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当今是大数据信息化时代,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推进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完善医院管理体系,提高医院管理效率;有利于优化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便捷的服务;有利于信息互通与联动,促进医院内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协作;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了医院的发展速度。本文立足于新时期医院管理现状,针对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对策。

  • 标签: 医院信息化建设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孕妇分娩后预防外阴感染时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观察该种护理方法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8年3月--2020年1月的产妇130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一组与二组,分别采用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效果。结果:(1)一组和二组外阴感染发生率对比中,一组为6.15%,二组为23.07%,(x2=24.987,p=0.000),结果有差异。(2)一组和二组满意度评分对比中,一组为94.97±6.23(分),二组为83.74±5.71(分),(t=10.353,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孕妇分娩后预防外阴感染时采用循证护理方法效果优良,该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外阴感染 产后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较深入地分析了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并对该疾病的临床诊治进行引导。方法:收集反复呼吸道感染的 40例患儿列入研究组,不存在炎性反应感染或重要内脏器官器质性病变的 40例儿童列入对照组,对鼻咽部病灶、微量元素、免疫球蛋白、 T细胞亚群与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结果:在铁、钙、锌等微量元素方面,研究组低于对照组( P<0.05),在 T细胞亚群、 IgG、 IgA、 IgM等免疫球蛋白方面,研究组低于对照组, IgE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鼻咽部病灶患儿高于对照组( P<0.05),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P<0.05)。结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鼻咽部慢性病灶、免疫因子、血微量元素具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在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应对患儿补充营养和微量元素使其体质不断提高,进而才能对鼻咽部慢性病灶的有效处理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小儿 反复呼吸道感染 病因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是当前医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医院感染即可造成患者的健康损害,甚至伤残或死亡,又可增加不必要的医疗支出,对患者及其家属和社会都是严重的危害,特别是 2020年 1月份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暴发及蔓延,更加体现了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随着医疗护理技术不断发展,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医院感染的风险不断增加,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举措。因此,控制医院感染必须严格控制医院内的每个环节,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在整个医疗行为中是具体的执行者,所有工作在过去常规工作的基础上更加有着严格的要求,护士长在医院感染管理控制中就更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就护士长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如何做好防控工作浅谈如下观点:

  • 标签: 疫情 护士长 医院感染防控中 作用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近一年内本院收治的100例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在临床中的治疗情况。方法:挑选2019年8月-2020年8月进入我院进行诊治的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进行研究,共计100例,将他们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使用常规免疫性药物来展开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多种方式联合治疗预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比对照组更好,同时研究组的治疗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其临床情况来展开治疗,同时注意护理操作时严格以无菌原则来加以操作,尽可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这对于降低感染率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感染患者 住院时间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T室预防脑梗死患者感染的重点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医院CT室收治的50例脑梗死行CT检查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重点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感染率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感染率为0.8%(2例),护理效果为92%;对照组感染率为2.4%(6例),护理效果为76%,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行CT检查的脑梗死患者采取重点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感染,提升护理效果,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可推荐使用。

  • 标签: CT室 脑梗死患者 重点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找到妇产科术后感染有关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方案。方法:以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这一时间范围内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128例为样本资料,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两种护理手段,分析术后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与常规组术后感染发生率10.9%相比,干预组感染发生率1.6%有显著降低(P

  • 标签: 妇产科护理 术后感染 因素 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在普外科临床手术患者治疗中影响其发生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随机选取本院 201 8 年 6 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探索对于新生儿外科来说,实施无陪护病房的医疗护理感染实际情况。方法:选择 2014-2018年在我院的新生儿 6780,出现外科无陪病房医疗护理感染的新生儿为 1728 例,发病率为 25.48 %。对感染病死率、临床表现以及发病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出现感染的 1728 例新生儿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血液感染、尿路感染、肺炎等。结论:新生儿外科无陪病房的医疗护理相关感染发生率相对来说更高,应当对感染细菌加强分析,并采取妥善措施做好防控工作,尽可能减少感染率的发生,保护好新生儿的生命健康。

