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和对围产儿死亡率的影响,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北京市延庆县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分娩的病历资料,分析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变化的各项相关数据和围产儿死亡率的关系。结果1剖宫产率逐年下降[2012年剖宫产率(39.03%)与2008年(53.94%)相比,P〈0.05];2剖宫产指征中以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率通过医护人员的努力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下降,随着剖宫产率的下降,产程异常为指征的剖宫产比例增加;3围产儿死亡率趋于稳定,并未随着剖宫产率的下降而升高,2012年围产儿死亡率(3.17‰)与2008年(2.9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P〉0.05)。结论提高助产技术加强孕期宣教,可进一步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围产儿死亡率
  • 简介:目的:探讨孕期体重增加与妊娠并发症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进行正规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孕妇423例进行研究,分析孕期体重增加与妊娠并发症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C组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高于A组和B组,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剖宫产率巨大儿的发生率高于A组和B组,C组B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高于A组,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C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孕期体重增加过高可导致妊娠并发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适当控制孕期体重增加可改善母婴妊娠结局,提高产科质量。

  • 标签: 体重增加 妊娠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 研究腹腔镜子宫切除术(LH)和开腹子宫切除术(AH)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1年7月~2003年7月在因子宫肌瘤行LH患者78例,对照组开腹手术的患者42例。术前24h、术后24h72h分别抽取肘静脉血,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IL-6、TNF-α,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T细胞总数)、CD4+(T辅助/诱导细胞)、CD8+(T抑制/杀伤细胞)、CD16+(NK细胞)数量。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和CRP的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24h、72h两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LH组血清L-6、TNF-α和CRP水平的升高明显低于AH组(P<001)。LH组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在手术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AH组患者在术后24hCD3+、CD4+、CD8+均明显下降(P<001),在72h有所回升,但仍低于术前水平。AH组NK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对全身免疫功能影响小。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子宫切除术 免疫功能 影响 对比研究
  • 简介:目的分析孕早期超声发现的单纯性淋巴水囊瘤胎儿的绒毛染色体微阵列结果,为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纳入孕14周前超声诊断为单纯性淋巴水囊瘤并行绒毛穿刺产前诊断的单胎妊娠胎儿。回顾性分析其染色体微阵列结果。结果29例胎儿中,共有21例(72%)胎儿染色体异常,其中18例为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1例为环状染色体,1例为染色体易位,1例为染色体部分重复。微阵列结果中,共有22例(76%)异常。结论早孕期超声诊断为单纯性淋巴水囊瘤胎儿染色体异常率较高,array-CGH检查有助于明确染色体异常中的具体片段可能包含的致病基因。染色体核型分析仍是单纯性淋巴水囊瘤胎儿查找病因的重要方式。

  • 标签: 淋巴水囊瘤 产前诊断 染色体核型分析 微阵列
  • 简介:目的评估胎儿NT增厚的染色体异常风险,为临床咨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23例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诊断NT增厚或临界增厚胎儿的染色体核型分析aCGH结果。结果1例绒毛染色体细胞培养失败。G显带结果发现染色体异常胎儿47例(21.2%),其中致病性异常35例(15.8%);aCGH检出37例(16.6%)异常,其中致病性异常35例(15.7%)。按照NT值分组,2.5mm≤NT〈3.0mm者共67例,G显带分析aCGH共检出致病染色体异常5例(7.5%);3.0mm≤NT〈3.5mm者共62例,共检出致病染色体异常6例(9.7%);3.5mm≤NT〈4.0mm者共36例,共检出致病染色体异常6例(16.7%);4.0mm≤NT〈5.0mm者共29例,共检出致病染色体异常9例(31.0%);NT≥5mm者共29例,共检出致病染色体异常11例(37.9%)。NT增厚合并其他超声异常者共29例,G显带核型aCGH分析发现有8例(27.6%)存在致病性染色体异常。结论胎儿NT增厚与染色体异常关系密切,且染色体异常风险随NT值增高而增高,aCGH技术能提高致病性CNVs的检出率,建议NT增厚胎儿应同时行传统染色体核型和aCGH分析。

  • 标签: NT增厚 产前诊断 染色体核型分析 ACGH
  • 简介:一、病例摘要患者28岁,主因"发现外阴肿物1年余"于2012年12月12日收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患者1年半前会阴侧切下阴道分娩,于产后6个月发现外阴侧切伤口处肿物蚕豆大小,无疼痛不适感,不随月经周期变化,定期检查肿物逐渐增大,10个月前肿物增大至5cm,外院行外阴肿物切除术,切口可吸收线皮内缝合,术后病理为平滑肌瘤。

