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乳腺增生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后,研究组的护理总体有效率以及总体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结论对乳腺增生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方法,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乳腺增生 临床疗效 影响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前焦虑心理影响。方法将126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常规护理组(A组)与实验干预组(B组)各63例,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在手术开始前30分钟进行双足足底按摩10min。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血压及心率变化、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其焦虑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较入院时减轻,亦轻于同期的对照组(均P<0.01)。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术前血压、心率的波动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手术室术前30分种对全子宫切除患者施行穴位按摩可减轻患者术前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们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穴位按摩 全子宫切除 焦虑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重症监护室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0例患者,分组作为护理措施研究方法,对照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措施,观察组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护理结果比较优劣。结果对不同的实验结果比较,观察组护理后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其对照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结果显著,而观察组措施值得采取。结论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方式有利于,明显提高护理及治疗效果,对患者疗依从性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从而提高临床护理价值,进一步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实施。

  • 标签: 心理护理 重症监护室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8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只进行传统意义上的血液透析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传统意义上的血液透析基础上接受系统化的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后的舒适度大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观察对比,在进行血液透析后,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和情绪都比较稳定,而对照组患者却出现焦躁和不安的不良情绪,产生了一系列不良症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传统化血液透析的基础上接受系统化的心理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情绪稳定性,减少患者的不适感,还可以大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 应用效果 影响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心理康复对老年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9月收治的脑卒中老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采取早期心理康复,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采用MES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析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MES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3.5%,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脑卒中老年患者采取早期心理康复,能够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能力,消除紧张、不安、恐惧等不良情绪,提高对临床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从而有利于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治疗心理健康 老年性脑卒 康复治疗 预后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锻炼加心理护理对肺胀病人活动耐力的作用。方法将14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1例、观察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康复锻炼,并对不同的心理类型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观察对病人活动耐力的影响。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活动耐力正常者分别为54例(占76.1%)、67例(占90.5%),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肺胀病人采用康复锻炼加心理护理,对活动耐力的影响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肺胀 康复锻炼 心理护理 活动耐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妇产后的情绪心理疏导,以保证产妇产后的心理健康。方法随机选择自2013年6月~2014年7月之间我院接收治疗的产妇52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以常规护理模式的前提下,采取心理疏导护理方式,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后抑郁症发病率的状况。结果对比结果反映,观察组的抑郁症发病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抑郁症发病率7.69%,对照组抑郁症发病率34.62%,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O5)。结论产妇产后的情绪心理疏导具备关键作用,能够切实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出现,因此,产妇产后的情绪心理疏导格外必要。

  • 标签: 心理疏导 产后 情绪
  • 简介:摘要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与心理健康息息相关,它会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心理可能产生的正面及负面影响,以及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和过程,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引导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过程及结果形成正确的认知。

  • 标签: 大学生 人际交往 心理健康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剖宫产患者120例,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健康教育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最近一年中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80例,并且将他们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行的常规化的护理,对实验组实行的是人性化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对二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患者出院时,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差异显著,t=21.6665(P=0.0000)。结论人性化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很大的影响,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心理状况。

  • 标签: 子宫肌瘤 人性化护理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辅导对艾滋病(AIDS)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0例AIDS患者,其中100例接受心理辅导为观察组,其余为对照组,分别在干预前与干预后3个月采用HAMD与HAMA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抽取外周血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HAMD、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AIDS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可直接或间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做好AIDS患者的心理辅导十分重要。

  • 标签: 心理辅导 艾滋病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积极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加强全程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心理状况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95.0%)和护理总满意率(92.5%)均高于对照组(85.0%、77.5%),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况,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血液透析 心理护理 依从性 满意度
  • 简介:摘要护理工作者是医院从业人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多数医院护理人员占全院工作者的百分之五十左右,社会对护理工作人员工作的理解不足、工作量超负荷、工作的心理压力大都是导致护士职业压力大的原因。职业压力过大会导致护理工作者产生生理及心理的问题,导致护士工作效率低下,差错率提高,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医疗事故,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本文研究了护士职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应对的措施。

  • 标签: 护士 职业压力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组心理干预对低视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低视力患者81例,所有患者进行小组心理干预护理措施,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干预前、后抑郁、焦虑评分。结果干预前8.65%的低视力患者有焦虑的情绪,抑郁检出率为21.00%;干预后低视力患者无焦虑检出,抑郁检出率为14.82%,干预前后焦虑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视力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常见小组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其焦虑情绪。

  • 标签: 干预性研究 低视力患者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组心理护理对酒依赖患者戒断症状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之间176例我院酒精依赖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8例,对观察组患者予以小组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进行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干预效果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小组心理护理应用于酒精依赖患者的护理,能够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的戒断性精神症状与心理渴求情况,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小组心理护理 酒依赖 戒断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我科2014年4月~2014年6月期间共收治初产妇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初产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初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初产妇的初乳泌乳时间、泌乳量、母乳喂养率等。结果观察组初产妇初乳泌乳时间、泌乳量以及母乳喂养率等均优于对照组初产妇,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初产妇进行早期的心理护理干预可缩短初乳泌乳时间、增加泌乳量、提高母乳喂养率、增进母婴健康,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初产妇 母乳喂养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神经症患者焦虑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治疗的98例神经症患者作为了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常规组和心理组,平均每组49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心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对焦虑和抑郁的影响。结果心理组和常规组焦虑与抑郁评定干预10周以后均明显高于干预前,组间比较,心理组明显的高于常规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改善神经症患者焦虑与抑郁情况,促进患者的康复,适合临床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神经症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心理因素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探究对其有效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2月于我院生产的24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成两组年龄<35岁者共106例,归为对照组,年龄≥35岁者共134例,归为观察组,评估所有产妇产前及产后的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产前、产后抑郁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的焦虑程度较产前有所缓解(P<0.05),但抑郁程度与产前相比无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的妊娠结局与对照组相比较差(P<0.05)。结论高龄产妇的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比非高龄产妇严重,且妊娠结局较非高龄产妇差,临床上需要给予适当心理干预。

  • 标签: 高龄产妇 妊娠结局 心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有产后抑郁的患者进行解释性心理护理干预的抑郁症预防效果作出分析和总结。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产后抑郁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段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通过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单位数据样本设为X组(观察组)和Y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给予Y组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则X组在基于Y组患者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之上,提供解释性心理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以及艾迪抑郁量表(EPDS)评分进行记录并对比。结果X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进行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辅以解释性心理护理干预后抑郁情况和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优于仅进行常规性护理的Y组患者,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综上所述,对患有产后抑郁的患者进行解释性心理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产后 抑郁症 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