》删述本,删述者(或者是出版者)认识到五臣注评点的相通之处可转化性,在此基础上对注和评的职能产生明确的分工意识,落实到版本特征上表现为以版面位置规定职能分工。随着版式的约定俗成,位置反过来表达甚至决定职能,以至于评和注的某些内容很难区分。注释文本和评点文本二者的交集——导读内容及其指南性证明了注评的共生状态,以及明代《文选》删述本的大众读本的性质。

  • 标签: 明代 文选 删述本 版式
  • 简介:《大唐西域记》的卷四,讲古代的北印度,其中提到一个名叫"至那仆底"的国家:至那仆底国,周二千馀里。国大都城周十四五里。稼穑滋茂,果木稀疏。编户安业,国用丰赡。气序温暑,风俗怯弱。学综真俗,信兼邪正。伽蓝十所,天祠八所。这里最引人注意的,是"至那仆底"这个名字。"至那仆底"一名,前一部分是"至那"。"至那"是梵语Cīna的音译,是印度人对中国的称呼。

  • 标签: 《大唐西域记》 中国翻译 编户 邪正 天祠 迦腻色迦王
  • 简介:近年来,在社会各界对乡村发展问题的高度关注下,学界相关研究成果令人瞩目。为了解读百年来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乡村建设思想实践,总结中国乡村建设研究的经验,进一步拓展深化该领域研究,

  • 标签: 思想与实践 乡村建设 研讨会综述 中国 学术 现代化发展
  • 简介:从个人维度来探讨托马斯·杰斐逊对革命的共和事业的奉献,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杰斐逊的个人独立美国独立的宣布和维护不可避免地联系在了一起。这位《独立宣言》的起草者与其他签字人一道,不惜舍身拼命以摈弃对乔治三世的效忠,把自己当作造反派和叛徒,同时又把其个人的身份融进他所协助构想出来的“人民”身份之中。揭示杰斐逊革命生涯的个人维度,对于我们理解杰斐逊对自主而能表达同意的个人权利的崇奉,他的自我塑造和他形成中的自治的民主政体的概念,都具有核心意义。

  • 标签: 托马斯·杰斐逊 贵族制 民主 每代人的主权 《独立宣言》
  • 简介:借助编绳犹存的简册,本文指出无论是基于定期簿书还是不定期簿书形成的定期文书或不定期文书,具体内容的排列上,均是细目在前,呈文在最后。进而通过归纳呈文的书写特点,推断一般簿籍类册书的排列均是如此。学界对一些册书的复原存在问题。这种排列结构并非西汉首创,而是承袭自秦代。里耶秦简中就已出现如此排列的木牍簿籍。这种文书书写的结构安排,甚至唐代的文书中还保留,并东传影响到日本。同时,不只是行用于世间的官府,从西汉到唐代,针对地下世界的很多“衣物疏”也仿自此种簿籍的书写格式。

  • 标签: 西北汉简 簿籍 呈文位置 册书复原 里耶秦简 随葬衣物疏
  • 简介:唐代诗人樊晃,无论生卒、籍贯任职年限,至今仍迷雾重重,但有两点可以确定:杜甫身后的第一知己、汀州的首任刺史。根据《新唐书》、《嘉定镇江志》清乾隆《汀州府志》等史料,以及樊晃后人樊哲祥的文章《樊氏渊源概论·姬姓樊氏迁徙》等分析,我们可以略知樊晃的历史:生于约700年,南阳湖阳人(今属河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进士及第。

  • 标签: 《汀州府志》 刺史 知音 《新唐书》 唐代诗人 任职年限
  • 简介:宋玉的《招魂》是一篇取材于古楚招魂礼俗、带有巫文化色彩的文学作品,从题目的选用,到结构的设置,从对招魂巫术套语的模拟借鉴,到在招魂套语框架中的文学性发挥,都无一例外地利用了楚人招魂礼俗和招魂巫术的文化滋养,从而使其文本具有了神秘诡异、猎奇志怪、铺张夸饰、状写奢华的写作特质。然而,更值得令人关注的是,《招魂》通篇采用的是反讽的修辞手法,借对招魂全景的描写,寄寓了对被招魂者不知节制的享乐意识和奢华淫逸的享乐生活的问责,既表现出宋玉的讽谏睿智,又反映了宋玉理性的思考和是非判断。不愧为中国古代悼伤文学的开山之作和垂范文坛的历史名篇。

