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系统性健康教育对躁狂症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躁狂症患者5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实施系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实验组从干预2周后积极因子明显增加,消极因子明显降低;对照组从干预4周后积极因子方增加,消极因子减少(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从干预2周后的积极因子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38)。结论系统健康教育应用于躁狂症患者,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及满意度。

  • 标签: 系统健康教育 躁狂症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因受到人鼻病毒(HRV)的感染而导致儿童出现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情况不断增加,受到人鼻病毒(HRV)的感染之后常会导致儿童发生一定的炎性反应情况。不过,由于受到人鼻病毒(HRV)的感染而导致儿童出现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还没有十分明确,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究。对于人鼻病毒与儿童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研究现状也需要引起充分的关注和重视。

  • 标签: 人鼻病毒 儿童 呼吸系统疾病 研究现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HITACHI7600-110生化分析仪检测系统和TOSHIBA–TBA120FR生化分析仪检测系统对4种血清酶测定结果进行比对和偏差评估,探讨同一检测项目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结果间的可比性。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9-A2文件要求,分别在2个检测系统上测定病人新鲜血清,用相关回归分析和配对t检验对相同项目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案(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1/2允许总误差范围为标准,进行偏差评估,判断不同检测系统的临床可接受性。结果检测系统经过校正后,4种血清酶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结论通过对同一检测项目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比对和偏差评估,有助于验证不同检测系统相同检测项目结果间的可比性,实现了实验室报告结果的一致性,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 标签: 血清酶 偏差 检测系统 允许总误差 医学决定水平
  • 简介:摘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综述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经络现象、腧穴特异性、腧穴—脏腑效应和针灸临床中的具体应用,理论结合实际,认为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兴、便捷、无辐射的医学影像学新技术,在针灸—经络系统理论的研究及指导针灸临床实践中具有切实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红外热成像 针灸 经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系统化护理干预用于小儿弱视治疗中的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数表分组法将选取的143例小儿弱视患者分为甲组(n=72例)和乙组(n=71例),其中对乙组接受治疗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而甲组则对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疾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甲组护理后疾病治疗的依从性98.61%和总有效率95.83%均显著高于乙组护理后疾病治疗的依从性90.14%和总有效率87.32%(P<0.05)。结论对接受弱视治疗的患儿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有利于帮助患儿提高疾病治疗的依从性,同时也有利于患儿身体的改善,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系统化护理 小儿弱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泌尿系统结石中采用B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5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B超进行诊断,观察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在50例患者中,共检出46例,检出率为92.00%,其中肾结石22例,输尿管结石13例,膀胱结石11例;合并肾积水共25例。结论在泌尿系结石患者中应用B超检查,检出率较高,且操作简便,安全有效,能从不同的体位及扫面进行全方位的扫描,能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率。

  • 标签: B超 结石 泌尿系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陕西省铜川市煤炭系统职工自我药疗的现状,为提高职工自我药疗合理用药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铜川矿务局所属八家煤矿企业职工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结果在过去的半年内铜川市煤炭系统职工自我药疗率为84.0%,自我药疗的病症主要为感冒、咳嗽、发烧、痛经、胃痛等短期病症;涉及的药物以感冒退烧药、抗菌药、止泻药物为主,所用药物主要来源于社会药店(65.7%)和医疗机构(47.3%);且职工对自我药疗知识有所不足,37.2%的职工不了解自我药疗存在风险或不知道药物的不良反应。结论铜川市煤炭系统职工自我药疗率较高,政府应加强职工自我药疗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加强对药店及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

  • 标签: 煤炭系统职工 自我药疗 药学服务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医院深静脉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在以信息化管理系统作为基础的前提上,自行研究开发用于深静脉置管门诊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将该管理系统应用到医院门诊部门和住院部中,对深静脉置管患者进行信息化管理。结果通过对深静脉置管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充分应用,对医院门诊部门和住院部进行信息化系统管理,并实现了将置管患者信息、置管信息、护理信息等资源的共享。结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医院对置管患者的信息管理、护理会诊管理,从而有效提高了相关医疗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体验,使医院对深静脉置管患者的管理更具有规范化、系统化以及科学化。

