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治疗原发性大肝癌患者进行单纯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及其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对比观察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大肝癌患者,患者共计80例,选择时间2015年1月—2017年1月,行不同的治疗方式单一的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微波消融方式治疗,对应组别对照组、研究组。经SPSS21.0系统分析组间的1年生存率、AFP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1年生存率(62.50%)经SPSS21.0系统分析发现高于对照组(27.50%),且研究组的AFP水平(175.55±160.09ng/ml)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但研究组(2.50%)与对照组(5.00%)之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及其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疗效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近期治疗生存率,且不会额外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微波消融 原发性大肝癌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癌患者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60例肝癌患者,在2015年3月—2017年01月间入我院并接受治疗,通过电脑完全随机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0例。常规组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研究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索拉非尼。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率。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86.67%显著高于常规组66.67%,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16.67%低于常规组20.00%,但组间结果比较无差异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同时加用索拉非尼,临床疗效更加突出,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索拉非尼 肝癌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析“七氟烷+丙泊酚”控制性降压用于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效果。方法将48例动脉瘤患者随机等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前者行“七氟烷+丙泊酚”治疗,后者行七氟烷治疗。结果研究组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及吸入七氟烷的浓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应用“七氟烷+丙泊酚”控制性降压,七氟烷用量少,降压效果好。

  • 标签: 躁动 动脉瘤 降压 丙泊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表促进患者的康复并降低医疗风险。方法将2013年1月—2016年10月我科住院患者26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表对预防患者发生肺栓塞的效果。结论经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是预防致死性肺动脉栓塞发生的关键。

  • 标签: 静脉血栓 风险评估 肺动脉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门冬氨酸鸟氨酸减少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轻微型肝性脑病发生的临床作用。方法100例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在基础保肝治疗上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对照组给予基础保肝治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7天行心理智能测试检测。术前1天及术后7天查血氨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治疗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轻微型肝性脑病检出6例(12%),对照组28例(56%),χ2=21.57,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能有效降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的血氨水平,保护肝功能,降低轻微型肝性脑病发病率。

  • 标签: 门冬氨酸鸟氨酸 减少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轻微型肝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宫颈或瘢痕切口妊娠手术中应用腹腔镜子宫动脉结扎术手段治疗的疗效与效果。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来分析例“宫颈或瘢痕切口妊娠”患者经过腹腔镜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后的效果,这里我们将用被甲氨蝶呤杀过的胚进行实验,将其分为一般的常规治疗直接行清宫术1组和腹腔镜辅助治疗行清宫术前先行腹腔镜子官动脉结扎术1组一共为两组。进行分组治疗后,分别分析以上两组手术中2组的出血量比较,临床疗效对比和患者全身是否有不良的反应症状的比较。结果前者也就是我们说的腹腔镜辅助治疗行清宫术前先行腹腔镜子官动脉结扎术与后者比较起来的最大优点就是腹腔镜子宫动脉结扎手术中的出血量比较少、手术的临床效果很好,二者都没有表现出不良的明显反应。结论在宫颈或瘢痕切口妊娠手术的治疗中应用腹腔镜辅助治疗组行清宫术前先行腹腔镜子官动脉结扎术更有效而且是更安全的。

  • 标签: 治疗 腹腔镜子官动脉结扎术 子宫 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多普勒在妊娠高血压孕妇与妊娠不良结局关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8例妊娠高血压孕妇进行定群分析,并随访到产后,将孕妇分为子宫动脉多普勒异常组与正常组,对比两组间的分娩周数,妊娠结局新生儿体重、早产、胎儿生长受限等无差异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妊娠不良结局因变量与子宫动脉多普勒、高血压、蛋白尿等自变量。结果异常组分娩周数、新生儿体重低于正常组,早产、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明显比正常组高,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妊娠不良结局预测的唯一指标是子宫动脉多普勒异常。结论妊娠不良结局预测的有效指标是子宫动脉多普勒异常,采用子宫动脉多普勒对妊娠高血压孕妇进行产前检查,可有效评估孕妇妊娠结局,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妊娠高血压 子宫动脉多普勒 妊娠不良结局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致化护理干预对肝癌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术后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61例TACE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给予细致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SPIEGEL睡眠评分改善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致化护理干预可改善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

