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重症脑外伤手术后昏迷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后压力损伤发生率改善情况。 方法: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1月我院对 45例重症脑外伤患者进行了分析,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试验组使用综合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试验组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比对照组患者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术前两组 GCS评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 ;术后,两组 GCS评分均有改善,试验组患者情况比对照组优秀,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 结论:重症脑外伤手术患者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让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降低,对患者预后进行改善。   关键词 重症脑外伤 ;术后昏迷 ;综合护理干预 ;压力损伤    重症脑外伤是非常危急疾病,该疾病患者病情发展快速,患者会有残疾和死亡等结局,对患者健康和生命造成了严重威胁。此次就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有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1月我院对 45例重症脑外伤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有 9例女性和 14例男性患者,最小 25岁,最大 74岁,平均( 44.86±4.52)岁。对照组有 9例女性和 13例男性患者,最小 26岁,最大 75岁,平均( 45.73±4.66)岁。患者对研究知情同意参与,一般资料不影响结果,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全部患者使用开颅手术治疗,为患者进行降颅内压,抗感染,脑保护等等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观察患者病情,对患者伤口进行检查,试验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措施:①压力损伤预防:使用减压敷料,水垫等预防压力损伤,增强营养补给,指导患者家属预防压力损伤,让患者家属参与到护理管理中来。在肩胛和骶尾部使用水垫,缓解这些部位受到压力,减少压力损伤。②压力损伤护理:如果患者出现了压力损伤,需要及时冲洗创面,预防细菌滋生,让患者创面更好愈合,如果创面有坏死情况出现,应该使用机械辅助清创处理,根据伤口情况使用新型敷料来促进患者创面的愈合。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压力损伤情况,对患者术前术后 GCS评分观察比较。    1.4评定标准:( 1)压力损伤发生情况评定标准:Ⅰ期:指压后皮肤完整,没有白斑 ;Ⅱ期:皮层有部分缺失真皮层 ;Ⅲ期:全层皮肤缺失 ;Ⅳ期:皮肤组织缺失,可以触及筋膜肌肉。( 2)采用格拉斯哥( GCS)量表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评分,评分越高,说明预后越好。     1.5数据处理:采用 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 x±s)表示,采用 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表示,采用 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比对照组患者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术前两组 GCS评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 ;术后,两组 GCS评分均有改善,试验组患者情况比对照组优秀,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     3讨论    脑外伤患者是脑部因为暴力导致了损伤,患者病情严重,死亡率和残疾率都比较高,让患者生命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 [2]。我国医学事业发展快速,重症脑外伤患者死亡率比较低,患者术后很容易有压力损伤出现,因此对患者预后产生了不利影响。     根据研究显示,重症脑外伤患者接受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受到压力损伤几率明显降低 [3]。压力损伤是骨隆突,医疗器械接触等皮肤部位和组织受损,该种损伤是因为长期压力和剪切力导致了患者损伤,患者皮肤有开放性溃疡症状出现,伴发疼痛感,软组织对压力以及剪切力耐受会因为环境,营养,灌注,并发症等而有所不同。为患者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使用水垫缓解压力,使用减压敷料,能够让患者受到压力损伤减缓,让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促进患者康复,此次研究中,试验组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比对照组患者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术前两组 GCS评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 ;术后,两组 GCS评分均有改善,试验组患者情况比对照组优秀,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     总而言之,重症脑外伤手术患者昏迷后,使用综合护理措施,能够让患者症状和预后得到改善,临床中效果非常理想,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功能锻炼结合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康复效果影响 。 方法 观 察对象为我院 2017 年 9 月 -2019 年 4 月诊治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 84 例), 自由组合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 功能锻炼结合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 ADL 评分对比, P>0.05;实验组护理后 ADL 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功能锻炼结合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可以有效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功能锻炼 护理干预 类风湿性关节炎 康复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对缺血缺氧脑子在新生儿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近两年收治缺血缺氧脑病新生儿共 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与加强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控制状况以及并发症控制效果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患儿护理干预后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与 MDA(丙二醛)分均变化更为明显。症状改善方面,对照组总改善率为 88%,观察组总改善率为 9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方面,实施了护理干预观察组在颅内高压、呕吐、低血糖、惊厥并发症发生率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加强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 缺血缺氧脑病;新生儿;护理干预;并发症    缺血缺氧脑病在新生儿阶段出现主要是由于新生儿或胎儿由于脑血流减少或各种因素造成脑缺氧状况而导致疾病,属于造成新生儿神经系统受损主要原因 [1]。临床上除了积极治疗之外,还需在护理方面加强干预,避免治疗期间并发症出现影响到疾病控制效果 [2]。该文主要采用对比方式研究了加强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疾病控制状况以及并发症控制效果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在 2018年 2月— 2019年 1月期间收治缺血缺氧脑病新生儿共 10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 50例。对照组中男患 23例,女患 27例;剖宫产 18例,顺产 32例;症状程度: 24例为轻度, 19例为中度, 7例为重度; Apgar评分: 11例 3分以下, 39例 4~ 7分。观察组中男患 22例,女患 28例;剖宫产 19例,顺产 31例;症状程度: 22例为轻度, 20例为中度, 8例为重度; Apgar评分: 13例 3分以下, 37例 4~ 7分。两组患者在性别、症状程度、 Apgar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根据患者用药实施基础护理护理期间注意无菌操作以及消毒隔离。每日为患者清洁病房并采用灭菌灯照射方式消毒 [3]。观察组加强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2.1 小儿惊厥护理 患儿在病床上需确保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可采用侧卧位,将其病服解开,必要时可给予吸氧。镇静剂使用需快速而准确,将患者每日发生惊厥时间、次数以及程度详细记录,当患儿抽搐不止、持续惊厥时需做好复苏操作,避免由于外界刺激加重惊厥程度,影响其疾病控制效果。     1.2.2 加强病情监测 护理人员须严密观察患儿呼吸状态、心率以及体征,采用呼吸自救仪监护其心电状况及呼吸状况,若发现其呼吸节律异常,应注意对呼吸道观察,确保呼吸畅通。缺血缺氧脑病患儿容易发生抽搐,在抽搐时需警惕患者无意识活动咬到舌头 [4]。仔细观察抽搐前兆,发现抽搐前兆后及时处理,对患儿尖叫、烦躁、上下肢抽动、眼球偏斜等症状加强预防观察,若患儿在抽搐过程中出现意识障碍程度加重、瞳孔大小不等、呼吸节律紊乱状况时需警惕脑水肿,应立即监测颅脑内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重症ICU患者护理当中,中医护理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我院ICU在2021年1至12月期间收治72例重症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参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6例患者。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中医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接受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和症状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SCL-90量表分值低于参照组,WHOQOL得分高于参照组,数据比较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重症ICU患者而言,给予中医护理干预效果较好,该方案可行较强。

