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想要确保干休所医疗卫生事业的稳定发展,为离休老干部的健康提供重要保障,就需要加大对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力度,以医疗卫生工作实际为出发点,推动相关意见或精神的贯彻与落实。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加强干休所医疗卫 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策略,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具有实践价值的建议和参考。

  • 标签: 干休所 人才队伍建设 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院前急诊护理及医疗处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发病后患者的影响;方法:根据护理方式将我院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n=45)与优化组(n=45),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干预,优化组实施优化院前急诊护理及医疗处理流程;结果:护理前组间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评分均显著改善,两组相比优化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优化组院前延迟<2h和>5h患者占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优化院前急诊护理及医疗处理流程,不仅利于缩短院前延迟时间,而且可以改善患者预后水平,促使患者术后恢复。

  • 标签: 优化院前急诊护理 医疗处理流程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探究将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引入重症护理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重症 20名护理人员和于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12月收治的 136例患者施行研究,将其随机划分为实验组( 68例、常规护理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对照组( 68例、常规护理) 2组,对比 2组护理工作合格率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经治疗后,与常规重症护理的对照组相比,在此基础上引入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实验组护理工作合格率明显更高,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明显 (P<0.0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又显著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将护理敏感指标引入重症患者临床护理中,可在极大程度上确保护理操作的规范性,保障护理工作合格率,进而显著防控护理不良事件,促使护理质量持续性提升。

  • 标签: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 重症科 护理工作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血液净化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17年 1月到 2019年 1月在本院血液净化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 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抽选出病例数80例,并以数字量表法将 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一组 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开展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性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血液净化患者开展集束化护理干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血液净化科 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护理精神患者时予以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缓解症状及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以2019.01-2019.12来我院接受诊治的50例精神患者进行研究,均分为常规护理组(予以常规护理)与人性化护理护理组(予以人性化护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人性化护理护理组焦虑忧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及敌对猜疑评分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在护理精神患者时,基于人性化护理理念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精神症状,同时还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精神科症 人性化护理 应用效果 焦虑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 80名精神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进行评估,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护龄、社会支持程度、职业倦怠感、主观幸福感及情绪状态者的评估结果,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精神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80名精神护理人员中重度工作压力者 15名,占 18.75%,不同性别护理人员的重度工作压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称、护龄、社会支持程度、职业倦怠感、主观幸福感及情绪状态护理人员的重度工作压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称、护龄、社会支持程度、职业倦怠感、主观幸福感及情绪状态均是精神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 P<0.05)。结论:精神护理人员工作压力较重,且影响因素较多,应重视对影响因素的干预与调控。

  • 标签: 精神科护理人员 工作压力现状 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为探讨如何提高放射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对放射提升操作能力和技术能力进行研究。 方法 通过对医院内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放射业务水平和能力进行 细化考核 , 采取 实际操作以及相应设备的运行和应用 的手段 进行 业务能力考核 ,将放射从业 医技 人员平均分为自主训练组和专业培训组,自主训练组通过日常放射器械进行训练,严格要求自身放射影像拍摄质量以及精确度,每日进行总结并定期维护设备。专业培训组通过专业团队对组内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在自主训练组训练项目的基础上增加放射器械的运行、保养以及临床影像学知识教学,从而提升放射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结果 通过统计学分析,自主训练组在一年的训练后业务能力测评平均分为 8.7 分,而专业培训组业务能力测评平均分为 9.6 分,显著高于自主训练组。 结论 医院放射业务水平以及操作能力的提升,通过专业培训后提升效果明显,影像诊断学内容的学习对于放射业务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定期对医院内放射从业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培训、维修保养培训以及影像诊断学培训,能够显著提升放射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

  • 标签: 放射科 专业技术 影像学 业务技术水平 诊断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急腹症患者在急诊分诊观察及护理要点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某院在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121例急腹症患者,做为研究样本,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60人,研究组61人。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分诊与护理,研究组施以分诊观察和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分诊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分诊成功率为95.08%,对照组分诊成功率为85.00%,研究组分诊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8.3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5.00%,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分诊观察与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分诊成功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层面广泛推广。

  • 标签: 急腹症 急诊科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诊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无骨折踝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急诊收治的无骨折踝关节脱位病例80例,均于我院急诊接受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就本组患者复位后即刻的复位效果、复位不同阶段踝关节功能等进行评定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复位后即刻复位效果评定示解剖复位率为91.25%,复位后即刻本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定示各方面评分与总评分均高于复位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3个月本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定示各方面评分与总评分均高于复位后即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应用于无骨折踝关节脱位患者中的复位效果、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等均较为满意。

  • 标签: 急诊科 手法复位 外固定 踝关节脱位 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精神患者的思维、行为较为反常,更需要护理人员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优化护理工作模式有利于使患者保持稳定的治疗心态,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为患者与患者家属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基于此,笔者将分析与探讨优化护理工作模式在精神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

