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2007年四季度钱币市场运行情况从云洲、卢工两家钱币市场交易行情来看.2007年四季度市场交易行情总体呈现下跌趋势.跌幅较大的交易品种为纸币类中第三套人民币贰元.较三季度下跌约23%。只有贵金属纪念币中艺术系列的彩金币市场价格基本上维持在三季度的水平。

  • 标签: 市场交易行情 钱币市场 上海市 第三套人民币 贵金属纪念币 交易品种
  • 简介:1912-1915年间,上海发生了一系列庙产纠纷案。这些庙产纠纷中,虽然有群体性暴力事件,但司法诉讼案件占据绝对多数。从争讼的主体看,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普通乡民与社团的争讼,二是僧人与官厅的争讼,三是僧人与社团的争讼。这些庙产纠纷既是经济利益的激烈争夺,又是新旧观念的严重对抗,是多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庙产兴学运动的持续发展是其经济原因,禁止迷信运动的迅速蔓延是其文化原因,庙产管理政策的不断变化是其政治原因,宗教社团的空前活跃是其社会原因。

  • 标签: 辛亥革命 庙产纠纷 社会转型 上海
  • 简介:一、2008年二季度钱币市场运行情况从云洲、卢工两家钱币市场交易行情来看,2008年二季度受资金面的影响。市场交易疲软,成交量较一季度明显减少,市场交易价格总体下跌。贵金属纪念币大部分品种的交易价格呈下滑走势,普通纪念币跌幅最大的交易品种为奥运二组.第三套人民币纸币的交易价格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调行情。

  • 标签: 市场交易行情 钱币市场 上海市 市场交易价格 贵金属纪念币 第三套人民币
  • 简介:《钱币博览》2004年第2期中,笔者对“上海壹两”的来龙去脉做出了说明。现因蒐集到更多英文资料.于此再做一次梳理,同时将随其后出现的“关平壹两”纳入.祈使中国泉界对此有更完整的了解.能与国际认知接轨。

  • 标签: “上海壹两” “关平壹两” 古钱币 图案设计 制作背景
  • 简介:<正>上海在民国时期集中了大量的中外报刊、广播电台与通讯社,在国内外都有重要的影响。日军占领上海后,非常注意控制报刊舆论。当时上海的许多新闻机构都设在英、法租界,日军一时不能进入这里,就胁迫英、法租界当局取缔抗日言论与宣传。1937年11月13日,淞沪抗战刚刚结束,租界当局就发表谈话,警告凡在租界的华文报纸立论要更加慎重,不准有“日寇、汉奸”等字样在报上出现,也不准报纸报道抗战与惩处汉奸的消息。1937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的当天,租界当局便同意日方在南京路的哈同

  • 标签: 《文汇报》 汪精卫 新闻界 法租界 《新闻报》 汉奸
  • 简介:一、物价飞涨银元潮起1948年8月19日金圆券发行,物价飞涨,人心恐慌。1949年1月,上海物价上涨296.8%,2月上涨670.9%,3月上涨329.8%,4月上涨2670.7%,5月上涨8430.6%。国民党政府仍然大印钞票。金圆券实际已经崩溃。人们开始以金银、美钞计价,银元是最通常的交易媒介。

  • 标签: 银元 上海 疯狂 物价上涨 国民党政府 交易媒介
  • 简介:苏州评弹进入上海以后,在近代繁荣发达的商业文化环境中促进了文艺小报的诞生和发展,小报文人利用报刊对评弹艺人尤其是女弹词的品评一定意义上也是对她们进行了一次文化重塑。小报文人对评弹书目进行了多元创作和艺术加工,促进了评弹艺术的发展繁荣。小报与评弹在上海城市化进程中,互为利用,共同促进了城市文化的发展繁荣。

  • 标签: 苏州评弹 上海小报 城市文化
  • 简介:本书分上、中、下三编和附录四个部分,凡50余万字。上编“现状与趋势”,系统地介绍了海外上海学研究历程、世界各地包括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上海学研究概况,以及海外英文博士论文中的上海学研究;中编“名著解读”,精选25种有代表性的海外上海学研究著作,并对这些著作进行了深入的评介;下编“名家剪影”,着重介绍了14位成就卓著的海外上海学名家;