  • 标签: ICU 中医护理 生活质量 重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一学校存在网瘾青少年40例,时间为2019.1~2020.1月之间,将其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前后心理焦躁和恐惧情况。结果:在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前,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焦躁、恐惧等心理状况评分之间没有较大差异,(P>0.05);在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躁、恐惧等心理评分有显著降低,且两组之间数据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对存在网瘾青少年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青少年恐惧、焦躁等心理状况,说明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护理具有非常显著效果。

  • 标签: 青少年 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很多脑卒中患者都会受到失眠困扰,导致其生活质量被严重影响,为更好地改善患者此症状,需通过护理进行解决,本文针对此类患者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研究选择目标为脑卒中患者,选择80例患者展开分组,对比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患者通过干预后,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其失眠产生因素,主要为疾病、环境和心理等。结论:对脑卒中失眠患者护理时,应用针对护理,可改善患者疾病症状,促进其健康恢复。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脑卒中 失眠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效果。方法:回顾选取本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诊治80例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案不同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行综合护理,分析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及依从。结果:研究组SAS评分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依从95.00%,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提高治疗依从

  • 标签: 综合护理 肺结核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 系统护理对改善 慢性化脓中耳炎患者负性情绪效果。 方法: 择取 于本院诊治慢性化脓中耳炎患者 86 例,病患纳入时间自 2017 年 6 月 ~2019 年 6 月。按随机原则将病患分为参照组、系统组, 各施行 常规护理系统护理。组间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认知度、生活质量情况。 结果: 相较于参照组,系统组患者 SAS 、 SDS 评分更低, SF-36 、认知度评分更高, P<0.05 。 结论: 施行 系统护理能有效改善 慢性化脓中耳炎患者负性情绪, 价值显著。

  • 标签: 系统护理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奥马哈系统护理在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护理效果。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98例老年OA患者进行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各49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及研究组(奥马哈系统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Lysholm评分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OA患者经奥马哈系统护理能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有利于病情好转。