  • 标签: 宋玉 招魂 礼俗 巫术 反讽
  • 简介:在同心这片广袤的大地上,西汉时曾建立过三水县,在之后的将近1800年的时间里,同心分属于周边的四五个县域所管辖,再没有过新的县级建置。直到清同治十三年(1874)六月,清政府在下马关设立平远县,属甘肃省固原直隶州管辖。平远县开创了同心近代的建县史。

  • 标签: 第一人 县志 修志 勤政 平远县 三水县
  • 简介:《蚁国英雄》《生命桥》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两篇文章。无论是教材编者选用、改写组合意图,还是《语文教学参考书》的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建议,其解读策略都是思想性解读,这也是当前语文教材编写课堂教学的主流倾向。但当前语文教学积弊的根源亦在于此,因为思想性解读及其教学,恰恰是非语文的教学。如果要让语文回归正途,必须让文本解读从思想性解读回归审美解读,并在审美解读的根基之上重组教学内容。。

  • 标签: 解读策略 《生命桥》 教材编写 思想性 苏教版 审美
  • 简介:《醒狮周报》的撰稿人基本上出生于1890-1900年之间,他们在青年时期大多就读于都市的新式学堂,后在国内高等学校或国外继续深造,所从事的职业部门也集中于大学、报社出版社等新型自由行业。将各撰稿人汇聚成群的联结纽带主要是对国家主义的共同兴趣和信仰。这一新型聚集途径的出现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密不可分,集中反映了“后科举时代”知识分子新的聚集方式身份认同的产生。但《醒狮周报》撰稿人对“国家主义”的侧重点不尽一致,曾琦等人看重的是“国家主义”这块政治招牌,王光祈、余家菊等人视民族文化的复兴为“国家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何炳松、邓叔耘等人则将兴趣放在国家主义学理的探索上。在长迭两年(1924-1926)的办报过程中,随着《醒狮周报》本身思想主张的变化,以及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其撰稿人队伍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严重的分化。通过研究《醒狮周报》撰稿人的构成、聚集分化的情况,有助于把握1920年代国家主义思潮的兴起近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之间的互动关系。

  • 标签: 《醒狮周报》 国家主义 文化保守主义 近代社会转型
  • 简介:“致籍”和“出入名籍”同属于出入关文书系统,学界之前对二者格式分类界定模糊。随着肩水金关汉简(壹)、(贰)简文的公布,有利于推进对此问题的研究。“致籍”多由传发放机构提前转送至关口,以供关吏核查持传、符者是否本人。它包含原文通知性文书以及出行人员名单附件。学界对出行人员名单附件格式归类尚不统一,以金关简出土名籍简为基础可大致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出入名籍”“致籍”格式有类似之处,但不属于同一种文书,它们关键性区别在于“出入名籍”上会有明确的出入关记录文字。“出入名籍”分为单人出入关记录和多人同时出入关记录。后者应只有一件致籍通知文书和传文书,关吏可能会将多人名籍编连在一起,只在其中一枚简之上附记出入时间。

  • 标签: 致籍 出入名籍 肩水金关简
  • 简介: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于1978年筹建,至今已走过了35个春夏秋冬。从最初的19个学会、协会,5个技术交流队,千余会员,到现在遍布全市城乡、纵横交错的学术、科普组织网络,35年间,巨变就在我们身旁悄悄发生着。

  • 标签: 科学技术协会 贵阳市 科协 技术交流 科普组织
  • 简介:杨福廷老师的小说研究旅游研究,可用老而弥坚来称述。杨福廷老师是广西鹿寨人,1961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一直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他的小说研究,尤其是《三国演义》研究,还是很出名的。我喜欢《三国演义》是从小时候看小人书开始的,那时,家里不知怎么有《桃园结义》、《马跃檀溪》、《安居平五路》那么几本小人书,我们地方上叫小画书,我没事就翻来翻去,到处找着《三国演义》小画书看,那一套是六十本,几乎全看过,也就是这样才把《三国演义》的人物、故事弄得熟了。稍大一点,兴趣转移,到恢复高考读大学时再看原装的《三国演义》,但已不怎么看得下去,随便翻一段看看,断断续续,至今不知道是不是完整地看完过。读研究生致力古代诗歌,小说更显得隔膜。

  • 标签: 广西师范大学 小说研究 旅游研究 《三国演义》研究 老师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