  • 标签: 肝癌 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 睡眠质量 负性情绪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采用经导管动脉造影诊断和栓塞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50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均进行经导管动脉造影检查,然后对阳性患者实施栓塞治疗,观察其诊断价值和治疗效果。结果经诊断后,150例受检患者后中有95例为阳性,其阳性率为63.33%,其中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有42例,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有53例。95例造影诊断的患者中有89例实行了栓塞治疗,其中有82例治疗成功,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13%,术后随访发现有7例发生了再出血,其中1例发生肠道缺血,经再次治疗后好转。结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对患者的影响较大,经导管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能够快速发现出血部位并及时进行治疗,有效帮助患者止血,减少对患者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导管动脉造影 栓塞 消化道出血 诊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子宫动脉结扎术在凶险性完全性前置胎盘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0例予以剖宫产的凶险性完全性前置胎盘患者。其中8例胎儿娩出后予以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此为研究组,另有22例予以除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以外的常规处理方式,此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小时出血量、术后24小时出血量、子宫切除例数、术后住院日。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术后2小时出血量、术后24小时出血量、术后住院日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术中早期予以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可大大减少凶险性完全性前置胎盘的出血量,也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时间,同时联合其他止血方式,将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子宫切除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子宫动脉结扎术 凶险性完全性前置胎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前后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并总结了45例肝动脉栓塞化疗患者手术前后护理,术前主要介绍手术一般过程,强调微创性,使患者克服恐惧心理;术后强调严格卧床24h、患肢制动12h、严密观察发热、疼痛、恶心、呕吐等术后不良反应,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或避免医源性创伤。

  • 标签: 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肺栓塞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做好心理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做好溶栓、抗凝治疗的护理及呼吸道的管理,密切监测用药不良反应以及做好基础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通过及时诊断、规范治疗及精心护理以减少肺栓塞的复发,促进肺栓塞患者的康复,有效降低死亡率。结论一般护理及心理护理是治疗的基础,遵医嘱规范治疗及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是治疗的关键,治疗过程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是促进患者痊愈的保证。

  • 标签: 肺栓塞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栓塞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方法,以降低误诊率。方法对近期我院诊断肺栓塞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诊疗活动中肺栓塞易误诊、漏诊。结论应进一步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

  • 标签: 肺栓塞 D-二聚体 肺动脉强化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栓塞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在2006-2010年间收治的77例肺栓塞患者,其中,男性47例,年龄在27-68岁之间,女性30例,年龄在31-74岁之间,所有的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肺栓塞。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37例,对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溶栓加抗凝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仅采用单纯的抗凝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40例患者,显效21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死亡2例,有效率为87.5%,对照组37例患者,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死亡4例,有效率为73%。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结论在治疗肺栓塞疾病时,采用溶栓加抗凝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有较大帮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栓塞 溶栓治疗 抗凝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PE的诊治,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PE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各种检查对PE的疗效指标。并分析多种治疗方式对PE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方式分为一般治疗、抗凝治疗、溶栓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肺动脉取栓术。针对PE临床表现的不同,各治疗方式疗效不同,各有利弊。结论临床医生应熟练掌握PE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提高诊断意识及诊断水平。

  • 标签: 肺栓塞 PE 诊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I、III、aVF导联碎裂QRS波(fQRS)在急性肺栓塞患者肺动脉压分层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肺栓塞患者心电图的fQRS波,比较下壁与前壁、侧壁导联fQRS波发生率,以及下壁导联fQRS波与肺栓塞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关系。结果下壁导联fQRS波发生率显著高于前壁和侧壁。在下壁导联fQRS阳性的肺栓塞患者中,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较高。结论肺栓塞患者中,下壁出现fQRS波的机会较前壁和侧壁为多,且与肺动脉高压相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联合肿瘤供血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恶性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和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6例恶性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TACE”治疗的临床资料和护理全过程。结果36例患者均成功实施“PTCD+TACE”联合治疗,其中胆道内外引流24例,胆道外引流12例,术后患者胆道感染得到控制、肝功改善明显,于PTCD术后(11.8±6.1)d行TACE术,其中有5例患者于PTCD术后(22.9±11.2)d行胆道支架治疗,有6例患者在PTCD术后少量出血,经止血后好转。结论PTCD联合TACE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效果显著,通过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加强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经皮肝穿胆道引流 动脉化疗栓塞 恶性梗阻性黄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的观察组。结论对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可使得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得到减少,患者的痛苦得到减轻,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资料,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急性肺栓塞的诱发危险因素、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肺部CT和肺核素扫描特点。结果急性肺栓塞以中老年人多见。主要表现为急性呼吸功能衰竭和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可有D-D二聚体和血肌钙蛋白水平增高。心电图表现包括Ⅱ、Ⅲ、avF导联q波,Ⅱ、Ⅲ、avF导联T波倒置,窦性心动过速,SⅠQⅢTⅢ征,胸前导联T波倒置。心脏彩超可见右心室功能不全的征象。肺螺CT检查和放射性核素肺通气和灌注显像是确诊肺栓塞的主要手段。结论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可协助确立初步诊断,确诊需行肺螺CT检查和放射性核素显像。

  • 标签: 肺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栓塞患者的内科治疗方法体会。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2月~2014年9月收治的脑栓塞患者72例,对其进行内科治疗。结果经过我院的精心治疗,患者均好转出院,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早发现早确诊,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积极预防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脑栓塞 治疗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