  • 标签: 会阴侧切 平滑肌瘤 文献复习 复发性 肿物切除术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简介:尊敬的医生同行:胎儿医学大会已经进入第七个年头,回顾以往六届胎儿医学大会的主题,从第一届"Gobacktothebasic(回到基础),第二届"exchangetheexperiences(交流经验)",第三届的"knowmoreaboutindications(了解更多的指征)",

  • 标签: disciplinary 入第 apply INDICATIONS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手术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疗效安全性。方法以"子宫内膜癌"、"腹腔镜"等关键词检索2004年1月至2015年1月的Pubmed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应用系统评价专用软件RevMan5.2软件对所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Jadad量表评分均≥3分。共计379例患者,其中腹腔镜下筋膜外子宫+双附件+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切除术178例(腹腔镜组),开腹筋膜外子宫+双附件+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术201例(开腹组)。Meta分析显示: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均数差(MD)=-236.27,95%可信区间(CI):-461.79~-10.75,P〈0.00001];住院时间短(MD=-5.33,95%CI:-7.82~-2.85,P〈0.05);肛门排气时间短(MD=-24.10,95%CI:-33.5~14.69,P〈0.05);其中手术时间(MD=0.08,95%CI:-37.55~37.70)、淋巴结切除数(MD=-1.95,95%CI:5.25~1.34)、术后15个月复发率(OR=0.85,95%CI:0.24~3.09)、术后40个月总生存率(OR=1.08,95%CI:0.21~5.5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子宫内膜癌中,腹腔镜手术具有可靠的安全性且值得推广,但因随访时间较短,无法在复发率总生存率方面体现其优势。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腹腔镜 开腹手术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癌基因表达血清学肿瘤标志物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点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67例原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按照临床预后的高危因素将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采用免疫组法检测其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TEN、p53和Ki-67基因的表达,电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CA125、CP2、CA199唾液酸(SA)等肿瘤标志物,分析各项肿瘤标志物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不同临床病理分期ER、PR、PTEN、CA125和CP2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级ER、PR、Ki-67和SA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肌层浸润深度PR、CA125和CA199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无淋巴结转移ER、PR、CA125和CP2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无脉管内癌栓CA125和SA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腹水癌细胞CA125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危组PR表达显著低于低危组(P〈0.05),高危组Ki-67、CA125、CA199和CP2的表达均显著高于低危组(P〈0.05),两组中ER、p53、PTEN和SA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Ki-67、CA125、CA199和CP2与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密切相关,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分子分型 肿瘤标志物 免疫组化 预后
  • 简介:46,XX,男性性反转综合征(46,XX,malesexreversalsyndrome)是一类性别分化异常导致的罕见疾病.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6,XX,但性腺为睾丸,第二性征男性表型,体内也没有子宫、输卵管及卵巢.虽有男性表型,但因缺乏正常Y染色体,患者可表现为无精不同程度的性腺发育不全,如幼稚阴茎、尿道下裂.

  • 标签: 性反转综合征 男性 文献回顾 病例报告 新生儿 REVERSAL
  • 简介: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癌基因HPVE6/E7的表达对于恶性肿瘤的转归和维持起着重要作用。近年发现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钙粘蛋白、CD4+CD8+T细胞、sTK31等均参与HPVE6/E7致病。利用SiRNA、4-lBB等技术为宫颈癌防治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就HPVE6/E7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在宫颈癌中所起的作用、可能的发展方向作一综述。

  • 标签: 癌基因 HPVE6/E7 宫颈癌
  • 简介: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循环中的肿瘤细胞,来源于原发肿瘤或从转移性病灶脱落入血。外周血CTCs检测已成为一种高度可行且可重复的非侵入性新型诊断方法。CTCs的血源性传播在乳腺癌转移、进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CTCs检测既能评估临床干预措施的疗效患者的预后,又可作为分析患者肿瘤生物学特征的实时样本,及时发现肿瘤的生物学变化。临床医师可根据CTCs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从而实现个体治疗。目前,在基因和分子生物学水平对CTCs的研究已广泛开展,有望为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本文主要介绍CTCs检测在转移性乳腺癌治疗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 标签: 肿瘤循环细胞 乳腺肿瘤 继发性 治疗 预后
  • 简介: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儿科临床常见下呼吸道疾病,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逐年趋小。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较多,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低出生体重儿更易发生本病。常见的病原体为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鉴于婴幼儿患肺炎时痰不易咳出,肺部体征消失缓慢疗程较长,为缩短肺炎疗程有效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我院应用维生素K。小剂量654—2辅助治疗小儿肺炎160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小儿支气管肺炎 维生素K1 急性肺炎 疗效观察 辅佐治疗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 简介:目的了解孕晚期女性生殖道无乳链球菌携带状况菌株耐药性,为新生儿无乳链球菌感染合理抗生素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连续收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3年1月-12月产检门诊孕35~37周女性阴道分泌物,采用肉汤增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技术对无乳链球菌进行分离鉴定,采用K-B法测定无乳链球菌对7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对体外药敏试验表现为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或中介的菌株加做D试验。结果共收集阴道分泌物拭子1305例,分离鉴定出无乳链球菌157株,分离率为12.0%。157株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万古霉素、头孢曲松3种药物的敏感率均为100%;对四环素的耐药率为72.6%,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56.7%、47.8%、31.2%;其中5株D试验阳性。结论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万古霉素、头孢曲松高度敏感,青霉素可作为分娩期抗生素预防的首选药,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应根据其体外药敏结果选择用药。

