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住院病人结构化护理路径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双盲法随机法分2组,对360例住院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结构性的急救路径。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不良情绪、急性生理指标、慢性健康状态指标均明显降低,但患者的整体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P<0.05。结论:对急诊病人进行结构性护理路径是有效的。

  • 标签: 结构化 急诊护理 急诊科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信平台在援鄂医疗队员医学隔离观察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 2020 年 4 月来我科医学隔离观察的 126 名援鄂医疗队员按照所住楼层随机分成对照组(施以常规服务模式),观察组(微信平台服务模式)各 63 例,比较两组干预结果。结果 观察组在各项规章制度、健康教育、信息采集等的满意率及知晓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援鄂医疗队员微信平台各种宣教干预,能够满足援鄂医疗队员对形式多样的各种信息的需求,同时可提高干预满意率、疗养满意率, 值得今后在疗养期间长期应用。 关键词:微信平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学隔离观察期间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互联网+”时代,基于平台经济的新模式,推动婴幼儿健康护理服务的深化发展和精准发展,将是有效改善区域婴幼儿护理服务产业面貌,切实实现发展突破的重大契机。在对婴幼儿护理服务平台的SWOT分析中可以发现,当前平台的技术优势、服务优势和模式优势比较突出,但在成本能力和影响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需抓住产业升级和政策转向的大好契机,有效应对同业竞争,切实谋求突破发展,建立起完善的校企合作体系、线上线下运营体系和全纬度宣传推广体系,是平台真正突破当前发展局限,实现在更大范围内的落地和发展。

  • 标签: “互联网+” 婴幼儿 护理服务平台 SWOT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切术后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抽签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切术后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在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生活质量(WHOQOL-100)评分、自我护理能力。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统计分析可知,研究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优于常规组(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遵医行为、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可知,研究组护理人员的遵医行为、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切术后患者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进行干预,可以提升患者的遵医行为、生活质量以及自我护理能力,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基于微信平台 延伸护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切术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互联网宣教平台行一体化饮食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接受治疗的7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患者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行基于互联网宣教平台行一体化饮食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较护理前改善,且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优(P

  • 标签: 互联网宣教平台 一体化饮食护理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构建一套科学、全面及操作性强的医院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三维质量结构模型,通过文献检索、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对指标条目进行筛选,确定指标的权重,并对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90.0%(27/30)、96.3%(26/37),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906,3项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2、0.48、0。21,确定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结构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20项二级指标和65项三级指标的医院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医院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体现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内涵,为临床护理教学专业发展指明方向,为医院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全程监控提供了客观量化的依据。

  • 标签: 教育 护理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构化皮肤护理在预防脑卒中失禁相关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皮肤清洁,观察组采用结构化皮肤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结构化皮肤护理 脑卒中失禁相关性皮炎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诊病人中应用结构性护理路径对急诊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急诊科240例病人,随机抽取120例,其余1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而对照组采用结构化急救护理路径。从情绪状态、自我照顾能力、护理满意度、治疗成功率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并对两种护理路径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比较。结果:在情感状况上,干预组的总体成绩显著好于控制组,其自我照顾、护理满意程度也较高,治疗的成功率也较高,各项统计数据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诊病人,在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的同时,还应配合优质的护理工作,为临床治疗的成功提供保障。采用结构化护理路径,其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它可以使临床护理的品质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时也能满足病人的需要,达到对病人消极情绪的有效调节,增强病人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认同。

  • 标签: 结构化急诊护理 急诊科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心血管内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10至2021年5月在职的30名心血管内科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模式,观察组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培训模式,培训期结束之后,对比两组护士的培训情况(包括心脏复苏、仪器监护检测、吸痰操作、呼吸机应用等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护士的相关培训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心血管内科 护士培训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学习风格的个体化教学在高职护生的《人体结构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泰州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护理1班和2班的学生,1班为试验组,2班为对照组,试验组在《人体结构学》教学中采用基于学习风格的个体化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对教学的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对教学的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学习风格的个体化教学应用于《人体结构学》教学中有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满意度.

