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静脉输液过程中输液卡记录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保证用药的准确性和记录的规范性。方法对200份输液过程中的输液卡进行检查分析,把存在的问题分类。结果查出有问题的记录87份,占43%,结论保证病人用药准确及记录规范,与护士素质及其法律意识、护理管理

  • 标签: 输液卡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EO灭菌是国内低温灭菌的首选方法。通过正确使用双开门EO灭菌器,能有效防止灭菌失败,确保低温灭菌的质量。鉴于EO气体的有毒性特点,通过正确的防护措施与监测手段,能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 标签: EO灭菌 安全管理 防护措施 效果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方法本文选择2012年1-12月我院综合内科、外科(包括普外、骨科)、门诊使用活血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患者资料,了解使用的合理性,回顾分析具体数据。结果本次研究所选药物种类中,以血必净注射液使用量最大,其次为注射用血栓通,后依次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注射用丹参(冻干粉),注射用灯盏花素,注射用血塞通,丹参注射液。以内科使用率最高,为6679支,占46.6%;其次为住院外科,为4302支,占30%;门诊3356支,占23.4%。内科与其它科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00份病例中,合理使用2520份,占90%;不合理应用280份,占10%。不合理使用中,无适应症用药不合理率显著高于用法用量不合理及药物配合不合理现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活血类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情况,分析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制定针对性措施加以干预,以全面提高使用效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活血类 中药注射剂 使用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1月份住院患者的病历300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率为63.0%,单用117例,占使用例次的61.9%,二联72例,占使用例次的38.1%,其中不合理使用26例,占用药总例数的13.8%。结论应关注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加强对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用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我院中成药合理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一般规律及特征,总结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及并发不良反应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来我院应用中成药而引发的不良反应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规律。结果68例中成药不良反应统计中,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性别及年龄无关;临床表现主要为过敏反应,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严重,占38.2%;不良反应在30min内发生者42例,占61.8%,首次用药发生者51例,占75%;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占60.3%;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增高,占75%。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中成药的组成及有关临床资料,重视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减少中成药的联合用药,主动展开全方位的不良反应监测,科学、合理的应用中成药。

  • 标签: 中成药 合理应用 安全性 不良反应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法联合使用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84例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研究组患者采用ELISA联合TRUST法检测其血清,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假阳性率及漏检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检出阳性40例,阴性2例,阳性检查率95.34%,对照组患者检出阳性32例,阴性10例,阳性检查率76.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ISA与TRUST法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梅毒的诊断准确率,减少误漏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ELISA法 TRUST法 梅毒 阳性检出率 灵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我院人血白蛋白的临床应用情况,以促进其合理使用。方法从我院2012年07~12月份的所有应用人血白蛋白的住院患者病例中,每月抽取15例,共90例,对90例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科室、临床诊断、人血白蛋白的用法、用量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0例患者中,以普外科、血液肿瘤科、NICU分布较多,老年患者偏多;主要用于癌症术后低蛋白血症及营养支持,肾病引起的水肿和腹水的营养支持等。结论我院人血白蛋白的应用多为癌症患者或癌症术后患者,肾病、大面积烧伤引起的休克,营养支持,危重患者的使用应慎重,目前我院在使用人血白蛋白方面仍有一些误区,只有本着安全、经济、有效的使用原则,才能获得最佳使用效果。

  • 标签: 人血白蛋白 临床应用 调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药学干预与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100例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给予常规的用药指导,作为对照组。并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0月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给予药学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和科室应用情况;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用量、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和科室应用情况中,以碳青霉烯类、第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第四代头孢类抗菌药物为主,科室方面以呼吸科、ICU和脑外科为常用。观察组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用量、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药学干预与价值高,可提升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减少药物使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 药学干预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品库房利用获得资料以促进医院新药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途径。方法依据医院新药入院非申请用药科室医生缺乏对新药了解的情况,探讨药品库房利用优先获得的新药相关资料,促进医院新药合理用药水平提高的方法。结果用药科室申请,药事委员会审核的医院新药入院管理制度,可能导致非申请科室医生对该药的特性缺乏充分了解,而影响药物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药品库房利用药品配送附带的新药资料,通过刊发医院药讯、临床药学活动或医院网络平台等途径,促进医生了解并掌握新药相关信息,以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结论药品库房主动参与医院新药的用药管理,将促进新药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

