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猴头菇的营养价值极高,含有的猴头菇多糖、猴头菇低聚糖、萜类物质、甾体化合物、吡喃酮类化合物、酚类物质等对一些疾病有治疗作用。本文论述了猴头菇的生物学特性、营养价值和所含的活性成分,为进一步研究猴头菇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猴头菇 生物学特性 营养价值 活性成分
  • 简介:在半干旱地区内蒙古土默川平原哈素海环路边坡研究了无芒雀麦(BromusinermisLeyss.)、冰草(Agropyroncristatum(L.)Gaertn.)和披碱草(ElymusdahuricusTurcz.)不同比例混播建植护坡植被地上部分茎叶的水文生态效应。结果表明,披碱草、冰草和无芒雀麦2∶1∶1的配比组合优于其他配比组合,草层高度、地上生物量、茎叶截留量高于其他组合;其草层高度52.10cm,地上生物量干重20.37t/hm^2,持水最大截留率为38.03%、最大截留量5.35mm。水土保持效益显著,是最优的护坡混播配比组合。

  • 标签: 禾草 混播比例 护坡植被 水文生态效应
  • 简介:“S001草实兼用杂交野大豆”是由内蒙古农业大学和通辽市国有查金台牧场共同培育的草实兼用型新品种,于2013年在内蒙古注册登记。该杂交育种工作是从1980年开始的,经过多年连续单株选育,形成稳定株系。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品系“S001”,奠定了培育新品种的基础。育种的目的是为了在利用中有效保护渐危的野大豆种质资源,并为短周期草田轮作和促进农区草牧业发展提供豆科品种材料。通过2011-2012年在查金台牧场、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萨拉齐三地的品比与生产试验,认为品系“S001”干草产量和籽实产量都较野大豆有很大提高,品质未下降,适应区域大幅扩展。登记品种后的试验表明,“S001草实兼用杂交野大豆”既可以作为饲草利用,也能作为籽实饲料利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野大豆 野大豆杂交 草实兼用 品种选育 品种比较
  • 简介:以12个不同经度(从低到高依次为94°16′、94°46′、95°28′、95°58′、96°22′、98°0′、98°54′、99°26′、99°46′、102°26′、103°09′、105°03′)梯度内的野外观测和土壤实测数据,分析了不同种群裸果木与土壤有机质、氮、磷的化学计量特征沿经度梯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裸果木叶C、P含量(319.15~493.98mg·g-1,0.55~1.36mg·g-1)随着经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裸果木叶N含量(5.41~32.71mg·g-1)随经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土壤C、N、P含量及碱解氮均随经度的升高而增加,土壤pH、速效磷以及速效钾随经度的增加而降低.裸果木叶片元素除C含量、C:N与土壤含水量之间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土壤养分含量均无显著相关关系.

  • 标签: 裸果木 经度梯度 化学计量学 土壤有机质 土壤氮 土壤磷
  • 简介:研究不同物候期及不同刈割留茬高度下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指标、营养成分指标及根系生长指标的影响,可为优质苜蓿青干草的适时刈割及奶业安全、高效生产的技术指标的确定提供有效依据。在不同的物候期,即现蕾期(50%植株现蕾),初花期(10%植株开花)和盛花期(50%植株开花),刈割频率分别为3次、2次、1次,刈割留茬高度分别为2-5cm,5-8cm,8-10cm情况下对试验地苜蓿进行刈割,每个试验组均设置3个重复。综合考虑苜蓿的生长特性、营养指标及根系生再生情况,在刈割物候期为现蕾期时苜蓿鲜草产量达最大,平均值为52216.51kg·hm^-2;初花期苜蓿全年干草产量达最大,平均值为11630.84kg·hm^-2;在不同刈割频率下,其CP含量、CP产量在现蕾期达到最大,分别为20.37和163.4kg·hm^-2,而RFV现蕾期比盛花期高出11.12个百分点;在留茬高度为5-8cm时,苜蓿全年干草产量最高(P〉0.05),为16279.95kg·hm^-2,再生相关系数最大出现在留茬高度为8-10cm时,为0.9401。紫花苜蓿的最适刈割物候期为现蕾期至初花期,刈割频率以3次为宜,留茬高度为5-8cm,末次刈割时留茬高度为8-10cm时有利于其安全越冬及有效增加其分枝数。

  • 标签: 紫花苜蓿 刈割物候期 留茬高度
  • 简介:荒漠化发生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指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生态系统结构遭受破坏、功能过程受阻和演变发生异化的过程,其防治的根本措施是恢复和重建健康的生态系统.所以,景观生态学理念在荒漠化的研究和防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荒漠化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变化、荒漠化与生物多样性、荒漠化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以及荒漠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论述了景观生态学理念在荒漠化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并重点分析了景观生态学关于景观格局变化的评价指标与荒漠化土地动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 标签: 景观生态学 生态学原理 荒漠化 理论分析
  • 简介:研究以松嫩平原西部人工苜蓿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静态箱法和气相色谱法进行田间CO2通量观测,同时对地表温度和气温进行观察记载。结果表明:松嫩平原西部人工苜蓿草地在每个物候期CO2日通量都为负值,说明苜蓿草地从外界吸收CO2,在生长期起到了碳汇的作用;CO2通量与气温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而与地表温度没有明显相关性。

