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失眠患者中医体质辨析与睡眠质量及心理状况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福能集团总医院收治的失眠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全面调查,了解一般信息、中医九型体质分类、睡眠质量、心理状况。结果:失失眠患者中,中医体质分类方面,气虚体质(20.99%)、阴虚体质(14.81%)、阳虚体质(13.58%)为主;睡眠质量方面,老年PSQI(14.13±3.94)分,中年PSQI(12.85±2.64)分,青年PSQI(9.76±3.64)分;心理状况方面,强迫(1.91±0.35)分,抑郁(1.64±0.64)分,焦虑(1.56±0.38)分为主。结论:在失眠患者中,中医体质方面气虚、阴虚、阳虚体质为主,睡眠质量上老年、中年睡眠质量较差,心理状况上,强迫、抑郁、焦虑较为明显,在临床治疗中应对上述情况加以注意。

  • 标签: 失眠患者 中医体质辨析 睡眠质量 心理状况
  • 简介:物质依赖是一种慢性脑病,睡眠障碍则是由睡眠质量或时序的改变而引起的机体功能紊乱的综合。代谢相关因子在睡眠-觉醒节律的调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参与物质依赖的发生发展。本文就代谢相关因子在物质依赖睡眠障碍中的研究作简单综述。

  • 标签: 代谢相关因子 物质依赖 (成瘾) 睡眠障碍
  • 简介:目的:探究米氮平在治疗抑郁障碍中对患者睡眠改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石家庄市第八医院收治的以失眠为主诉伴抑郁障碍患者6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舍曲林,观察组患者给予米氮平,共治疗8周。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HAMD-17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PSQI、HAMD-17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SQI、HAMD-17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氮平可有效改善抑郁障碍患者睡眠状况,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米氮平 抑郁障碍 睡眠
  • 简介: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与血浆增食欲素A的关系,以期为抑郁症睡眠障碍的干预提供理论基础。方法67例抑郁症患者行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评定,根据睡眠情况分为睡眠障碍组(研究组,n=37)及非睡眠障碍组(阳性对照组,n=30),多导睡眠图检测睡眠情况,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增食欲素-A水平,并与26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阴性对照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及非睡眠障碍组比较,抑郁症睡眠障碍组患者HAMD抑郁量表评分及血浆0rexin—A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P〈0.01);总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潜伏期长,觉醒次数及时间增多,睡眠效率及维持率明显下降,浅睡(S1期睡眠)增加而深睡(S3、S4期睡眠)减少(P〈0.05,P〈0.01);REM潜伏期缩短,REM睡眠时间增多,REM活动度、强度及密度明显增强(P〈0.05,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浆Orexin--A水平与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觉醒次数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47、0.591、0.670,P〈0.01),与S3%+S4%呈负相关(r=-0.872)。结论睡眠障碍者抑郁程度较非睡眠障碍者更高,血浆Orexin—A水平升高可能是引起抑郁症睡眠障碍的一项重要因素,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觉醒有关。

  • 标签: 抑郁症 睡眠障碍 增食欲素-A
  • 简介:目的:探讨对骨科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对其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洛阳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骨科住院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分析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疼痛程度小于对照组,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骨科患者,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其睡眠质量,同时也能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骨科 疼痛程度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睡眠限制2d后测试者记忆游戏和重复打字能力的变化,探讨睡眠限制对记忆力和注意力的影响。方法对医科大学13例学员进行2夜睡眠限制。A组睡眠限制6h、B组限制3h,分别在限制前(睡前)、限制后2d的晨起、中午和第2天睡前等6个时间点进行记忆游戏和重复打字能力测试,观察记忆力和注意力变化,并采用非参数检验和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间第1次记忆游戏得分和重复打字测量值均无显著性差异;(2)两组第2次至第6次的测量值依次与其第1次的各值比较,A组有显著差异(P〈0.05),B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用记忆游戏和重复打字测试的方法可初步评估睡眠限制对测试者记忆力和注意力的影响。