  • 标签: 医院深静脉置管 信息化管理系统 建立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护理工作中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ICU收治的40例重症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在ICU护理中对常规护理加以采用,观察组在ICU护理中对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加以应用,根据患者护理需求对护理工作进行针对性安排。对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及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住ICU时间为分别为(6.1±2.8)d、(10.3±3.4)d,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时间短(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2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住院费用分别为(1.8±0.5)万、(3.3±0.6)万,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满意度分为别(42.5±3.4)分、(30.6±5.1)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护理中对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应用进行针对性护理,能够明显降低患者住ICU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 标签: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 ICU 护理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院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其中考勤管理作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基础工作,也越来越需要依托信息化的建设,来提升考勤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将从医院考勤系统的构建及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建设一套合理高效的医院考勤管理系统

  • 标签: 医院 信息化 考勤管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高血压危象患者便秘预防的效果。方法将104例高血压危象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两组便秘发病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高血压危象患者便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适应我院门、急诊系统护理工作需要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方法在护理部人力配置基础上,根据突发事件及各科室不同时期病员人数、危重病员人数、护理人员在岗情况,以及职业素质采取临时性联动排班与护士分层使用管理模式。结果通过采取联动排班和护士分层使用管理模式,解决了突发因素造成护理人员不足问题,保证了医疗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结论采取联动排班管理模式与护士分层使用,能有效盘活护理人力资源,保证优质护理顺利开展,同时有利于护士整体素质提高。

  • 标签: 护理人力资源 联动排班 护士分层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及InterTan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5月苏州九龙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别采用PFNA及InterTan系统置入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围手术期并发症,记录骨折愈合时间,随访采用Harris评分标准对结果进行评估。结果全部病例随访时间8~25个月,平均17.2个月。PFNA组手术操作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较InterTan组少(P<0.05),两组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失效率及术后3个月大腿疼痛程度和术后髋关节功能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FNA和InterTan两种系统设计合理,但又各有优势。PFNA操作相对简单,组织损伤更小,InterTan理论上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InterTa
  • 简介:摘要随着医院的发展和壮大,在医院人事管理中,加班管理等与工资管理有关的信息也急剧增加。笔者运用Excel工具建立加班管理系统,尤其是应用excel函数实现对加班补贴的统计,代替人工进行许多繁杂的计算,提高了实际工作效率。

  • 标签: Excel函数 医院 加班管理 实施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性健康教育在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来我院进行的CT增强检查的124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组对象。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行常规检查,研究组则在检查前为患者提供相应的系统健康教育。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检查前SAS评分比较差异不大,无统计学学意义,(P>0.05);检查后,研究组患者的SAS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文采用系统性健康教育在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检查质量,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以及推广。

  • 标签: 系统性健康教育 应用效果 CT增强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营养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148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74例患者,只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及传统饮食不予以个性化营养干预,干预组74例患者,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患者在术前、术后以及恢复期个性化营养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4周后,各项实验室指标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以及淋巴细胞计数(TLC)方面相比,对照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前,干预组治疗后与干预组治疗前,干预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9例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2.16%;对照组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16例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1.62%,干预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营养干预对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来说可以有效增强患者体质,提高免疫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消化系统 恶性肿瘤 个性化营养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在机床油漆车间中,直流式空调系统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不但能够节约电力资源还能够给环保做出很大的贡献,确保工人的生命健康。本文主要通过例子的探讨来对机床油漆车间的直流空调设计进行了分析,并找出了几个需要着重考虑的重要方面,希望能够达到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目的。

  • 标签: 油漆车间 直流式空调系统 分区 分层空调 送风量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