  • 标签: 苜蓿草地 CO2通量
  • 简介:甜高粱品种九甜杂三在祁连山牧区铺地膜种植其鲜草和干草产量分别达61745kg/hm2和10521kg/hm2;适宜种植密度33万穴/hm2,鲜草和干草产量分别达63476kg/hm2和9674kg/hm2;在拔节期追施尿素150kg//hm2效果最佳;单播或与箭筈豌豆混播总鲜草产量和总干草产量差异不显著。混播灰分含量增加和无氮浸出物的降低对饲草品质有一定影响;混播粗蛋白含量提高5.34个百分点,粗纤维含量降低2.37个百分点,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降低4.24个百分点,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降低2.21个百分点,极大的提高了饲草的品质。

  • 标签: 甜高粱 密度 追肥 混播 产量 品质
  • 简介:内蒙古自治区自2011年开始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以来,草原生态得以明显恢复,牧民收入明显提高,同时也加快推进了草地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通过不断的调研与思考,为下一步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 标签: 草原 补奖 调查 思考
  • 简介:为提高肥料利用率,给金塔地区紫花苜蓿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研究了安琪酵母、磷肥、重钙、钾肥不同施肥量处理对紫花苜蓿产量、质量影响.结果表明:安琪酵母450kg/hm2、磷肥600kg/hm2、高钙150kg/hm2、钾肥150kg/hm2时,紫花苜蓿产量表现最好,可以推荐为大田施肥使用.通过同-水平下的高钙和磷肥相比较,可以看出高钙处理下的产量都高于磷肥处理,可见高钙可以代替磷肥使用.

  • 标签: 紫花苜蓿 施肥 产量 品质
  • 简介:为了研究留茬高度对苜蓿粗蛋白及返青率的影响,本试验以3年生"金皇后"紫花苜蓿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留茬高度下苜蓿根内营养物质含量与粗蛋白、相对饲用价值及返青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苜蓿根内营养物质含量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当最后一次留茬高度高于8cm时,返青率将大于70%,其中留茬高度8-11cm处理返青率高达79.2%,返青效果较好。考虑到根内营养物质含量对苜蓿粗蛋白含量及返青率的影响,建议银川地区第一、二、三茬留茬高度为5-8cm,最后一次留茬高度以不低于8cm为宜。

  • 标签: 苜蓿 留茬高度 根内营养物质 干草品质 返青率
  • 简介:通过对优良苜蓿品种中苜1号进行播种、施肥、灌水以及施肥和灌水相结合的试验,探索出中苜1号在呼和浩特地区适宜的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中苜1号适宜在每年的5月10日-6月1日之间播种,播种量为1.5g/m^2,播种行距为30cm,播种时尿素75kg/hm2与磷酸二铵375kg/hm^2混合施用且第二年灌水2次的效果最好,产量最高为20775.75kg/hm^2.

  • 标签: 苜蓿 品种 栽培技术
  • 简介:不同放牧制度干扰对半固定沙地主要植物达乌里胡枝子和白草现存量无影响,轮牧区达乌里胡枝子高度和虫实、山窝苣、赖草和冰草等密度和盖度显著高于自由放牧区.轮牧区多年生草本植物和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上现存量高于自由放牧区,一年生植物地上现存量显著高于多年生植物地上现存量.两个放牧处理群落总密度、总盖度无显著差异.

  • 标签: 科尔沁沙地 放牧制度 半固定沙地 群落特征
  • 简介:通过对我国乡土草种资源与利用的实际和对目前牧草种子生产现状以及育繁体系分析,结合在旱生牧草乡土草种中育繁的实际经验,提出内蒙古乡土草种研究与利用的“源库圃繁”建设体系。“源”是种质资源的采集、整理,“库”包括种子库和基因数据库建设,“圃”是建立种质资源囿,“繁”是对优异的材料进行及时扩繁。通过对乡土草种的种源收集、栽培驯化选育,逐步实现由“源”到“库”、从“圃”到“繁”这一过程的工作,实现优良乡土草种资源的生产推广利用工作,达到为生产推广提供种源的目的,进而实现“繁”和“库”到生产的示范推广和利用。

  • 标签: 乡土草种 育繁 “源库圃繁”体系 生产实践
  • 简介:陈山,男,蒙古族,1935年出生于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内蒙古师范大学生物系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科研工作。1952年在巴彦呼舒第一中学教授植物课。1953年进入内蒙古师范学院蒙受生化班学习,195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 标签: 内蒙古师范大学 陈山 植物学家 科学研究工作
  • 简介:本文对生长于青海湖畔盐碱湿地上的两种植物,即二裂委陵菜(Potentillabifurca)和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anserina)叶片中SOD和POD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升高,二裂委陵菜和鹅绒委陵菜叶片中SOD和POD活性呈上升趋势,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这种变化与生态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 标签: 青海湖畔 二裂委陵菜 鹅绒委陵菜 生态因子 SOD POD
  • 简介:2017年6月1日,中科院内蒙古草业研究中心2017年度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团英,中国工程院士南志标,科技厅副厅长额尔敦,内蒙古农牧业厅副厅长刘永志,中科北京分院副院长李静,中科植物所学术所长方精云,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院长冯万玉、党委书记翟绣等70名会议代表出席了会议。

  • 标签: 内蒙古自治区 学术委员会 呼和浩特 学术年会 中科院 草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