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1 个结果
  • 简介:1918年11月7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四天,苏联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一周年。或许是命运的安排,张芝联正是这一天来到世上——"仿佛预示着我是为和平进步而生的"。"无论做什么,总要对社会有利"出身浙江宁波书香门第的张芝联,是明末抗清英雄张煌言的后裔。他深受教育家、藏书家父亲张寿镛的影响,为人为文都忠诚地继承了浙东学派"温故知新"、"经世致用"的传统。王:您素来以敢讲话、讲真话著称。当年您批判"影射史学"的反科学性时,十年动乱刚刚结束。在坚持真理要冒风险的年月,这是需要勇气的。

  • 标签: 历史学家 张芝 浙东学派 眼睛 研究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
  • 简介:法律继受是否为一个理论继受的新问题,另一个新问题是直接继受他国法律和理论,三、中国对西方法律的继受和法律体系的建立 中国民法属于继受法

  • 标签:
  • 简介:1999年9月7日,国际犯罪学研讨会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召开。河北省邯郸县公安局长董新臣作的题为《论当前贪污犯罪的特点、原因和对策》的发言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大会执委会主席伊·道尔戈娃在总结时特别提到:“中国代表团董先生的发言使我们深受启发,它对加强国际间的有关犯罪学术交流,探讨这一领域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很有裨益。”董新臣是全国有名的犯罪心理学家,是中国第一位走上国际讲坛的公安局长。

  • 标签: 公安局长记 国际讲坛 心理学家董新臣
  • 简介: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霍布斯去世后发表的作品:《一位哲学家与英格兰普通法学者的对话》,目前在国内既无中译本,亦无相关研究。这部作品是霍布斯晚年政治法律思想的集中体现:一位哲学家通过与法学者的论辩和探讨,力图批判和改造以柯克法官为代表的英格兰普通法传统及其法律职业群体。本文采用紧扣文本、细致阅读并比照霍布斯《利维坦》的方法,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揭示了霍布斯在《对话》中的双重教导:"法律应驯顺,政治需审慎。"前者意指普通法及其职业群体应当服从主权者,而非以"法律理性"自居,避免英国内战的重演;后者即霍布斯在《对话》中提出的理论补充——"王在国会中",以国会两院的智慧和经验弥补君主私人理性的不足、节制私人欲望的泛滥,防止王政蜕变为僭主暴政,从而缓和了其以往的"绝对主权说"。《对话》揭示的教导随着19世纪的革命浪潮传入北美,通过美国的司法审查与大众民主之争,延续了法律人与主权者在现代世界的对话。

  • 标签: 霍布斯 《对话》 主权 普通法 司法审查
  • 简介:<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出版的关于中日战争的回忆录和研究著作为数不少。但是,出自知名的历史学家之笔,融真切的战争回忆与深刻的历史剖析为一体,又对篡改史事、颠倒是非、淡化军国主义的“皇国史观”(或称“文部省史观”)进行严正彻底批判的著作,尚不多见。日本著名的东洋史教授田中正俊著、韩一德译的《战争·科学·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正是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部难得的最新著作。

  • 标签: 中日战争 正气歌 历史学家 日本军国主义 日本民族 第二次世界大战
  • 简介:共和国前期最有成就的哲学家有艾思奇、李达、杨献珍、毛泽东,前二者写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体系性著作,后二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独特的思考。四人的有关哲学活动以及共和国前期的政治一文化氛围,促使共和国前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型并最后体现在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上。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 艾思奇 李达 杨献珍 毛泽东
  • 简介:由北京市法学会、《法学杂志》社联合主办、首都政法网协办的第五届首都法学家论坛,于2009年8月27日在北京市隆重召开。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李清林、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段桂青出席论坛并讲话,北京大学副校长、著名经济学家海闻教授出席,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会长郭峰教授等7名专家,

  • 标签: 国际金融危机 经济社会发展 法学家 论坛 首都 中国法学会
  • 简介:7月4日至12日,由省委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省教育厅、省司法厅和省法学会七个单位联合举办的“广东省2011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以下简称“双百”活动),在全省巡回报告。广东“双百”活动共组织12场报告会,近1万人聆听了报告。