  • 标签: 学习风格 高职护生 人体结构学 个体化教学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综合评估的结构化护理对预防老年患者院外跌倒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纳入本课题研究,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样本容量均为50例的常规组和研究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结构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院外跌倒情况、跌倒效能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评估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院外跌倒率为18%显著低于常规组的4%(2=5.01,P=0.0253);出院时两组患者Morse评分和MFE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院后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Morse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结构化护理 老年综合评估 院外跌倒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急重症护士分层级培训中应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模式(OSCE)的价值。方法 抽取苏州明基医院重症监护N2护士58名作为研究对象,均源自于2020年6月~12月,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9例,对照组接受传统临床能力考核,研究组接受OSCE考核,就护士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实验组护士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重症护士分层培训中应用OSCE考核模式,可有效提升其考核成绩,强化评判性思维。

  • 标签: 危重症护士 技能培训考核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模式 分层级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失禁相关性皮炎(IAD)预防与结构化护理方案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入住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危重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皮肤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IAD预防及结构化护理方案,包括开展IAD组织培训考核,建立预防处理措施,实施IAD质控管理制度,医护技合作制定方案,落实IAD分级预防措施,实施 IAD结构化管理。结果 实验组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为(7.50%),对照组发生率(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AD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危重症患者 神经外科 失禁性相关皮炎 结构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构化护理规程在预防EICU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中的应用。方法:从我院中选取122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分两组,分别为结构组、对照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行EICU一般护理方法,结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行结构化护理规程,对比两组患者会阴评估评分(IAD)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结构组的会阴评估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EICU患者应用结构化护理规程能够有效减少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几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EICU 失禁相关性皮炎 结构化护理规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在急诊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21年3月-2022年2月间接收的急诊病症患者(82例),均分为观察组(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和对照组(传统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 (SDSCA)、焦虑程度(SAS) 、抑郁程度(SDS)、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在进行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干预后,SDSCA评分(42.14±2.16)高于对照组(36.31±4.52);SAS、SDS(评分49.71±2.33、47.25±1.66)低于对照组(59.82±5.11 、53.71±5.12),两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评分,P

  • 标签: 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 急诊科患者 应用效果 生活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长期卧床患者以结构化皮肤护理管理方式进行护理是否可以有效预防失禁性皮炎。方法 以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长期卧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的方法把患者平均分成参照组、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结构化皮肤护理管理放肆。对两组患者IADS评分、皮肤暴露大便频率、失禁性皮炎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为期3个月的护理干预,可以发现,在IADS评分、皮肤暴露大便频率、失禁性皮炎发生率、护理后疼痛评分、满意度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表现更佳(P<0.05)。结论 长期卧床患者护理过程中落实结构化皮肤护理管理模式,可以降低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减少皮肤暴露粪便率、降低患者疼痛评分。

  • 标签: 结构化 皮肤护理管理 长期卧床 失禁性皮炎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结构化护理团队干预对急诊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0例急诊失血性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接受标准护理后接受结构化护理团队干预,对照组则接受标准护理,结构化护理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康复师等多个专业人员,根据协议提供一致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率(复苏时间、血压恢复时间和出院时间)。结果:干预组在复苏时间(干预组:10.2±2.3分钟,对照组:13.8±3.1分钟)、血压恢复时间(干预组:27.5±4.1分钟,对照组:34.6±5.2分钟)和出院时间(干预组:13.7±2.2天,对照组:16.5±3.1天)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结构化护理团队干预可显著缩短急诊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复苏时间、血压恢复时间和出院时间。因此,在急诊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过程中,建议引入结构化护理团队干预以提高抢救效率。

  • 标签: 结构化护理团队干预 失血性休克 抢救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网络平台实施延续性护理对伊犁河谷多民族地区肿瘤化疗间歇期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肿瘤放疗血液科住院患者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基于网络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及PICC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导管相关并发症及非计划拔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有利于降低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 标签: 网络平台 延续性护理 PICC 化疗间歇期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左卡尼汀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我院选取的 70 例采用血液透析 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治疗效果回顾性分析对象,根据使用的治疗方式将患者纳入对照组( n=35 )和观察组( n=35 ),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降压、纠正贫血和补钙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 左卡尼汀,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状况和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 治疗前组间心功能无明显差异( 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 0.05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 97.14% )高于对照组( 82.86%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 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治疗中,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 左卡尼汀,利于提升对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左卡尼汀 终末期肾病 血液透析患者 心脏结构 功能
  • 简介:目的明确我省护理本科教育护理教师的知识结构及知识需求,为构建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省承担护理本科教育的181名护理教师进行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黑龙江省本科教育护理教师的一般状况、知识结构和知识需求。结果护理教师在各知识领域都有得分偏低的项目,最缺少的是外语知识和专业知识,急需提高的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能力。结论护理教师在各知识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某些薄弱的环节,知识结构需进一步完善。各院校领导应结合护理教师的知识需求,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

  • 标签: 护理本科教育 护理教师 知识结构 知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