  • 标签: 优化护理工作模式 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精神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种类以及导致其发生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安全管理措施积极防范诱因,提高精神护理安全。方法:从本院精神选择涉及不良事件的患者 180例,发生时间在 2019年 7月至 2020年 7月,对不良事件的种类、发生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不安全因素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结果:精神的不良事件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暴力事件,发生率为 44.44%(80/180),一方面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55.56%(100/180)。导致不良事件出现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三方面:患者、护理人员、医院管理等。结论:由于精神患者精神状态异常,因此对常见事物的认知会出现较大的偏差,对自身行为缺乏自控能力,其护理工作面临较多的风险。因此,精神护理工作要更加谨慎、专业、细心,从护理技能、制度规范等方面加强管理,以保证患者安全,减少暴力事件,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疗养环境,促使患者康复。

  • 标签: 精神科 不安全因素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皮肤住院患者实施微信平台护理干预的指导价值。方法:研究样本80例选取为2019年12月到2021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皮肤住院患者。纳入病例经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分为2组。参照组(n=40)实施常规护理,探究组(n=40)开展微信平台护理干预。对比2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探究组患者DLQI评分相比参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皮肤住院患者实施微信平台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

  • 标签: 皮肤科 住院患者 微信平台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外伤急诊应用优质术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择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期间我院急诊脑外伤患者 86例作对照研究,随机抽取 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其余 43例作观察组,采用优质术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应用效果,探讨优质术前护理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急救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 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临床针对急诊脑外伤应用优质术前护理,可提高临床急救存活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 标签: 脑外伤 急诊科 优质护理 术前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视频在肛肠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 方法 回顾分析 100 例 肛肠 患 者的临床资料, 依据随机数字法分组,每组各 50 例 ,对照组 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采取基于临床路径的健康教育视频护理模式 。 结果 试验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试验组的满意度也更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 结论 基于临床路径的健康教育视频能有效提升肛肠患者的疾病知晓情况,促进护理沟通,促进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手术治疗和护理,是一种可靠的护理模式,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肛肠科 临床护理路径 健康教育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程健康教育应用于内分泌护理管理中的实施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 2017年 9月至 2018年 9月期间收治的 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 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全程健康教育。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满意度 93.75%高于对照组的 75.0%,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相比差异不明显, 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均低于护理前,且实验组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内分泌护理管理中采取全程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血糖指标改善,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老年 高血压 血压 并发症
  • 简介:【摘 要】目的:呼吸护理人员对疑似及确诊艾滋病病人的应急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3月对于30例确诊及疑似艾滋病人的应急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制定相对完善的护理应急措施。结果:呼吸的护理工作人员采取应急护理对策,能够有效的降低护士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结论:对于疑似及确诊艾滋病病人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做好病情的普及以及防护。对于病房内进行有效的防护措施,并且采取消毒隔离制度,可以有效的降低医院源性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呼吸科 艾滋病 应急护理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期护理降低四肢骨折手术病人压疮发生的积极作用。方法:80例四肢骨折手术患者采用摸球法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中40给予手术期护理,分析压疮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手术全期护理 四肢骨折手术患者 压疮 护理作用
  • 简介:[摘要 ]目的:总结脊椎整块切除术( total enbloc spondylectomy, TES)治疗原发性胸腰椎肿瘤的并发症护理,并探讨其护理策略。方法: 2008 年 1 月 ~2017 年 12 月采用脊椎整块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胸腰椎肿瘤 41 例,其中男 23 例,女 18 例,年龄 27~ 60 岁( 41.7±3.5 岁)。病变节段: T7 1 例, T11 3 例, T12 6 例, L1 10 例, L2 10 例, L3 7 例, L4 4 例。病理诊断:骨巨细胞瘤 18 例,骨肉瘤 10 例,骨母细胞瘤 4 例,组织细胞肉瘤 7 例,脊索瘤 2 例。 Tomita 分型均为 3~ 5 型, WBB 分型累及 4~8 区或 5~9 区 29 例, 4~9 区 12 例。其中 30 例行单一后路脊椎整块切除术, 11 例行前后联合入路脊椎整块切除术。肿瘤切除后均一期行脊柱稳定性重建,前方采用钛网或人工椎体重建,后方在病椎上下各两个节段行椎弓根螺钉固定。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渡过围手术期,并顺利出院。结论:原发性胸腰椎肿瘤一期行脊椎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早期积极对症处理能够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 ] 脊柱肿瘤 全脊椎切除术 并发症 胸腰椎 预防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的6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分别有患者33例,并分别接受手术室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对干预后的效果进行观察并对比。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呼吸频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感染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配合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实施手术室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比较有差异,观察组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比较有差异,观察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配合可改善患者手术指标,并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大力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手术室护理配合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