  • 标签: 宣讲活动 报告会 广东省 法学家 法治 省委办公厅
  • 简介:城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我省的城镇化水平从1990年的19.4%提升到2002年的26.1%,虽然有较大的发展,但距全国水平仍差10个百分点左右。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要求,为我省城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为此,本刊编辑部约请了一些专家、学者和领导就加快城镇化进程这一热点问题阐述了他们的观点和看法——

  • 标签: 城市化进程 小康社会 加快城镇化 全面建设 发展小城镇 区域性中心城市
  • 简介:孙伟铭案与张金柱案都是让社会各界大为震动的大案。媒体对张金柱案的密集报道还引发了民意求死的“张金柱现象”。而对孙伟铭案,媒体对孙伟铭及亲属在孙伟铭因为特大交通事故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后,刑事死刑判决挤压民事赔偿过程中,采取给孙伟铭、孙林披“好人”、“善人”和“动人”等外衣,美化其“善意”、“伟大”或者受人尊重言行的民意求生的思路,试图将孙伟铭及亲属的保命型被动赔偿“塑造成”孙伟铭刑事案件的“悔罪积极”。这种过度美化孙伟铭及亲属的媒体报道,是媒体没有很好履行其社会责任,准确定位其在特大事件、重大事件中报道中的社会责任;而法学家在死刑判决下达后也站出来对判决结果进行“不理性”、“感情用事”的指责,对于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应当给予纠正。

  • 标签: 法学家理性 赔偿动机 媒体美化 媒体社会责任
  • 简介:“祖国和科学,我心目中的依恋和追求”——记“863”计划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蒋新松□柏万良生命最后的乐章“科学工作是没有八小时工作制的。”这是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原所长,国家“863”计划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共产党员蒋新松院士经常说的一句话。19...

  • 标签: 蒋新松 水下机器人 “863”计划 自动化 首席科学家 智能机器人
  • 简介:我们对许许多多的世事常常是"熟视无睹",数学与法律的关系就是其中之一。[1]多年前与柏生君共赴一会,在乘车外出时比邻而坐,问起他在研究些什么,他即娓娓道来。原来他正在研究数学与法律的关系,当时顿觉耳目一新,事后也便渐渐淡忘,谁知今天竟获赠厚厚一书——《法律文化的数学解释》。[2]细想想,数学与法律的关系随处可见,甚至可以说,法律天天在与数学打交道。刑

  • 标签: 选举人 西方法律 形式合理性 汉谟拉比法典 契约观念 选举制度
  • 简介:北京时间2015年10月5日下午17~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名单揭晓,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奖。诺奖颁奖词里写道:“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颁奖词还称赞“这三人(屠呦呦与另外两位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的科研发现的全球影响及其对人类福祉的改善是无可估量的。”

  • 标签: 女科学家 青蒿素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诺贝尔奖 中国 苹果
  • 简介:张文显,现任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197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律系并留校任教,1982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1983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留学,2000年获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法哲学方向)博士学位。历任吉林大学法学院院长、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党委书记,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2008年1月起任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2003年被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确定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法理学教材课题组首席专家(召集人);是中共吉林省委委员,常的十七大代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 标签: 法院院长 吉林省 法学家 人民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张文
  • 简介:乔伟教授(1932.1~1997.9)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法学家、法学教育家和法律实践家。他是山东大学法学教育的主要创始人,曾任中国法律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制史学会会长、山东大学法律系主任、山东大学法学研究所所长、山东省人民政府首席法律顾问。乔伟教授是一位有着坚定的人生信念和精深学术造诣的学者,因其依法行政理论和司法独立思想对中国法学研究和法制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并以其人品和学风对一代法律和法学工作者产生了重要影响。乔伟教授坚守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气度,一生勤勉于法学与法治,不懈地追求真理和正义,其卓越人格令人景仰,其学术成就催人奋发。2007年12月22日,山东大学法学院举办了纪念乔伟教授逝世十周年暨乔伟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本辑推出的"纪念乔伟教授逝世十周年专栏",既是对一位重要法学人物的情感怀念,缅怀他对我国法学和法治事业的贡献,也是对其学术思想的重温和研究,希望以此促进山大法学教育事业的长久发展。

  • 标签: 乔伟 法学工作者 山东大学法学院 法律系 学术思想研讨会 中国法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