  • 标签: 睡眠限制 记忆力 注意力 游戏 重复打字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及其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慢性乙肝患者和健康人群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进行评分;采用多导睡眠监测(PSG)评估客观睡眠质量,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睡眠自评量表(SRSS)评估主观睡眠质量。结果:慢性乙肝患者的SAS、SDS评分分别为(54.86±7.49)分和(57.32±8.51)分,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35.97±5.17)分和(36.48±4.30)分,P〈0.01;与健康人群比较,慢性乙肝患者的总睡眠时间(TST)、Ⅰ期睡眠(S1)、Ⅱ期睡眠(S2)、慢波睡眠(SWS)、快动眼睡眠相(REM)、睡眠效率均显著缩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睡眠潜伏期(SL)、长觉醒次数和短觉醒次数有明显的增长或增多,P〈0.05;慢性乙肝患者的PSQI、SRSS评分分别为(14.32±1.51)分和(31.53±5.83)分,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10.27±1.17)分和(24.41±4.04)分,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较健康人群,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且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慢性乙肝 焦虑抑郁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改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心身病房收治的焦虑症患者106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式护理服务,观察组接受心理的护理干预。分析比较2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患的护理服务效果、睡眠质量改善情况、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等,均明显占据一定优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焦虑症临床治疗的病患,开展心理的护理干预,能提升病患治疗及护理服务效果,改善病患的睡眠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干预 改善 焦虑症 睡眠质量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价值及对睡眠障碍的改善。方法:抽取本院于2016年2月到2017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86例,以数字随机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中医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心肌耗氧量指数及心率指数;比较2组患者失眠率及每周安眠药服用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心肌耗氧量指数及心率指数分别为97.67%、(7.010.85)分、(76.535.32)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1.40%、(8.011.13)分、(78.253.54)分,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失眠率及每周安眠药物服用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相比于常规治疗,中医治疗可显著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其心肌耗氧量、心率及睡眠障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 中医治疗 治疗总有效率 心肌耗氧量指数
  • 简介: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睡眠情况以及泌乳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分娩的98例产褥期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7例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51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观察护理后对患者产后抑郁、睡眠以及泌乳方面的影响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产妇产后焦虑、抑郁评分以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泌乳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心理干预于产妇产后护理中,可以明显缓解产妇焦虑、抑郁情绪,改善产妇睡眠质量,提高泌乳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干预 产后抑郁 睡眠 泌乳
  • 简介:目的:观察醒脑固摄针刺法治疗睡眠障碍之夜尿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石景山区中医医院收治的睡眠障碍之夜尿症患者58例随机地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30),观察组以醒脑固摄针刺法,取穴:内关,人中,三阴交,肾俞,会阳,留针30min/次,2次/d,休息1d/周。对照组以常规针刺法,取穴:中极,关元,膀胱俞,三阴交,2次/d,留针30min/次,休息1d/周。2组均在治疗4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为63.3%,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固摄针刺法治疗睡眠障碍之夜尿症疗效肯定,并且优于常规针刺法。

  • 标签: 醒脑固摄 夜尿症 睡眠障碍 针刺疗法
  • 简介:目的:探究正念减压疗法对前列腺癌手术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涿州市医院收治的82例前列腺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干预前对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测试患者睡眠情况以及负性情绪,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联合正念减压疗法,干预后再次对患者进行测试,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焦虑患者人数占观察组总人数29.3%,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焦虑患者人数占观察组总人数48.8%,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抑郁患者人数占观察组总人数36.6%,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焦虑患者人数占观察组总人数56.1%,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抑郁患者人数占观察组总人数12.2%,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焦虑患者人数占观察组总人数24.4%,差异有统计学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睡眠情况得分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均出现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总体优良率为85.37%,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总体优良率为6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减压疗法能够缓解前列腺癌手术患者术后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

  • 标签: 正念减压疗法 前列腺癌 手术患者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方法对鼾症患者睡眠质量及免疫状态的改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莒县中医医院收治的鼾症患者120例,按照患者临床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手术治疗。对2组患者给予不同治疗方法前后的睡眠质量及免疫状态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1)治疗前,2组患者的各项睡眠质量指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项睡眠质量指标评分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组间比较观察组各项睡眠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治疗前,2组患者的各项免疫状态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项免疫状态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组间比较观察组各项免疫状态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传统保守治疗方法比较,采用手术治疗后鼾症患者的术后睡眠质量提示更明显,患者的免疫状态改善效果更佳,手术方法是临床治疗鼾症的可靠方案之一。

  • 标签: 鼾症手术 睡眠质量 免疫状态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采用药物联合心理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解放军102医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药物联合心理治疗。比较2组患者睡眠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睡眠质量、治疗后睡眠进程、治疗后睡眠结构,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采用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升患者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药物联合心理治疗 老年脑卒中 睡眠障碍 治疗效果
  • 简介:由解放军总医院神经科睡眠中心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睡眠中心承担的"睡眠中心的设计与管理研究"项目即将启动,为配合此项活动,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节律专业委员会和世界中医药学联合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起的征集睡眠中心设计方案及管理经验的活动即将启动。

  • 标签: 睡眠中心 管理经验 设计 征集 医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简介:本文从寒地的角度,探讨寒地人群睡眠睡眠障碍发生的一些特征,提出关于寒地睡眠医学的基本概念及研究范围,重点研究寒地人群的睡眠生理、寒地人群睡眠障碍的基本特征、寒地人群的睡眠养生方法、寒地特有睡眠障碍人群的防治方法,并对寒地睡眠医学的发展加以展望。

  • 标签: 寒地医学 寒地睡眠医学 学科建设
  • 简介:主讲老师简介:孙洪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睡眠障碍及与精神障碍共病的治疗和研究,睡眠与奖赏记忆,物质依赖心理渴求的临床干预和神经机制研究。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与多个973和国家科技支撑计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北京市石景山医院收治的初产妇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2组产妇的产后心理状况、睡眠质量比较。结果:对2组产妇护理后的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评分(SDS)进行比较,显示观察组更佳(P〈0.05);并且观察组产妇睡眠质量较对照组更高,组间比较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初产妇心理状态,并且产妇的生命质量也能得到改善,整体护理的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 初产妇 心理状态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针灸对脑卒中患者恢复期运动功能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7年1月期间荣誉军人康复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2组患者睡眠质量差距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为(0.32±0.10),对照组为(1.87±0.27),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灸治疗方式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针灸 脑卒中 运动功能 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