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总结了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的全程护理,护理要点包括:做好消毒隔离,应用3H1C的方法,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与治疗护理,注重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家属的心理疏导及健康指导。

  • 标签: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护理 3H1C
  • 简介:目的深入了解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真实感受,为妇科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1-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2例上海市某妇婴保健院妇科进行滋养细胞肿瘤化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处理与分析。结果通过资料分析和整理,提炼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在化疗阶段的真实体验2个方面的主题:对生殖健康方面的体验,包括出现不适生理反应、担心再次妊娠结局、夫妻性生活改变、对康复知识的需求;对社会家庭方面的体验,包括增加家庭负担、社会角色适应不良、影响家庭感情、渴望得到尊重。结论护士在注重患者身体康复的同时应注重患者的内心需求、与社会家庭之间的联系以及对于生殖妊娠的影响,及时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化疗 真实体验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港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自 2017年 10月 -2018年 8月期收治的 9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并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 45例,采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给药方式;对照组患者 45例,采用置入 PICC给药方式。结果: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为 58-720h,高于对照组的 17-350h,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 6.67%,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 5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儿童白血病治疗过中,采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方法导管在体内留置时间更长,不良反应率更低,舒适度更高,比 PICC给药方式更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静脉 输液港 淋巴细胞 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护理和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20年12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与护理18d后焦虑(SAS)抑郁(SDS)情况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观察组经护理后其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营养支持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后护理时,选择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为:2020年3月1日——2022年2月28日期间,参与对象为,上述时间段,在我院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患者92例。并以掷骰子方式为分组标准,将其分成两组,即参照组(46例)与研究组(46例),给予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给予研究组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对之展开探讨与分析。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心理评分更低,分别为:焦虑(41.85±2.11)分,抑郁(43.35±2.11)分,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更高(95.65%)。结论  将优质护理模式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并在提升其生活质量的同时,将我院的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获得了医患双方的高度赞誉和好评。

  • 标签:   优质护理模式 造血干细胞移植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发生肛周感染的护理方式。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患者190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在实验组中采用综合性的护理方式。对常规方式和综合护理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对比两组的肛周感染率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肛周感染率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的肛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造血干细胞 肛周脓肿 对比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神经母细胞瘤术后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时间2020.03.13~2021.03.13月,病情:神经母细胞瘤,数量:74例,依据Single-blind method护理分组,XZ组(37例)、FX组(37例),XZ组:优质护理,FX组:常规护理。比较:临床指标、家属满意度。结果:XZ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 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 以及血清铁蛋白水平均低于FX组(P<0.05)。XZ组家属满意度高于FX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对改善小儿神经母细胞瘤术后患者临床指标,提升患者家属满意度有积极作用,可实践推广。

  • 标签: 小儿患者 神经母细胞瘤术 优质护理 临床指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小儿肝母细胞瘤术后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26例肝母细胞瘤患儿,将患儿分成实验组(接受优质护理)与参照组(接受基础护理),各13例。观察患儿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治疗依从率高于参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于接受小儿肝母细胞瘤术的患儿实施优质护理效果理想,可改善患儿的依从性,还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因此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模式 肝母细胞瘤 护理 肝母细胞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动员化疗期间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入选的8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采用相应的护理方式,分析患者护理效果。结果: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动员化疗,其中66例患者顺利进行了干细胞的采集,而且达到采集目标,6例患者由于CD34+数量不足,未能进行采集。结论:对于干细胞移植患者动员化疗期间加强护理可以降低可以缓解患者不良反应,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提高造血干细胞采集质量。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动员 化疗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有效护理干预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对其肺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住院治疗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时间2021年11月-2022年4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实施常规护理、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6MWD及肺功能。结果:术后1个月研究组6MWD高于对照组,且FEV1、FVC、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护理干预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可促进肺功能的恢复,督促患者养成健康行为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有效护理干预 肺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复发难治的恶性血液病人CART细胞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21年8月~2022年8月本院接收的88例复发难治性血液肿瘤患者CART细胞治疗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心理状态以及护理后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各心理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恶性血液 CART细胞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性血细胞去除技术,减少或去除病理性成分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式血细胞分离机法,进行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单采治疗。结果:对210例次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恶性肿瘤等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减少血液中的病理成分,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结论:血细胞分离机法是简捷而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治疗某些血液疾病和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然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由于免疫系统的暂时或永久性抑制,面临较高的感染风险。本文旨在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感染防控的护理实践与研究进展。造血干细胞移植分析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感染的常见类型及其风险因素,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感染防控 护理实践 护理研究 患者护理
  • 简介:【摘要】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方法,通过替换患者受损的造血干细胞,以恢复正常的造血和免疫功能。本文旨在综合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护理研究进展,通过梳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展望未来护理领域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科学、系统的指导和参考。

  • 标签: 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护理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椎病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2月-2021年7月进行脊髓型椎病疗效的患者100例,将患者分为ACDF组52例和ADR组48例,ADR组采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进行治疗和ACDF组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实验结果。结果:将ACDF组和ADR组患者术前术后邻近节段运动变化测定值、患者颈椎相邻节段退变程度进行对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采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进行治疗和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进行治疗均有效果,但ADR在维持患者颈椎活动与术后相邻节段退变方面有更明显的优势,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脊髓型椎间病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椎孔镜手术治疗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中增加心理护理对于改善患者情绪状态、缓解疼痛程度所产生的积极护理价值。方法:本次护理对象是60例接受椎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是30例。研究组:在常规手术室护理中增加心理护理,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比较指标:①护理前、后SAS、SDS评分;②护理前、后VAS评分。结果:经护理,研究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明显好转,疼痛症状减轻,组间数据形成差异对比,P

  • 标签: 椎间孔镜手术 手术室护理 心理护理 情绪状态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 目的:研析为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引入综合护理的效果及对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研究时段涉及范围:2020年12月-2022年3月,纳入的研究对象来自本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骨折老年患者(90例),落实对其相关资料的回顾,按不同的护理形式,分为4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45例观察组(综合护理),针对2组骨折愈合及住院时间、疼痛程度、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骨折愈合及住院时间在统计后发现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综合护理 骨折愈合时间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及研究自我效能感对养老护理员领导授权赋能行为与疏于照顾的中介效应,并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我市某养老机构的60名养老护理员进行研究并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采用调查分析的方式进行相关内容的分析。结果 通过发放的调查问卷进行评分,了解这60名养老护理员的领导授权赋能行为评分在47.95±7.52分,其自我效能感评分在28.67±9.95分,疏于照顾的评分为73.05±8.81分,分析养老护理员在领导授权赋能行为和自我效能感以及疏于照顾之间存在正相关,P

  • 标签: 自我效能感 养老护理员 领导授权赋能行为 疏于照顾 中介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实施内固定术治疗,在此期间开展护理健康教育,能积极预防术后发生压疮,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我院收治的接受内固定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抽取64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健康教育内容,对两组护理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为有效预防术后发生压疮,对患者开展预防性的护理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提升手术效果,降低压疮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健康教育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术 压疮 预防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