  • 标签: 奥马哈系统 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护理效果
  • 简介:  【摘 要】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疝气术后患者影响效果。方法:在本院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月期间收治行疝气手术治疗患者 90例,将其按照不同护理模式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观察组,病例数各有 45例。对照组病例数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 2组疝气手术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2组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均存在较大差异性( P<0.05)。而且,观察组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感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对比均存在鲜明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对行疝气手术患者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能够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其疼痛感,有助于提高患者预后康复效果,值得推荐。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疝气;手术治疗;影响作用    疝气发生主要是因为腹部发育异常,腹压过高导致。好发于男性患者中,特别是儿童时期,表现为人体组织或者器官移位,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改善患者病情。疝气手术十分常见而且具有较高临床疗效,术后需要给予患者优质有效护理服务,以提高预后效果。在本次研究中,针对本院收治 90例疝气患者开展研究,探究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在其中应用价值,以下是具体内容。     1 资料、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取随机抽样法对本院在 2017年 1月到 2018年 1月间收治疝气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收集病例数为 90例),将其按照不同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 45例)、观察组( 4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人性化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家属在术前均签订知情书,本次研究内容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对照组手术患者中,男性 40例、女性 5例,年龄段 8岁到 70岁,平均年龄( 31.4±4.0)岁;    观察组疝气手术患者中,男女比例分别为: 41例、 4例,患者年龄最小为 7岁,年龄最大 72岁,年龄平均值为( 31.5±4.2)岁。    对比基础资料,并无较大差异性: P>0.05,可以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 45疝气手术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具体方法为:术前准备、术后生理护理、用药护理等。    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具体方法为:入院前,针对患者病情进行详细评估,依据患者性别、年龄,设置合理病房分配 [1]。将年幼或者年长患者给予单独病房护理,从而减轻患者相互之间影响。    在手术过程中,注意对年长、年幼患者手术包扎应当使用加压腹带进行加压。老年患者病房中,需要设置防滑设施,注意防护栏是否有效,设置适宜温湿度,定期通风,保证阳光能够照射到房角内。对于年幼患儿,则需要在房间内设置玩具,定期播放一些有趣动画片,吸引儿童注意力 [2]。    在术后,针对患者病情,与患者家属进行积极有效沟通,对其进行饮食指导、生活制定,运动指导等。加强患者并发症预防护理,注意安抚哭闹严重患儿心情,给予儿童身体抚触,在与患儿建立较高信任感后,实施注意力转移法,缓解年幼患儿疼痛感。对于成年患者实施深呼吸法、冥想法等工作,改善患者内心压力,提升患者治疗依从 [3]。     1.3 观察指标 对比 2组行疝气手术治疗患者护理效果,包括:住院时间、疼痛量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统计学软件: SPSS22.0版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统计,并以 P<0.05表达组间数据差异性。将 2组手术患者住院时间、疼痛量表视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标准差)形式进行表达,将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视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 %,并以卡方进行检验。     2 结果     2.1 对比住院时间、疼痛量表 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 5.42±1.40) d,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 8.74±1.67) d,经对比: 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 NRS评分为 6.71±1.40分,高于观察组 NRS评分: 3.10±0.82分。采取统计学软件处理: t=14.07 P=0.00。     2.2 对比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4.44%( 2例),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17.78%( 8例),经统计学处理:卡方值 =5.05 P值 =0.04。 2组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 93.33%(观察组护理满意患者共 42例)、 77.7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病例数为 35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x2=4.40 P=0.03。     3 讨论    疝气发生会导致患者小腹、阴囊处肿痛,还会导致腰部、背部、肚脐周围产生放射疼痛,病情严重者还会发生四肢冰凉、疼痛难忍等,严重危害到患者身体健康,影响其日常生活。    通过疝气手术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加以护理服务应用,能够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治疗效果。人性化护理服务以人为本,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病情、年龄、性别实施针对护理服务。人性化护理服务能够給予患者舒适病房环境,减少患者面对陌生环境紧张、不适心理 [4]。单独房间有助于减轻患者内心压力,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恢复。同时,人性化护理服务通过术前、术中、术后干预,提高并发症预防措施,有助于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产生,从而大大缩短患者临床疗效,对患者治疗显著效果 [5]。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而且组间数据差异对比具有较大临床意义: P<0.05。    因此,针对疝气手术治疗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十分必要,对于患者预后康复意义重大,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 徐淑华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疝气术后患者护理影响 [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 32): 257-258.     [2] 王芳 .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疝气术后疼痛护理应用效果分析 [J].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 4): 280-281.     [3] 王媛 .疝气术后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效果分析 [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 12): 232-233.     [4] 于岸萍 .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疝气术后患者护理效果观察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 18): 224-225.     [5] 王启英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疝气术后护理效果观察 [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2( 25): 183-184.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应用效果。 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 2017年 6月— 2018年 6月收治 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 100位新生儿进行编号,单号新生儿为研究组,双号新生儿为对照组,各为 50例。对两组新生儿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模式,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护理一个月后,观察与比较两组新生儿哭闹现象、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等。 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新生儿每日哭闹次数为( 2.64±2.14)次,低于对照组( 3.72±2.1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新生儿每日睡眠时间为( 20.96±0.86) h,对照组每日睡眠时间为( 18.61±0.76)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为( 6.97±2.31) 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 15.04±2.4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 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 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将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护理中能够提高新生儿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 ] 人性化护理 ;新生儿 ;应用效果    护理是一种新护理模式,其以患者为中心,不仅要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基础护理干预,而且需要根据患者情绪、心理状态实施针对、个性化护理,从而使患者身心、精神面貌保持良好状态,提高患者舒适度与生活质量 [1-2]。新生儿不同于成年患者,是较为特殊的人群,由于新生儿哭闹可分为因饥饿、寒冷引发生理性哭闹以及因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引起病理性哭闹。因此,新生儿哭闹是新生儿舒适度表现,所以在护理时有必要观察新生儿哭闹情况,根据原因给予科学、有效的人性化护理干预,从而改善新生儿病情,提高舒适度。为了研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应用效果,该文方便选取该院 2017年 6月— 2018年 6月收治 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86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实验样本,参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n=43)和研究组(n=43)。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生活质量差异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比对照组环境、社会、生理、心理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组间数据差异明显,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临床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借鉴、采纳和推广。