  • 标签: 无乳链球菌 GBS 耐药性
  • 简介:目的本实验通过检测DLL4、MVD在卵巢正常组织、上皮性良性肿瘤组织、上皮性交界性肿瘤组织、上皮性恶性肿瘤组织中表达情况,探讨二者在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中的相关性,为上皮性卵巢癌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免疫组SABC法检测30例卵巢正常组织、30例上皮性良性肿瘤组织、30例上皮性交界性肿瘤组织、30例上皮性恶性肿瘤组织中DLL4、MVD表达情况,进一步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DLL4表达阳性率在恶性肿瘤组织中高于交界性肿瘤组织、良性肿瘤组织、卵巢正常组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MVD表达情况:在恶性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交界性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卵巢正常组织良性肿瘤组织(P〈0.01);2在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中,DLL4与MVD呈正相关(rs=0.522,P〈0.01)。结论推测DLL4通过增加肿瘤血管密度,参与上皮性卵巢癌发展。

  • 标签: 卵巢癌 Delta样配体4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顺铂(DDP)对宫颈癌淋巴转移作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4只裸鼠建立人宫颈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顺铂组各7只,对照组裸鼠腹腔注射PBS缓冲液,顺铂组裸鼠腹腔注射顺铂。观察裸鼠淋巴转移情况,采用病理学方法认证淋巴结淋巴结内部的宫颈癌浸润,采用免疫组方法检测肾小球足突细胞膜黏蛋白(Podoplanin)和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phosphorylase,TP)的表达。结果顺铂组对淋巴转移有明显抑制作用,顺铂组淋巴转移个数淋巴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顺铂组Podoplanin和TP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顺铂治疗后,对裸鼠淋巴转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淋巴结中Podoplanin和TP的表达下调,抑制宫颈癌移植瘤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可能是顺铂抑制宫颈癌淋巴转移的机制之一。

  • 标签: 宫颈肿瘤 顺铂 淋巴转移 PODOPLANIN 胸苷磷酸化酶
  • 简介:目的评价孕15~20周孕妇血清中β-HCG、PlGF水平比值对重度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1722名产妇组成列队,在15~20周时采集肘静脉血,存储于-80℃冰箱内以备检测。根据随访结果分成重度子痫前期组正常妊娠组。应用ELISA方法检测两组血清中β-HCG和PlGF水平,结果均转化为正常妊娠组浓度的中位数的倍数(MoM值),并计算β-HCG/PlGF比值。采用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和Mann-WhitneyU检验比较各指标的组间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价3项指标预测重度子痫前期发生的临床价值。结果11722名孕妇中发生子痫前期的共52例(3.2%),其中诊断为重度子痫前期31例,同期采血且孕龄相近的正常妊娠孕妇102例作为对照组。2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中β-HCG的MoM值[中位数(p25,p75)]较正常妊娠组明显升高,分别为1.27(0.78,1.86)MoM和0.96(0.71,1.17)MoM(P=0.021);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中PlGF的MoM值较正常妊娠组明显下降,分别为0.68(0.54,1.01)MoM和1.38(0.89,2.72)MoM(P〈0.01);重度子痫前期组的β-HCG/PlGF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分别为1.91(1.27,3.13)和0.70(0.38,0.99)(P〈0.01),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3预测价值:取β-HCG截断值为1.12MoM时,预测重度子痫前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4%和88%,曲线下面积(AUC)为0.664(95%CI:0.575~0.746;P=0.025);取PlGF截断值为0.83MoM时,预测重度子痫前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71%和82%,AUC为0.818(95%CI:0.740~0.881;P〈0.01);取β-HCG/PlGF比值截断值为1.13时,预测重度子痫前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82.3%和86.3%,AUC为0.914(95%CI:0.851~0.956;P〈0.01)。结论孕中期早期,对孕妇血清中的β-HCG、PlGF水平进行检测并计算二者比值,对预测重度子痫前期发生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其中β-HCG/PlGF�

  • 标签: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胎盘生长因子 重度子痫前期 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