  • 标签: 新生儿外科 无陪护病房 医疗护理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原因,并提出治疗措施,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选取 2017年 9月至 2018年 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40例胃肠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并提出治疗方法。结果:纳入研究的 40例胃肠恶性肿瘤患者中肺部感染患者有 9例,感染率为 22.50%( 9/40);其中男性患者有 6例例、女性患者有 3例;由于肺部感染导致死亡的患者有 1例,死亡率为 11.11%( 1/9);分析得知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卧床时间、留置导管时间以及气管插管时间等。结论: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在术后发生感染部位多见于肺部,有着较高的死亡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及早预防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提高患者肺部感染的治愈率,对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

  • 标签: 胃肠恶性肿瘤 术后 肺部感染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敷贴治疗社区肺部感染发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社区肺部感染发热患者120例,按照抽签的方式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常规组60例接受常规对症治疗(抗感染、补液、化痰、止咳等);观察组60例加用穴位敷贴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BC、NEUT%、血清CRP水平变化以及各时段患者体温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WBC、NEUT%、血清CRP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穴位敷贴 社区 肺部感染 发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厌氧菌盆腔感染的病患,研究通过奥硝唑来进行治疗所收到的成效。方法:抽取本院2017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研究哈尔滨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情况,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哈尔滨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标本,进行病毒核酸及抗体检测。结果: 2020年哈尔滨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阳性检出率为 1.5%, 抗体阳性检出率

  • 标签: [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抗体检测 哈尔滨
  • 简介:摘要:慢性感染伤口是临床处治的重难点,细菌生物膜的影响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在一系列生物检测技术的支持下,临床可以对细菌生物膜加以识别,了解不同菌株特征,提高细菌生物膜检出率,明确感染伤口的病原菌,临床对于慢性感染伤口的研究重点也在于此。基于此,本文就慢性感染伤口细菌检测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旨在帮助临床深入认识慢性感染伤口的细菌生物膜,探索有效的临床干预和用药方案。

  • 标签: 慢性感染伤口 细菌生物膜 微生物检测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风险控制以及人性化管理在产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 2016年 3月至 2018年 7月之间我中心收治的产科患者 92例,并按照随机数字性原则将这 92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 4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风险控制以及人性化管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护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产科来说,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加以风险控制以及人性化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产科护理 风险控制 人性化管理
  • 简介:摘要:手术室是为病人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地方,是医院非常重要的技术部门,一台手术能否顺利完成除了需要医生精湛的技术外,护理工作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护理风险性高等特点,如果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存在缺陷,会严重影响到手术的质量,增加手术的风险,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手术室一定要注重细节。因此, 本文主要探讨与分析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 标签: 手术室 细节护理 提高 安全性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细节护理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之间的联系与影响进行探讨。方法:收集并选取我中心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的200份实施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案例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于两组案例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护理服务模式,对于观察组采用细节护理服务模式,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常规的护理模式,将两组中患者实施护理模式前后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以及满意程度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应用了细节护理服务模式的观察组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以及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细节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显著地提高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效地降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患者的健康的恢复具有极高价值。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随机选取。

  • 标签: 细节护理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 并发症 生存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医院门诊输液室流程管控护理操作过程,有效实施优化管理护理干预价值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社区门诊输液的200例患者的研究组进行分析干预护理输液实施优化流程管理实验观察效果,对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实时的社区门诊选取200例患者实施常规管理模式的对照组,通过随机抽取两组患者进行评估与效果对比研究护理效果,两组基础护理方法,但研究组明显在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中高于常规管理组的输液服务质量,研究组的输液不良现象较少。结果:通过研究分析,研究组的满意度以及护士输液服务质量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研究组存在的输液不良现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合社区门诊输液环节中采用优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系统分析输液中存在的相关风险问题,从而总结出解决社区门诊输液护理的干预措施,避免社区门诊输液的不良事件发生,全方位提高社区医院门诊输液流程,采用优化护理干预的输液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输液质量。

  • 标签: 流程化管理 输液室 满意度 社区门诊 输液室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