  • 标签: 颅脑外伤 综合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9年2月-2019年9月收治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护理患者84例,按照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了两组,对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常规化护理干预法,对实验组42例患者采用综合化护理干预,差异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护理满意率结果,所有患者分组无差异,(p>0.05),有可比。结果:实验组不满意1例(2.38%),综合满意41例(97.62%),对照组不满意6例(14.29%),综合满意36例(85.71%),(p<0.05)。实验组不依从3例(7.14%),综合依从39例(92.86%),对照组不依从10例(23.81%),综合依从32例(76.19%),(p<0.05)。结论:综上所述,采用综合化护理干预,可提升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护理满意率,增强患者护理依从,建议研究推广。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肝衰竭护理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肾盂肾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 : 纳入时间为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9 月,选取来我院急诊肾盂肾炎患者 52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 26 例。对参照组行一般护理,对实验组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计算 2 组肾盂肾炎患者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住院时间。 结果: 实验组肾盂肾炎患者护理满意度为 96.15% ( 25/26 )明显高于参照组肾盂肾炎患者护理满意度为 69.23% ( 18/26 ), 2 组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 p < 0.05 );实验组肾盂肾炎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高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 p < 0.05 )。 结 论 : 对肾盂肾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将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提升,提升满意度。

  • 标签: 肾盂 肾炎 健康教育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癫痫患者护理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主体为 2017年 8月 -2019年 8月间来院治疗 66例小儿癫痫患者。随机分 A组和 B组,均 33例,行综合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A组患儿治疗依从为 96.97%, B组为 81.82%;家长护理满意度为 93.94%, B组为 72.73%( P< 0.05)。结论:为小儿癫痫患者行综合护理可改善患儿依从,提高家长满意度,具有较高护理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 小儿癫痫 依从性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护理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10月 -2018年 10月期间我院进行治疗 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随机分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手段,干预 20天后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对两组患者总体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抑郁测试评分( 6.31±1.51)分和焦虑测试评分( 6.09±1.6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应( 9.23±1.65)分、( 10.23±1.77)分,护理总体有效率 93.65%明显高于对照组 79.89%,患者护理满意度 96.75%也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 80.23%,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手段能有效提高护理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保证患者情绪稳定,促进患者恢复效果,值得运用并推广于临床护理过程中。

  • 标签: 糖尿病患者 心理护理 干预效果 观察研究
  • 简介:【摘 要】 目的: 分析盆腔炎住院患者试试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为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12 月,共选择盆腔炎住院患者 96 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 参照组患者护理依从护理满意度以及对疾病知识知晓率与观察组比较均显著更低, P<0.05 。 结论: 针对盆腔炎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有利于使患者进一步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其护理依从护理满意度,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完善。

  • 标签: 盆腔炎住院患者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