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情景演练辅助健康指导对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1月~2023年8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87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n=43)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44)在此基础上联合情景演练辅助健康指导,连续干预4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自我护理能力、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量表(HHS)评分、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情景演练辅助健康指导利于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对提升患者自护能力、提高其护理满意度、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情景演练 健康指导 股骨颈骨折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巴胺联合硝普钠用于治疗心梗左心衰的疗效。方法: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选取84例心梗左心衰患者分别采用多巴胺(对照组)和多巴胺联合硝普钠(研究组)治疗,记录并对比患者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心功能改善幅度更大(P<0.05)。患者不良反应无统计价值(P>0.05)。结论: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心梗左心衰的疗效优于单一多巴胺治疗,且该疗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率,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多巴胺 硝普钠 心梗后左心衰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应用椎间孔镜技术与开放手术在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的腰椎管狭窄症的价值。方法:2022.04至2023.09,以骨质疏松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0为研究对象。分组采取抽签法,各组均30例。参照组:开放手术。试验组:椎间孔镜技术。分析两组手术结果。结果:试验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疼痛评分均比参照组低,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椎间孔镜技术的应用,使得伴有骨质疏松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提升,并且还可缩短其住院的时长。

  • 标签: 骨质疏松 腰椎管狭窄症 椎间孔镜技术 开放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粒细胞缺乏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67例医院收治化疗出现粒细胞缺乏症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取预防性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在白血病化疗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降低粒细胞缺乏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 标签: 急性髓系白血病 化疗 粒细胞缺乏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行单向活瓣通气抗阻呼吸肌训练对其康复的影响。方法:本次抽取58例颈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病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2月-2022年2月,采取随机抽签模式均分2组,将施行常规呼吸训练的29例患者设为参考组,将施行单向活瓣通气抗阻呼吸肌训练的29例患者设为实验组。比较2组干预效果。结果:肺功能指标中实验组较低(P<0.05)。FSAS评分中实验组较低(P<0.05)。气切套管拔管率中实验组较高(P<0.05)。结论:颈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行单向活瓣通气抗阻呼吸肌训练效果确切,能够提升患者的肺功能,改善其疲劳状态,可促进其气切套管拔管。由此可见,此种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单向活瓣通气抗阻呼吸肌训练 颈髓损伤后气管切开 肺功能 FSAS评分 气切套管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影响价值。方法:实验开展于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间,纳入样本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人数共计86例,采用均衡可比原则进行组间划分,A、B两组各划入(n=43),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延续性护理,而后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予以比对。结果:干预过后:B组患者在心理情绪状态、日常社会活动状态、自觉症状、躯体生理功能状态、护理满意度方面呈现,均显优A组(P<0.05)。结论:对于上述疾病患者而言,临床护理方案采用延续性干预策略为最佳选择,一方面可使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得到切实缓解,另外还可使护理效果显著提高,值得采纳。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老年糖尿病患者 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老年卒中认知障碍早期干预的疗效观察。  方法 将60名脑卒中患者随机组合成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现代康复方案(物理治疗+计算机辅助训练),功能训练:主要进行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翻身及坐起训练、站立及行走训练,还有日常活动训练,每次训练2h,每周5次。治疗组(针刺组):在对照组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针刺治疗:每次留针30分钟,每周针刺5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康复训练:每次训练2h,每周训练5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指标评价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NIHSS)评价神经功能的恢复状况;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来评价认知状况。对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记忆、语言等方面进行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来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2月,两组治疗的NIHSS较前有下降;MMSE评分与MoCA评分较前有提高;Barthel评分均较前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联合针灸治疗评价指标分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应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残损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生活质量。

  • 标签: 中西医结合疗法 脑卒中 认知障碍 针灸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臂丛麻醉在上肢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在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上肢骨折手术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观察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超声引导下臂丛麻醉,实验组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比较患者麻醉效果、睡眠质量的组间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麻醉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臂丛麻醉在上肢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确切。

  • 标签: 上肢骨折 超声引导下臂丛麻醉 右美托咪定 麻醉效果 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