  • 标签: 上海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 最新成果 研究著作 澳大利亚 博士论文
  • 简介:由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委组织部、湖南省委宣传部等共同主办,由湖南省博物馆承办,筹划历时两个多月的《郑培民先进事迹展览》于8月1日正式与观众见面。湖南省委副书记文选德,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建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江等领导及郑培民夫人杨力求女士出席了剪彩仪式,

  • 标签: 郑培民 政府官员 党员 先进事迹 展览活动 湖南省博物馆
  • 简介:高质量的临时展览是博物馆得以良性发展,提高知名度、美誉度的重要举措,也是激活博物馆的灵丹妙药。本文结合深圳博物馆的具体实践,就如何确定临时展览主题策划内容文本开展形式设计和宣传教育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做好临时展览的若干思路和措施。

  • 标签: 博物馆 临时展览 选题 形式设计
  • 简介:陈列是博物馆实施其社会教育功能的主要手段,是观众认识博物馆的根本途径。是一个博物馆综合水平高低的体现。尽可能多地推出好的陈列展览,争取吸引更多的观众,是博物馆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陈列的特点是直观性和形象化,它决定了各种展览的举办是以相关的素材和实物为基础的,这就是展览的资源。展览能否不断推陈出新,一是取决于展览资源的丰富程度,其次就是如何开发及利用这一资源。

  • 标签: 陕西历史博物馆 陈列展览工作 文物资源 管理机制
  • 简介:由黄河水利委员会黑河流域管理局、新闻宣传出版中心及黄河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黑河摄影展”和“三条黄河建设展览”于2003年10月21日在黄河博物馆开展。

  • 标签: 黑河 摄影作品 展览工作 黄河博物馆
  • 简介: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已脱下老旧的大衣,换上了时尚的外套。在博物馆里,你不仅能看、能摸、能听,还能去做,无数引人入胜的活动让人目不暇接,你能想到的教育项目几乎都能从博物馆里找到。近年来,廊坊博物馆从展览与活动入手,积极营造多姿多彩的博物馆生活,让博物馆“活”了起来,全面展示了现代中小型博物馆在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过程中所做的努力。

  • 标签: 博物馆 陈列展览 活力 廊坊博物馆
  • 简介:据统计,目前全国有一百多家高校博物馆。就学界对高校博物馆的诸如文物收藏数量有限;专业性强,深而不博;相对封闭,利用率低等等普遍共识来看,四川大学博物馆都不怎么象一所高校内的博物馆。首先,她已有长达九十年的建馆历史,是整个西南地区建立最早的博物馆,近百年的文化积淀,可谓深厚。其次,她收藏了4万余件涵盖几十个门类的文物,几乎可以和一个省级的综合性博物馆媲美。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四川大学博物馆就已经面向社会全面开放,以独具特色的陈列,吸引着海内外各地的观众。

  • 标签: 大学博物馆 陈列设计 四川 表述 展览 新馆
  • 简介:通过对中国现代艺术领域获得较好发展的“独立策展人”制度的分析,认为中国博物馆的体制改革应借鉴这一制度成功的经验,使其成为连接文物展览与市场的桥梁。

  • 标签: 文物展览 策展 独立策展人
  • 简介:世居青海的藏、蒙古、回、土、撒拉等少数民族,各自创造了本民族灿烂辉煌的民族传统文化,其异彩纷呈的民俗画卷令人神往。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主办的“青海民族民俗文物展览”就是这些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很好地宣传青海的一个窗口。她是青海地区最早介绍本地区各世居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展览。本文就此展览的创办经过、创办意义及展览效果等作了初步的评介。

  • 标签: 青海少数民族 民俗文物 展览
  • 简介:社会环境的改变促使博物馆从封闭性的“独白式”空间趋向开放的“对话”空间。跨学科的思考方式可以帮助博物馆从业者从更广阔的角度思考如何在实践中有效地实现这种转型。文章引入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以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北方馆为案例,剖析博物馆如何透过展览应对不断改变的社会需求,如何由“独白”式的演讲台向允许多方发声的公共论坛转变,并刺激观众思考当下社会议题。

  • 标签: 博物馆展览 巴赫金 对话理论 多元性 帝国战争博物馆北方馆