  • 标签: 药品库房 新药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性疝气患者使用疝气补片的临床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的急性疝气的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中使用疝气补片的方法,对照组中使用传统的疝修补手术。结果实验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手术后的疼痛程度,手术后的并发症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疝气的患者使用疝气补片的方法治疗,操作简单,减少患者的痛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急性疝气 疝气补片 临床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胸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100例开胸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的患者,出现副作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地防范措施,使危机生命的并发症及时纠正。结果可以有效地解除患者术后剧烈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开胸术后切口大,术后剧烈疼痛可导致一些并发症,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如能及时有效控制疼痛、正确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围手术期患者的安全性,缩短住院天数,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开胸术后 自控镇痛泵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ICU机械通气患者使用镇静镇痛药物治疗的效果,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我院ICU于2016年3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59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右美托咪定镇静镇痛治疗,加强对患者的护理,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平均ICU住院时间为(4.6±1.3)d,机械通气时间为(2.7±0.6)d,镇静镇痛药物使用剂量(517.3±128.2)mg,住院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使用镇静镇痛药物治疗,并加强对患者的护理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减少镇静镇痛药物使用剂量。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 镇静镇痛 临床疗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Excel预测临床红细胞使用量的方法。方法利用Excel的数据分析功能对临床红细胞年度使用量进行回归预测。结果临床红细胞使用量与时间序列存在回归关系,预测效果好。结论Excel预测年度临床红细胞使用量简便有效。

  • 标签: Excel 预测 红细胞
  • 简介:摘要在理化试验室管理实践中,使用并管理标准物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标准物质是指已经确定了具有足够均匀特性值的物质,其通常作为“量具”在分析测量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校准测量仪器、装置,测量物质及材料特性值,评价测量分析方法等,因此保证标准物质的科学使用和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理化实验室标准物质的使用和管理规范。

  • 标签: 理化实验室 标准物质 使用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轻症手足口病患者治疗过程中抗生素使用与否对疾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4月~2011年10月住院及门诊收治的非危重型手足口病病例共346例,年龄6月~7岁,其中外周血白细胞<10.0×109/L共232例,外周血白细胞≥10.0×109/L共114例,发热病例260例,未发热86例,每一组再随机分为两小组,即抗生素治疗组和非抗生素治疗组,对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好转时间、白细胞正常时间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种治疗按规范疗程,显示在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好转时间、白细胞正常时间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手足口病普通型病例可以不使用抗生素协同治疗。给临床医师在手足口病治疗中对抗生素使用问题上提供参考,给各医院的抗生素使用管理提供依据。

  • 标签: 手足口病 普通型 抗生素应用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对提升静脉留置针使用率的效果。方法组成品管圈,展开“提高静脉留置针使用率”为主题的活动,选取本科室100例患者在活动始末静脉留置针应用状况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对策并付诸实践。结果经过品管圈的活动,留置针的使用率从10.00%上升至60.00%。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升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率,在临床上可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静脉留置针 使用率
  • 简介:摘要目的以智能化中药房建设为契机,推进中药调配效率和药学服务质量的提高。方法分析中药智能存取系统的总体使用情况,总结该系统的优、缺点。结果中药智能存取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加快了取药过程,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但有关问题有待解决。结论中药智能存取系统有利于医院中药房现代化建设。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的作用。方法从建立内瘘的术前宣教开始,使患者树立强烈的保护意识。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内瘘的保护。结果可大大延长内瘘的使用期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建立持续保护内瘘的观念,护士、患者、家属的共同干预,可有效保护内瘘的使用,延长内瘘的使用期限,确保血流量及透析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